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嫡长孙 >

第20部分

嫡长孙-第20部分

小说: 嫡长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长宁为了让他老人家高兴; 自然故意放水让他多赢几盘。今晚老人家赢高兴了; 就告诉她:“你棋艺退步多了,记得好生练练。”

    赵长宁只能笑着说:“好……孙儿一定多练练。”

    赵老太爷一边把棋子捡回罐子里,一边问:“长宁,我听说三堂会审; 你被选成了主笔?”

    赵长宁放下了手中的棋子。“祖父竟然也知道了。”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沈大人选你做主笔?”

    赵长宁顿了一下; 叹道:“大概猜得到……我是太子殿下的人; 就算是出了差错我也不会丢性命。沈大人是想保全别人的性命……”

    赵老太爷一向觉得自己长孙心思通透; 果不其然,他捋着胡须笑道,“祖父为官三十多年,觉得为官唯有一条最是要紧的,两个字,忍得。你拿回去,好好品味着。别看你二叔和七叔现在风光,当年忍了多少苦是你不知道的。你七叔小的时候……”

    赵长宁专心地看着祖父准备仔细听,谁料得他又不往下说了,顿了顿,伸出两根手指指了指茶壶。

    赵长宁立刻会了意,给老人家续了茶,等他接着往下说。

    赵老太爷眼睛微眯,似乎回忆起了往昔:“承礼的父亲去四川任职的时候他才五六岁大,后来他父亲没了,我带他回来。一开始承礼谁都不认,谁也不亲。当时你祖母还在世,想给他换身衣裳,都被他咬出个血印子……他长到十岁都这样,后来却不知道因为什么慢慢好转了,最后是彻底看不出来了。如今别人看到他,谁不夸他一句谦逊有礼,风度翩翩。”

    原还有这么一段事,这却是赵长宁不知道的。

    “你的为官之路还长,虽比别人升得快,但也比别人坎坷。看你三叔、四叔的孩子都不成器,咱们家的未来,也就指着你和长淮了。”赵老太爷叹口气,“如今我这老太爷是歇息了,不知道还有几年可活,能不能有朝一日,看你们站在金銮殿上。”

    看到祖父脸上的皱纹,日渐斑白的头发,长宁眼中一热,想起幼年他让自己罚跪,他为自己撑场。想起他教自己刻石。人再怎么保养,也是留不住时光流逝的。祖父当真比前几年老了很多。

    “祖父长命百岁,现在身子骨硬朗,还有好多年可以活!一定看得到那时候。”长宁微笑着说。

    赵老太爷就笑:“行了,我午睡了一会儿,你不是还要去你二叔那里吗?”

    长宁应是,扶赵老太爷歇到罗汉床上,给老人家掖了被褥,然后才退出来。

    她带着随从和小厮沿着这条路慢慢向前走,前面是正房的八卦亭。

    家里的女孩们在亭子里做针线玩,妹妹玉婵也在,跟二房的玉婉说哪个花样好看,桌上摆了一堆时新的绢花。四叔的小儿子拉着姐姐的手,嚷着要玩翻绳。

    玉婵抬头看到他来了,便牵了裙子向他跑过来,笑道:“哥哥,你怎么过来了!”

    长宁现在在家里的地位高,玉婵自然更敬重和喜欢兄长,看到哥哥眼睛就亮晶晶的。

    亭子里的弟弟妹妹也看到了长宁,纷纷起身给她行礼请安,居然有些拘谨。

    长宁在大理寺为官,不常在家中,他们经常被灌输兄长有多厉害的观念,偶尔见到是她,态度却是局促又小心的。长宁看到亭子里屈身一片,才道:“起来吧。”

    赵长宁要转身走了,四叔的孩子却迈着小步跑到她面前,伸长了胳膊,递给她一朵绢花:“这个送给哥哥!”

    长宁看那绢花在寒风中微微摆动。才接过来,看了一会儿,旋即轻轻握在手里,拢入了袖中。“谢七弟的花,回去吧。”

    她随后就走开了,但是走了很远还听到他们笑闹的声音,后面有人给她披了斗篷。她回头望过去,那些如花一样的面孔。

    长宁就这么立着,嘴角含着淡淡的笑容,衣角被风微微吹起。

    寂寞是因为想要热闹。

    热闹是他们的,不是她的。她低下头看了看手心里的那朵绒花。

    **

    三日后就是三堂会审。

    这次三堂会审由太子主审,朱明炽监审。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位巨头协同审理,三部正六品以上官员旁听。阵容非常的豪华,排场也很大。

    主审的审堂就在大理寺东直房,公堂两侧门打开,一侧坐着主笔,另一侧则是副主笔。堂下观看的也是三部正六品以上的官员。

    赵长宁刚入坐,就看到太子殿下被众人簇拥着过来了。他穿了件月白绣四爪金龙的袍子,披了件灰鼠皮大氅,俊秀的脸在冬日的阳光中透着玉一样的光泽,看到赵长宁之后,几步向长宁走过来。

    “长宁,今天是你做主笔?”

