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370部分

林氏荣华-第370部分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婆们看着咋舌,都觉得当初林县主嫁亏了,可如今看,谁亏谁盈还不一定呢。
  谁家的媳妇能这么自在?她们也没多嘴,默默地收了红包便跟着丫头下去休息了。
  而尚明杰悄悄的找了徐大夫处理伤口,尚老夫人和尚二太太还真什么都不知道。
  林清婉倒是知道了,只是也当不知道。她梳洗后换了干净衣裳便去看新生儿,他眼睛还没睁开,正攥着拳头放在两耳边,小肚子一起一伏的睡得香。
  林玉滨休息了一下,精神好了些,她坐起来靠在枕头上,问道:“姑姑这次能在家停留多久?”
  “一个半月吧。”林玉滨没想到能留这么久,高兴起来,兴奋道:“那姑姑能给孩子做满月了?”林清婉笑着颔首。
  林玉滨就隔着一道帘子与她说话,
  “姑姑给他取个大名吧,小名让他爹取。”林清婉想了想后道:“我回来时,余晖未下,而他就在那时出生,不如就取个晖字吧,与他兄长一样,从文字。”
  “尚文晖,”林玉滨暗暗念了两遍,笑道:“好,那就取这个名字!”林清婉低头看这个还一无所知的孩子,伸手点了点他的鼻子轻笑道:“你有大名了!”


第521章 感觉
  林清婉看过新生儿过来时,林文泽的眼泪刚要落下。
  看到林清婉,他便睁着大大地眼睛,好奇的看她,显然是已经忘了她了。
  林清婉也知道,指望一个才一岁出头的孩子记住你一年是不可能的,又不是在有手机视频的年代。
  所以林清婉蹲在林文泽前面,再次自我介绍道:“康儿,我是你姑祖母,你母亲可有提过我?”
  当然提过,几乎每天都提的。
  林文泽狠狠地点头,好奇的又瞄了她一眼道:“原来你就是姑祖母啊。”
  林清婉笑着点头。
  林文泽又瞄了瞄她,然后羞涩的道:“姑祖母长得真好看。”
  林清婉忍不住笑,摸了摸他的小脸蛋,轻声哄道:“姑祖母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反正今天晚上是不可能让他去见他娘了。
  林文泽白天睡多了,此时睡不着,闻言连连点头,正襟危坐的看着姑祖母。
  等林清婉将他重新哄睡,已近亥时了。
  她靠在床头看着他撅着屁股睡着,或许是觉得不舒服,他翻了个身,将身上的被子踢掉,摊着手脚霸占了大半张床,觉得舒服了,小肚子这才一起一伏,睡得香甜。
  林清婉微微一笑,轻轻地将被子又盖在他身上,映雁候在一旁,欲言又止,忍不住看了白枫一眼。
  白枫便上前悄声道:“姑奶奶,夜深了,您也回去歇着吧。”
  林清婉回神,看了一下林文泽后叹道:“你们先下去吧,我再多坐坐。”
  白枫直觉姑奶奶的情绪不对,却又说不出哪儿不对,看了映雁一声后躬身退下。
  映雁连忙跟上,到了门外,她便忍不住拉住她问,“白枫姐姐,姑奶奶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啊,”白枫一脸迷茫,“回来时还好好的。”
  屋里,林清婉看了林文泽一会儿,这才扭头透过窗户看向天空,今日天晴,明天应该也是个大晴天,所以今晚星星几乎点缀满整个天空,一闪一闪的。
  即便是在古代,这样的星空也很少见,因为太多,也太闪亮了。
  她摸了摸心口的位置,心脏依然在有序的跳动,可她知道她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今日就在她听见孩子啼哭声的那一瞬间,一直支撑这具身体的气似乎一下就从身体里抽离,她知道,她可能就要离开了。
  她以为自己会很高兴,当然高兴,回去后就能见到祖父了,能让他少病痛,自己也能活下去,这不就是她来此的目的吗?
