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217部分

林氏荣华-第217部分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家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就连崔凌都有所耳闻,何况他在察觉林清婉对他态度有异后便着重查过她,没发现她跟崔家有怨,但她与谢家赵家的纠葛却不少。
  林清婉眼中闪过厉色,看着他道:“谢逸阳不过是被流放而已,但我却绝不放过崔凉,知道为什么吗?”
  崔凌脸色一变,听她如此说,便大概猜到谢逸鸣之死只怕崔凉才是主谋。
  “他应该感谢你,”林清婉道:“我本想等他到了苏州后把他的脸皮揭下来,让他身败名裂的,可惜你的提议很让我心动。”
  “如今大梁的确经不起内斗,我们应该精诚团结,林氏跟崔氏内斗,得利的是他国。”林清婉微微一笑道:“所以我才决定给他一个痛快。”
  崔凌压抑着问,“难道我还应该感谢你?”
  “当然,”林清婉眼中闪过幽光,“当初事情发生后若不是你那伯父出手抹掉痕迹,我夫君也不至于含冤死了四年也不能报仇。”
  崔凌脸色一滞,低下头去。
  可他实在想不透崔凉为什么要杀谢逸鸣,他本是含怒而来,此时却心虚不已。
  “所以我本一个也不想放过的,尤其是在见过崔净之后,”林清婉微微扭过身来看他,“可惜,你也是崔氏人。”
  意思是她是看在他的面上才退了一步的。
  崔凌满腹怒气而来,走时却满心复杂,林清婉说的话他当然不全信,他觉得她之所以改了方法,多半是怕他这边惊动崔家。
  林清婉或许真能让崔凉身败名裂,但那一定是在崔氏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若他那二伯,或是族里有了准备,林清婉再想出手就难了。
  反而还会把两家的矛盾摆在了明处,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所以一定是昨天他的问话让她心中警觉,这才如此急切的下手。
  崔凌此时也不知该庆幸,还是懊悔,但林清婉说的不错,他真的要为此便挑起两家争斗吗?
  崔凉要是含冤也就罢了,可他是罪有应得啊。
  崔凌跟崔凉没多少感情,伤心是有,但要伤心到丢掉理智,不顾正邪却不可能。
  所以在走出林家别院时他已经收敛了所有情绪,开始安排起崔凉的后事来。
  他只是族弟,自然不可能直接盖棺,所以很多意见都是问过护卫长的。
  忙时不想,但晚上空下来他却忍不住想崔林两家的去路,犹豫半响,崔凌还是提笔又给长兄写了一封信,想了想,又给二伯父写了一封信,招来一个护卫道:“快马加鞭送回去,尽量赶上前一封信。”
  得赶在他大哥出手查询时把信息截下,以免二伯父察觉到不对怀疑到林家身上。
  崔凌叹气,此时天下混乱,的确不是内斗的时候。
  崔凌才把崔凉带走,林清婉便让人用水将那块地面冲洗了一遍又一遍,易寒总觉得崔家乃劲敌,既然露了行迹,那就得加强戒备,所以开始用力操练护卫。
  林清婉看他这样紧张,便笑着安抚他道:“别担心,崔家现在不是还不知道吗?”
  “总要做些准备,姑奶奶,崔氏跟赵氏不一样。”
  “这倒是真的,”林清婉颔首问,“赵胜最近好安静,他在做什么?”
  易寒无语了片刻后道:“我不知。”
  他们没派人盯着赵胜,因为没必要。
  林清婉也没想真的知道,本来就是为了转移话题的,她笑道:“你回来了,明天我们就去尚家拜年,再不去就快到元宵了。”
  易寒无奈道:“姑奶奶就不担心崔凌真的告诉崔家?”
  “他就是要告诉,也得犹豫一段时间,”林清婉道:“不过我觉得他多半不会说的。”
  “为什么?”
  林清婉回头对他笑,“因为崔氏也不是铁板一块,众心一致呀。”
  易寒眼睛一亮,“崔氏四房跟二房有矛盾?”
  “不知道,”林清婉老实的摇头道:“不过我知道崔凌才华不在崔凉之下,然而提起崔家子,大家只闻崔凉,谁还听说过崔凌?”
