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170部分

林氏荣华-第170部分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清婉暗暗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折戏太伤人心,以后还是让伶人别演了。
  真正伤身伤心的谢宏回到谢家便吐了口血倒下了,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休息。
  他先让人把谢延找来,躺在床上与他道:“让人写个和离书,你与杨氏和离吧。”
  谢延一呆,“和离?父亲,那我岂不是会成为笑柄?”
  大梁再是民风开放,也不可能像大唐一样有那么多和离的人,所以只要有女子和离,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丈夫的原因。
  若是女子有问题,那应该是被休才对。
  何况他在朝为官,若和离同僚们要怎么看他?
  谢延一凛,张嘴就要拒绝,谢宏满脸疲惫的道:“此事已无转圜的余地,林清婉现在手中捏着谢家的命门,她和杨氏一样,如今已是个疯子,她现在还愿意与我们交易,惹恼了她,只怕她还真会紧咬着我们谢家不放。”
  最关键的是,他手上并没有关于她的相对于的把柄,现在情况紧急,一时之间,他既没有时间去查,也没有机会制造,只能任林清婉捏在手里。
  可来日方长……
  谢宏闭上眼睛对谢延摇了摇手道:“快去吧,赶在大郎第三次开堂之前。”
  谢延青着一张脸退下,谢大管家便上前将昨天到今天的事仔细的与他说了,目的只有一个,您别想着去找林郡主或谢夫人了,没用的,惹恼了他们,老太爷之前的忍气吞声便全白费了。
  这些显然都超出他的预想,他原地站了许久,待回过神来便哑着声音问,“林江到底给林清婉留了多少东西?”
  谢大管家垂下眼眸,不管林大人给林郡主留下多少东西,他觉得林郡主能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掌握住这些东西便算很有本事了。
  他们并不知道,那些东西是四皇子帮林清婉查到的。
  双方正拿定了主意和离,要办手续其实是很快的,谢延憋屈的按照林清婉的意思写好了和离书,然后上门找谢夫人。
  谢夫人昨天晚上已经被林清婉告知,她多少有了些心理准备,可真正看到和离书时她却还是有些恍惚。
  这是,就离开谢家了?
  见谢夫人一脸呆怔,谢延就口气不太好的问,“怎么,还有何问题?”
  “问题多了,”杨珏从门外进来,“我妹妹的那些嫁妆呢?”
  “自然是由她带走,”谢延蹙眉看向杨珏,这件事杨家人竟然知道?
  他顿了顿还是忍不住问道:“和离之事岳父知道吗?”
  杨珏冷笑道:“要不是谢家太过卑鄙,当初你们包庇谢逸阳之时我杨氏就想妹妹与你和离了,不过杨谢两家一直互为犄角,外甥的事我们忍下了,可没想到你们却得寸进尺,我妹妹远在江南,你们都能对她下手。”
  谢延脸色涨得通红,抖了抖嘴唇没说话,不管是前一件事,还是后一件事,皆是大郎私下所为,他和父亲是真真的不知情。
  可这些理由在杨家人面前显然是说不通的,因为他们的确包庇了大郎,可他有什么办法,他只有这一个儿子了。
  杨珏拿过和离书扫了眼,挑着唇冷笑了一声,从下人手上抽出一叠纸来递给谢延,这是关于财产分割的。
  谢夫人当然不是只带走了自己的嫁妆而已,不然这二十年来不是白为谢家操劳了?
  谢延之前也是了解过和离的律法的,知道杨家肯定会提出赔偿,倒也心平气和的接受了。
  父亲早早叮嘱了他,只要杨家不是很过分,能同意的便同意了。
  杨珏倒是想过分,但又怕过犹不及,到时谢延不和离了怎么办?
  所以提出的赔偿还是很合理的,双方很快就议定,然后便拿了签署好的文书去户部办理。
  不错,和离这样的事得去户部办,地方则在当地县衙办理。
  作为谢夫人家人,杨珏陪同前往,还要作为娘家人签字,表明杨家是知道和离这件事并同意的。
  户部的官员们全程都是一脸呆懵,这还是本朝第一个和离的官员,哦,回头得查查,说不定还是全国第一对和离的夫妻呢。
  待再看那和离的理由,大家看向谢延的目光都怪异起来,不由记起三年多前隐隐听到的流言。
  莫非,其次子的死果然跟长子有关?