  可真正要离开时,从心底涌现上来的不舍却又那样强烈。
  她在这里养了一个孩子,有相知的好友,也有令她尊敬的长辈,更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林清婉眨了眨眼,将眼中的泪意眨去,再去看林文泽时便坚定了许多。
  总要离开的,就当是真的死了吧。
  府上添丁是喜事,第二天一早赏赐便出来了,算是阖府欢喜。
  林文泽第一次见到了他弟弟,颇嫌弃的皱了皱鼻子,但还是趴在小床边好奇的看着他。
  尚明杰顺着康儿的小名给他取了个,就叫安儿。
  他此时被绑着,也不知是饿了,还是不舒服,张着小嘴哭了两声,一直被奶娘抱起才哼哼着不哭。
  林玉滨接过孩子,忧心的问林清婉,“姑姑是不是赶路累了,怎么脸色有些差?”
  林清婉不在意的笑道:“是有些累了,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你不必担心。”
  待回去后,林清婉便对白枫道:“你去买些胭脂回来,我要用。”
  白枫没想到姑奶奶竟会主动提起这个,她日常只用香膏,从不用胭脂的。
  但白枫还是去了。
  林清婉再出现在人前时,气色便好了不少。
  尚文晖洗三,林氏和尚氏两家亲朋皆有人来,就连姬先生都来了。
  林清婉这才知道姬元已将江南走了一圈,又回了苏州,不过此时苏州的书生少了一些。
  许多读书人跟着姬元将江南走了一圈,不少人都因此留在了别的地方,没有再跟着姬元回苏州。
  姬元送了一块玉给尚文晖,此时他脸上光滑了一些,也白了一些,不似才出生时那么丑,所以林文泽每天都脚步不离的盯着,觉得弟弟特别的神奇。
  姬元送了他一块玉,便又给林文泽一套玩具,笑道:“这是我从越州时从一工匠手中得的,当时便觉这东西有启智之效,所以就给你侄孙带回来一套。”
  林清婉笑着道谢,拍了拍被玩具吸引的林文泽的头,笑道:“还不快谢过姬先生。”
  林文泽似模似样的弯腰行礼,“谢谢姬先生。”
  因为弯得太多,身子不稳,差点摔到地上去。
  林清婉和姬元看着,眼中都闪过柔色,笑着看他。
  映雁把林文泽牵了下去,姬元这才问她,“郡主此次回苏能留多久?”
  林清婉但笑不语,姬元微微挑眉,转而笑道:“看来武侍郎颇为能干啊。”
  “先生真的不考虑出仕吗?”林清婉笑道:“现在姚大人在连州可是大展拳脚,先生的几位弟子也都在为国效力,若您也入仕,岂不成就了一段佳话?”
  姬元摇头道:“郡主这样的年纪都想着致仕,怎么就忍心让我这个老骨头入仕?我也贪享清闲啊。”
  林清婉想了想后道:“那我求先生一件事,还请先生成全。”
  姬元示意她说。
  她沉吟半响后才道:“先生觉得,天下何时方能一统?”
  姬元挑眉,认真的看了她许久才道:“闽不足为惧,梁国所忧者只有蜀国,不过……”
  姬元顿了顿后又道:“其实蜀国论国力也不及梁国,能与梁相提并论的楚已亡,除非蜀国与闽国联合,或是梁国内乱,不然天下局势其实已定。”
  “先生觉得,蜀闽两国合作的几率有多大?”
  姬元就笑,“钟家军分出部分兵力驻扎齐昌府,甚至钟郡主都亲自去齐昌练兵,防的不正是这一点?”
  “闽国小,不过是梁国一州而已,他真敢与蜀国合作,只怕兵马未出,就先被钟家军灭了。”姬元笑道:“闽国吴氏虽庸,丞相陈见却是有远识之人,他不会让闽国与蜀国合作的。”
  林清婉就道:“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闽国小而弱,又不能与蜀国合作,那便只有被归入梁国一途,姬先生,您觉得有远见的陈相可看到了这一点?”
  “郡主倒是不掩饰梁国的野心。”
  “野心若能掩饰,那就不是野心了,”林清婉身子微微前倾,直视他道:“姬先生,若闽国愿降我,那与蜀国对战又多了几分把握?而这把握能少死多少人?”
  姬元抿嘴,“少的只是你梁国之人罢?”
  “先生此言差矣,闽国人,梁国人,蜀国人都在这其中。”
  “你想让我去说服陈见?”
