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338部分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338部分

小说: 晚明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国的使馆,主要是为了和大明朝廷的各部交流、协商,江米巷距离三院六部非常近,方便朝廷与各国使馆人员来往。”

“臣明白了!”方逢年向朱由检拱手行礼,“陛下,臣告辞了,臣立即去安排大城国的使馆。”

送走了方逢年,朱由检觉得不能老是窝在乾清宫了,张嫣的肚皮虽然诱人,但外面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完成。

原本就打算去中五省、南五省看看新政的施行情况,南洋数个新设立的省份,特别是兰竹省,他更放心不下。

朱由检早就准备南巡,但朱慈烺的出生,让他暂时放弃了南巡的念头,准备等到朱慈烺满月之后,再去南方检查新政的落实情况,但这样的事情过不完,朱慈烺满月之后,还有百日,将来还有婉儿、王美玉的孩子。

第471章南巡

大明崇祯五年(公园1632年)七月初五,朱由检离京南巡,南巡的重,是江南、浙江、湖广、广东这些赋税大省,特别是江南省与浙江省。

朱由检知道新政的实施,必然损害南方商户的利益,特别是征收工商税,但南方的商人抵制到什么程度,他要亲自看看。

因为府兵逐步解散,而三海关总兵马世龙的军队已经在京师整编完毕,因此,马世龙的第三十二军、左辅的第三十三军、何可纲的第三十四军,早在五月底就去了南方。

马世龙沿着北京至南京的水泥大道,一路去了南京,左辅则沿着海路,在杭州湾登陆,而何可纲则沿着北京至广州的水泥大道,取道河北、河南,直接赶赴武昌。

这样在朱由检南巡之前,江南省、浙江省、湖光省这三个赋税大省,已经在京师军的直管之下。

朱由检的随行人员只有百名,除了侍卫长付小剑率领二十名级侍卫,还有王慕九率领的八十名亲兵。

这一百零一人都骑着高头大马,从京师出发,沿着天津府、河间府、济南府、徐州府、凤阳府、滁州,从浦口码头渡江,微服来到南京城。

南方很少有骑兵,这百余匹良马的阵势太过吓人,朱由检让王慕九带着八十名亲兵,以及所有的战马,去军营暂居,但不要暴露此行的目标。

付小剑与二十名侍卫则是步行,仅仅跟在朱由检的身边。

南京城作为大明开国时的都城,一共有四道城墙,最里面的是宫城,俗称紫禁城,有御河环绕,宫城之外,是护卫宫城的皇城,南京六部基本上就在皇城内,但现在已经被朱由检裁撤了。

皇城的外围,是京城,也是应天府城,城墙周长可达七十里,这是大明最大的一座城市,超过现在京师的北京城。

在京城的外围,还有外郭城,周长达到一百二十里,共有十八座城门,这里不仅拱卫京城,也是居民区和商业区集中的地方。

朱由检清晨从城西的江东门入了城,沿着江东门街、西街头、三山门外大街,从三山门入了京城。

这里是一片皇家园林,也称“西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但今天艳阳高照,作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的“莫愁烟雨”,朱由检没有机会领略。

油市街、陡门桥、南市楼、三山街、大中街、奇望街、太平里,是同一条几乎笔直的宽阔大街,将应天府与江宁县分而治之,北为应天府,南为江宁县。

朱由检从三山街右转,拐向南市的大功坊、花市大街,这里属于江宁县管辖,却是京城最为宽阔的街道,也是最繁华的商业区,著名的秦淮河穿越聚宝门,将这片区域与聚宝山分割开来。

一行人在“三元酒楼”面前停下。

付小剑低声对朱由检说:“爷,现在已经是午时了,要不要先用膳?”

朱由检抬头看了酒楼,见前来用餐的人已经不少,这才说道:“就在此用餐吧,不要惊扰了当地的百姓。”

“是,听爷的吩咐。”付小剑一面回答,转身对身边的一名侍卫说道:“去,在二楼上寻一个雅间。”

“不用,就在大厅用餐!”朱由检低声道,“大厅热闹,我们何必将自己包裹起来?”

付小剑顿时苦着脸,“爷,大厅人多耳杂,怕不安全,还是……”

朱由检轻笑道:“小剑,你忘了我们来此的初衷了?”

