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326部分

林氏荣华-第326部分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在唐时,这三幅画曾被炒出天价,特别是老子图,因唐人崇道,这幅图的价值是其最高的。
  而宋济信道,姚时虽未明说,但姬元知道这幅图是林清婉为宋济准备的。
  姬元将画挂在墙,歪着头看了一会儿才收神,宋济从前线退下来后,楚帝为安抚他,便将后方筹备粮草与军备之事全权交给了他。
  林清婉是想断了项善后路,此计不可谓不毒,倒是个好办法。
  姬元招来下人,道:“我新解了一盘残棋,明日请几个朋友来观棋,你给我下帖子去,再让厨房准备一些酒菜。”
  “是。”
  楚国正陷入战乱之,但总有闲适富贵之人,这仗已经打了近一年,眼看着还有继续往下打的趋势,他们总不能惶惶整日,日子还是要过的。
  所以除了要迁都闹得较凶的那段时间外,姬家的门前一直往来不绝,名士学子以及高官皇亲都有人来。
  这次姬元主动下帖,大家便都来了。
  在书房里看姬元解残局,便有人留意到他挂在书房里的老子图,事后惊诧问,“这是姬先生新得的画?”
  姬元扫了一眼,不在意的道:“一个朋友送的,因我手有孟子图,所以送来凑对,可惜还少了一幅孔子图。”
  那人便笑问,“先生好似不太欣赏这图。”
  姬元便笑道:“这倒不至于,只是少了一分灵气。”
  那人是宋济的好友,自然知道宋济一直在求这画,见姬元不是很在意这幅画的样子,便心一动。
  离开姬家后便直奔宋家,告诉宋济。
  宋济苦恼,“可惜因我那侄儿,我们宋家跟姬先生总差着一层。”
  “姬先生并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你那侄子又是后辈,只怕早忘了,”那人道:“你既有心,不如用其他的东西去跟他换。”
  “这老子图价值连城,我用什么去跟他换?”
  “价值连城是在你的心里,我看姬先生可不多在意这画,”那人笑道:“你手不是有好几册孤本?不如挑了一本给他送去,我看那东西在他那里也是价值连城。”
  宋济心一动,送走好友便去书房里找东西了。
  姬先生等着人主动钩,而此时姬念正斟酌着给楚太子写信。
  她这一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楚太子推迟了婚期,愈加宠爱他从江陵带回来的姬妾。
  这短短的一年里,她曾和那眉娘见过面,甚至发生过一次冲突,那并不是她的本意。
  她是不在意黄易安宠爱谁的,可她却不能容许眉娘一个低贱的姬妾当面羞辱她。
  所以那一瞬间她没压制住脾气,却正好叫黄易安看在了眼里。
  那时候她口出伤人之语,正巧便叫他听见了,之后婚期更被拖得遥遥无期了。
  及至蜀国攻楚,梁国也出兵,楚国社稷岌岌可危,姬念也断了嫁给黄易安的念头。
  祖父为了她操碎了心,这一次让她为他做些事情吧。
  姬念写了一封长信,交给下人让他送去太子府,然后便又考试提笔写接下来的几封信,算她走了,这几封信也能隔一段时间送到黄易安的手。
  下人拿了信出去,却没有出府,而是转身送到了姬元那里。
  姬元从不阻拦姬念与外界的联系,但从那天姬念想要动画匣开始,姬元便下令不准她再往外送消息。
  听下人说这信是要送去太子府,姬元便脸色一沉,连忙扯了信看,待看完信,他便微微蹙眉,沉吟着没有说话。
  下人拢手站在一旁,低声问,“老太爷,这信可要送出去?”
  姬元垂下眸想了想,将信折回去放好,交给他道:“送出去吧。”
  姬念似乎是在安抚黄易安,难道是为做出自己还在府的假象?
  这虽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她肯配合自然好。
  可姬元总有些不安,或许是孙女坑他太多,想了想,他还是道:“以后大小姐再有什么信要送,你都先送来与我看,待我同意了再说。”
  下人应下,拿了信躬身退出。
  姬念将写好的信检查一遍,然后写了编号贴在信封,一并放进盒子里交给心腹丫头,“我走后,这个盒子你亲自拿着,每隔一天给太子府送一封过去,按照编号的送。”
  丫头接过,小声问,“小姐,要不要告诉老太爷一声?”