    赵长宁放下笔站起身,向他见礼:“太子殿下。”

    朱明熙虚扶起她:“……今天的主笔凶险得很,如何让你来做了!”一贯温和的语气都低沉了些,“从未问过你在大理寺的事,这差事竟然落在你身上,是否大理寺里有人刁难你?你如何不告诉我?”

    赵长宁笑了:“殿下折煞我,我凭殿下进了大理寺,别的事自然要自己做了。”

    朱明熙嘴唇微抿。他一开始看重赵长宁,是在会试里看到赵长宁的文章,文采斐然,有宏图大略,原看诗文沉稳,以为此人是个三十大概的男子,谁料到殿试上一见却是个不足弱冠的少年,长得那般的秀雅纤细。

    他当时就生了重用的心思,原来想着把他安插到大理寺,甚至还想着也许能安入一个棋子。后来他才想着,既然赏识长宁,何不捧他做个纯臣,日后他也需要这样的人。

    “罢了,既然已经做了,我也只能替你稍微担待些。”朱明熙叹道。

    赵长宁一笑,目光落在朱明熙的手上。他的手虽然好看,却也是有力量的。

    朱明熙说完才回了主审位。然后进来的才是大理寺寺卿季大人、刑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这可是真正的三司法巨头老大!随后进来的是沈练、周承礼等人。人前七叔没有跟长宁说话,径直走上堂上的协审位,低头在朱明熙身边轻语,朱明熙听了微微点头。又侧头跟朱明炽商量。周承礼才落座。

    大人们往堂上一坐之后,周围顿时鸦雀无声。旁边的司务也立刻开始给她磨墨,让她记庭辩内容。

    朱明熙拍了惊堂木道:“开堂,带犯人。”

    三司会审跟别的不一样,审理由主审、副审、三位大人轮流发问,其实在之前的刑讯中,这些问题周承礼已经都问过了。三位大人只是补充得更加完整,思维更加清楚,形成完整的关系网,将牵连的四十多位官员的罪名一一审问清楚。

    赵长宁凝神定气,笔不停写。旁边伺候磨墨的司务看得目瞪口呆,伺候了这么多年,看到过写得好的,但没见到过能写得这么快这么好,文笔辞藻还能兼顾的。

    等轮到了周承礼发问,赵长宁突然听到周承礼开口就道:“你可与三皇子暗中勾结,贪污税银,将部分用于孝敬三皇子,得三皇子保你平安?”

    此话一出,赵长宁的笔尖微微一抖。果然还是来了!随后她镇定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第53章

    朱明睿听着他们都跑偏了十万八千里,道,“二哥; 咱们这事还谈不谈了?”

    “三弟尽管说便是了。”朱明炽继续聆听。

    朱明睿才继续说:“朱明熙心机深不可测; 必然要反击; 二哥你现在风头正盛; 怕要小心。说来我们兄弟四个里; 五弟还小; 你却是性子最随和的; 一向从不在父皇面前出挑,如今父皇反倒疼爱你几分。若说支持朱明熙……我倒是更愿意听二哥的!”

    朱明炽喝酒的动作一停,他笑着拍了拍朱明睿的手:“三弟,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一个武将; 怎么懂得治国方略; 看着大臣的折子也糊涂。父皇现在看重我; 还不是因为我手头没有兵权; 与那些文臣又说不到一块儿去。”

    朱明睿将自己二哥的反应尽收眼底。

    早年母妃就告诉过他,朱明炽出身低微,若他有心取得帝位,必然需要蛰伏。但朱明炽在战场上一鸣惊人之后,母妃又有些迟疑,后来见朱明炽回来之后,父皇没收了朱明炽手上所有的兵权,而朱明炽也一声不吭之后,母妃才放松了警惕。