  易寒沉默,他专门查过崔家都没留意到崔凌,说明他真的很没有名气,但在这个时代,文人是以名气论才,崔凌不可能不想扬名。
  “如果我们是挑整个崔氏,崔凌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但单挑崔氏二房或是崔凉就不一样了,比如我,”林清婉道:“要是我知道有个人要对付六叔,八叔或十一叔,只要不牵连宗族,我就不会插手,若再是他们有错在先,我更不会管了。”
  她心中暗道,而对方的目标若是八叔,她说不定还会推一把呢。
  现在是相安无事,然而从林江那里她知道,每一次林玉滨的难过都少不了他推波助澜。
  现在她不插手不过是因为他现在做不了什么,但心底的厌恶并没有因此少多少。
  宗族的庇护也是在基于理上,若不占理,而是不问是非的护短,那与助纣为虐有什么区别?
  崔凌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从小就被培养得很好,又在姬先生那里读了好几年的书,性格没的说,人品自然也不太差。
  如果崔凉真的谋害了谢逸鸣,那他的确是罪有应得,他不会为他做什么。
  所以现在就只等长兄的信了。
  崔凌的大哥崔凇才收到弟弟的信,拆开刚看完,还在心中计较时,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他的小厮一九快步进来道:“大爷,二爷又派人送信回来了,是急信。”
  崔凇立即起身,“快把人带进来。”
  护卫风尘仆仆的进来,背上还背了一个包袱,显然是一下马就跑来的。
  崔凇便忍不住急问,“可是二爷出什么事了?”
  护卫顿了一下才道:“二爷很好,出事的是二房的凉少爷。”
  他压低了声音道:“凉少爷坠马没了。”
  “什么?”崔凇吓了一跳。
  护卫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这是给大爷的信,二爷叮嘱我要快马加鞭送回来,务必要赶在第一封信前,可……”
  护卫懊恼道,“小的失职,并未赶上第一封信。”
  崔凇就急切的拆开信,边急切的道:“无事,我也才看完第一封信。”
  护卫就松了一口气。
  崔凇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信,微微瞪眼。
  他沉默半响,最后问,“二爷给二房写信了吗?”
  “是。”护卫又掏出了一封信。
  崔凇接过,思索了一下道:“你下去休息吧,我亲去送信。”


第311章 是敌是友
  护卫长也给崔节送了信,速度比崔凌还快一些,所以等崔凇赶到二房时,里面正一片哭声。
  他顿了顿后方才一脸急切的进去,“二伯?”
  崔节双眼通红,手中紧捏着一封信不放,他的妻子正捂着胸口倒在椅子上痛哭,身旁已经围了好几个人,而崔凉的妻子早已昏迷被抬回了后院。
  崔节看到崔凇,勉强压下情绪问,“你怎么来了?”他这边才收到信,连隔壁的大房都没收到消息,他怎么来得这么快。
  “我二弟他正好在苏州,我才收到他的信,二伯,”崔凇将手中的信递给他,叹气道:“您节哀顺变。”
  崔节攥紧了拳头,心中瞬间闪过各种怀疑,怎么就这么巧,崔凌就在苏州?
  崔节悲痛之下,情绪掩盖的并不怎么好,崔凇眼中一凝,脸上的悲痛更加真切,他握住崔节的手道:“二伯,苏州据此不近,你看凉弟那里如何安排,是让冲弟去一趟,还是让我二弟把凉弟送回来?”
  崔冲是崔节的次子,也是崔凉的弟弟。
  一般来说,他亲自去接也够了,他要信得过,让崔凌把人送回来才是最好的。
  可崔凇才看到他眼中的疑虑,可不觉得他会放心让崔凌接手。
  谁知崔节却咬着牙道:“不必了,我亲自去接。”
  崔凇惊诧,“可您的身体……”
  “不必担心,”崔节冷着脸道:“我的儿子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外面。”
  不错,就是不明不白,他精心培养的嫡长子怎么可能死于意外坠马?
