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27部分

明珠娘子-第227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娘娘这些时日为了先帝丧仪和新帝登基之事太过操劳,身子大不如前,今日来娘娘特意吩咐了,说她年岁已长,先帝刚刚驾崩,她心中悲痛难当,实在是听不得这些伤心之事,殿下日后若有事,还是使了人送了消息与我,我再禀报娘娘,也好过让她每日担忧。”
  李裕脸上那一直稳稳当当的温和的笑容瞬间崩塌了,太后的话是说,让他不必再白费心思了,她都已经知道了,不想再过问他的事?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尽管已经猜到太后必然知道了那一晚的事,可还是抱着希望,自己毕竟是她的亲生儿子,就算质问起来,他也可以说自己不过是担心先帝与太后的安危,才会带着亲卫赶去救驾的,太湖至多会认为他莽撞,不会想到别的。
  可是他终究是想得太好了,太后居然连见也不肯见他,甚至王妃病重的消息也不想听,就这样告诉他他已经被彻底放弃了。
  李裕的心在抖,脸也在抽搐,许久都没能再撑起笑脸来,只能硬邦邦地道:“那就有劳郡主了。”
  又说了几句,他再也没有兴致应付顾家姐妹,让周楚楚送了她们出府去了。
  只是客人刚出门,大花厅里就被他砸得一片狼藉。
  他居然落到了这样的地步,太子继位成了新帝,太后却对他已经彻底死了心,他没有了差事,也没有了希望,难道从今以后只能做一个清闲的宗室,与那个位置再无半点瓜葛了?
  他精心安排筹划这么多年,难道就为了变成这样?
  这一切要怪谁?狂怒中的李裕狠狠地想着,要怪就要怪那个还不曾断气的贱人,若不是她吃里扒外将私兵的消息告诉高昌国,让他一下子断送了五千精兵,又怎么会在他早就得知陈留王起兵叛乱之时,只有数百亲卫跟随他入宫,原本可以一举将他们都拿下,把长安与太极宫都掌控在他手里,那么现在坐在那个至高无上位置上的就该是他。
  他应该是大唐天子,不是那个无用的酒囊饭袋!
  可是这一切都被这个女人给毁了,所以他要日日折磨她,不让她好好活着,也不能让她轻易死去,要她好好尝一尝生不如死的滋味,甚至连她腹中的孩子都没放过。
  可是这些也不足以让他平息怒火,他怎么能甘心,明明只有一步之遥。
  只是他的不甘心终究也没能改变什么,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了,太后也被接回了宫中,是前一日圣人亲自去了奉安殿,带着群臣长跪在先帝灵柩前,又是痛哭流涕许久,齐齐请求太后回朝,主持登基大典。
  太后再三退让,终究是心疼不忍,才勉强答应了,在众位朝臣的迎接下,带着顾明珠一众人回了宫中,这一次是住在了历代太后居住慈康殿中。
  登基大典很是恢弘,朝臣百官藩王宗室尽数入宫,在太极殿前齐齐拜伏在地,山呼万岁,看着太后从刘全手中捧着的金盘里取过旒冠,亲自替跪在面前的圣人戴上,将玉玺交到他手中,算是礼成了,那一刻太极宫与天下都闻听到鼓楼上九声鼓响,大唐有了新的君王。
  顾明珠立在一旁的命妇中,也屈膝拜下,只是她的目光却是忍不住望向另一边的人群之中,那里有一个挺拔的身影,在人群中卓尔不群。
  是崔临,他今日代表世家入朝觐见。
  这让圣人大喜过望,先帝到最后也未能收服世家,而他刚刚登基,世家便愿意臣服,这不能不教他倍感得意,在登基大典上大笑,允诺崔临让世家子弟入仕,自此世家与皇室的决裂到此结束了。
  但是顾明珠却不觉得这样简单,当初世家支持的是陈留王,陈留王叛乱,纵然世家不会再给陈留王陪葬,却也不会这样轻易就转而支持新帝,除非这其中有什么别的缘故。
  她想起了那一日崔临入宫,与太后密探许久的事,只怕那一日太后便与世家达成了某种协议,才会有今日的局面。
  只是是什么协议呢?顾明珠望了一眼站在正中的太后,只见她微微含笑,神色威严端庄,看不出端倪来。
  不过无论如何,世家能够与皇室和解,对于崔临与顾明珠而言都是再好不过的事了,顾明珠无法想象,若是真的陈留王登位,顾家该如何是好,而她与崔临又该如何自处。
  登基大典之后,圣人在太极殿大宴群臣,所有前来觐见朝贺的都被留下欢庆,太后却是推说身子不好,将命妇的宴席交给了淑妃,自己带着顾明珠等人回了慈康殿。
  “太子妃今日称病,不曾去登基大典。”徐司言给太后按着额角,轻声道。
  太后眼皮也不抬:“她还记恨着呢,圣人不曾下册封的诏谕,她始终只是太子妃,自然是不肯去登基大典的。”
  说到这里,她又忍不住皱了皱眉,历来是新帝接了册封的诏谕就会下封后诏书,在登基大典上,太子妃应当是以皇后的身份出现,只是圣人如今迟迟不下封后诏谕,却不知是怎么回事。
  不过她也不想过问,太子妃的愚蠢实在让她头疼,索性不理会。
  她唤了顾明珠过来:“明日博陵崔氏长房大夫人要入宫来觐见,你让人准备一番,这是世家十数年来头一回入宫,不可怠慢了。”
  崔大夫人?顾明珠愣了一下,一时心思有些浮动,眼前恍然浮现出那个高傲带着挑剔目光看着自己的崔大夫人,她要入宫了?


