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30部分

明珠娘子-第230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不好意思问顾明珠,便围着去过长安的崔宁问着,摆弄着。
  崔宁原本觉着被送去族里教养是件丢脸的事,这一次回府都觉得抬不起头来,方才崔十二娘问起她,她心里便慌了,只是到了这时候,姐妹之间都已经把那点事抛在了脑后,围着她问长问短,就像从前她在府里时候一样,心里不由地轻松了许多。
  脸上也有了笑容,与她们小声地介绍起来,还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眼顾明珠,目光里有着羞怯怯却不乏感激的笑容。
  她被送到族里的时候,崔临让人给她带了信,与她说起了从前在长安的事,她也从信上知道了顾明珠许多事,对她那些芥蒂已经消散了,也知道眼前这位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娘子过得何其艰辛不易,却还能坚强到让人刮目相看。
  她跟着嬷嬷学规矩也已经开始明白最初郑媛与她说的那些话用意何在,对顾明珠更是多了几分内疚,这一次见到她对自己并没有记恨,才彻底放下心来,渐渐恢复了这个年纪该有的活泼。
  只是这样欢快的气氛没有维持多久,有小婢道:“郑家大娘子来了。”
  郑媛来了!
  崔家那几位娘子顿时停了手望向水榭外,看着那艘兰舟靠近,眼中都有些热切,郑大娘子郑媛贤德淑惠才华出众,这些年可是世家娘子的典范,她们也是仰慕的。
  只是零陵郡主也在这……她们不由地又转回头看向顾明珠,这两位的关系只怕很是复杂,毕竟这里面还有崔临的存在,只怕今日的宴席不那么简单了。
  她们还是好奇猜测与打探,她们身后的崔宁却是白了脸,没有了方才的轻松,慌张地退到后面,像是有所畏惧一般。
  顾明珠察觉到了她的不对,不由地看了她几眼,慢慢走过去,低声道:“七娘子可还好?”
  崔宁看了看她,低声道:“我不知道郑大姐姐也会来。”
  她不想看见郑媛,一想到她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郑媛曾是她最信任最仰慕的人,她一心依赖她跟随她,却差点被她利用了,从前不明白,现在已经知道了的崔宁对郑媛是百般复杂的感觉,只盼不要看到她,仿佛一看到她就想到先前自己的愚蠢与无知,心里那一个完美的郑媛好像就此破碎了。
  可是她不能不见,顾明珠也不能不见,郑媛今日是被请来的。


第477章 再见面
  郑媛扶着婢女的手下了兰舟,笑容温和如同缓缓流淌的泉水,恰到好处地让人心生好感,她上前拉住了要给她见礼的崔四娘子与十二娘,柔柔道:“你们这又是做什么,这是要与我生分了?”
  她从前与崔家常走动,与这几位娘子自然很是亲近,何况那几位也与从前的崔宁一般,对郑媛有着许多的仰慕与信赖。
  她们都是满眼欢喜,与郑媛说着话,崔婷更是眼神亮晶晶地走在她身边:“郑大姐姐可是前些时日到了博陵,也不曾过府坐一坐。”
  崔娉终究是老成持重几分,虽然脸上也满是笑容,只是她注意到了站在水榭中并不近前来的顾明珠与崔宁,她们脸上的神色有些不对劲,顾明珠倒也罢了,只是平平淡淡,看不出喜怒,崔宁却是已经变了脸色,目光也都躲开不敢往这边看过来,全然没有了当初对郑媛的热络欢喜。
  这是怎么了?往日崔宁对郑媛可是最为亲热的,怎么现在……
  崔娉忽然想起母亲崔三夫人与自己提起郑家这门婚事,很是吃惊地说道:“……不是说与长房那边结亲,怎么成了二房里的三郎了。”
  “那可是崔五郎,是族里的宗子,是崔玮能比的吗?”崔三夫人摇了摇头,“虽然都是崔家嫡出子弟,但也是天壤之别。郑家怎么会答应换了亲事?”
