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345部分

林氏荣华-第345部分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国大皇子是招来自己的心腹问,“我们可要去拜祭?”
  “殿下不必急,等梁国的安排。”
  大皇子沉默了一下才问,“梁帝驾崩,我还能与梁国的五皇子换回来吗?”
  爹当皇帝和哥当皇帝是不一样的,大皇子知道,之前梁帝是想换回五皇子的。
  但现在新梁帝未必还想。
  他知道,蜀国内也有很多人不想他回去,甚至父皇都想留他在梁国,因为质子带来的便利可不少。
  心腹没说话。
  大皇子便幽幽叹了一口气,半响才压低了声音道:“派人给外祖父送封信吧。”
  他可以当一时的质子,却不能长久的做质子,因为没有一个继承人会在他国做好几年的质子的。
  而驿站里的正使却跟心腹道:“此是我等的机会,之前两国迟迟定不下质子之事是因为梁帝不同意,此时新梁帝登基,机会更大了。”
  他们正想着等梁帝的丧礼完结再提此事时,四皇子已经招来林清婉道:“既要接老五回来,你此时就去与蜀国使臣商议吧,赶在父皇出殡前将人接回来,好让他送父皇最后一程。”
  皇帝是要在宫中停灵四十九天的,朝臣哭灵都要哭七日,四皇子现在名义上已为新君,但要正式登基还得等皇帝出殡之后。
  林清婉算了一下时间,若是事情顺利,五皇子的确能赶回来。
  她叫来理藩院的官员,道:“派个人,即刻前往朗州,找到蜀国的张将军,告诉他我们要换回质子的事。”
  “大人不与蜀国使臣商议吗?”
  “自然是要商议的,但张将军是大皇子的外祖父,到时候我们会把大皇子送到朗州交接,自然也要通知他一声。”
  但也不必那么早,此时通知他,不过是让他在蜀国发力,促成此事,便安全护送五皇子到朗州。
  等安排好,林清婉这才去见蜀国的使臣。
  蜀国的兵部秦尚书早回国了,陪着大皇子留在梁国的正使姓方,据说是蜀帝的心腹。
  林清婉此时找上门来显然出乎方正使的意料,更意外的是她是要换回质子。
  林清婉见他愕然,便叹气道:“方大人也知道,先帝驾崩,新帝顾念五殿下与先帝的父子之情,所以说什么也要五殿下回来奔丧。”
  “这……”
  “在下也知事出突然,有些难为方大人了,好在两国早已履约,只剩换回两位皇子即刻,倒也不难。”
  方正使抿了抿嘴问,“此是新帝个人的意思,还是梁国朝臣们的意思?之前我们两国有意继续交换质子的。”
  “是,可谁也没料到陛下的身体会衰败至此,好在此事在陛下崩前便商议好了,这不仅是先帝和新帝的意思,也是我大梁朝臣们的意思。”
  意思是大家都同意了。
  方正使就笑道:“也好,我这就上书我皇,待得了答复再回复林大人。”
  “有劳方正使了,只是时间紧急,所以我的意思是,您一边快马加鞭使人派送折子,一边先护送大皇子去江陵府如何?”
  方正使脸色一沉,问道:“林大人这意思竟是不等我皇的回复便直接换过质子了?”
  “当然不是,等自然还是要等的,只是自持此事符合我两国的盟约,并无出格之处,料想蜀帝必会答应,所以不如早行一步。还请方大人体谅一下我大梁的五殿下,先帝在时,几个孩子之中最疼爱的便是五殿下了。先帝驾崩他却不在身边,心中正不知如何伤心,还请方大人顾念一下父子天性。”
  “那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于五殿下来说,晚一刻都如晚一年,等方大人的折子到蜀国再传回来,您再动身,这一去一来就半个月了,您算算这于我们五皇子来说都多少年了。”林清婉道:“方大人也有父母,难道就能感同身受吗?”
  方大人:……他不能,他爹活得好好的呢!
  林清婉在这里磨了半天,眼见着太阳都快要落山了他还是不松口,她就只能叹气道:“既如此,为了先帝和五皇子的父子之情,在下只能得罪方大人了。”
  方正使瞪眼,戒备的问,“你要做什么?”
