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93部分

林氏荣华-第93部分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对方年纪比他们还小,但三人还是忍不住紧张了一下。
  进士科太难,林家要一个中举的还不知要等到何时,因此她对参加明经考试的子弟很重视。
  重视到她亲自抽问他们的功课。
  三人没想到还有这一遭,脊背都绷紧了,下意识的便看向族长。
  族长便笑道:“你们姑姑可是有名的才女,连你们的姑父都曾自叹弗如,所以你们可要与她学学。”
  谢二郎是江南有名的才子,文林常言林江之后谢二,说的便是他。
  可以说谢二郎是同辈中最优秀的,三人便很钦佩他,所以目光炯炯的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则笑道:“我很久不看书了,与你们这些书生自然是不能比的,不过是记得几句,所以随便考考罢了。”
  林清婉低头沉吟了一下,开始提问。
  明经主要考的是帖经和墨义,所以出题和答题都简单明了。
  林清婉到这个时代后,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尤其是在现代已经失落的文集,她不仅读,还要背下来。
  她将来若不死,那是必定会回去的,她是读史的,知道这些文集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的历史从唐中期便和她所在的世界不同,但唐中期前留下来的文集却是一样的。
  别的不说,只一本《周易》现代就遗失去了多少?
  知识只有印在脑海中才不会遗失。
  所以林清婉即便没有婉姐儿的记忆,她自己二十四年的知识积累加上这近两年来的阅读,要出题考他们也足够了。
  明经不难,主要便是考记忆力,就算林清婉出的偏门了些,他们也只略一思索便答上来,只是墨义那里丢了一两题的分罢了。
  林清婉颔首,“这几月多用功些,到四月份应该就没问题了。”
  三人垂首听着。
  林润也是这样认为,“今日我带他们去拜见卢大,得了些指点,想来四月他们不只能中,名次应该还不错。只是考中后的去处……”
  林清婉垂眸道:“江南富庶,且林家根基在此,若能留在江南自然好。可朝廷也不会全把人安排在江南。”
  就算明经出身多从吏做起,朝廷也不会放任林家把这么多人安插进江南的官场的。
  林清婉看向三人,问道:“你们可有想去的地方?”
  三人对视一眼,低头道:“侄儿们听长辈们的。”
  林清婉笑,“江南最多只能留俩人,剩下的人都要出去,或是中原,或是北地,西地,甚至是刚刚从南汉打下来的地方。”
  三人不安的动了动身子。
  林润沉吟道:“虽然外面不比江南,可危险大,机遇也会更大。”
  林清婉颔首,“正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南边那块,那里刚经过战事,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很困难,可要是做得好了就是大功绩。林家现在势弱,能帮你们的有限,但不让你们的功劳被人吞没还是做得到的。”
  林清婉目光炯炯的看他们,“若考中,你们谁愿意南下?谁愿意去中原,谁又想留在江南?”
  林润见三人额上冒着汗,便不由轻咳一声道:“现在说这些还太早,还是得先考中……”
  “五哥,有备才能无患嘛,等他们考中再考虑就晚了。”林清婉看向三人道:“你们以为留在江南就是最好的吗?”
  “不是,”林佳总算是抬起头来,看向林清婉道:“留在江南的人必定会被人盯着,立了功未必能独占,但犯了错肯定会被揪出,然后放大,成为攻击宗族之器。所以留在江南的人需得稳重,然而稳重便意味着要谨小慎微,很难犯错,但也很难立功。也许一辈子就是一小吏。”
  林清婉嘴角微翘,问道:“那你愿意留在江南吗?”
  林佳看了两个族弟一眼,抿了抿嘴道:“不,我想去京城。”
  林清婉微微颔首,看向林伷和林佶,“那你们二人呢?”
  林伷看向林佶,道“佶弟最小,他先选吧。”
  林清婉便也看向林佶。
  林佶拳头紧了又松,最后上前一步,撩起袍子跪在林清婉身前,抬头直直的看着她道:“姑姑,我不想参加明经考。”
  林润蹙眉,不悦的看向他。
  林清婉对他微微颔首,鼓励他说下去。
  林佶松了一口气,攥着拳头道:“我,我想去从军!”
  林清婉一愣,林润更是愣在了当下,问道:“你说你想干嘛?”