  崔节不接受这样的说词,他拆开崔凌的信,信上比护卫长送回来的要简单,有用的信息一个都没有。
  只说崔凉意外坠马身亡,人如今安排在苏州城中,然后通篇都在安慰他。
  崔节愤怒的将信叠起来,他不用他们安慰,他要的是他儿子死亡的真相。
  崔凇见他折信的手都有些颤抖了,微微垂下眼眸,不再劝。
  崔太太几乎哭晕过去,因为没有看见尸体,直到现在都不肯相信,一个劲儿的喃喃道:“怎么会,怎么会呢,凉儿的骑术那么好,怎么会从马上摔下来?昨天晚上我还梦见他一脸高兴的回来呢……”
  崔节沉着脸与下人道:“扶太太下去。”
  正在此时,隔壁的大房也收到了消息,派了人过来问话,崔凇主动帮忙招呼起来,虽然他很想此时甩手便走。
  等晚上回到隔了两条街的四房,一九立刻轻轻跟上来,“大爷,陆家听说二爷送了信回来,派人过来问话。”
  崔节揉了揉额头道:“告诉陆家,二爷没回来,待我这边忙完我会亲自上门去拜访的。”
  “大爷,不如趁机让二爷回来吧,陆小姐已出孝,他们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其实以崔凌的年纪早在三年前就该完婚的,只是不巧遇上陆家守孝,这才推迟了三年。
  现在陆小姐也二十了,陆家更得着急了。
  之前崔凇也急,但此时他却摇了摇头道:“不急,我会亲自去陆家一趟,二弟留在苏州更好些。”
  他可没忘记刚才崔节的怀疑,虽然他已经知道是林清婉下的手,可他更知道,他这位二伯多疑得很,只怕不会轻易相信。
  若是由他告诉他实情,他只怕更怀疑了。
  崔凇将那封信拿出来,点燃了烧掉,脸色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林清婉猜的不错,任何一个家族内部都有矛盾,只要不影响到整个宗族,很少有人会贸然出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何况崔家四房和二房的关系更复杂些。
  崔凌从十二岁开始便在外求学,他的感触可能还没那么深,一直苦苦支撑着四房的崔凇却没他弟弟那么单纯。
  得知崔凉死讯的那一刻,他并不伤心,去二房不过是尽族人应有之义,可在看到崔节的防备怀疑后,他却想得更多了,觉得崔凉死了也不是坏事。
  大家同族,他与崔凉又同辈,别人不知道,难道他还不知道吗,崔凉现在的名气一半是自己的才华,另一半则是靠二伯用手段推上去的。
  他没有传说中的惊才绝艳,死了也并不多可惜,对林家四房来说反而是个机会。
  因为崔正没有嫡子,只有两个庶子,而那两个庶子皆才华平平。
  而三房是庶出,未来崔氏的族长必定要从二房和四房里选出来的。
  崔节为什么那么费尽心机的培养崔凉?
  他的目的不仅是出仕,更是为了崔氏。从他二弟展现出比崔凉更卓越的才智开始,四房就开始被打压。
  他当时父母皆亡,自己也才成亲不久,一开始还懵懂无知,还是被人提醒后才明白。
  他不得不把二弟送到江陵去求学,果然,二弟一离开崔氏,二房就停了动作,四房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这么多年,崔凌回家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要说心中不恨是不可能的。
  崔凌不知道这些事,崔凇却是一直记在心里的。
  想起信上弟弟的疑问,崔凇将一九叫来,低声道:“去找方伯,问问他,四年前,不,应该是五年前了,五年前二房可有什么异动,是否往苏州那边派过人?”
  一九低声应下,躬身退出。
  外人要打探崔家的事难,但崔家人要打听崔家的事却容易得很,何况崔凇还早有准备。
  第二天一早一九就来回话,“方伯说五年前凉少爷和乌刺史家的公子似乎在扬州那边闹出了人命,被人追得紧,二房的老爷便出手抹平了痕迹,大房那边似乎也插手了。”
  崔凇蹙眉,“大房也知道?”
  “往江南去的人除了方伯知道的几个护卫外,还有大房那边的几个兵丁,所以……”
  “知道是谁吗?”
  “方伯知道的不多,那几个护卫嘴巴很紧,方伯这些年没少打探,却不知是谁,不过对方家世应该不差,中途有人查,差点就抓到崔家这边了,二房的老爷似乎也很忌讳。”
  崔凇冷笑,心中明白过来,只怕是林江查的,当时虽没能拿到证据,但人家却心中有数。
  他心里计算了一下,点头道:“此事我知道了,让方伯闭紧嘴巴,最近二房会有些动荡,让他好好守门,别惊动了里面的人。”
  一九应下,小声问道:“大爷,这事要不要透露给二房那边知道?”
  “不,”崔凇道:“即便我们不能跟林清婉成为朋友,也不要主动与她为仇,为崔凉不值得。”
  何况对方能在崔凉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