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不归卫 >

第48部分

锦衣不归卫-第48部分

小说: 锦衣不归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奚月一哂:“心怀天下,行事又不拘一格,本来就是大侠风范。”说罢就上前去敲院门。

    笃笃笃三下,院中很快有人应道:“来了,等等。”

    他们等了一等,只上了层清漆的木门吱呀打开,一身粗衣的中年人看看他们,满面疑惑:“你们是……”

    “萧山派杨川。”“白鹿门奚月。”二人抱拳颔首,“见过袁大人。”

    袁彬差点伸手就抄门后的镰刀——他心说奚月我是没见过,但杨川和奚风我都见过啊,和你们半点不像。

    亏得杨川及时点了他的穴道,二人又赶紧去了易容。

    然后杨川在他面前晃了晃手:“袁大人,您看,我是杨川吧?认出来您就眨眨眼。”

    “……你点他哑穴干什么!”奚月信手解了袁彬一处穴道,袁彬尴尬地定着身在那儿吁气:“还真是杨川,里面请。”

    一刻之后,袁彬的震惊之声犹如洪钟般震响:“合着奚月奚风是一个人?!”

    正端着个粗瓷碗喝水的杨川朗声一笑:“哈哈哈哈!合着您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袁彬上上下下地打量奚月,“当真?那你……没葬身海上?我还一直觉得愧对奚先生,想去信让他拦一拦你,不能没了儿子再让女儿折在这事上,苦于不知他的行踪……”

    奚月喷笑出声:“对不住对不住!我也早想与您解释,却也苦于不知您的住处。”

    她说着敛了敛笑声:“我们这回来,一是要跟您说清这事,二是还有件事拿不准该怎么办,想请您帮着想想。”

    袁彬一愣,忙道:“什么事?你说。”

    奚月便将张仪告诉她的那事简明扼要地说了,接着又道:“我们知道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还是想试试。不过,我们一时不知该先办这事,还是先安排先前查明的证据近京。当下主要想知道,太子朱见深在京中有几分权势?”

第66章 再入江湖(二)

   于奚月而言,这两件事都要办; 但可以有个顺序差别。

    若太子在京中权力较大; 她便先把罪证送进去; 让太子办了门达再说;如若太子没那么大的权; 她就先搜罗门达戕害武林高手的证据撒遍天下,从外面助太子一臂之力。

    她将这些想法说与袁彬,袁彬想了一想; 道:“那自是罪证越多越好; 太子到底年轻。要办门达也好、薛飞也好; 都绕不过皇上。皇上耳根子软; 若有江湖豪杰的怨愤当头,倒可迫他办了这二人。”
    “那我们便先找人。”奚月拿定主意,却是一喟; “这可真不好找。大海捞针; 不知何时才能有眉目。”

    “也不宜拖太久。”袁彬忖度片刻,提议说,“我看这样,你们定一个时限; 譬如找到年底。找的见,便一并把罪证送进京; 找不见就先行作罢; 先把别的罪证送进去。”

    “也好。”奚月点点头; “那我们先致信各大派; 看看他们有无线索。这信以我爹的名义写; 各路大侠如若知情,应该会肯告诉我们。”

    杨川和袁彬都点头赞同,一直嗑着瓜子的沈不栖却发了话:“我觉得致信各大派不行。”

    奚月挑眉,他道:“你想想,各大派若有人知道这事,这事还会瞒这么久吗?你不如写信给各三四流的门派,他们更容易遇上这样的事。”
    奚月杨川不禁一怔。

    他们都是打小便在江湖上一等一的门派里,不知在人数上占了大多数的普通侠士们都是怎么回事,沈不栖对此却门儿清。

    他便把个中细由给他们列了一遍,说这些小门派的处境都尴尬得很,你说它是个门派吧,它真是;可论独门功夫,又大多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萧山派雁山派白鹿门这样的名派遇了事,可以在江湖上振臂一呼,引得众豪杰一道相助。这些小门派呢?一夜之间被南鹰山庄灭了门又如何,大家知道的时候尸体都凉了。

    “所以我觉得从他们嘴里打听更容易。”沈不栖咂嘴,“东厂失心疯了才会从名门里绑孩子。”
    这很有道理。

    然而问题也是明摆着的:“小门派都有哪些,我们不太清楚啊。”奚月道。

    “我清楚啊!”沈不栖一拍胸脯,“多了不敢说,三四十个我还是列得出来的,各地都有,直接以我的名字去信便是,方便得很。”

