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160部分

明珠娘子-第160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没有再说这个,却是问起顾明珠宣阳大长公主忌辰的事来,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好似就轻易被丢在了脑后。
  延嘉殿里这会子热闹得紧,宫中修容充媛采女们纷纷带着重礼而来,向这位新封的贵妃娘娘道贺,也能亲近几分,连宗室里几位亲王妃也都使了人送了厚礼来,她们都揣测着,天后的病怕是不好了,而眼下韩贵妃怕是将会成为后宫下一位女主人了。
  韩贵妃倒是不倨不傲,如平日一般的亲和,客客气气与她们说了话,又让人送了出去。
  “娘娘如今总算是熬出头来了,”待殿里终于清静下来,没有了旁人,韩贵妃身边伺候多年的于嬷嬷喟然一叹,满是欢喜地与韩贵妃说着,“这些年娘娘在宫中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如今可算是好了。”
  韩贵妃头上的九翅金凤钗明晃晃耀眼,她坐在榻席上,看着案几上摆着的明黄龙纹诏谕,嘴角的笑容越发深了:“听说天后还向圣人进言,要给阿爷擢升为一品国公?”
  于嬷嬷低声道:“甘露殿传出的消息的确是如此。”
  “她这会子倒是看开了,还想卖个好?”韩贵妃嗤笑一声,“只可惜谁也不是糊涂的,她若是真的过了,那位置自然是有着落了,何况不用她进言,圣人原本就是要重用阿爷,哪里就要受了她这个人情。”
  于嬷嬷连声道:“娘娘说的是,如今谁不知道娘娘最得圣人看重,就算是孙宝林她们也不过是一时新鲜,圣人可是时时念着娘娘的体贴,所以才会如此爱重。”
  韩贵妃看着那明黄诏谕,心里着实得意:“不急,她那身子怕也撑不了多久了,到那时候她就是再不情愿也得都交与我,再风光也只能是先皇后了。”
  她望向于嬷嬷:“只是怎么不见长平郡主来,莫不是她也学着零陵郡主,去了甘露殿伺候?”
  于嬷嬷摇了摇头:“不见过来,只是让人送了一份贺礼来,是一匣子合浦珠,倒是十分贵重。”
  说着让人捧了过来。
  韩贵妃挑了挑眉,望了一眼那匣子里,满满一匣子的合浦珍珠,个个圆润饱满,大小也都一般无二,的确是难得。
  可是这比起沅城大长公主府的财势来说,相差却不是一星半点,看来周楚楚与沅城大长公主还不曾下定决心来。
  她冷冷一笑:“让人把先前长平郡主让人送来的那两块皮毛料子送回去,就说我得了几块上好的,暂时也用不上了,让她还收着吧,就不用破费了。”
  于嬷嬷低声应着,退了下去。
  锦绣阁里,周楚楚看着被人送了回来的两块白狐料子,还有那一封已经拆开的信函,脸色阴沉地难看。
  她之前已经打探得再明白不过,天后病得极重,是极为危急的心疾,一个不慎就会丢了性命去,在马车前她碰巧看见的那张太医署送来的方子上写的也明白,心疾难愈,饶是卢院判用尽法子却也只能写慎之又慎几个字,可见是再难好了。
  大明宫送来的消息也说了,太子的腿已经难以医治,日后怕是要不良于行了。
  而如今圣人更是晋了德妃韩氏为贵妃,代掌六宫,局势分明已经再清楚不过,天后与太子怕是朝不保夕,过不了多少时日这宫中就要改天换地了。
  她思量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暗中将天后的病情送去延嘉殿,也捎了家书回沅城大长公主府,要把这些告诉自己阿娘,让她帮着在宫外应对。
  可是没想到,沅城大长公主让人带回来的信函上却是让她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只管安心留在公主身边,不可卷入宫中争斗,安分守己才能明哲保身。
  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却是越看越觉得奇怪,越看越觉得不该如此,阿娘怕是老糊涂了,从前那般果断有心思,怎么这会子倒是看不明白了,分明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哪里还要再观望,再等等只怕又要错失大好机会了。
