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50部分

明珠娘子-第250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絮絮叨叨满是让毛氏歇息好好养身子的话,再没有半点散漫冷漠了,倒更像是个碎嘴的婆子。
  毛氏瞧了他一眼,哼了一声,这才消停了下来。
  顾青听到消息却是许久也没有说话,把随从都打发了出去,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足足一个多时辰,没有人知道他怎么了。
  他坐在榻席上,目光落在案几上那一只青玉山子,那是当初宣阳大长公主的陪嫁,也是她的心爱之物,这些年来一直被他放在书房里陪伴着自己,这一刻他望着却是有百般滋味。
  崔临的确是人品出众,外间的种种赞誉并不假,他足智多谋更是心思沉稳,论起来真的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人,顾青那一日跟崔临在书房密谈之后,便很是震惊。
  依着他在权力场上这数十年的眼光看来,崔临的城府与谋略只怕不逊于他们这些老臣,让尚算壮年的他不禁生出后生可畏的感觉来。
  所以这些时日他也想了不少法子,要让太后就算不答应崔家的求亲,也能让顾明珠的婚事不会糊里糊涂就安排了。
  可是这样一门好婚事真的成了,这是欢喜的事,可是他不知道为何觉得心中酸涩沉重,望着那座山子,眼睛竟然微微湿润起来。
  “这是好事,明珠她日后一定能好好的……”他喃喃自语着,像是说给那座山子的主人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听到消息的其他府邸也都各有心情,但大都是对这门婚事满是嫉妒和羡慕,毕竟这样由皇家赐婚嫁去世家这数十年来可是头一例,何况还是人中龙凤的崔五郎亲自去求的,更是想也不敢想。
  赐婚诏谕下了之后,崔家家主崔丞带着崔临入宫谢恩,言辞之间都是对这门婚事的满意和感激,这倒是让太后很是吃惊,她看了一眼崔临,笑容破有些意味深长了。
  那一日崔临独自一人入宫求亲,她便思量着必然是崔家对这门婚事是不答应的,毕竟世家不与外族婚嫁的规矩森严,也算来重清誉,顾明珠就算嫁过去,世家也不会因此与顾家有什么太多结交,何况顾家不止一个女儿,还有顾明玉,顾青不会不思量的,如此倒也免了不少担忧。
  而她之所以松口答应这门婚事,也是因为崔临,他开出来的条件让太后不能不答应,毕竟用一门婚事能够换来这么多,她没理由不答应。
  只是今日看来,崔丞倒像也十分满意这门婚事,这倒是奇怪了。
  也让她不能不更深思一番。
  这些时日朝中看起来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太后提出的让淮南官吏富贾开私仓赈济灾民的打算被显王与诸位大臣给否了,显王还是提出要户部出赈灾粮,不够之处再挪用部分军粮送去淮南,让太后大为震怒。
  而更有密报送到了太后手里,郑家与卢家的旁支子弟竟有几人已经投效显王府,如此一来朝中局势便有些变化了,原本是太后亲手扶持上来的显王,如今却是支持起那些儒家道统,也不肯听从太后之意,还有了两大世家的支持,如虎添翼。
  太后越发烦闷,也知道此时,剩下的崔家与袁家的支持便极为重要,若是几大世家都支持显王,那即便日后圣人殡天,显王登位,她这个太后也只能被赶回内宫,将手中的权势尽数交出,任人宰割了。
  她还不能任由这样的事发生!