    于是,在深秋里,一封封信件犹如毫不起眼的落叶一般,从南京城飞往四面八方。

    先前帮过他们忙的庆阳帮也收到了信,帮主拆开之后纳闷了半天,最后将一众兄弟全叫来一道看了,问他们:“你们说,不栖这是什么意思?”
    “……想和他爹叫板吧?”二当家的皱着眉啧嘴,“倒也不稀奇,他那个爹,着实就是个混账。我看咱帮他便是,反正您跟他爹也是新仇旧怨。”

    庆阳帮主却不太赞同,他心下想着,纵使再有新仇旧怨,自己和沈不栖的爹也是拜把子兄弟。再说,若真是父子翻脸,他一个外人,帮谁都不厚道。

    “还是别插手吧。”庆阳帮主摇一摇头,“这事还牵及东厂,我们招惹不起。再说,昭娘那边……”

    “我瞧这父子俩翻了脸,昭娘准定帮儿子。当年一意孤行嫁给那么个混账,还为此和东福神医翻了脸,是因为年轻。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谁好谁坏她还瞧不出吗?”二当家这般说完,又摆摆手,“不过听您的,您若拿准主意不想管,咱就不管。”

    “那就先不管,再看看。”庆阳帮主一叹,遂将人把信好好的收了,以备来日有用。
    秋意又深一层,落在地上的枯叶变得更加脆弱,一脚踩过就碎成了细片,随风飘得再寻不到。

    信件在此时辗转入了京城,飘到了东厂督主薛飞案头。

    奚月杨川此前就知这事瞒不过京城,于是沈不栖这信中半句没提天下大计,只说自己想将此事公诸于世。薛飞读完自然怒不可遏,将刚回京中的周促急召而来,一巴掌把信拍在了他脸上:“这是怎么回事,你自己看!”

    周促一头雾水,草草读完,悚然一惊:“这不可能!”

    “沈不栖是什么人!怎会突然得知此事!”薛飞切齿质问,周促只觉脑中嗡鸣不止,仍连连摇头:“不、不可能,这不可能!没人知道咱那些高手是怎么来的,江湖上……”

    “你去给我查个明白!”薛飞阖目强沉下一口气,“曹吉祥的事之后,皇上已不似从前那般信重宦官了。这事如若闹大……”

    如若闹大,满江湖都闹起来,免不了要捅进皇上耳朵里。

    到时,一旦皇上疑他们网罗高手是为谋逆,他们东厂有口难辨。

    周促想到这些,一后背的冷汗,匆忙叩首:“是,是……我这就去查!督公您放心,绝不会再出纰漏!”

    薛飞疲惫地摆了摆手,让他退了下去。周促从他森寒的面色下逃过,自感捡了条命,当即不敢耽搁地立时查了起来。

    从这些年网罗高手的档里查到沈不栖这个名字时,周促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名字下,明晃晃地写了个“失踪”。

    ——让薛飞知道人是从他手底下跑了的,薛飞得弄死他吧?

    周促强自静了静神,叫了个手下进来:“这个……这些档里没有我要找的人,你去把六部九司二十四衙门的档都给我拿来,我看看有可疑的人没有。”

    手下自没多想,领了命便走了。房里,周促咬了咬牙,将那一页纸一撕而下,转手丢进了火盆。

    攒动的火舌很快将纸页淹没,火焰将纸边灼烧出金红的光圈,又一分分向里吞噬,不过片刻,已只余灰烬一团。

    之后,周促足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泡在各路官员的典籍之中。他琢磨着,沈不栖这名字不常见,寻个年纪合适、又和薛飞有过节的沈姓的官员交差便是了。从烧了的那页档看,沈不栖如今应是十六七,他可以说是哪个官员的儿子。到时薛飞出手灭了人家满门,这事便死无对证。

    至于江湖上哪个沈不栖,他可以尽快找人收拾了。

    然则周促没想到,翻到锦衣卫的档时,他还真寻到一个就叫沈不栖的,如今记的也是“失踪”。

    他简直大喜过望,再细看下去,发现了更多的端倪。

    这个沈不栖,和从前的奚镇抚使——也就是男扮女装的那个,是同时谋得的官职。而且一上来便是小旗,可见是有什么人脉。

    那看来他和奚月有关系?

