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28-时病论 >

第4部分

528-时病论-第4部分

小说: 528-时病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邪在经也,当用顺气搜风法治之;口眼 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当用活血祛风法治之;昏不识人,便溺 
阻隔,邪在腑也,当用宣窍导痰法,益以百顺丸治之;神昏不语,唇缓涎流,邪在脏也,亦宜此法,佐以 
牛黄清心丸治之。如口开则心绝,目合则肝绝,手撒则脾绝,鼾睡则肺绝,遗溺则肾绝;又有摇头上窜, 
汗出如油,脉大无伦,或小如纤,皆不可治。 
或问∶古人治中风,每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分,中腑以小续命汤,中脏以三化汤,中血脉以大秦艽 
汤。今既曰遵《金匮》之四中,然与原文不符合者何?曰∶此遵《金鉴》订正之文,谅无有误耳。曰∶论 
中又谓真中极少,类中为多,究竟真类,何以别耶?曰∶忽然昏倒,真类皆有之证,然类中者,但无 
口眼 斜,不仁不用等证也。曰∶真类既分,不知类中有几?曰∶类中之病有八也∶一因气虚之体,烦劳 
过度,清气不升,忽然昏冒为虚中也,治宜补气;一因气实之人,暴怒气逆,忽然昏倒为气中也,治宜顺气; 
一因七情过极,五志之火内发,卒然昏倒无知为火中也,治宜凉膈;一因过饱感受风寒,或因恼怒 
气郁食阻,忽然昏厥为食中也,治宜宣消;一因登冢入庙,冷屋栖迟,邪气相侵,卒然妄语,头面青黑,昏 
不知人为恶中也,治宜辟邪;所有暑中论在卷四,湿中论在卷六,寒中论在卷八。此八者,皆称为类中也。 
程曦曰∶是书以《金匮》之四中为准绳,而不以《内经》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者为纲领何?思 
之良久,恍然有会。盖 
偏枯者,半身不遂也;风痱者,四肢不举也;风懿者,卒然不语也;风痹者,遍身疼痛也。窃谓偏枯、风 
痱、风懿,皆属中风,而风痹一病,断断不能混入,恐后学人,以痹为中,所以宗后圣而未宗先圣,职是故耳。 
江诚曰∶诸书以半身不遂,分出左瘫、右痪,不用、不仁。盖谓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不收;痪者 
涣也,气血涣散,筋骨不用。又谓右为不用,左为不仁,其实瘫与不仁,即论中之邪中乎络也; 
痪与不用,即论中之邪中乎经也。今以此四中括之,真所谓要言不烦矣。 

卷之二春伤于风大意
风寒
属性: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以其能统诸气耳。夫春令之风,多兼温气;夏令之风,多兼暑气;秋令之风, 
多兼湿气;冬令之风,多兼寒气。今风寒之病,不论于冬,而论于春令者,盖以风为重也,如冬令之风寒, 
以寒为重可知,若此别之,在春令辛温不宜过剂,在冬令辛热亦可施之,所以前人用药宜分四时,洵 
非谬也。是论风寒者,缘于初春尚有余寒,所至之风,风中夹寒,人感之者,即寒热头痛,汗出不多,或 
咳嗽,或体 ,脉来浮大,或兼弦紧是也,宜以辛温解表法治之。然此病较当春之寒疫稍轻,较冬令之伤寒 
则更轻矣,治之得法,不难一、二剂而瘳,但当审其兼证为要,如兼痰者,益以苓、夏,兼食者,加入 
神、楂,随证减增,庶几有效。 

卷之二春伤于风大意
风热
属性:春应温而过热,是为非时之气,所感之风,风中必夹热气,故名风热病耳。此不但与风温为两途,抑 
且与热病为各异。盖风温、热病,皆伏气也;风热之邪,是新感也。其初起寒微热 
甚,头痛而昏,或汗多,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黄,舌起黄苔,脉来浮数是也,当用辛凉解表法为先;倘恶 
寒头痛得瘥,转为口渴喜饮,苔色黄焦,此风热之邪,已化为火,宜改清热保津法治之;倘或舌燥昏狂,或 
发斑发疹,当仿热病门中之法治之。或问曰∶尝见昔贤所谓春应温而反寒,是为非时之气;今先生谓 
春应温而过热,亦为非时之气。昔今之论,何其相反?请详悉之。答曰∶昔贤之论,固非有谬;丰之鄙论, 
亦有所本。今谓春应温而过热,即《金匮》所谓至而太过,《礼记》所谓春行夏令 
也;昔贤谓春应温而反寒,即《金匮》所谓至而不去,《礼记》所谓春行秋令也。 