  姬念想到姬元正为战事操劳,摇了摇头道:“不必,祖父已经够累的了,不要他再劳心了。”
  姬念冷笑道:“我算不尽其他人,黄易安却还是算得准的。”
  丫头低头应下。
  丫头送信也是要直接递给门房的,所以等姬元搞定宋济,几乎已经要忘记此事时,门房那里又送来了一封信,姬元看过后,良久不语,半响,他将信压下,问道:“侧门那边可有回信了?”
  “是,递了话进来,说是明日寅时动身。”
  “大小姐那边准备好了?”
  “已经都准备好了。”
  姬元道:“那将大小姐身边的贴身丫头都叫来,我有话问她们。”
  门房躬身下去叫人,用不了几句话,姬元手便多了一个盒子,他按照顺序,一封信一封信的往下看,待看到最后一封信,他脸丁点表情也没有。
  下人们噤若寒蝉,低着头脸色苍白。
  姬元将信压在掌下,半响才沉怒道:“去把姬念叫来。”
  丫头哭丧着脸去叫姬念,低声叮嘱道:“大小姐,老太爷很生气,您见了他先认个错,他年纪大了,可受不得气。”
  姬念脸的怒气微滞,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才进去,因为丫头的话,她没有开口追究祖父私自截留她信的事。
  “祖父。”姬念屈膝行礼。
  姬元却是难得动怒,将最后一封信扔下,问道:“这是你写的?”
  姬念抿嘴,“是!”
  “你要做什么?”
  姬念抬头,“我只是想替祖父分担……”
  “分担?”姬元抖着嘴唇道:“那你可知,项善是祖父的好友,林清婉尚且知道体念我,不叫我直接对他下手,你倒好,你怎么,你怎么……”
  姬元喉头微甜,他停下话头,抿紧了嘴巴,将嘴的腥甜又咽了回去。
  他疲惫的坐倒在椅子,挥了挥手道:“明日寅时出发,你去准备离开吧。”
  “祖父,”姬念担忧的跪在他膝前,抬头问,“您见宋济,不也是要在针对项爷爷吗?既然我们已经选定梁国,自然要为国尽忠,您……”
  姬元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却冷酷无,“你这次要去的是苏州,除了你身边的这两个丫头,我再没人给你,我会给你些金银,将来过得怎样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是聪明没用到地方,祖父希望你能睁开眼多看看这个世界,有一天能学会将聪明用到对的地方去。”
  “祖父?”姬念羞恼,完全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
  姬元挥了挥手,低低地道:“我收买蛊惑宋济,让他拖延前线粮草与军备,将来战败,楚帝问起责来,那也是宋济之过,被迁怒的也是宋家。”
  “如你通过太子离间楚帝与你项爷爷,一旦战败,楚帝不会思己之过,只会将所有罪责归咎于你项爷爷身,不仅他不能活,项家满门也会被牵连。”姬元抖着嘴唇道:“你项爷爷与楚帝向来不和,因迁都一事更是矛盾重重,要离间他们君臣于我来说并不难,但林清婉却没与我提这事,反而大费周章的走了宋济这条路,为的什么?”
  姬念愣在当场。
  为的当然不是项善,而是为了姬元。


第461章 起效
  姬念被押回自己的房间,姬元不再放她出来,甚至不许她和她身边的人与外界联系。
  姬元将她写的那些信全都付之一炬,看着明灭不定的火光,脸上的神色也有些阴晴不定。
  姬念也正看着灯光不语,祖父未曾出口的话,她自己给补全了。
  祖父是真的不打算再管她,此次之后祖孙俩算是断绝关系了?
  她的心脏突然有些疼,可她真的是为了祖父好,既已投靠大梁,若能离间楚帝与项善,这岂不是一件大功?
  姬念坐在灯下思考了半个晚上,还没等她想透,寅时便到了。下人来送她出去。
  姬念往外一看,没看到祖父,心中一跳,“祖父呢?”