    周促暗松了口气,脑子转了几转,一番故事便这般编了出来。

    翌日一早,这“故事”就传进了薛飞耳中。

    “奚月?死了的那个?”

    “是。”周促躬着身,“我估摸着,这是她的好兄弟,想给她报仇,是以来找咱们的麻烦。”

    薛飞呼吸微窒:“可他如何知道……”

    “张仪!”周促斩钉截铁地报出了个名字,“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张仪。我出去找人时碰到过他,他好像……正去帮门指挥使杀奚月他们,估计怕我插手,便拿这事威胁我来着。”

    沈不栖?张仪?门达?

    奚月、杨川……

    一些以盘旋许久的疑云再度涌上心头,令薛飞震怒,怒得指节颤抖。

    这门达,还真把他给诓进去了。只怕从他答应帮门达开始,就已掉进了他的计。

    “你的意思是,门达叫张仪把这些透给沈不栖,激得沈不栖来找我寻仇?”薛飞森冷而笑。

    周促只想瞒着他沈不栖是从自己手下逃走的事,自然顺着应道:“是,属下觉得是这样。”

    “好啊,好啊。”薛飞切着齿缓下一息,“我本以为,我们厂卫能是一条心。既然他门大指挥使不仗义,咱们东厂也就不必拿他们当兄弟了。”

    他笑了一声:“去给我备几份厚礼,我得空要去拜访一下诸位大人。丑话得提前说清楚,免得他们迷迷糊糊不知帮谁,掺和进去还要怪我们东厂不留情面。”

第67章 再入江湖(三)

    南京; 三人在袁彬的住处苦等回音。初一个月无果; 第二个月有几封零零散散的回信送至; 说了几桩与此有关的事。

    一封来自于川地,写信的是位少帮主。他说他弟弟几年前在闹市上被一干人马硬生生抢走了; 至今杳无音信,他们找遍了四川; 也报了官,都毫无结果。

    一封是一位独自行走江湖的游侠寄来。他说自己成婚后不久有了一子,孩子三岁时; 一家三口一道去附近的县城中买东西。过了没几日; 突然有山匪打劫,但不要金银; 只抢走了孩子。他们难以以少敌多; 后来求助于附近的数个帮派; 在半个月后从那伙匪徒手中将孩子抢了回来。但那伙匪人也功夫颇高; 趁乱全身而退; 一个也没抓着; 所幸孩子也毫发无伤。
    还有一个来自于北方极寒之地; 道早年曾有人贩到附近的人家打听过本地帮派的情况。不过那年正好碰上旱灾; 当地官府又昏聩,百姓能活下来全靠江湖侠士出手逼官府开仓放粮,都对这些个帮派千恩万谢。是以人贩这么一打听; 百姓觉得不对劲; 扭头就告诉了这些帮派; 各派登时都防心大起,后来倒没出什么事。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四人一起细细地看过,觉得应该与东厂的事有关,可最终又只能叹着气搁下。

    ——这些信,没有一个是将矛头直指东厂,最多也只是说“或许与你们信中所言之事有关”。如此这般绝不足以作为证据,要以此让满江湖的人去与东厂叫板更不现实。

    “看来还是得先把别的罪证送进去了。”奚月一喟,“得找不会令门达起疑的人送。”

    不然,万一刚一进城就被拦下可就糟了。他们从一开始就在防备这事,原想等岳广贤醒后让雁山派为萧山派洗脱嫌隙,惹起江湖震怒逼迫锦衣卫收敛,谁料岳广贤醒来时他们已成了两个“死人”?为了不让门达怀疑他们没死,雁山派还是别突然出面了。
    奚月苦思良久:“镖行都可信么?”

    “大多应该可信,但万一碰上见钱眼开向门达报信的……也说不好。”杨川说着喟叹,“广盛镖行倒真信得过,可惜被屠了满门。”

    奚月又看向沈不栖,沈不栖也摇头:“我没什么熟悉的镖行。你们若想找个门派帮着押送,倒能帮忙。”

    “算了。”奚月旋即摇头,“一帮江湖人士一道入城,反倒更容易引起怀疑。”

    袁彬忽然开口:“那你说,用锦衣卫怎么样?”
    “什么?”奚月愕然。袁彬道:“南京这边的锦衣卫,不像京城里势力那么复杂。有不少有志之士想要尽忠报国,与我的交情也还可以。正好这也入冬了,织造府要送过冬的布匹进京,得用锦衣卫押送,可以让他们顺道把证据一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