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22部分

明珠娘子-第222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后只是微微有些吃惊,便很快明白过来,世家曾是陈留王最大的助力,却也是最为反对他以这种方法夺取帝位的阻力,所以在这个时候世家会毫不犹豫地倒向皇室,毕竟他们还要清贵的名声和未来的利益。
  她微微颔首:“此事之后再说。”
  眼下比赏赐有功之人更重要的是,重整局势,收拾残局。
  顾明珠是愣在了那里,好半天才回过神,跟着天后进了正殿,只是她心里那一直悬着的一处终于放下了,轻轻舒了一口气,连熬了这许久觉得疲倦的身子也有了气力,眼中微微露着一丝笑意,低着头进了殿去。
  这一场叛乱的破坏程度还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宫城中大半殿阁都被劫掠过,死伤的守军宫婢有数百之多,玄武门被破坏殆尽,只剩下一扇宫门半挂在墙上,烧毁的殿阁也不少,整座太极宫都如同战后的破败不堪。
  而最为严重的就是东宫,几乎一片狼藉,太子近卫伤亡过半,景阳门彻底被毁,东宫殿室大半都被放火烧过。
  而太子被吓得迷了心窍,救醒过来还吓得哭喊着要出宫去。
  这样的事天后命伺候在旁的人谁也不许说出去,否则尽数送去慎刑司,却终究堵不住宫人的嘴,没过多久还是传得人人皆知,只是已是后话。
  太子妃见了红,尽管太医令与诸位医官尽力救治,终究没能保住腹中的孩子,小产下来的是个已经成形的男婴,让她心疼得顾不得宫婢嬷嬷们的苦劝,哭得昏了过去。
  然而这一切的元凶陈留王却没有拿住,燕如海等人虽然已经被俘,却也说不出陈留王的去处,陈留王府里也是空空如也,下人尽数被送去大理寺也没能问出来,好像在这一场宫变之中,他已经来去从容地消失了。
  天后大怒,命刑部立即缉拿,连同陈留王的同党也一个不许留下,但凡参与此次宫变的,一个也不许留下,要严加拷问,不许有漏网之鱼。
  一时之间,朝中又是人心惶惶,陈留王平日里交际甚广,又是行事温和大度,深得不少朝臣的仰慕,更是有不少与陈留王府很是亲近,这时候却成了催命符,人人都唯恐被牵扯进去,朝中的气氛也凝滞起来。
  而就在这时候,圣人那已经如同风中残烛的生息终于也走到了尽头。


第461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圣人是在太极殿中悄然过世的。
  从陈留王亲迎大礼之上昏迷之后,他就一直不曾醒过来,尽管太医署使尽各种方法,他终究还是没能睁开眼,在被送回太极殿寝殿中的第二日夜里,他吐出最后一口气,再也没能有半点声息。
  一直伺候在一旁的刘全红了眼眶,大礼拜下高声道:“山棱崩……”
  殿中伺候的宫婢也都齐齐跪下去,俯身在地痛哭起来。
  这哭声如同石子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涟漪扩散开去,很快钟楼上响起了沉重的九声钟响,将国丧的消息传遍天下。
  刚从宫变受惊中好些的太子带着皇子宗室与朝臣齐齐跪在太极殿前,都是嚎啕着,一个比一个伤心,不知是哭着先帝早逝,还是哭着自己未知的命运。
  整个宫中只有天后是唯一没有落泪的,她独自坐在大殿中,没有让顾明珠与徐司言进去,也没有留下宫婢,只有她一个人坐在榻席上。
  太极殿的正殿是百官廷议的大殿,金碧辉煌高贵庄严,云石地面上雕刻着九条鎏金巨龙,殿柱上也盘旋着无数的鸟兽奇纹,殿中最上是御案,那里坐着的便是大唐天子,天后的榻席在一侧的屏风后,并不会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也是大唐历代以来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铁一般不容挑战。
  然而在这一朝却是有了变数。
  从当初的互相信任依赖,到最后的分庭抗礼,她坐在屏风后这一张榻席上与圣人共同听取廷议已经这么多年,他们是相依存的盟友,也是暗中的敌人,还是天下最尊贵的夫妻。
  她以为总有一天自己能够帮助太子稳固储位,那时候就能够将手中的权力交还给她的丈夫,安心留在后宫,相夫教子,教导儿媳如何成为一国之母。
  可是,这一切都变了。
  那一张与她遥遥相望的榻席终究是空了。
  他竟然先她而去了。
  她坐在自己的榻席上,望着那一张空空如也的御案榻席,许久都没有动。
  “来人……”时间知道过去了多久,她终于慢慢收回干涩的眼,开口唤道。
  徐司言一直伺候在殿外,忙快步进来:“娘娘。”
  “崔家郎君应该已经到了,请他进来吧。”天后的声音渐渐冷清起来,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冷静。
  徐司言躬身退了出去,穿过跪在殿前的众人,却是向着刚刚停在太极殿边的马车走去。
  崔临下了马车,抬头看着太极殿,轻轻叹了口气,脸色有些复杂,快步上了玉阶。
  “崔家郎君,想必你已经知道我请你来的用意了吧。”天后慢慢说着,“先前宫变之事你也出了力,让高湛赶来宫中收服禁卫军,才能那么快平息事端,我要谢谢你。”
  崔临脸色清冷,对着这个已经是至高无上的女人也是一片平静:“世家原本是大唐的臣民,自当尽力。”
  天后却是冷冷看着他:“只是郎君又是如何得知宫变之事的?关陇世家历来支持陈留王,你足智多谋,也多次帮着他出谋划策,这次的事是否也是郎君所出的机谋?”