第472章 再次见面(第二更)
  崔大夫人的马车停在了慈康殿前,看着玉阶上的殿阁,她神色凝重。
  作为崔氏当家主母,她自然知道这一次入宫觐见的重要性,世家终于再次入朝,可以摆脱这十几年来固步自封的困局,也能够挽救世家渐渐衰败的局面。
  为了这一天,世家付出太多努力和心血,她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一切付诸东流。
  她定了定心,带着婢女向着玉阶上走去。
  “太后娘娘安康。”崔大夫人行礼拜下。
  太后笑着让人扶了她起来:“夫人太多礼了,说起来,我们已有十数年未曾见过了。”又让人送了榻席上来。
  崔大夫人笑着谢了恩,在榻席上坐下:“娘娘说的是,已经许多年了,娘娘却是青春依旧。”
  太后苦笑了笑:“我已是未亡人,不过是在宫中苦熬日子罢了。”
  她话题一转,问起了家常来:“夫人从博陵到长安怕是花了不少时日吧,博陵那边如何?素来听闻博陵人杰地灵,景致秀美,却也不能过去看一看。”
  崔大夫人笑着道:“博陵不过是北方小城,哪里比得上长安繁华,娘娘过奖了,从博陵到长安要六七日的车程,我走得不匆忙,倒不觉得久。”
  太后点点头,又说起了崔家的事:“崔氏儿郎个个人才出众,光五郎一人就教人心折。”
  崔大夫人忙道:“不敢,五郎年轻难免行事有些莽撞,还望娘娘莫怪。”
  “崔家如今还有几位郎君?若是能入仕为官,倒是社稷之福。”太后笑道。
  崔大夫人正好要提起一桩事,借着这个话头便说了下去:“娘娘隆恩,崔氏子弟众多,倒是有几位要入秋闱,愿能为朝廷效力。”她顿了顿,“只是还有一桩事,想求娘娘一个恩典。”
  太后笑得平和:“夫人请说,不必如此客气。”
  崔大夫人轻笑着:“也是一桩喜事,是荥阳郑家与崔家自来就有联姻的旧例,先前又定下一门婚事,是郑家长房大娘子与我们二房的郎君定了婚,只是族里想求娘娘赏个恩典,能够得了娘娘的赐婚,也便是两家之福了。”
  其实这也是世家向朝廷表达诚意,若是能得了皇室赐婚,也就更加稳固了世家入朝的事,算是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何况赐婚不比寻常联姻,崔郑两家也能更加亲密。
  太后听闻此事,笑得更是眉目舒展:“这是喜事,崔郑两家自来是世家之首,能够联姻也是好事,你便是不说,我知道了也要锦上添花的,不仅要赐婚,还要赏赐,算是我的心意吧。”
  崔大夫人忙起身谢恩:“多谢娘娘恩典,能得赐婚已经是感激不尽,哪里还敢求赏赐。”
  太后笑着摆摆手:“就当是我给两家添添喜。”
  她吩咐徐司言:“唤明珠进来,让她替我起诏。”
  崔大夫人听闻明珠两个字,目光不由地跟着往殿外望去,她早就听说顾明珠深得太后器重,一直留在太后身边,如今看来所言不虚,太后竟然连凤诏也让顾明珠草拟,这绝非寻常的信任。
  顾明珠跟着徐司言进来的时候,正看见崔大夫人目光灼灼地望着她,不由地微微低头,神色依旧从容,在一旁案几上坐下,替太后写诏书。
  崔大夫人看着她衣着打扮并不算出挑,半新不旧的宫装,头上也不过一两朵绒花,金玉首饰都不见,却是难得地柔和亲切,提笔写诏时神色平静安然,让人心里也不仅跟着安定了下来,少了些许浮躁。
  看了又看,她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却是忽然转头与太后道:“说来惭愧,我还有一事要求娘娘恩准。”
  她看了看顾明珠,笑着道:“我对零陵郡主一见如故,很是投契,不知可否请郡主作赐婚使,前去博陵崔家赐婚。”