卷之二春伤于风大意
风湿
属性:风湿之病,其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骨节烦疼,体重微肿,小便欠利,脉来浮缓是也。罗谦甫云∶ 
春夏之交,人病如伤寒,为风湿证也,宜用五苓散自愈。由是观之,风湿之邪,多伤于太阳者,不待言矣! 
宜用两解太阳法疏其膀胱之经,复利其膀胱之腑也。如风胜者,多用羌、防;湿胜者,多加苓、泽;阴 
虚之体,脉中兼数,宜加黄柏、车前;阳虚之体,脉内兼迟,宜入戟天、附片。医者总宜分其风胜湿胜, 
辨其阴虚阳虚,庶无贻误。 
喻嘉言曰∶风湿之中人也,风则上先受之,湿则下先受之,俱从太阳膀胱而入。风伤其卫,湿留关节, 
风邪从阳而亲上,湿邪从阴而亲下,风邪无形而居外,湿邪有形而居内,上下内外之间,邪相搏击,故显 
汗出、恶风、短气、发热、头痛、骨节烦疼、身重微肿等证,此固宜从汗解。第汗法与常法不同,贵 
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 
丰按∶论风湿,惟嘉言先生为白眉,明出上下表里,可谓 
批却导窍矣,更妙论汗之法,贵徐不贵骤,此五字诚为治风湿之金针,学人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卷之二春伤于风大意
寒疫
属性:叔和《序例》曰∶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气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考之《金鉴》,又谓∶春 
应温而反寒,名曰寒疫。据此而论,春有是病,而夏秋无是病也,其实夏令之寒,是为阴暑之病,秋月之寒, 
是为秋凉燥气,此分明夏秋不病寒疫,当宗《金鉴》之训,寒疫在乎春令也。盖疫者役也,若役使 
然,大概众人之病相似者,皆可以疫名之。此又与瘟疫之疫,相悬霄壤,须知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寒疫乃 
反常之变气也。其初起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人迎之脉浮紧者,宜用辛温解表法治之。观此 
见证,与冬令伤寒初客太阳无异,因在春令,所以不名伤寒,又因众人之病相同,所以名为寒疫,然其 
治法,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如有变证,可仿伤寒法治之。 
或问曰∶先生谓夏令之寒,是为阴暑之病,倘未交小暑、大暑之令,而受立夏、小满、芒种、夏至之寒, 
可以名寒疫否?答曰∶可也。昔贤谓夏应热而反凉,是为非时之气,若果见证与寒疫相合,不妨用寒疫之方, 
此所谓超乎规矩之外,仍不离乎规矩之中也。 

卷之二
拟用诸法
属性:x解肌散表法x∶治风邪伤卫,头痛畏风,发热有汗等证。 
嫩桂枝 白芍药 粉甘草 生姜 大枣 
水煎服。 
此仲景之桂枝汤,治风伤卫之证也。舒驰远曰∶桂枝走太阳之表,专驱卫分之风;白芍和阴护营, 
甘草调中解热,姜辛 
能散,枣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者也。 
x微辛轻解法x∶治冒风之证,头微痛,鼻塞,咳嗽。 
紫苏梗(一钱五分) 薄荷梗(一钱) 牛蒡子(一钱五分) 苦桔梗(一钱 
五分) 栝蒌壳(二钱) 广橘红(一钱,去白) 
水煎服。 
凡新感之风邪,惟冒为轻,只可以微辛轻剂治之。夫风冒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故用紫苏、薄荷以 
宣其肺,皆用梗而不用叶,取其微辛力薄也。盖风为阳邪,极易化火,辛温之药,不 
宜过用,所以佐牛蒡之辛凉,桔梗之辛平,以解太阴之表,及蒌壳之轻松,橘红之轻透,以畅肺经之气, 
气分一舒,则冒自解矣。 
x顺气搜风法x∶治风邪中经,左右不遂,筋骨不用。 
台乌药(一钱) 陈橘皮(一钱五分) 天麻(一钱) 紫苏(一钱五分) 甘 
菊花(一钱) 参条(二钱) 炙甘草(五分) 宣木瓜(一钱) 
加桑枝三钱为引,水煎服。 
此师古人顺风匀气散之法,以治风邪中经之病也。香岩曰∶经属气。所以进乌药、陈皮以顺其气,天 
麻、苏、菊以搜其风。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佐参、草辅其正气;更佐 
木瓜利其筋骨,桑枝遂其左右之用也。 
x活血祛风法x∶治风邪中络,口眼 斜,肌肤不仁。 
全当归(三钱,酒炒)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酒炒) 秦艽(一钱 
五分) 冬桑叶(三钱) 鸡血藤胶(一钱) 
加橘络二钱,煎服。 
此治风邪中络之法也。香岩云∶络属血。故用鸡藤、川芎以活其血,即古人所谓治风须养血,血行风 
自灭也。经曰∶营虚则不仁。故用当归、白芍补益营血,而治不仁也。秦艽为 
风药中之润品,散药中之补品,且能活血荣筋;桑叶乃箕星之 
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最能滋血去风,斯二者,诚为风中于 
络之要剂。更佐橘络以达其络,络舒血活,则风邪自解,而 斜自愈矣。 
x宣窍导痰法x∶治风邪中脏中腑,及疟发昏倒等证。 
远志(一钱,去心) 石菖蒲(五分) 天竺黄(二钱) 杏仁(三钱,去皮 
尖研) 栝蒌实(三钱,研) 僵蚕(三钱,炒) 皂角炭(五分) 
水煎,温服。 
风邪中于脏腑者,宜施此法。其中乎经,可以顺气搜风;其中乎络,可以活血祛风;今中脏腑,无风 
药可以施之,可见中脏之神昏不语,唇缓涎流,中腑之昏不识人,便溺阻隔等证,确宜宣窍导痰。方中天 
竺、远、菖,宣其窍而解其语;杏仁、蒌实,导其痰且润其肠;僵蚕化中风之痰,皂角通上下之窍,此一法 
而两用也。尤恐其力之不及,中腑更佐以百顺,中脏更佐以牛黄,按法用之,庶无差忒。 
x辛温解表法x∶(见前) 
x辛凉解表法x∶(见前) 
x清热保津法x∶(见前) 
x两解太阳法x∶治风湿之证,头痛身重,骨节烦疼,小便欠利。 
桂枝(一钱五分) 羌活(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泽 
泻(一钱五分) 生米仁(四钱) 苦桔梗(一钱五分) 
流水煎服。 
斯法也,乃两解太阳风湿之邪。风邪无形而居外,所以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阳之表,俾风从汗而出; 
湿邪有形而居内,所以用苓、泽、米仁,渗其膀胱之里,俾湿从溺而出,更以桔梗通天气于地道,能宣上 
复能下行,可使风湿之邪,分表里而解也。嘉言虽谓风湿之病,固宜从汗而解,然风胜于湿者,则湿 
可随风去,倘湿胜于风者,则宜此法治之。 