  “曾有人与我说过,若论口舌之利,家兄与陈相算两个,还有一个便是姬先生了。”
  姬元不客气的道:“郡主怎么把自己落下了,这几年您可是丰功伟绩,若论出使闽国最好的人选,不该是你自己吗?且你对梁忠心,都免了叛变的顾虑。”
  “我倒是想去,只怕是没机会了。”林清婉很早以前就思索过大梁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蜀国只怕真得打,但闽国却不一定。
  它很小,都没有前世福建的一个省大,偏安一隅,比江陵还要低调。
  且它的经济是远远比不上江南一带的,因为山多地少,每年还都得跟梁国买粮食。
  所以对这样一个小地方,自然是能不出兵就不出兵。
  姬元蹙了蹙眉,没听懂这句话,便探究的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却对他笑笑,恳求道:“所以还请先生答应我,若真有那一日,梁国需要先生出使闽国,还请先生出山,说服陈相。”
  闽国基本上是陈见把持,若能说服陈见,便相当于拿下整个闽国了。
  “林郡主也太急了些,须知欲速则不达,此时梁国还在休养生息,此时便已经考虑要收服闽国和蜀国了吗?”
  林清婉只是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还请先生答应我。”
  姬元抿了抿嘴问,“若我不应,郡主该当如何?”
  林清婉笑,“还能如何,撒手不管,由他人操心去呗,难道我还能压着先生去做说客吗?”
  姬元认真的盯着林清婉,见她虽在请求他,却真的没有勉强之意,心情这才好些。
  他低头抿了一口茶问,“郡主刚才说自己没机会是何意思?”
  林清婉没说话,只是怅然的叹了一口气。
  她知道自己要死了,可除了她知道外,没人知道这一点。
  她让徐大夫把过脉,他说脉象和以前并无区别,所以她除了脸色越来越不好外与以前并无不同。
  她要是说她快要死了,只怕大家要以为她疯了吧?
  何况尚文晖刚出生,她不希望在这欢喜的日子里给人平添烦恼,所以更不可能说了。
  林清婉没回答,姬元心中便越发怀疑了。
  这一次林清婉回乡比上次可清闲多了,偶尔见几个故旧亲朋,剩余的时间便是陪着林玉滨和两个孩子。
  如此,等到尚文晖满月,眼见着她的假期只剩下二十一天,没几天就要启程回京时,林清婉开始提笔继续请假了。


第522章 生病
  离京前她是真的不打算拖延不回的,奈何时机就是这么巧,所以她这次只能食言了。
  这一次,林清婉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并上明折,让武侍郎暂代其职。
  皇帝收到这封折子,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林清婉还是想辞官。
  可是细想想又不对,她并不是如此迂回小心之人,若果真不想为官,多的是办法辞官,何必先回苏州,再上折辞官?
  这事可轻可重,重了可是玩忽职守之罪,以林清婉的谨慎,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皇帝心中有些不安,和太后商议道:“母后,不如派一个御医去苏州看看?三妹要是生病,有御医在总会更好些。”
  太后答应了,皇帝便从太医院里选了一个御医南下。
  他心中正忧虑,吏部尚书也看到了林清婉的折子,毕竟她发的是明折,一时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还想等着林清婉回来算账呢,她竟然请病假了!
  苏州没人知道林清婉“生病”了,见她迟迟不启程,林玉滨便问了一句。
  林清婉就笑道:“我不走了,留家里过年。”
  “那理藩院……”
  “暂由武侍郎代劳,”林清婉笑道:“若不是陛下挽留,我初秋那会儿就该辞官回乡了。”
  林玉滨高兴起来,“那等了年姑姑再请辞一次,陛下能留两次,总不好三拒姑姑。苏州气候到底比京城好些,我们一家人又在一起,岂不快哉?”
  林清婉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自她嫁人后,林清婉很少再做这样的动作,毕竟她已经长大了。
  她疑惑的抬头看向姑姑,林清婉对她笑笑,转开话题道:“今年过年你与明杰先回尚家祭祖,然后一同陪我回林氏祭祖。”
  林玉滨没多想,应下了。
  进入冬天,苏州也越来越冷,林清婉越发不爱往外去了,几乎每天都窝在家里逗着两个小孩儿玩。
  尚老夫人见她围着狐裘,手上还抱着暖炉,就忍不住与笑道:“她姑姑怎么倒比我这个老骨头还怕冷呢?”
  林清婉窝在榻上,浅浅的笑道:“我向来怕冷,今年苏州水汽比往年重,所以便更怕冷了。”
  尚老夫人仔细感受了下,因她不常出门,天冷后更喜欢待在室内,里头烧着火盆,倒没感觉。
  可林清婉这么一说,她便也觉得今年似乎是比去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