  一旁的徐司言脸色变了变,更是退后一步,低着头不敢多看多听。
  崔临却是淡然一笑:“天后娘娘当知世家绝不会做出这种事。”
  而对于他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却是没有多说一个字。
  天后笑容转冷,也不想再兜圈子:“李念在何处?郎君难道想说不知?”
  崔临没有就回答,却是反问了一句:“娘娘要将陈留王如何处置?”
  天后望着他,压抑许久的怒火直涌上心头。
  这许久以来,若不是世家全力推崇陈留王,圣人也不会如此看重他,动了易储之心,让朝中如此暗潮汹涌,风波接连不断而来,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一步。
  “无论国法还是家法,都容不得他!”她咬牙切齿一个字一个字地道。
  对着她的怒火,崔临却是望定她丝毫没有惧怕:“娘娘要亲自处置他?”
  天后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森冷地盯着他,慢慢压下了怒火,许久才冷冷道:“不,他犯了国法家规,自然该由新帝交廷议来定罪论处。”
  崔临却像是松了一口气,慢慢露出丝笑容,欠身与天后道:“娘娘圣明。”
  天后却对这一句不知是赞美还是礼数的话并不满意,恨声道:“你还是不肯说吗?”
  崔临轻笑着:“娘娘已经使了人去追拿,想来不久就会有结果了。”
  他端起案几上的酪浆吃了一口,俊美的脸上有了一丝放松:“临此次前来觐见娘娘,还有一事想来娘娘会愿意听一听……”
  等到他从殿中出来,礼部与尚宫局已经安排好了丧仪,圣人的棺椁也已经移到两仪殿中,太子与众位朝臣也都赶去两仪殿守灵举哀了。
  他向着玉阶走去,却又忽然停住了步子,回头望向太极殿的偏殿,像是在张望,又好像是寻找,一时间送她出殿的宫婢也有些不明就里,也不敢开口催促。
  顾明珠已经知道天后请了崔临入殿说话,只是没有召她进殿,她不能过去。
  只是坐在偏殿里的她却是很有些心不在焉,连吩咐殿前伺候的宫婢时都有些走神,不知道说到了哪里,目光却是忍不住往殿外投过去,猜测着殿中现在是什么情形。
  天后会不会将陈留王的事迁怒于他,会不会将崔家也卷入宫变之事?
  他可还好?被困在洛阳那些时日,可有受伤,现在又如何了?
  她心里一时欢喜一时担忧,乱成一团麻,不禁怔怔地坐在榻席上,一言不发望着殿外出神。
  好一会听宫婢回话,说崔临已经离开了正殿,她再也忍不住了,起身往殿外去,心里却是与自己道,说不得天后就要唤她了,她还是先过去瞧一瞧吧。
  迈出偏殿,一眼看见那个身影就在玉阶前,正正朝着她这边望着,目光交接如同凝固了时光,周遭的一切都已经褪色,只剩下那个人,远在天边,此刻却在眼前。
  她的步子终于不再听从理智,向着那边走了几步,才停了下来。


第462章 哭灵
  顾明珠站在离崔临几步之遥,望着他上下仔细打量着,没有受伤,也没有清减,还是俊美无俦的容颜,专注地望着她,冷清的脸上那炙热的目光却是让她脸红心跳,无法直视。
  她不由地低下头,低声道:“郎君安好?”