  下人低头道:“老太爷还没醒,小的来送大小姐出去。”
  姬念脸色一白,即便已经有所猜测,但成真时还是让她有些不能接受。
  “大小姐,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我们走吧。”
  姬念往正院那里望了好一会儿,最后跪在了地上,冲着正院的方向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离开。
  一行人低调的打开侧门,上了一辆驴车,里面候着两个仆妇,姬念才上车,车子便慢慢开动起来,仆妇拿出两个包裹,低声道:“小姐们将衣裳换了吧,我们给三位梳妆打扮一下。”
  没有镜子,姬念不知道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只能任由这两个仆妇在她们脸上倒腾。
  仆妇低声道:“小姐们不用说话,到了城门口只管低头就行,要有人问到你们,你们就装作胆小怕事的样子就行。”
  两个仆妇似乎是经常干这样的事,一脸的自信,实际上出城也并不困难。
  这个时候城门才开,多的是要往南逃难的人,且以中下等阶级为主,大家出行几乎都是驴车和骡车,他们这辆驴车混在其中一点也打眼。
  守城的士兵只是撩开帘子简单的看了一眼便放过,驴车顺利出城,难的却是剩下的路。
  所有人都是往难逃,他们如何通过关口到东面的梁国去?
  没等姬念想明白,这辆驴车却是随着人流往南而去,他们要先南下,然后通过虔州入梁,现在桂州以南,连州以东都是大梁的地盘了,南边的控制要比楚都这边松得多,要出关也容易。
  姬念还不知道自己将要绕过半个楚国才能出关,她还在担忧独自留在楚都的祖父。
  姬元也是一夜未眠,但天亮后他便打起了精神,先是替姬念回绝了所有邀请她的帖子,然后向外称病。
  姬念在楚国这几年也不是只瞄着楚太子一人的,她经营的人脉网也很庞大,所以每日应酬不断,只看她愿不愿意参加。
  姬元很少插手她的事,现下却有些后悔太过放任她了。
  姬念“称病“后,姬元照常出去会友,也偶尔见一些上门求学的学子和拜访的名士。
  同时,跟宋济等朝廷官员的来往也更亲密了些。
  姬元的智慧和威望是摆在世人面前的,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这些年他虽然从不参与楚国朝政,但却没少指点上门来求教的官员,所以没人怀疑他如往常的偶尔提点中挖了坑。
  楚国朝廷内外依然一副能收复失土,打退敌人的自信模样,但身处前线的项善却敏感的察觉到了不对。
  首先,向来准时的粮草没有及时送达,待他派军需官一再催促,户部送来的粮草却又不足数。
  宋济给的理由很强大,百姓难逃,收不到赋税,国库空虚,这些还是从各处挤出来的,剩下的粮草得强征后才有。
  然后是该更换修理的装备速度也慢了许多,消耗最大的箭矢,其供给量竟然比不上往日的三分之一。
  最后是他发现底下参将突然难调,他们对他这个统帅的意见突然大起来,虽不至于处处针对,却开始怠令。
  项善跟楚帝的关系不好,一直很戒备,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惊到他,何况这还不是风吹草动,他立即派人回京城打听。
  项家也是有人在朝中为官的,很快就给他回信,说是他新近上书让陛下迁都的折子惹了众怒。
  陛下虽未曾言语,但神色也很不愉,似乎心中已有芥蒂,让项善小心些。
  项善收了信,忍不住沉怒道:“京城距离梁国江陵洪州不远,如今梁国半数兵力都围在此,我们保住一个京都,却要失去整个大楚,有何意思?”
  “梁国皇室也曾南迁,也是因此,当年林颖才能率领梁国大半兵力与辽军周旋,收复失土,扶梁国皇室再回梁都,为何我楚国就不能暂且舍弃都城?”项善紧握成拳,怒道:“皆是一群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的禄蠹!”
  楚帝不南迁,他们就得把兵力耗在这儿,被梁军围着,想要收复失土都拿不出兵力来。
  但若朝廷南迁,安排在楚国腹地,他便无后顾之忧,大可以分兵四路,迂回攻梁与蜀,总能将人逼出去。
  梁蜀粮草运送不比他们,不可能在这里耗太长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只要熬过这段时间,楚国收复失土便指日可待。
  守着京都干什么?
  那搬不走的财宝能有这整个国家重要吗?
  当年梁皇室南迁,除了皇子公主与嫔妃,国库中的金银珠宝等一样未取,都便宜了辽军,也没见梁帝有多犹豫。
  项善在这里气怒不已,楚都那里,楚帝也正在因为项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