  林佶抿嘴道:“我想去南征军,五伯,小姑,我林家的林家军曾叱咤天下,打降了辽人,打服了大楚,为什么我林氏子弟却不能再去军中建功立业?”


第132章 希望(中)
  林润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眼里却带着悲伤。
  林清婉嗤笑一声,挺直了脊背目光如刀的注视着他道:“你要是连这点都想不透,还谈什么去军中建功立业?”
  “没建成,丢的不过是你自己的性命,老天真不长眼叫你建成了,那祸害的就是整个林氏了。”林清婉一拍一桌子道:“怎么,是不是我祖父没把林家军交给你,你心中怨忿了?”
  林佶吓了一跳,脸色苍白的磕头道:“小姑,小侄并不是这个意思,我,我只是觉得我们林家不必如此小心翼翼,如今正逢乱世,武重于文,我们为何不能走武途?”
  林清婉冷笑,“你以为当将军的是那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武夫?你看现在领军的卢真,崔正,徐廉,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再看钟如英,她就算是个姑娘,那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才女,你是什么?连明经都还没考过,连先祖决定的用意都还看不透的人,你以为去了军中你能活多久?”
  林佶低着头,眼睛通红,额头重重的磕在地板上道:“请姑姑教我。”
  林清婉沉着脸,眼中泛着寒光,但目光瞥见他紧握的双拳便不由一顿,她垂下眼眸深思。
  厅中一时安静下来,林润看向林清婉,想劝,却又怕纵容了这三个孩子,让他们以为就算顶撞了姑姑也有族长帮忙求情,因此也一时没开口。
  林伷和林佳在这样的氛围下低着头不敢动弹。
  跪在地上的林佶冷汗淋淋,却倔强的绷直了脊背。
  等林玉滨听说姑姑发了火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场景,来禀报的白梅说得不清不楚,她不知姑姑为什么生气,所以不好开口劝,只能上前拉了拉她的手。
  林清婉瞥了她一眼,低头看向林佶道:“野心倒不小,那我问你,你可知你曾祖为何要将林家军的兵权交出,而不是传给林家人?”
  林佶小心翼翼地道:“因为当时林家无人有才掌握林家军,兵权在手是祸不是福,所以曾祖交出去了。”
  林清婉面无表情的道,“错,再想!”
  林佶额头冒汗,咬了咬唇道:“因为二祖父身体弱,不喜军事。”
  “又错,再想。”林清婉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道:“你就只能想到这些?”
  林佶低着头,羞愧得不知所以。
  林润叹息一声,开口就要劝林清婉,就听外面有仆人回禀道:“姑奶奶,族长家的林佑少爷来了。”
  “让他进来。”
  她话音才落,一个青年便跨步从门外进来,走到林佶身边对她作揖行礼,“小姑,”又面对林润,“叔父。”
  林润面色和缓,问道:“你怎么来了?”
  林佑低头道:“祖父见天晚了您还没回,心里担心,所以让侄儿去城里找找,侄儿出门才知叔父回族了,所以便找了过来。”
  林润颔首,看了林清婉一眼道:“你先回去告诉祖父一声,待我处理完事情再回去。”
  “是。”林佑应了一声,踌躇了一下却没退下,而是看向林清婉道:“小姑的问题小侄在外面也听到了。”
  林清婉目光平平的看向他,林佑心中一紧,面色却不变道:“小侄有些愚见,也不知对也不对。”
  林清婉回身坐下,抬着下巴对他点点,“你说说看。”
  林佑便低头道:“曾祖把兵权交出一是为大梁百姓,当时林崔卢钟四家尽掌兵权,而陛下除了京城的两万御林军和一万禁军外,几无依仗。”
  “而当时林家军统帅北地,东北共三十万大军,还不算依附林家军的那些杂牌军,一可挡三,而曾祖对大梁忠心耿耿,曾祖在,大梁自然无虞。”林佑抬头道:“所以曾祖在临终前将兵权上交给陛下,最主要的是预防大梁内乱,百姓民不聊生。”
  “其二就是为了陛下了,当今是曾祖的学生,先皇将大梁托付给曾祖,曾祖理当守诺。将兵权交给陛下,陛下便多了一个依仗。”
  “其三才是为了二祖父和林氏,佶弟说的并没错,当时林氏的确没有领军的人才。”
  林清婉脸色和缓,上下扫视了林佑一眼,这才低头看向林佶,问道:“他说的你可有不服?”