“啊……可是……”付小剑可不管微服私访,他是侍卫统领,一旦朱由检安全出了问题,他可是要承担所有的罪责。

“小剑,如果不能深入百姓当中,那我们还不如呆在京师,呆在皇宫。”朱由检理解付小剑的苦衷,“这样吧,等会入席,你叫上两名侍卫,咱们四人同桌,算是加强保卫,其余的人,另开一桌吧!”

“爷,奴才怎么可以和爷同席?奴才们还是站着吧!”付小剑虽然知道朱由检的武功深不可测,但朱由检是皇帝,如果需要亲自动手,那就是侍卫们的失职。

“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多规矩?”朱由检一挥手,“去吧,迟了怕是没有座位了。”

“是,爷……”付小剑还想再说什么,但他见朱由检的态度十分坚决,只好让人先去订座位,同时也让其他人做好保护朱由检的准备。

朱由检暗笑,朗朗乾坤,那里有那么多坏人,而且这还是要面对大明的皇帝,谁吃饱了撑着敢谋反不成?

不一会儿,刚才进去的那名侍卫回来了,“爷,座位订好了,是两个紧挨着的饭桌。”

“进去之后,千万别吓着百姓。”朱由检还有些不放心,“也别太过拘束,让别人看出端倪。”

二十人在靠近大门不远的相怜饭桌上就做,付小剑紧挨着朱由检,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好保护朱由检。

虽然朱由检穿着粗布大褂,看起来像个商人,但一行人数太多,又是衣着整齐,还是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好在大厅里都是普通的百姓,大家关心的都是自己的饭食,只要朱由检不抢夺他们的饭食,他们也不会招惹朱由检。

不过,这里都是普通的市民,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新政,而是他们的肚皮,朱由检匆匆扒了两碗白米饭,就离开了酒楼。

“陛下,如果要从坊间了解百姓对新政的态度,也许茶肆更好。”付小剑凑近朱由检,低声说道。

朱由检随口问道:“小剑,为什么这么说?”

“大厅吃饭,大家都是为了吃饱肚子,吃完了还得让出座位。”付小剑想了想,继续道:“喝茶就不同了,可以算是品茶,喝茶的人有的是时间,话题自然就多了些。”

“奥!”朱由检来自后世,平时为了创业,生活节奏太快,除非是为了公关、合约,根本不可能在茶室品茶,虽然听说过发达国家的小镇,还保留着古典的那种悠闲,但在中央王朝,这种茶文化已经消失了。

“陛下……”付小剑迟疑着问道。

“行,小剑,咱们就去茶肆。”朱由检微笑着说道,“能静下心来,在茶肆中评评这百姓茶,也是不错呀!”

一行人沿着继续朝前走,在南门大街上找到一个叫“天涯”的茶肆。

茶肆正对着南门大街,店铺相当宽阔楼下是一个巨大的公用茶厅,朱由检大略数了数,约有二十八张茶桌,这些茶桌显然是为普通的茶客准备的,但生意不错,几乎爆满。

二楼上是一个个分割开来的雅间,茶水应该好些,估计是为高档的茶客准备的,或者是作为商务活动的场所。

朱由检对付小剑说:“小剑,待会我们两进去喝茶,其余的人,就让他们在附近转悠一会吧!”

付小剑急了,他低声争辩道:“爷,那可不行,万一……”

朱由检毫不在意,他轻笑道:“哪有那么多万一?”

要是再后世,朱由检还担心车祸洪水什么的,特别是恐怖袭击,但在大明,皇权的威压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又有核心人物领头,谁会和皇帝过不去?

“爷,多少留两个人吧?其余的人就在附近!”付小剑还是不放心,眉头早就皱成上弦月了,他几乎是哀求朱由检了。

“小剑,不用担心。”朱由检向付小剑招招手,“只有我们两人在一起,才更像是来自京师的商人,其余的侍卫,就让他们在四面潜伏吧!”

“是,爷!”付小剑立即安排侍卫们隐伏在茶肆周围,只要任何风吹草动,这些侍卫们就会立即冲进茶肆。

付小剑伴着朱由检入了茶肆,小二热情倒是热情,“两位客官,里面请。”回头一看,发现一家没有空位了,“对不起,客官,大厅没有茶桌了,两位是去楼上的雅间,还是愿意在楼下挤一挤?”

付小剑欲待上二楼的雅间,朱由检却是答道:“那就挤一挤吧!”

小二满脸堆笑:“两位客官,这边请,这边的茶桌上只有两人,空得很!”

