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01部分

明珠娘子-第201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些什么,唯一记住的只有她身后不远处同样戴着帷帽的那个人,还有那道从帷帽中望过来的目光。
  虽然她看不见,却分明察觉到了。
  心跳都有些不稳。
  提着崔临让人买来的小巧琉璃荷花灯,顾明珠与安平公主与他们作了别,回了郡主府。
  “怎么不说话?难不成觉着不好看不热闹?”顾明珠有些好奇,安平公主一整晚都很安静,实在是奇怪。
  安平公主提着那盏花灯,正有些出神,听她问起来,忙抬起头来:“不是,只是有些乏了。”
  她不知道该怎么与顾明珠说,只觉得自己有些怪,却又说不出哪里怪来,好像只要那个人在场,她就不像自己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她也不明白,却也不好意思与顾明珠开口。
  顾明珠瞧着她绯红的耳根,抿嘴笑了:“罢了,玩闹了一夜,怕是乏了,早些歇着吧,明日咱们一起入宫去。”
  安平公主这些时日偶尔也会来郡主府小住一夜,府里早已准备了凝碧院专门与她留宿,又将值夜守备的仆从增了一倍。
  安平公主忙忙点头,带着贴身宫婢往凝碧院去,只是手里的花灯却是攥得紧紧地,都不肯交给身边人帮着她拿着。
  看着她走远了,顾明珠脸上的笑容才敛了去,恢复了冷清的神色,与一旁方才一直没有开口脸色有些凝重的韩嬷嬷道:“是什么事?”
  韩嬷嬷陪着她往正院去,边走边低声道:“今日殿下与郡主才走不久,门房值守的便发现了有人在府门前探头探脑,禀报到婢这里,婢不敢大意,就让人仔细查探。”
  “才发现在胡同口也有好几人鬼鬼祟祟,人人都去了街市上看花灯,只有那几个在胡同口徘徊不去,很是可疑,又让人去试探了他们,才发现那几个人不是咱们中土之人,说得话怪腔怪调,听着很是奇怪,偏偏一身打扮又是似模似样的,若不是刻意去查探只怕很难瞧出来。”
  顾明珠沉了脸,听着她说了下去。
  “婢觉着有些不对,便打发人去街市上寻郡主的马车,递了消息请郡主小心,所幸有崔家郎君一路送了殿下与郡主回府来,那几个怕也是瞧见了崔家的护卫,才又悄悄退走了,方才再让人去看时发现他们都已经不见了。”
  不是中土人氏,乔装打扮在胡同口等着,这雷同的桥段听起来还真是耳熟。
  顾明珠冷笑一声,看起来贤王府那两个还不肯消停,竟然敢把主意打到郡主府这边来了。
  若是今日郡主府没有警惕地察觉,也没有崔临他们的护送,只怕安平公主与她坐着的马车就会被那几个高昌人给拦住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却是难说了。
  但不管发生什么,即便顾明珠逃过一劫,却也难逃保护公主不利的罪名,终究是要获罪。
  看样子贤王妃是得了别人出的主意,才会想着故技重施的。
  顾明珠眼中的温度一点点消失,看样子上一次给她们的教训还不够,她们还以为自己是好拿捏的软柿子,不但敢挑拨东宫与她的关系,现在还敢直接动手了。
  既然如此,她倒是不介意让她们尝尝自己结下的苦果。
  她冷冷道:“大将军这几日可还在府里?”
  韩嬷嬷点点头:“虽然时不时出去走亲访友,却还是会回府。”
  还未出正月,五军都督府还未开衙办公,顾青大多数时间还是留在将军府里看各处送来的军情密报。
  顾明珠嗯了一声,吩咐道:“一会让人送个消息过去,说我明日一早有事要过去见将军,有要紧事要商量。”
  韩嬷嬷心里一紧,这么晚还要让人去将军府送消息,只怕是十分紧要的事了,她半点不敢耽搁,立时让人去了。


第418章 宫中的变化(第二更)
  顾青得了消息,一夜都有些放心不下,连早上的骑马也不曾去了,在书房里等着顾明珠。
  “父亲,我有事要请你相帮。”一身雪貂披风的顾明珠进了书房来,开门见山地开了口。
  顾青脸色凝重,让婢女端了茶汤进来,让顾明珠在榻席上坐下:“是什么事?”
  进了书房,顾明珠才发现与先前不同,这一回书房里已经烧了地龙,暖意扑人,她让阿碧替自己解了披风,这才正色道:“我想借父亲在伊州的亲兵一用。”
  顾青脸色顿时一变,望定她:“你要做什么?出了什么事?”