  她又看了一眼韩贵妃让人送回来的白狐料子,心里最后的一点犹疑也都荡然无存了,天后待她远不如顾明珠,如今顾明珠蠢钝不堪还守在甘露殿,就是她的好机会,只要她尽心留在贵妃身边,来日顾明珠就是再后悔也无用了。
  阿娘如今是一时糊涂,日后看明白了,就知道她才是对的。
  周楚楚将那封信函就着一旁的烛火点了烧了干净,却是吩咐佩兰:“明日随我去延嘉殿。”
  这些时日以来,安平公主事事偏着顾明珠,待她大不如前,天后对她也不过是表面亲切,纵然留了她在身边侍疾,却也远不如对顾明珠那般信任,自她回宫就留在了甘露殿,却不曾再召过自己。
  明明她才是真正富贵娇养出来的郡主,顾明珠只不过是没了亲娘,父亲也不喜欢,任性蛮横坏了名声的人,为何她们却是个个都喜欢她,却不肯这样对自己。
  他们一定会后悔的,总会教他们知道,笑到最后那个才是笑得最好的。


第334章 早已注定(第二更)
  吃下最后一口汤药,天后忙推开顾明珠的手,皱紧眉头低声道:“真是苦。”
  徐司言捧了蜜饯碟儿上来:“娘娘也怕苦呢,方才臣在小厨看着她们煎药,味儿是真的清苦,难为娘娘都吃了下去了。”
  天后拈了一颗蜜饯送到嘴里,好一会才舒展开眉头,笑了笑:“哪里会不怕苦,我打小便不爱吃汤药,阿娘用了各种法子才灌下去,就是怕这苦味儿。”
  顾明珠看着往日威严赫赫的天后这会子说着话,望着汤药碗咂舌的模样,如同孩童一般,不由地抿嘴笑了:“娘娘精神好多了,再养些时日就能大好了。”
  天后止住了笑,挥了挥手让徐司言把药碗端下去,正色望向顾明珠:“若是这样快就好了,岂能看到这些人本来的面目。”
  她看着顾明珠并不显得惊讶的模样,眼中闪过欣赏的神色,继续说了下去:“这些时日还真是热闹,得意的,试探的,小心的,投机的,这不是一个个都露出来了,这可是平日瞧不出来的,难得能看的真切。”
  顾明珠垂下眼,低声道:“是。”
  她不止一次的怀疑过,只是天后掩饰地极好,若不是她曾有过那些记忆,只怕也会被蒙在鼓里,相信天后是真的病重了。
  天后看她沉静的样子,笑了:“你倒是个出乎我意料的,甚好,果然没有教我失望。”
  她拉着顾明珠的手:“看来宣阳虽然过了,顾青却把你教得很好。”
  听她提到阿娘,顾明珠的身子微微一颤,脸上却是不见有半点动容。
  “韩氏这些年来在宫中谨小慎微,也算是忠心可嘉,事事都一副恭顺的模样,从无半点行差踏错,而她父亲韩彦也是一副忠厚的模样,没想到……”天后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圣人果然是早已有了打算,不但要重用韩家,还想将韩氏推上后位,想必也是看中韩氏的温顺,只可惜他始终不肯信我,他不信这些年来我所做的是为大唐,为他,并无更多私心杂念。”
  “韩氏虽然面上温顺,却是手段下作狠戾,若不是她,孙宝林腹中的皇子,还有莫昭容也不会……”
  她说到这里,闭了闭眼,脸上最后的一点温和也不见了,望向顾明珠的目光也越发冷了:“若是韩氏登上后位,我与太子自然是没有了活路,顾家只怕也难再保全,这些年来顾青虽然极力置身事外,但在圣人眼中他手握重兵,却不肯一心归顺倾轧后党,早已是敌非友,一旦韩家得了兵权,受命辅国的骠骑大将军也就没有半点威慑,还能再留下你们吗?”
  顾明珠脸色一紧,抬起眼迎向天后的目光:“臣女明白。”
  跟聪明人说话便是如此轻松,天后点点头,又靠回软枕上:“既然如此,你说接下来该如何?”
  既然天后已经上了请封的内章,想必早已经有打算了,她这样问不过是在考问顾明珠而已。
  顾明珠皱了皱眉,思量了眼下的情势,这也是这些时日她时时做的事,将所有的局势摊开来,细细想一想之后怎么样才能得到想要的局面。过了一会之后她才道:“依臣女愚见,接下来便是要朝中为韩都尉请封国公了。”
  天后眼前一亮,笑着道:“这是怎么说?那日我与圣人说起此事,他不曾答应,难道你还想让韩氏更是一门富贵?”
  顾明珠轻声道:“娘娘终究是内宫之主,前朝之事不好多过问,贵妃已经晋了位份,前朝怎么能毫无动静,也该拥戴请封才好,韩家出了贵妃,又要擢升一品国公,可不就该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轰轰烈烈才是。”
  天后笑容更盛,望着顾明珠的目光里满是赞赏之意:“好,那又该从何着手才好?”