  看了看一脸谦虚恭敬的崔丞与平静而坐的崔临,太后挑了挑眉,或许这门婚事也是个不错的契机。


第519章 担忧的事
  顾明珠的婚事激起了不小的波浪,贵府与世家的联姻是数十年都没有的,何况这一次是太后最看重的零陵郡主,一时间在长安激起千层浪。
  只是崔临实在太过优秀,世家的身份也过于炙热,即便是零陵郡主,也还是教人猜测,不少人以为是太后主动赐婚,为的就是要笼络崔家。
  毕竟这时候的郑家与卢家已经极力支持显王,并上奏请太后交出玉玺,由显王执掌朝政。
  也有人猜测,是崔家主动向太后提起的婚事,为的是要与郑、卢两家对抗,需要得到太后的支持。
  各种流言揣测满天飞,还有不少夫人登将军府的门,旁敲侧击想从毛氏那里打听出来些许消息,以此揣测出太后的心意。
  只是毛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打起精神应付着一波又一波前来道贺的人,一时忙得不可开交,顾元担心她的身子,也帮着出来打点,倒不像从前那样不务正事了。
  饶是这样,为了帮着打点,连顾明玉也回府来了,帮着一起操持,也是脚不沾地。
  可是这件事的正角儿顾明珠却是闲闲地在千秋殿里,与安平公主对弈,有一搭没一搭地下着棋。
  安平公主放下一枚黑子,抬头看着顾明珠,看她捏着一枚棋子怔怔出神,偏偏嘴角有一抹清浅的笑容,这样的顾明珠她可从来没有见过。
  “嗯哼……”安平公主轻轻咳嗽了一声,“明珠,该你了。”
  顾明珠猛然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走神了,忙忙掩饰着自己的心虚,低下头放下棋子,抿了抿嘴:“这一局我怕是要认输了……”
  安平公主忍不住笑了起来:“方才便一直心不在焉,依看我你哪里还有心思下棋,只怕这会子都已经不知道飞到哪一处去了。”
  顾明珠不由地红了脸,收拾起棋局来:“你又胡说,我不过是想着别的事,哪里有什么。”
  安平公主这些时日以来一直未曾露过笑脸,这会子却是笑得畅快:“我还没说是什么事,你怎么就知道我说什么。”
  她看着脸红到耳根的顾明珠,用团扇掩着嘴笑着:“这几日瞧见你都是这样,还真是有趣。”
  顾明珠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忽然又笑了起来:“听闻太后娘娘让庄王妃寻访人才出色的郎君呢,说不定就是……”
  安平公主闹了个大红脸,却又很快敛去了笑容,低声道:“莫要提这个。”
  她也听到了消息,这些时日太后虽然忙于政务,对她的婚事却也是上了心,让庄王妃在勋贵与贵府中四下打听,想要替她挑一个出色的驸马,只是她心里却是不知为何始终觉得难过。
  她当然知道太后是一心为她,可是想到躺在病榻上就已经被太后安排好后事的圣人,还被囚禁在百福殿的贤王,不知为何她便觉得心里凉飕飕的,像是失去了最初的依靠与安慰感。
  她也知道身为公主,婚事从来不由得自己选,历来公主的婚事便是国事,她也早就已经接受这样的命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这一刻却是忍不住心酸,更是忍不住想起除夕那一夜,那个站在自己身边的身影,仿佛就在昨日,却很快只能湮没在回忆里了。
  顾明珠看她心绪不佳,收了笑轻声道:“这是怎么了,你若是有什么心思,不如与我说一说。”
  安平公主苦涩地一笑,摇了摇头。
  只是此时别人却没有顾明珠的清闲,太后很是看重崔临与顾明珠这桩婚事,将婚事交给了礼部与尚宫局,礼部打点婚礼仪程,尚宫局却是替顾明珠准备嫁妆。
  吉日定在九月初八,这也是太后挑的,是说秋高气爽,顾明珠一路去博陵也能顺顺当当的。
  其实顾明珠心里明白,太后是怕圣人的身子撑不住,若是真的国丧,只怕婚事要被耽搁了,而太后此时对这桩婚事却是寄予不小的希望,自然是越快越好。
  只是如此一来,时间便不多了,要准备的东西却还很多,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
  崔家看起来也十分上心,按照礼部安排的时日交换了庚帖,再送去合婚自然都是千好万好,用红绸包裹了庚帖送到宗祠里供着。
  顾家更是张罗了起来,虽然宫中赏赐了陪嫁,尚宫局样样都安排妥当了,但是顾青还是让毛氏将府里的两处庄子折了现,要给顾明珠置办上好的头面衣料做陪嫁。
  可是纵然如此,贵府里还是有不少人不看好这一桩婚事,尤其是府里有待嫁娘子的,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情,眼看着就要是小定了,崔家还真能认真对待吗?
  历来小定礼上男方家眷都要给准新妇梳头簪钗,若是真的满意的,来的都会是男方得脸的女眷,可是崔家远在博陵,而崔氏一族对于这一门亲事的态度也让人看不明白,他们真能认认真真对待这一门亲事,会给顾明珠体面吗?