  原本有满腹的话想要问想要说,却只问出这一句来,顾明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笨嘴笨舌了,只是那堵在心头的话却找不到头绪。
  崔临看着她,却是笑了起来,云破月出的明朗:“多谢郡主,若不是郡主使的人找到了云阳庄相助,我们也不能那么快那么顺利脱困。”
  顾明珠愣了一下,心里更是轻了几分,轻声道:“平安就好。”
  至于他与陈留王之间,世家与皇室之间的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崔临也没有再说了,向着她欠了欠身,又深深看了一眼,转身走下玉阶去。
  有千言万语的话要说,但这里不是个合适的时间,不是个合适的地点,他会让一切变得顺利起来,让她能够安心地走向他,铲平所有的阻碍,护她一世安好。
  顾明珠看着他下了玉阶,也垂下眼,收拾心情转身回了正殿。
  天后坐在上席,脸色看不出悲喜,却是微微蹙眉,许久才道:“随我去两仪殿吧,国丧不可耽搁。”
  顾明珠上前扶她起来,她脸色淡然向着殿外走去:“太子与他们可都过去了?”
  “都已经过去了,丧仪都准备好了。”
  “太子妃呢?可好些了?”天后接着问道。
  顾明珠有些吃惊,望了一眼天后,又收回目光:“太子妃小产,还在东宫养着,就不曾过来两仪殿哭灵了。”
  这是人人皆知的消息,天后也是知晓的,当日来回话时,天后听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句知道了就打发了,如今怎么又问起来了。
  天后语气不变,依旧是冷漠:“天子崩殂,乃是国丧,她是储君之妻,更是未来国母,更该率先垂范,不教天下人耻笑。”
  顾明珠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太子妃刚刚……”
  若是太子妃小产还要去两仪殿跪灵,只怕会给人留下什么话柄,更是对天后会产生非议。
  天后却是冷笑一声:“她去不了两仪殿,却是可以留在东宫替圣人抄经,以表哀思。”
  顾明珠心里一凛,明白了过来,天后这是在为她作主,要让太子妃吃吃苦头。
  原本这时候她该帮着太子妃劝一劝天后,毕竟她是太子妃,是天后的儿媳妇,她只是个外人。
  然而,顾明珠不愿意,她乐得看着太子妃吃吃苦头,当初她的愚蠢差点没有害死所有的人。
  所以她闭嘴了,一副怯生生不敢反抗也不敢多劝的样子。
  没有听到她的回答,天后倒是有些诧异,回头看了她一眼,见她那副模样,几乎有些忍俊不禁,只是很快恢复了淡然:“一会你就让人送了经书过去吧,国丧这些时日就让她留在东宫好好抄写经书,到了去帝陵的时候,想必她已经抄完了八十一本经书了吧。”
  顾明珠心里暗暗咂舌,看样子天后是真的怒了,且不说经书字迹细小难辨,抄完一本经书都需要许多精神,何况九九八十一本,而且最为要紧的是要在四十九天的时间里抄完这许多,还不能让人代笔,只怕太子妃真要吃不少苦头了。
  她低声应着。
  上了宫车,天后才又道:“陈留王妃进宫了,如今也在两仪殿,一会你陪着安平去见一见她吧,她什么都不肯说,只说要见你们。”
  岑芸?
  顾明珠恍然才想起,岑芸已经是陈留王妃了,陈留王犯下这等滔天大罪,岑芸会如何?她又知道多少?
  她不敢大意:“是。”
  天后看了她一眼:“该如何你心里应该明白吧?”
  顾明珠点头:“是。”
  凤鸾车才到两仪殿前,哭声已经从殿中传了过来,夹杂着哀乐阵阵飘散而来,让马车中天后的眼眶也忍不住湿了,撩开帘子看着远远的两仪殿,低声呢喃:“圣人他终究先我而去了……”
  顾明珠轻轻叹息,扶着天后下了马车,向两仪殿而去。
  太子带着朝臣跪在大行天子灵位前哭着,顾青几位武将倒还算好,不过是默默垂泪,那几位文臣,尤其是先前跟随圣人身边深得亲信的那几位,哭得几乎肝肠寸断,伤心欲绝,真比死了亲爹还要悲伤。
  天后进了正殿时,这哭声才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