  林佶从怔忪中回神,低头道:“没有,小侄见识短浅,请小姑恕罪。”
  “那你可知你错在了何处?”
  林佶脸色通红的道:“错在愚钝,明明不知却自以为知道。”
  “错,”林清婉冷着眼道:“再想。”
  林佶涨红了脸,磕头道:“小侄不知。”
  “您错在低估了我祖父的人品,错在轻看了林氏,你以为谁都汲汲营营只为个人利益吗?”林清婉闭了闭眼道:“你下去吧,待你想透了再说,如果到时你还想从军再来找我吧。”
  林润心中一惊,扭头看向林清婉。
  林佑和林玉滨也有些惊讶,抬头看向她。
  林佶三人却已经来不及思考更多,连忙躬身退下。
  虽然未公开,但谁都知道,现在族中的事这位小姑能做一半的主儿,得罪她,下场可不太好。
  林润等三人退下便忍不住问,“婉姐儿,你这是属意林佶去参军?”
  “他有很多话说错了,但有一句话却对了,”林清婉缓了脸色道:“为什么林氏子弟不能在军中建功立业?”
  林润担忧,“陛下那里……”
  “五哥,我祖父都去世多长时间了?”
  林润一怔,林清婉就叹气道:“已经三十年了,陛下就是个笨蛋三十年也足够他收拢兵权了,何况他还是个明君。”
  刚开始,林家人不能从军是因为林家军的兵权才交上去,将士们效忠的还是林家。
  若有人从军,哪怕他是个蠢货,也会有人讲他扶持起来争夺兵权,皇帝收拢时必定不顺利。
  可现在三十年过去,现在军中还有林家军的故旧,甚至副将苏章就是林家军的后代,徐廉祖上与她祖父相交甚笃。
  可这种关系必定隔了一层,他们现在忠心的是皇帝,他们愿意多照顾林家,却不会再如先辈一样誓死效忠林家。
  这一点,皇帝知道,东北军知道,林家也知道。
  此时林家再有人参军,优势也不过是被当做亲友后辈照顾而已,皇帝宽厚,这一点还是容忍得了的。


第133章 希望(下)
  林清婉转了转茶杯道:“五哥,这亦是一条路,虽然难走些,但孩子们愿意就让他们去吧,也是我们林氏的一个机会不是吗?”
  林润想到林颍在时林氏的鼎盛,紧张的攥了攥拳头道:“只是前线危险重重,我们林氏只怕照拂不到他们。”
  “五哥放心,我会拜托苏将军照看一下他们的。”
  林润眼睛一亮,“那就拜托婉姐儿了。”
  林清婉自嘲道:“他还愿不愿意从军都不一定呢。”
  她并不怎么看好林佶,不过倒可以用他问一问路,此路若通,那以后林氏子弟又多了一条出路。
  只是林清婉没想到林佶还没拿定主意,倒引来了另一个人。
  林信捏着长枪站在院中,在老宅下人们看过来时越发挺直胸膛,目光炯炯的看着二门的位置。
  林顺有些头疼,上前躬身道:“信少爷,外头冷,您还是进屋里去等吧,姑奶奶正在后头花房里呢,要过来得要一段时间。”
  林信板着脸摇头道:“我不冷。”
  林顺看着他身上打着补丁的单薄衣裳,不冷才怪呢。
  但他从小在林家庄长大,虽然跟林信不熟,却也知道这位少爷傲气固执得很,他既然不愿意进去,估计他劝了也没用。
  林顺只能拢着手站在一旁陪他。
  林信就皱了眉道:“你去忙吧,我一人在这里等九姑就好。”
  林顺眨了眨眼,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说的“九姑”是自家的姑奶奶,他抽了抽嘴角。
  在林家,女孩并不排辈,也就只有一些没事做的老人会给孩子们计算一下,但还真没人会当真这样叫。
  没见族里都是叫的“姑姑”和“小姑”吗,谁真把老人们私底下排的行当真?
  林顺撩起眼皮看向不苟言笑的林信,也只有这位老实刻板的信少爷会一板一眼的去执行了。
  林信老实刻板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要是老实刻板也不会站在这里了,他不过是觉得老人的话可以多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