  谢延是绷着脸办完手续的,一同走出户部后他就待不下去了,他看向林清婉道:“希望林郡主能够说话算数。”
  一桩心事落下,林清婉的脸色也和缓了许多,她点头道:“谢大人放心,您回去后便让人去大林村找村民和解吧。”
  谢延将信将疑,那群刁民会同意?
  既然是刁民,当然不会轻易同意,可徐大夫亲自出面说了声,他们还是听劝了,不过谢家付出的代价也不少。
  是之前他们承诺给的赔偿的两倍,不仅被殴重伤的庄家,连大林村的村民们都得了些赔偿,因为他们受了惊吓啊。
  这简直是刮了谢家一层皮,谢延有心想磨,可想到即将再次开堂的儿子,他咬咬牙还是赔了。
  赔了杨氏,又赔了大林村的村民,再拿出钱来给谢逸阳走动一些,即便谢家从不缺钱,此时也不由有些吃力。
  好在损的大部分是金银,作为不动产的田地宅子没动。
  谢延自以为能松一口气的时候,大理寺总算是查到了些线索,顺着线索查下去,很快便查到了谢延收受贿赂的实证。
  所以谢逸阳这边才缓和了一些,谢延便被大理寺召问并收监了。
  父子俩一个在刑部大牢,一个则在大理寺监狱。
  谢宏查到大理寺是从谢延帮过的一个地方官入手的,并不是从林清婉那里拿到的消息,可谢延还是被关了,只不过罪名要比林清婉手上有的那份东西要轻得多。
  他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生气懊恼,可他知道,儿子和孙子这两辈算是都毁了。
  除非谢延能够在将来被不计前嫌的启用,不然谢家算是断层了,而他未必能撑到曾孙出仕。


第246章 浑水
  杨珏将妹妹的嫁妆和所得的赔偿都拉到了郡主府,见她怡然自得的教林玉滨琴艺,到嘴边的话便一变,“妹妹何时回家看看?我估摸着父亲也快回来了。”
  杨夫人拍了拍忧心看向她的林玉滨,抬头对他道:“等父亲回来了我再去吧,到时正好要与父亲道别。”
  杨珏一呆,“妹妹要去哪里?”
  杨夫人笑道:“自然是跟婉姐儿回江南了。”
  杨珏显然没预料到这一点,他以为和离后妹妹即便不回娘家住,也会找个离娘家近的地方独居,这样杨家也好照顾她。
  可听她这意思,她竟是要回江南去。
  杨家在京城,只怕鞭长莫及。
  杨夫人一看二哥的脸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二哥放心吧,我跟着婉姐儿回苏州,在那儿无人敢欺负我们的。我闲时还能替她管管内务。”
  杨珏看了眼林玉滨,忍不住私下和杨夫人道:“她到底是归宗女,即便你们是婆媳,那也是寄居,只怕多有不便,不如留在京城,你要觉得寂寞,那就回家跟你嫂子作伴,有我和父亲在跟前看着,我们也安心啊。”
  杨夫人淡淡的道:“二哥多心了,婉姐儿是我儿媳,如同女儿一样的,就凭这次她为我做的这些事,你觉得我与她回了江南回受委屈?”
  杨夫人道:“就是受委屈,那也不可能是她给我受的,而是别人,到时哥哥再帮我们就是了。”
  爹是她爹,哥也是她哥,但她回了娘家才是外人呢。
  在他们心里,能排再她前面的人太多太多了,但在婉姐儿那里,除了林玉滨,只怕就是她了。
  所以自然还是跟着婉姐儿自在些。
  最要紧的是,她也想就近守着二郎的墓,若能帮衬到婉姐儿就更好了。
  所以从拿到和离书的那一刻起她就决定了要随林清婉回江南。
  看了眼二哥,杨夫人忍不住提了句,“二哥,你也知道,我就只有二郎一个儿子,婉姐儿一个儿媳,所以我那些东西百年后除了给你们留些念想,我想全部留给她。”
  杨珏微微一愣,然后理所当然的点头道:“那是妹妹的东西,自然由妹妹来做主。”
  杨夫人就松了一口气,她和离后二嫂只来过一次,还是带的小侄子,她虽不露骨,但谢夫人还是明白了她的来意,这是看上了她的财物了呢。
  要是几天前,犯了左性的杨夫人说不定会当场闹出来,把人赶出去,但现在,她那股气泄了,心态平和了不少,只当没听懂二嫂说的话。
  她此次提起这事就是为了告诉杨珏,将来她要是死了,留下的遗嘱是要把财物给林清婉,那就是出自她的本意。
  杨珏还不知道他妻子的事,见妹妹下定了决心要回江南去,便微微叹了一口气,回去便和妻子说,“准备两份丰厚的呈仪,等妹妹和林郡主回苏州时送去。”
  杨二太太一愣,问道:“小姑也要去苏州?”