    眼下,朱明炽先与他交好,又与太子殿下交好,却又出卖太子殿下。母妃让他要格外谨慎些。

    毕竟走到这步了,谁不想要这个位置呢。

    但是朱明睿却看不出朱明炽究竟是什么心思,如果朱明炽是全然不出彩,光华内敛,搞不好他以为这个人心机深沉,还会忌惮许多。但他对父皇毕恭毕敬风头大出,战功又摆在那里,朱明睿反而不这么忌惮。更何况朱明炽的确是不懂治国的。

    一则,他心里很清楚父皇是绝不会让朱明炽当太子,偌大的天下交给他怎么治理?文臣怎么管?二则,他觉得朱明炽也没有母妃说的那样厉害,如果真的这么厉害,他还会好好地坐在这里吗?

    父皇日渐老了,不过是贪恋有子孙陪伴,所以常召见朱明炽而已。

    他最忌惮的还是宗人府里那位。毕竟皇上从不说废太子,朝臣也无人敢提,皇后也好好的。只是想起自己被□□陷害一事,朱明睿还是恨得咬牙切齿。

    大雨骤歇,一本《象山全集》被送进了章家。

    章大人看后将书合上,遂感叹道:“太子殿下有大智慧,非常人能比得。”

    随后换了官袍进宫面圣,为太子递上一份陈情书,再加一本殿下亲手所写的起居注,里面竟然是历年来记录皇上教育他德行的点点滴滴。章大人跪地叩首道:“皇上,自太子殿下被拘禁宗人府以来,上书求情的折子上了一道又一道,您皆一一责回。此物乃东宫之人整理太子旧居所发现,主事为了此物特地来求见微臣。微臣翻看一二,却被殿下这份赤纯之心感动。心想殿下就算有不是,那也是因为脾气温和待人友善,未管好下属的缘故,却绝不至被拘禁。微臣斗胆,为太子殿下求情!”

    春寒料峭,皇上又因病而疲惫,披了件外衣听政。

    为太子求情的绝不止一个人,但章大人身为吏部尚书,内阁首辅,一向不参与派系斗争。他为太子求情倒是稀奇。

    太监递过陈情表与起居注,陈情表皇上只是略略一翻,待看到起居注的时候,神色却不一样了。

    他手把手教这孩子的那些东西,他居然字字谨记,这本起居注边缘已经卷起,不知道已经翻过多少遍了。

    仁君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广开言路,广纳贤臣。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

    他似乎眼前浮现了那个稚嫩的孩子,被他抱到椅子上。他站在他身边,一句句地教导他读书,孩子尚且稚气,一句句地跟着他念,无比认真。他对皇后的感情一般,不过是中宫主位而已。但是对于太子,他却是真心爱护。

    皇上似乎在出神,久久地没有说话。

    乾清宫的烛火一直亮了许久,才有旨意传出来,移太子出宗人府,恢复日常供奉。

    宫里的人脉读四通八达,乾清宫一句话传出来,不过一刻钟后宫就都知道了,再一刻钟皇子们就知道了。

    而赵长宁知道的时候,也不过是深夜而已。

    陈蛮给她掌着灯,她正在草拟奏折。她写完之后搁笔,自己从头到尾细细读了遍。

    不久后就有人进来,传了太子被放出宗人府的消息。

    赵长宁道:“知道了。”随后仔细斟酌,才收了笔墨,带着奏折去了东宫。

    从宗人府出来,太子殿下已经梳洗过,换了一身织金长袍,他盘坐在东宫西暖阁里,他表情淡然,俊秀的脸变得瘦削了不少,更显成熟了。两侧也坐着约莫六七人,都是心腹。周承礼坐于首座,跟太子殿下说话:“这些日子我等想尽办法,也未能救出殿下。实在惭愧……殿下能出来就好。”

    赵承廉叹道:“三皇子的案子,周大人也颇受牵连,这些天上的折子都被陛下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第54章

    当赵长宁回到赵府之后,她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

    山西会馆……朱明炽曾在山西多年,送信的人是军营的; 而且朱明炽还亲自前去会馆。

    这封信是朱明炽的!难怪方才她觉得朱明炽的表情有些奇怪; 他看到自己拿走了他的信; 还装作是自己的; 不知道心里怎么想。

    如果刚才朱明炽发现她拿了他的信了; 却还让自己拿走了……

    赵长宁立刻将信封拆开; 果然; 这封信不过是普通的信件,写的也只是些边疆琐事。

    长宁喝着茶沉思,方才太过匆忙,她也没有检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