朱由检在一张只有两位客人的茶桌前坐下,付小剑紧挨着朱由检,他冲着正要离去的小二说:“小二,上茶,上好茶。”

茶桌上原先的两位茶客正在低声说着什么,朱由检和付小剑的到来,显然打扰了他们,年长一的茶客低声道:“要想喝好茶,得去二楼的雅间,这里可没什么好茶!”

另一名茶客轻轻晃动手中的瓷杯,接口道:“现在可不比去年,都是商人,怕是也无法承担雅间的茶水钱,何况是外地的商人。”

付小剑大怒,“你……”

朱由检从桌底下踩了下付小剑,示意他不要多言,然后转首对两位原先的茶客说道:“两位如何得知朕……真的是外地的商人?”

“哈哈,这还不好猜?”年长的茶客哈哈大笑,似乎听到了天方夜谭的故事,“你们这身打扮,加上是外地口音,不是外地商人是什么?”

第472章新政

“高见!”朱由检夸赞了一句,心中却是暗暗得意自己的伪装之术,“老丈的眼力,真是不错,可是,你们刚才为何说,我们这样的商人,就上不得二楼的雅间?”

稍年轻的茶客两眼一睨,显得相当不屑,“你们只有两人,又未带随从,显然不是富商大户,最多就是富商家里的杂役一类,自然去不得雅间。”

“两位的洞察力都是惊人,在下实在佩服得紧。”朱由检明捧暗骂了一句,“这样吧,两位的茶钱,在下一并付了,算是交个朋友!”

“得了吧!”年轻的茶客打量着手中的茶杯,又偷看了眼楼顶,“这点茶钱,我们还是付得起,你要是有心,就请我们去楼上的雅间坐坐!”

“雅间?”朱由检一愣,初次见面,哪有这样的?明知道老子没钱,却偏偏要上雅间,他假装踌躇了一会,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好,就楼上的雅间,二位请!”

“这位兄弟只是开个玩笑,当不得真!”年长的茶客瞪了他“兄弟”一眼,又向朱由检拱拱手,“楼上的雅间可是贵得很,至少要二两银子。”

“没关系,交个朋友而已!”朱由检使个眼色,让付小剑先行将一楼的茶钱结了。

“这怎么好意思?”年长的茶客哆嗦着。

“在下出来南京,能结实两位这样的朋友,乃是在下的荣幸。”朱由检哈哈一笑,朝内堂高叫一声:“小二!”

四人在小二的指引下,来到二楼,选了靠里一点的雅间,朱由检与二人重新见过礼。

朱由检自然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王信,京城的一位皮货商。

而那两名茶客,年长的叫周儒生,乃是一个员外,年轻一点的茶客,叫做刘中俊,开着一间杂货店。

两人都算不上世家巨富,要论起资产,朱由检估计,也就比普通百姓的日子稍微好过点。

朱由检向两人抱拳行礼,“两位东主,在下于京师做些小买卖,听说南方繁华,想来南京碰碰运气,不知道两位有什么好的建议?”

“皮货?”刘中俊的热情,顿时被浇上一瓢冷水,“王东主,皮货在南京,可不是个好去处,南京没有大寒,即便偶尔下雪,时间也不会太久,自然用不着皮衣,就是在下的杂货店,也从不经营皮货。”

朱由检知道弄巧成拙了,但他总不能说要出售水泥、玻璃、香水,这些独特的产品,无疑会暴露他的身份,他想了想,还有自鸣钟,“刘东主,在下还有一种货物,叫做自鸣钟,乃是产自西洋……”

周儒生皱起眉头,“此物不仅普通百姓,就是我等也是闻所未闻,一时之间,怕不好出售。”顿了顿又道:“我们受了你的茶水之恩,自当实言相告,王东主还是不要介怀才好。”

“哪里!多亏了周东主实言相告,在下才不会做那无用之功。”朱由检拱拱手,眼神里闪现一丝失望,瞬息不见,“看来,是在下考虑不周,这次南下,只当是游历江南了。”随即自嘲似的笑笑,“不过,看看也不错,下次再来,就不会无的放矢了!”

“也好,也好。”周儒生一面替朱由检惋惜,但另外一面,他也庆幸朱由检没有商业上的事情麻烦他了,“南京乃江南繁华之所,货物销量很大,只要找准机会,不怕将来银子烫手。”

“那是。”朱由检浅浅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