  太后脸上的笑容一滞,目光带着疑惑地望向顾明珠,又看回崔大夫人,好一会才笑道:“大夫人也喜欢明珠,这倒是不奇怪,她素来聪慧知礼,很得我喜欢,所以才一直留在身边。”
  却没有说答应不答应。
  顾明珠心里也是猛然一跳,不敢相信地望向崔大夫人,不明白为何崔大夫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何要让她去博陵。
  崔大夫人神色倒是平常,轻笑着:“说来也是缘分,只因为那位嫁入崔家的郑家大娘子与郡主也是旧识,从前还时常走动,所以想着请郡主去博陵赐婚,也算是再合适不过了。”
  太后这才笑着望向顾明珠:“还有这样的事?”
  顾明珠微微低下眉眼:“郑大娘子与我的确是旧识,先前也曾走动来往。”
  “既然是这样,那这赐婚的事便交与你吧。”太后终于松了口,“你随大夫人一道去博陵,也去看一看百年世家的风采,替我瞧瞧博陵的风土人情。”
  顾明珠心中乱成了一片,脸上却是半点不敢表露,起身应下:“是。”
  崔大夫人笑了起来:“郡主宽心,博陵虽然比不得长安,定当尽力款待,不敢委屈了郡主的。”
  太后笑着抚了抚鬓角:“她们都是身娇肉贵的娘子出身,与安平一般,怕是都不曾出过长安城,比不得世家娘子的眼界,还请夫人多多指点她才是。”
  崔大夫人忙道不敢,二人又闲话好一会,崔大夫人才起身行礼告退,乘了马车出了太极宫。
  顾明珠从殿中退了出来,回了自己的偏殿坐下,心中却很是不安,她实在弄不明白,崔大夫人为何要让自己去博陵,思量了一会,让人往尚宫局去了一趟,她要送了消息给崔临,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崔临那边很快回了消息过来,却只有几句话,让她安心去博陵,一切都他。
  虽然他并没有说明白事情究竟,可不知为什么,顾明珠的心里就是安定了许多,不再惴惴不安地猜测,吩咐小葵收拾行李,准备去博陵。
  只是走之前,她还是回了一趟郡主府,去将军府与顾青、毛氏几人告别。


第473章 别扭的大夫人
  从宫变那一日,顾青便不曾与顾明珠单独见上一面,有许多话要叮嘱也无法说,这一次听说她要去博陵,顿时又多了一份担忧,让她去了前院书房。
  “……如今大局已定,太后怕是不会轻易罢休,还会再插手朝政,明珠你也该是时候替自己打算了。”顾青皱着眉头说道。
  实在是不能不担心,顾明珠跟在太后身边,太后必然会将朝中之事交与她去办,她一个未出阁的娘子且不说名声如何,就是若有半分差错只怕也是难逃被卷入麻烦之中去,何况顾明玉与顾明丽都已经出阁,顾明珠身为长姐却连婚事都没有定下来,他怎么可能不担心。
  顾明珠微微蹙眉:“父亲放心,我已经有打算了。”
  顾青却是不肯罢休:“你如何打算?不如改日我入宫求见太后,与她提一提。”
  他忽然又发觉不对,这牵涉到顾明珠的婚事,他一个男人怎么好说这些,又犹豫道:“要不让你二婶入宫说一说。”
  只是毛氏又没有诰命在身,如何能够入宫,一时他也不知怎么好了。
  顾明珠看着父亲那踌躇担忧的神色,心里微微有些软,轻声道:“父亲不必为我担心,我会安排妥当的。”
  她也不想再留在宫中,原本入宫只是别无选择,可现在她却还有事未办完,只盼自己能够照计划顺利地离开宫中,不会牵连顾家与其他。
  顾青却是想着自己房里如今没有当家主母,还得把顾明珠的事交给毛氏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