  杨珏微微点头,“她要跟着林郡主过,自然是回苏州去。”
  杨二太太忍不住抿了抿嘴道:“你和父亲都在京城,大伯说不定什么时候也调回京城了,一家子都在这里,小姑怎么非得回江南去?”
  “她习惯了江南,且二郎的墓在那边呢,她总要亲自看着才安心。”
  “那她的那些店铺庄子怎么办?”杨二太太问,“她远在江南,只怕不好管吧。”
  当年杨仪很疼女儿,准备嫁妆时除了在江南一带买了些产业,京城这边也有不少。
  就是为了不管她是在江南操持祖业,还是跟随丈夫在京城任职都有嫁妆依靠。
  杨珏道:“以前怎么管的,现在就怎么管呗。”
  他瞥了妻子一眼道:“妹妹是管家的好手,这外头的事也从来难不住她,你放心好了。”
  她放心?
  她怎么可能放心?
  不过看到丈夫的那个眼神,她便知道自己心中所思所想是不可能实现了,她垮下肩膀来,闷闷不乐的背过身去。
  也不知道小姑怎么想的,有钱不留着给有血缘关系的侄儿,竟是要带去外人家中。
  杨珏蹙眉看了眼她,转身离开,父亲就要回来了,他还没想好要怎么跟他说呢。
  杨珏有些发愁,林清婉更愁,谢夫人是和离了,可她却还不能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因为今早她进宫和皇后娘娘暗示会尽早选个好日子启程回苏州时,皇后说了,“怎么那么急,何不等过了中秋再走?”
  皇后一脸忧伤的道:“你们几个孩子难得聚齐,便留下过个团圆节吧。不然错过了这次,下次齐聚不知要到何时。尤其是你和如英,一个在南,一个在西,难得可以相聚。”
  林清婉还能说“不”吗?
  可现在京城的水正深,且她还把水搅得更混了,一个不小心她就有可能被拖到深水之中。
  她忍不住叹气,“果然是一报还一报,谁也逃不掉。”
  她把水搅浑了想走,就算现在还没人察觉阻拦,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
  既然走不掉,她便沉下心来等待。
  郡主府闭门谢客,连下人都很少出门,客居郡主府的卢瑜和周通等人也不再出门,开始闭门苦读,为进士科考试做准备。
  林玉滨回绝了所有邀请她出去玩的朋友,开始每日跟在姑姑和杨夫人身边学习。
  她跟着林清婉读书,跟着杨夫人学琴,每日都安排得满满的,倒不觉得无聊,只是偶尔会觉得在家呆烦了,很想出去走走。
  但想到姑姑的叮嘱,便又耐下性子来继续读书学琴。
  林玉滨却不知道,近来外面可热闹得很。
  先是谢延与其夫人和离,这本来就已经够令人惊讶了,更让人瞠目的是他们和离书上的理由。
  大家都知道和离多半是男方的原因,除非对方是个宽厚仁善之人,不肯让前妻背负骂名,所以选的和离,不然大多数男人都会选择休妻。
  而谢延显然不属于宽厚仁善之人,那么他为什么会和离,还是以这样的理由呢?
  那肯定就是因为理由是真的,且他或谢家还有大把柄落在谢夫人手上。
  大家看热闹正看得兴起,很想深究一二三。别看六部都是一群大老爷们,其实他们也八卦得很,面上装得再严肃,一股八卦之心依然熊熊烧起。
  回家再被妻子这么一问,更想打听了。
  于是谢延走哪儿都被四周若有若无的目光盯着,烦不胜烦。
  尤其是户部那群年轻的官员,他们负责的事比较杂和轻,所以当初谢延来和离就是他们给办哒!
  一群小伙子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办了这大梁第一例的和离案,然后就被前辈们普及道:“要说和离啊,这还真不是头一例,民间百姓那儿是否有和离还得发文到各县询问,但我等所知道的,这不过是第二例而已。”
  “那第一例是谁?”年轻官员们就好奇的问。
  前辈们摸着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