  她思量许久,也不知道里面的缘故,只是叮嘱崔娉平日里多加留心,毕竟三房不比长房与二房,崔娉的父亲崔三郎是个真正的风流文士,平日里吃酒会友,并不擅长经营打点,三房里的产业也都比不得长房与二房,所以三房也不过是想在府里安安生生过日子,不敢想那些事。
  所以崔娉往日在崔府也是小心翼翼地,行事说话都比别人多想许多。
  她心里打了个顿,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些,才道:“进去说话吧,郡主与阿宁再也里面呢。”
  郑媛神色如常,笑着点头:“我也许久不曾见过她们了……”
  说着话就看见顾明珠与崔宁在水榭中榻席上坐着,望着她都有些说不出来的复杂,只是崔宁与顾明珠之间却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她目光闪了闪,很快笑着屈了屈膝:“郡主。”
  她终究是郑家大娘子,顾明珠倒也并不托大,微微欠身还了一礼:“郑大娘子。”
  崔宁这会子才咬了咬唇,起身与郑媛见礼:“郑大姐姐。”
  没有了从前的亲热,眼神也在闪躲,行礼却是规规矩矩,看样子去了崔氏族里的确是被好好教导了一番。
  郑媛抿嘴笑望着她:“瞧瞧阿宁,如今也是大有长进了,从前我说你总不大愿意,如今却真正像个世家娘子了。”
  这话听着是在夸崔宁,却让一旁的崔婷有些不情愿了,她噘着嘴:“从前郑大姐姐就夸宁娘,如今还夸她,难道我们就不如她?”
  她一边说着一边撇了撇嘴:“她可是回了族里,在老夫人身边,自然是要学规矩的,从前也不是这样。”
  崔宁有些难堪地低下头去,她很怕被人提起被送去族里学规矩的事。
  顾明珠在席上看着崔宁为难的样子,笑了笑开口道:“郑大娘子离开长安很是匆忙,我都不曾得到消息送一送,就听说娘子已经回了荥阳去,再见便是在博陵了。”
  郑媛一直稳稳当当的笑容有了一丝扭曲,她最不情愿就是让别人提起就是这一桩婚事,原本她应该嫁给崔临,风风光光成为崔家宗妇,可如今却要被嫁给籍籍无名的崔玮,却还不是自己情愿的,是被强迫的,那个幕后主使居然还是崔临!
  她一想到就觉得不平愤慨和痛恨涨满了心胸,恨不能发泄出来。
  可她不能,她还得摆出一副贤淑大度的模样,至少要让崔家人觉着她才是最合适的宗妇人选,她才是那个配得上崔家最杰出的郎君的人,让他们后悔,尤其是崔临,她要时时刻刻提醒他,放弃了自己选择顾明珠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想到这里,她脸上的光华又恢复了些许,声音温柔婉转:“是我的不是,原该与郡主作别的,只是因为族中有事,走得太过仓促,如今能够在博陵见到郡主,这可真是难得。”
  顾明珠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反而转过头去与崔宁笑道:“我才到府上两日,见府里景致清幽雅致,却也不曾到处走一走,七娘子可否为我介绍一二?”
  崔宁愣了愣,很快明白过来,这是顾明珠的好意,要帮她脱离眼前的困境,她不由地抬头望了一眼顾明珠,心头更是多了几分感激,轻声道:“是,我与郡主说一说。”
  见着崔宁不但不再厌恶顾明珠,反倒对她亲热许多,郑媛目光一冷,也笑盈盈地与崔娉、崔婷话起家常来,时不时还与崔家族里旁支的娘子们说几句,倒也瞧着很是热络,仿佛依旧是那个风度出众的郑大娘子。
  崔娉与她说着话,目光却是时不时瞟向另一边的顾明珠与崔宁,心里转过了许多的念头。
  坐了一小会,又有几艘兰舟靠向水榭来,婢女们含笑道:“郎君们来了。”
  水榭里的娘子们忙都起身来,这一场宴席请了崔家的子弟与娘子们一道,因为都是自家人,也就不那么避讳了,只有顾明珠与郑媛两个外人,却不知道素来精明的崔二夫人为何却像是忘记了这一桩一般,也请了她们一道来,只在中间隔了一层纱幔。
  为首的那艘兰舟停在水榭边,崔临、崔奕与另外两位郎君一起下来,向着水榭走过来。
  隔着薄薄的纱幔,顾明珠能够清楚地看见崔临俊美无畴的侧颜,他步履如行云拂风从容洒脱,走到榻席上一撩衣袍坐下,他身后的崔奕与崔家另外两位郎君也都是姿容出众,大步入席坐下。
  郑媛也在看着纱幔另一边,目光落在崔临那张清冷的俊脸上许久也挪不开去,就是这个人让她记挂了许多年,最后却也是他终结了自己的念头,她恨,恨崔临,也恨顾明珠!