  “在下会派人护送贵国大皇子前往江陵府,告知朗州的张将军接手,”林清婉起身冲他行礼道:“明日我派往蜀国接五皇子的人就会出发,所以方大人有三天的考虑时间,三日之后,不论您答不答应,我都会派人送贵国大皇子前往江陵府的。”
  从江陵到朗州,只需一天时间而已。
  方正使没想到林清婉要玩硬的,一时气得不行。
  但两国已经履约,按照盟约规定,他们此时的确应该换回质子,梁国的作为并没错。
  最要紧的是,守着朗州的是张将军,是大皇子的亲外祖!
  她要直接把人交给张将军,到时候只要在他那里露那么一点他不愿意换回质子的口风,他就能被张家削死。
  张家在蜀国的势力不小,他虽是皇帝心腹,如今所为也是听命于皇帝,但显然张家不会理解。
  他们若不能怪皇帝,也就只能迁怒于他了,这果然是个苦差事,难怪秦尚书会走得那么干脆。


第487章 守灵
  在宫中的蜀国大皇子听到消息时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一再问道:“消息确切吗?”
  伺候他的心腹高兴道:“是理藩院的官员亲自来通知的,还说林郡主明日就来求见殿下,与您商议启程之事,梁国似乎要急着请他们的五皇子回来奔丧,此事已有十分准了。”
  大皇子忍不住蹦起来,总算是像个孩子一样高兴的团团转,“也就是说,我不日就要回蜀国了?”
  “是,殿下不用留在梁国做质子了。”心腹也很高兴,但还是有些忧虑,“不过小的听人说,似乎方大人不太同意,还跟林郡主吵了起来。”
  大皇子脸色一冷,小小的脸上满是寒霜,他沉默了半响道:“他是父皇的人,他的态度便代表父皇的意思,此事他只怕真不能做主,我再给外祖父去一封信,你使人快马加鞭送去。”
  他不能坐等结果,上一次他是没得选择,这一次梁国都想换回质子了,他自然也要努力一番的。
  父皇他再强势,他也得听听朝臣的意见。
  方正使不知道林清婉前脚从他这里出去,后脚就派人去宫中挑拨离间了。
  此时他正写好奏疏,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回蜀国。
  现在楚国已灭,蜀梁交界,交通方便了许多,信件来往几乎可以缩减一半的时间。
  林清婉说给他时间考虑,第二天果然不再来纠缠,一直到下午,他才知道她跑去找大皇子。
  他这才想起这位正主来,一股寒意直接从尾骨处直接升起,林清婉和大皇子说了什么,大皇子会如何想他?
  方正使这才后悔起来,当初不该同意梁国将大皇子放在皇宫的,他要见一面不容易,对方却能随时见到他。
  可当初要对大皇子不利的势力不少,为安全起见,他不敢冒险啊。
  而且此事也是秦尚书与梁国议定的,此事他才察觉到其中的不妥。
  方正使顾不得许多,连忙进宫求见大皇子。
  为了安蜀国的心,当初梁国是将大皇子安置在皇宫前殿部分的一个偏院里。
  那里历来是皇帝留宿大臣的客院,既与后宫隔开,又在皇宫范围之内,且因为靠近朝堂,非常安全。
  梁国还特意开了一条甬道给蜀国使臣,方便他们进出。这样蜀国使臣进宫不必和梁帝请示,只需向蜀国大皇子递帖子,对方同意了就能进。
  而且蜀国使臣也不能从甬道进入其他区域,加上梁帝又加派了侍卫,除非他们能收买这一片的侍卫,不然安全系数还是挺高的。
  当然,守着甬道的则是蜀国大皇子带来的人,以免他们怀疑梁国隔开大皇子和使臣的接触。
  这一次,方正使也是直接把帖子交给守在甬道旁的蜀国侍卫,不过对方却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收了帖子后道:“殿下刚刚歇下,且时辰已晚,大人还是先出宫吧,待殿下同意,下官再派人去驿站中通知您。”
  方正使脸色难看,问道:“林郡主来与殿下说了什么?”
  “下官只守着甬道,如何能知道殿下与林郡主之言?”
  “那林郡主是何时离开的?”