卷之二
备用成方
属性:x海藏神术散x∶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苍术 防风 甘草 
加生姜、葱白,煎服。 
x香苏饮x∶治四时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或兼内伤,胸闷咳逆。 
香附 紫苏 陈皮 甘草 
加姜、葱煎。伤食加砂、曲,咳嗽加桑、杏,有痰加苓、夏, 
头痛加芎、芷,有汗加桂枝,无汗加麻黄。 
x参苏饮x∶治外感内伤,发热咳嗽,伤风泄泻等证。 
人参 紫苏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枳壳 桔梗 前胡 干葛 木香 
加姜、枣煎。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皮。 
x金沸草汤x∶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 
金沸草(即旋复花,用绢包煎) 制半夏 茯苓 前胡 荆芥 细辛 甘草 
加姜、枣煎。如胸闷加枳壳、桔梗,有热加柴胡、黄芩,头痛加川芎。 
x桂枝汤x∶治风伤卫,阳浮而阴弱,发热头痛,自汗恶风,鼻鸣干呕等证。 
药味见解肌散表法∶ 
丰按∶神术散,香苏散,皆治风寒之轻证也,重则不可恃耳。参苏饮,乃治气虚之外感,稍壮者减参 
可也。金沸草汤,治肺经之伤风;桂枝汤,治卫分之伤风。此皆疏散之方,施治 
有别,弗宜混用。 
x通关散x∶治中风不省人事。 
南星 皂角 细辛 薄荷 生半夏 
共为细末。吹入鼻中,有嚏可治,无嚏难治。 
x开关散x∶治中风口噤。 
乌梅肉 上冰片 生南星 
为末,擦牙,其噤可开。 
此二方乃救暴中之急,预当备之。 
x小续命汤x∶治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蹇涩,及刚柔二痉。 
防风 桂枝 麻黄 杏仁 川芎 白芍 人参 甘草 黄芩 防己 附子 
加姜、枣、煎服。 
x三化汤x∶治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 
羌活 大黄 浓朴 枳实 
水煎,温服。 
x大秦艽汤x∶治中风手足不能运掉,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秦艽 石膏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 熟地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芩 
防风 羌活 独活 白芷 细辛 
水煎,温服。 
x乌药顺气散x∶治中风遍身顽麻,骨节疼痛,步履艰难,语言蹇涩,口眼 斜,喉中气急有痰。 
乌药 橘红 麻黄 川芎 白芷 僵蚕 枳壳 桔梗 姜炭 炙草 
加姜、葱煎。 
x顺风匀气散x∶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 
乌药 沉香 青皮 木瓜 白芷 天麻 苏叶 人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