第478章 总会有些意外
  第二艘兰舟晃晃悠悠靠近来,又下来几位年轻的郎君,也是俊秀风雅,只是比起崔临与崔奕二人来,终究是黯淡无光。
  当先那位更是略显憨厚,圆圆的脸上笑容满满,见了崔临快步上前来:“五郎从长安回来,却也不曾与我们说过,今日才见到你。”
  崔临见了他们几个,露出一丝笑容:“三兄,六郎……”
  顾明珠原本只当这几位是崔家寻常子弟,只是她低头去取案几上的碗盏时,不经意间发现了郑媛的脸色很是怪异。
  那张原本柔美娇艳的脸上此时已经有些狰狞,目光定定望着纱幔外一个隐隐约约不甚清楚的身影,那不是崔临,倒是那位三郎。
  顾明珠心头一动,轻轻侧过脸与坐在一旁一直不曾说过话低着头的崔宁道:“七娘子,这几位都是府上的郎君?”
  崔宁抬起头来看了看,轻声道:“是,最前边那位是二房的三兄玮郎,后边的是三房的六兄殷郎……”
  顾明珠恍然明白过来,原来那一位就是郑媛要嫁的崔三郎崔玮,看言谈举止也是有礼有度,可是郑媛不知为何却是一脸厌恶地看着她,连如花一般的容貌都有几分扭曲了。
  郑媛的确是厌恶极了眼前这个人。
  她不是不知道崔玮,自小她就常来崔府,崔家的郎君她也都识得,只是她眼里一直只有崔临,毕竟崔临就算是在崔家郎君中也都是夺目的存在,让人无法看到别人。
  所以在她的印象里,崔玮也就是个黯淡无光的影子,隐约记得是个看起来很敦厚的人,并没有太多世家的风范,便是个寻常人的模样,没有太多光芒,或者说在他的兄弟面前他的光芒羸弱不起眼。
  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她的夫婿!难道她一辈子就要与这样的人在一起,看着自己的最美好的一切就葬送在这样的人身边,做一个无用的男人的妻子!
  郑媛心里那已经如同野兽一般的恨就要挣脱枷锁,扑出来撕咬眼前的所有。
  她死死盯着崔玮,看着他走到崔临身边坐下,与崔临几人说着话,笑容憨憨地让人心生好感,只是这一刻郑媛却是生不出半点好感来,她只有无止尽地厌恶,看他说话厌恶,看他举止厌恶,甚至他在那里就是不舒坦的存在,恨不能让他消失了去。
  她别开眼去,正看见了坐在崔玮身边的崔临,那一刻鲜明的对比,更让她心中的愤恨十倍百倍地膨胀起来。
  崔婷正与崔娉说着自己母亲从袁家带回来的东瀛画,兴致勃勃的她拉了拉郑媛:“郑大姐姐你一定见过那些东瀛僧人带来的画对不对,那样鲜艳别致……”
  郑媛恍然回过神来,扯了扯嘴角笑了笑:“是,那可是稀罕之物。”
  只是她的目光沉沉扫过顾明珠,落在崔宁与股明珠身上,许久才挪开去。
  这一场给崔婷设的生辰宴并没有多么热闹,崔家的郎君娘子自幼受教甚严,宴席上几乎无人开口,都是安安静静的用着饭食,只有在撤去了饭食之后,郎君们才在水榭另一边坐着煮酒小酌谈论了一会。
  而这一边的几位娘子更是沉闷,崔娉没有再坐在郑媛身边,反倒是说水榭里风大,将榻席挪到了后侧坐下,离着顾明珠与崔宁反倒更近了些。
  崔婷是不知道这些的,她欢欢喜喜地缠着郑媛说着话,每每说到什么得到了郑媛的赞同,便仿佛得到了窝丝糖的孩童,欢喜雀跃不已。
  顾明珠倒是不在意这些,她靠在扶栏边,一只手支在扶栏上,托着雪白如玉的脸颊,望着清波袅袅的池水,微风徐徐倒是很惬意。不知为什么,这一刻的她并不觉得拘谨,尽管身边坐着的都是不相熟的陌生人,身处的也是对她并没有太多善意的崔府,但她就是不知不觉放轻松了心境,安然享受着这一刻的自在。
  或许是因为纱幔外坐着安稳如松的那个身影吧。
  坐了片刻,宴席终究是散了,众人又乘着兰舟回去。
  从水榭下兰舟的阶梯极宽,两侧都停着兰舟,台阶上湿漉漉的满是水,下来的人们不得不小心地撩起袍摆,踮起脚尖往兰舟过去。
  崔婷算是主人家了,她一边皱着眉噘着嘴走着,一边吩咐道:“快让人去取了地毡来铺上,怎么突然这样湿滑了,先前不是还不见如此,若是一会踩湿了绣鞋可怎么好。”
  娘子们穿着的都是轻薄的丝履,碰不得水的,所以这会子也都扶着婢女踮着脚一步步走着,好在阶梯不长,十余步就能下去。
  虽然都是小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