  伊州是大唐西北边城,与西域诸国比邻,驻扎着西北精兵数万,顾青大多时间留在那边,的确有一支跟随多年骁勇善战的亲卫,只是他不明白为何顾明珠会说起这个。
  顾明珠皱了皱眉,挥退了书房里伺候的人,这才低声说起了自己的打算来。
  听完她的话,顾青的脸色却是有些不大好看,许久都没有开口。
  “这是甘露殿得到的消息?”他沉吟许久,终究是开口问道,这样的事实在是非同小可,他不知道顾明珠如何会知道,还说的那样清楚。
  顾明珠微微颔首,没有直接回答他,却是道:“只有一样,请父亲务必要应承我。”
  “那些人请留下来与我,我还有用处。”
  她轻描淡写一句话,却让顾青惊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揣测着究竟是天后的意思,还是顾明珠自己的主张,若真是顾明珠的主意,那这一切真的就太过荒唐了。
  只是不管是谁的主意,他都无法拒绝,只能叹口气道:“我这就让张炎赶去伊州。”
  张炎是顾青的副将,也是他的亲信,他肯动用张炎就算是答应了这件事。
  顾明珠松了一口气,向顾青道了谢,这才告辞而去。
  暖融融的书房里又只留下顾青一个人了,他独自坐在榻席上,看着那张空荡荡的案几上放着的那一盏茶汤,还在微微冒着热气,只是人却已经走了。
  他们父女之间终究生疏到了这个地步,顾明珠只会客客气气请求他的帮助,却不会与他商量,将自己的难处告诉他。
  明明她还是未出阁的小娘子,却已经好似百炼成钢,看着却只教人心疼,究竟是经过多少磨难才能到这一步。
  他是愧疚的。
  过了上元节,宫中又开始张罗起采纳的事来。
  掖庭送来了采选的宫婢的名册,尚宫局送了妃嫔的名册来,都放在了顾明珠手里。
  只是这些顾明珠也不敢擅自做主,捧了名册来见天后。
  天后正在殿前回廊下喂着鹩哥,那是显王前几日送进宫来的,油光水滑最会鸣叫,声音啾啾喓喓好似在唱曲一般,很得天后喜欢。
  “……宫婢的名册我不看了,你们瞧瞧,家世清白便可,不过几年又放出去的,”天后拿着果粟逗弄着笼中的鹩哥,漫不经心地道:“这一回也只挑了四名采女,都是良家子,全留下吧。”
  顾明珠应着,又问道:“只是别的……”
  天后一笑,转头看向顾明珠:“我瞧着那日七宝宴上那几位年纪小些的娘子个个都长得如花似玉,这宫里好些时候没有这样的热闹了,是该有些这样花信年华的一处说说话了。”
  七宝宴上请来的娘子都是刚刚及笄的年纪,只有郭七娘子、吕六娘子这几位府里品级高的却是更年长些,倒是五品的中散大夫李家娘子年纪最小。
  顾明珠自然明白了天后的意思,轻声道:“这就去让拟了名册来,请娘娘御准。”
  纳封的诏谕下来时,贵府里都沸腾了起来。
  宫中多年不曾纳过妃嫔,仅有的几位也都是早年就在宫里的,如今却是抬了七八位美人、才人入宫去,虽说位份不算高,却也是让这几府里喜出望外了。
  有心人说了起来,却是发现这几位得了册封的都是当日去七宝宴的娘子,天后竟然都看中了,全都留在了宫中,反倒是太师府郭家、光禄大夫吕家和右仆射马家这几府上的娘子没有被留下,不由地教人猜测是不是这几位仗着府里权大势重,难免有些骄矜,所以没有被天后看重。
  也有人猜测,天后对这几府上心存芥蒂,故而没有选中。
  只是不管是哪一种,都让郭七娘子又羞又恼,狠狠将手里的玉梳扔到了地上,砸成了两半。
  “这算怎么回事,明明是七宝宴,又不是采选,为何要把我也牵扯进去!”她一张脸气得通红,紧咬着唇,“谁稀罕入宫做什么妃嫔,再风光也不过是妾,有什么可光彩的。”
  身边伺候的婢女吓得噤了声,没有人敢说话,可是府里谁又不知道,当初郭三夫人带着七娘子去七宝宴,也是有一份心思的,以太师府的势力,七娘子若是能够入宫为妃嫔,必然要远胜过当初的韩氏,那才是真正的富贵逼人。
  只是,天后不曾挑中她,把那几位都给挑了去,反倒给人留了个话柄,也难怪七娘子如此气恼。