  “就在大人来此的一个时辰前,”侍卫拢手笑道:“郡主是用过午饭和下午茶后才走的。”
  意思是她上午就来了,与大皇子谈了一个上午加下午。
  方正使抿了抿嘴,“你尽快报给大皇子知道,就说我已上折禀报陛下,不日就能得到消息。”
  侍卫笑着应下,等他走了,这才让同伴守着他的位置,他拿了帖子进去。
  大皇子正在看着人收拾东西,林清婉今天过来已明确告诉他,不论后天方正使答应还是不答应,她都会送他前往江陵。
  五皇子是一定要回来奔丧的。
  大皇子也不是全信林清婉的,但林清婉表示因换回质子事关重大,所以她会亲自前往,他这才放心许多。
  林清婉一再强调,是梁国先帝想见五皇子,而新帝孝顺且友悌,所以才这么着急的召回五皇子的,其实梁国之前也想跟蜀国继续交换质子,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的。
  大皇子一点也不开心这点强调,但他还是忍不住庆幸,幸亏要登基的四皇子方正,不然他可能真的要继续留在这里做交换质子了。
  不管怎么说,大皇子此时心花怒放,所以也不在意方正使怎么样了,盯着宫人将他特别喜欢的一些东西收好带走。
  其实他在梁国的这小半年过得还不错,梁帝礼遇他,而四皇子年纪跟他爹差不多大,看着他的目光中都透着怜惜。
  又有五皇子的手书,六皇子跟他玩得很好,而其他伴读,虽偶有口角,但因为他身份贵重,也没人敢明目张胆的欺负他。
  反而带着他玩了许多未曾玩过的东西,见识了不少东西。
  可是,玩得再好,他在这里也是客居,一举一动皆要小心翼翼,哪有自家自在?
  而此时,林清婉正守在皇帝灵前,今夜轮到她守灵,与她分在一起的是三皇子。
  梁帝的孩子,包括她和钟如英这两个义女,都要给他守灵的,白天林清婉要早上来一趟,然后去处理理藩院的政务,晚上则是轮班。
  林清婉已不是第一次戴孝守灵,但这一次和林江那一次不同,需要守的规矩更多。
  好在一旁有礼部的官员提醒,倒也不会出错。
  她默默地将黍稷梗捧起放入火盆内,三皇子默默地跪坐在一旁,跟着她默默地磕下行礼。
  林清婉行完礼,看着他直接趴在地上痛哭,不由膝行两步去扶他,三皇子似乎是不好意思,偏过头去擦干眼泪。
  “多谢三妹。”
  林清婉见他脸色不好,忍不住低声道:“您先去后堂歇息吧,这儿我来看着。”
  三皇子摇了摇头,跪着没动,“我已是不孝,未能在父皇病时服侍左右,怎能不给父皇守灵呢。”
  “那也该以身体为重,陛下就看着呢,您既知他心疼您,焉能让他更心疼?”
  三皇子固执的摇头,“若不能守灵,那就是枉为人子了。”
  林清婉忍不住抿了抿嘴,她知道这个时代对守孝的看重,有的孝子为守孝是真的三年不吃荤,还要在父母墓前搭草棚守孝,一守就是三年的孝子,出孝时就跟个野人似的也比比皆是。
  守灵只是最基本的,三皇子显然心结颇深,若是连灵堂都不叫他守,只怕心里过不去那关。
  她没再说话,而是瞥了一眼后面守着的宫人。
  宫人悄悄地退下,不多时便端了一碗药来,林清婉接过,奉给三皇子道:“三哥,陛下走前最惦记的是还留在蜀国的五弟,和身体不好的你,一直叮嘱宫人要记得服侍你吃药。”
  三皇子一点胃口都没有,闻言泪如雨下,默默地接过,一仰头全喝了,连药味变了都没发觉。
  林清婉松了一口气。
  这不是三皇子先前的药方,而是御医新开的补血益气的药,他今天统共就吃几口饭,再守灵,只怕等皇帝出殡了,他也倒了。
  晚上灵堂人少,除了林清婉和三皇子,便只有一个礼部官员和两个伺候的宫人在了。
  此时众人都困极,礼部官员和宫人还有人交班,林清婉和三皇子却是要一直守着的。
  俩人此时已经倒在席子上睡着,礼部官员见时辰到,看了眼三皇子和林清婉,最后还是决定推醒林清婉。
  林清婉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时辰,默默地上前添油烧香祭奠。
  将黍稷梗投进火盆,林清婉行完一套礼后回身看三皇子,见他脸色不好,不由去摸他的手,入手一片冰冷,显然是冷到了。
  林清婉蹙了蹙眉,将她的被子铺好,给礼部官员使了一个眼色,俩人小心翼翼地给他翻了一个身,让他躺倒被子上,再给他盖上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