  顾明珠垂下眼,心中飞快地思量着,片刻才道:“臣女对前朝之事所知不多,只是想着如此之事该是与韩家相熟知根底的人才好。”
  说得不算错,难为她一个未出阁的娘子,对前朝之事所知甚少,却还能想到关键之处,知道要与韩家有关联之人。
  天后笑道:“说得不错,韩彦素日小心,韩家与别的府邸甚少走动,只与军中之人往来多些,连儿女亲家都是军中之人。”
  她笑眯眯望着顾明珠:“过两日就是明威将军府上小娘子的及笄礼,我这里备了一份礼,算是明珠的一点心意,你过去走一遭吧。”
  顾明珠一愣,望着天后,只见她笑容温和:“只是与几位夫人说说话,日后也是要常来往的。”
  顾明珠只得低声道:“是。”
  天后看她脸色板正,笑着拍拍她的手:“无妨,我已经安排妥当了,你只不过是过去坐一坐就好。”
  顾明珠心里才松了松,她也知道天后是早已安排好了的,不会只指望她去促成这样一件紧要的事。
  “只是顾大将军那里……”天后笑过之后,语气却是很慎重,“纵然顾家有不想卷入只求自保的打算,却也该看个明白,到了此时早已不能想着洁身自好了,朝堂之上向来只有生死之斗,没有君子之争,没有人可以永远站在岸边,若不尽早做出选择,到最后会被彻底抛弃,那时候才真是万劫不复。”
  顾明珠心头一阵苦涩,慢慢垂下头,她一直以为顾家还有选择,顾家还可以安然立在岸上,能有办法不被卷入旋涡之中,可是直到在离庄的时候她才知道,顾家早已经在旋涡之中,早已是别人的棋盘中的棋子,从来就没有选择,也无法选择。
  顾青与她,甚至整个顾家早在永庆十三年十月初九的那一日就已经注定了,他们已经是圣人心头的一根刺,一根让他永远无法安心的刺,若不是顾忌顾青手中稳固的军权,还有宣阳大长公主果断地赴死,现在的顾家也已经与赵国公府一般,成为了史书上的一笔血案。
  顾明珠向着天后徐徐拜下:“是,臣女明白。”
  既然没有选择,她倒不介意让这个选择变得更好。


第335章 远道而来的客人(第一更)
  这一次出宫,却是与从前都不一样了,这一回是天后特命徐司言照着郡主的仪程准备的,一样也不差。
  碧罗鸾车,织锦足登,金壶,银盆,避素,尘拂样样都是华光宝气,看得一旁的小葵与阿碧都直咂舌:“这样齐全的仪仗,只怕是先头府里也不曾见到。”
  宣阳大长公主过世多年,公主的仪仗当年也已经被尚宫局收回了,阿碧与小葵她们从未见过全副皇家仪仗,更不曾想到有一日顾明珠能够用上这样的仪仗。
  顾明珠一身杏黄藕丝团云襦裳,湖碧翠霞湘裙,头上倒也没有更多钗环,只有一支金丝八宝点翠蜂菊钗斜斜簪在鬓边,只是常进宫来请安的那几位亲王妃与夫人们见了怕是要吓一跳,她们都认得,那是天后娘娘往日惯常戴着的,如今却是在顾明珠头上,这里面的意思怕也是不言而喻了。
  她上前来,笑着与徐司言道谢:“劳你费心了,我不过是回府几日,哪里就要费这许多功夫。”
  徐司言却是恭敬地屈膝一礼:“郡主折煞臣了,娘娘吩咐了,郡主若出了宫还有什么吩咐,只管让人送了信回来,臣亲自办妥当。”
  顾明珠笑了笑,点点头又谢了她,这才带着婢女在徐司言与甘露殿中宫婢恭敬地行礼之中上了鸾车,往宫外去了。
  她并不惊讶天后与徐司言的态度,这算是奖赏吧,奖赏她的识时务和果断,在天后病情最为“危急”的时候,都不曾生出别的心思来,算是通过了天后的考验,终于成为了她信任的人,所以天后自然也不会吝于抬举她,给她尊荣与体面,成为她身后的依仗。
  顾明珠想到这里,望了眼渐渐远去的太极宫,抿嘴一笑,这倒是极好的,省了她不少功夫,就能够办妥许多事了。
  这些年顾青甚少在将军府,大都在西北巡边,就是留在长安也都在西山大营和五城兵马司当值,自打顾明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