  一时间,长安贵府几家欢喜几家愁,却都察觉到了宫中的气氛大为不同了,这一回算上从民间采选的采女、御女,六宫之中竟然多出了十余位妃嫔,谁也弄不明白天后究竟是做什么打算,难免都心怀揣测。
  在漫天的揣测好奇之中,甘露殿一如往昔的平静,天后看着安平公主练完大字,又问了她几句功课,这才满意地点头,放了她去骑马,自己却是带着顾明珠与徐司言出了殿去。
  “去安仁殿。”天后上了凤鸾车,吩咐了一句便不再说话。
  原本平和的气氛陡然冷了下来,徐司言与宫婢们也不敢多话,悄悄在一旁踞坐着。
  这些时日天后甚少过去安仁殿,也不大与人提起魏国公夫人,只有在太极殿与圣人说起来,还都是苦口婆心劝圣人过去看看魏国公夫人,终究是有了身子,说不得腹中就怀着个儿子,魏国公夫人又时时惦记着想面圣。
  圣人却是越听越烦躁,索性说了自己头风,再也不过问这件事,尽数交给了天后来处置。
  如此一来,被留在安仁殿里连门都出不了的魏国公夫人便真的成了个无声无息的存在了。


第419章 泗州(第三更)
  天后还未迈进殿来,脚步声便已经惊动了殿内的人。
  魏国公夫人扶着肚子快步往殿门过来,口中惊喜地道:“是圣人,是圣人来看我了……”
  她已经显了怀,身子笨重脚步虚浮,却是难掩焦急,随身伺候的宫婢忙忙上前扶着她。
  只是她刚到门前,门已经打开来,天后冷冷带着顾明珠徐司言几人进了殿来,望着她那来不及退散的欢喜,满是讥讽。
  “这是怎么了,不是说了魏国公夫人如今身子重,不能大意,怎么让她如此不小心。”天后的语气极为森冷,吓得殿中伺候的宫婢齐齐跪下了,头也不敢抬。
  魏国公夫人却是愣愣看着她,好半天才苦笑道:“珝娘,原来是你。”
  她脸色苍白地屈膝给天后行礼,口中却很是苦涩:“圣人还是不曾来看我。”
  天后没有拦着她,看着她拜下去起身来,才道:“这几日宫中有喜事,圣人是不能过来了。”
  喜事?魏国公夫人奇怪地看了一眼天后,请她在上席坐下,自己才回了榻席,低声道:“才过了上元节,有什么喜事这样热闹?”
  她被留在安仁殿里这许久,什么节庆都不曾出去过,连除夕也都是一个人守着冷冷清清的殿里,几乎要忘记了时日了,若不是想着腹中的孩子,还有要留在宫中这点念头,她怕是早已耐不住这样的冷清了。
  天后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是大喜之事,新册封了好几位美人、才人和采女,宫中又要热闹起来了。”
  魏国公夫人的脸色顿时变了,半张着嘴看着天后,许久才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脸来:“这,这还真是难得的喜事。”
  她不明白天后为何会答应纳妃,这些年来宫中除了几位多年的老人,就是几位被圣人看中的宫婢提升上来的,纳采入宫的妃嫔几乎是没有的。
  可是现在居然突然册封了这许多!
  她有些不敢相信,明明天后十分在意这些,不然也不会宁可背负着善妒不贤的名声这么些年。
  天后像是看出了她的惊愕,笑容冷淡:“还是你提醒了我,这宫中还是人太少了,该多添些人,也能多些人伺候圣人,不至于生出些事端来。”
  魏国公夫人的脸从苍白变成了猪肝色,好一会都说不出话来。
  天后冷笑一声,起身来往外走:“你安生在这里养胎吧,圣人怕是不会再来,宫中多了这么多新人,他如何还能再记得你。”
  她说完,又看了眼魏国公夫人身边伺候的几个宫婢,不再言语,大步出了殿去。
  魏国公夫人木木地坐在榻席上,手脚冰凉。
  她知道天后说的是真的,宫中已经有了这许多新晋的妃嫔,圣人又如何还会记得她这么个徐娘半老的臣妇,即便她有了身孕,生下来的也不过是个私生子,并不能得到皇嗣的封号,那她又怎么可能再留在宫里?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