  于是七月十六小定的日子,将军府的宾客多到令人咂舌,长安城的贵府都来道贺了,连宗室里都惊动了,庄王妃与端王妃都亲自来府上观礼,还带着自己的长媳,这样郑重的对待,只有在宗室的婚事上见过,顾明珠的婚事却也让她们如此重视。
  只是没有人会觉得惊讶,因为比起宗室,太后的态度才叫人惊讶。
  郡主的婚事虽然大都是赐婚,但小定礼都是娘家准备的,太后却是命徐司言来帮着打点,更是赏赐了不少物件添彩。
  只是这些只能让宾客们觉着太后的看重,却依旧无法打消对于崔家态度的疑虑,人人都抱着等着瞧的心思,倒要看看会如何。
  顾明珠坐在榻席上,阿碧小心地替她绾了发髻,簪上七宝累丝步摇,整理好衣裙,仔细看了又看,这才退到一旁。
  小葵忙碌地唤着小婢端了披帛上来,又替顾明珠系上腰佩襟步,笑盈盈地道:“今日外边可是格外热闹,都是来贺小定的,听说府里都忙不过来,还让人出去定了好几桌席面呢。”
  阿碧抿嘴笑了笑,却没有她那样的欢喜,忍不住轻叹一口气:“还不知道一会崔家会是哪一位来行小定礼……”
  连她们也都在担忧,一会的崔家会是什么情形。


第520章 小定
  看着满是担忧的身边人,顾明珠倒是从容如常,到榻席上坐下:“时候还早,小定礼要晚些才能送来,还是先歇一歇吧。”
  她说着,倒是毫不顾忌自己今日是准新妇的身份,歪在凭几上,信手翻起案几上摆着书卷来,倒是自得其乐。
  这几本都是崔临让人给她送来的,知道她这些时日必然是被拘着哪里也去不了,怕她烦闷,特意寻了闲游杂记给她解闷的,她还真是喜欢。
  把阿碧与小葵看得直摇头,苦笑着:“郡主,今日可是小定礼。”
  顾明珠拈起一颗蜜渍梅子放在嘴里,酸甜的滋味让她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吐了吐舌头,才笑眯眯地道:“我知道呀,一会我就坐好了让她们好好看。”
  全然没把崔家会是谁来下小定礼的事当回事,就好像那是无关紧要的事一样。
  阿碧与小葵叹口气,只好退下去安排别的事,一会有那么多宾客过来观礼,还有许多要打点的事。
  在前院众多人的猜测下,崔家的人按着吉时到了。
  崔家的马车停在了府门前,下来数位婢仆上前撩开帘子,从马车里扶出来一位女眷,簇拥着向着将军府进去。
  宾客们得了通报,顿时都打起了精神来,翘首以盼地朝着堂外张望着,毕竟人人都好奇,崔家究竟会是谁来下小定,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崔家旁支在长安开了府,所以也都猜测到了,崔氏一族没有得脸的女眷在长安,只怕来的会是那位旁支的当家夫人。
  嫉妒的人暗暗撇了嘴,心里嘲笑着,虽然也是世家的夫人,旁支与嫡支可是天差地别,零陵郡主就是再品貌出众再荣耀无限,却也是不得婆家看重的,有了这么件事她们心里总算平衡一些了,不然有了零陵郡主这一门婚事珠玉在前,之后长安这些娘子定下什么样的婚事都是黯然失色的。
  婢女已经快步进来通禀:“崔夫人到了。”
  内堂里的诸位夫人娘子都起身来,虽然来的是崔家旁支的夫人,却是代表崔家的长辈来下小定,谁也不敢拿大,也就客客气气地见礼。
  直到那位崔夫人踏进内堂来,淡然却不失礼数地与诸位夫人回礼的时候,女眷们才惊愕地愣住了。
  崔氏旁支到长安也有些时日了,当家的崔二夫人许氏与勋贵府上也时常走动,不少夫人娘子都识得她。
  可是眼前这位却不是崔二夫人,气度更是端庄雍容,言谈举止都让人心生敬畏,她是谁?
  还是坐在上席的庄王妃认了出来,她先前入宫时在太后跟前曾经与崔大夫人曾见过一面,眼前这位不就是那位崔氏当家主母崔大夫人。
  她惊讶地起身来:“竟然是大夫人亲自来了。”
  众人一片哗然,崔大夫人不是还在博陵?怎么会赶了过来下小定?
  难道是为了与顾家的婚事才赶过来的?
  崔大夫人迎着一众吃惊的目光,微微笑着,与匆忙上前来的毛氏见礼:“吉时已到,还请夫人引我去行小定礼,再来谢过诸位的厚爱。”
  毛氏瞪大眼看着眼前的崔大夫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夫人请随我来……”
  这位崔大夫人先前并不是个容易亲近的,现在却是态度平和,没有半点骄矜,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