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52部分

明珠娘子-第252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临看着她:“我答应太后,崔家不会坐视这样的局面。”
  这就是代价?
  顾明珠有些迷糊,虽然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她却隐约觉得,太后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答应了,虽然太后的确需要世家的支持,可是眼下的局势也不难看出,即便没有这门婚事,崔家不会坐视郑家与卢家坐大,借拥戴显王的机会,想要壮大势力,崔家在这件事上毫无益处,即便追随郑、卢两家,却也只是拾人牙慧了。
  所以,太后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答应了崔临的求亲。
  只是崔临不肯说,顾明珠只得咽下疑问。
  崔临倒是笑得很是轻松:“这些时日还有许多事要处置,只怕不能时时在胡同口等你了,只能想法子来见你一面。”
  胡同口……
  顾明珠原本已经恢复常态的脸上又烧热起来,她想起了崔临的马车常常在胡同口停着,像是不经意地与她遇见,便会陪她同行。
  她从前只当是凑巧,却也难免有些怀疑,为什么次次都能这么凑巧,可是到这一刻崔临挑明说了,她再也不能装糊涂了。
  看着崔临带着点坏笑的脸,顾明珠一时哭笑不得,崔临这副模样只怕也没什么人见过了,谁能想得到,名扬天下的崔家五郎居然私下里还有这样的一面。
  可是这一面只有她看到了,顾明珠的心里软软的,如同这夏夜里的风。
  夜色深了,崔临起身来:“你有什么事,使了人去西市铺子里,会有人递了消息给我的。”
  他来一趟,大概也是想要跟自己说几句话,叮嘱上几句吧。
  顾明珠抿着嘴,低头轻声道:“你却要如何出去?”
  她唤了阿碧过来:“让人开了侧门,送了郎君出去吧。”
  已经入夜了,崔临若是坦然从正门进出,实在是太过打眼,虽然不怕别人说什么,却还是会有所不便。
  只是崔临笑着道:“不必了,我原路返回便是了。”
  原路返回就是……翻墙?
  顾明珠惊愕地望着他,上下打量着:“方才你真的是翻墙过来的?”
  可是他衣袍雪白,毫无半点狼狈的痕迹,实在看不出是翻墙进来的,脸上也是云淡风轻的从容,也很难想象他会做这样的事。
  崔临笑着:“无妨,你放心。”他向外走了几步,才又道:“西院墙有几处颇为低矮,还是让人修葺一番才好。”
  顾明珠一时看着他的背影愣了愣,好一会才哭笑不得地吩咐了阿碧,第二日让人去修葺。


第523章 以德报怨
  深宫不知岁月,高高的宫墙隔断了长安城的繁华,也隔断了外面的消息,只有那一枝从墙外探进来的金合欢长得极好。
  贤王李裕坐在百福殿的回廊下,抬着头望着那一角瓦蓝瓦蓝的天空,痴痴怔怔目光呆滞,连婢女端上来的青饮都不曾伸手去接。
  若是见过他的人此时再看见他,只怕会吓一跳,此时的李裕已经与从前判若两人了。
  他身上依然穿着石青色亲王海水云崖蟒袍,只是衣袍不再整洁,皱皱巴巴的衣袍上还有不少污迹,像一张灰头土脸的破布一样挂在身上,头上的银冠已经不知去向,粗粗束着发还有不少散乱在脸便,那张当初俊秀清雅的脸上却是隐隐有些发福,或许是甚少出来走动,看起来更是虚虚的白,教人不敢相认眼前这位就是当初人人称颂的贤王殿下。
  他却不曾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似的,只是目光直直望着那一枝金合欢,呆呆坐了好久好久,才开口:“外边是什么响动?怎么那么热闹?”
  宫墙外远远传来笑语声声,还有人道贺的声音,更是隐隐能听到炮竹声,噼噼啪啪格外清脆,像是有什么喜事。
  他被关在这里太久,身边伺候的人也都是太后让人挑选了送来的,自然没有人会给他透露消息,也不会告诉他外边的事,他只能每日枯坐在这里,听着外边的响动,猜测着宫中与朝中的情形。
  起初他还是抱有希望,日日吩咐身边伺候的人去打听太后的消息,想法子替他向太后求情,想要被放出去,在他心里,毕竟自己是太后嫡出的皇子,即便犯了滔天大错,太后也不会太过苛责他,将他关在百福殿也不过是吓唬吓唬他,小惩大诫罢了。
  只是那些人早已得了吩咐,无论他怎么说,责骂或是哀求全都不为所动,只是点头应着,却全然不会照做,他还是被关在百福殿里,一日又一日地煎熬着日子。
  只是在经历了几次吵闹动怒折腾之后,他始终没有见到太后,也没能从百福殿里出去,那一扇紧闭的殿门再也没为他打开过,他也终于明白了,他恐怕是再也出不去了。
  可越是如此,他越是疯狂地想要知道外面的消息,他在盼着圣人驾崩的消息。
  太后只有三子,圣人若是驾崩,国不能一日无君,他自认为自己要比显王李密要出色许多,李密不过是个毫无半点机谋的武夫罢了!
  如此只要圣人驾崩,太后在万般考虑之下,就会想起他,也只有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他身边的小宦却不懂他的心思,便告诉了他:“是零陵郡主的小定礼,太后娘娘赏了好些赏赐,都是高丽、波斯刚进贡来的贡品给郡主,外边是尚宫局在送赏赐呢,很是热闹。”
  小宦说着,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这些时日以来宫中几经风雨,难得有件喜事,谁都盼着能去看看热闹。
  李裕那张呆滞的脸上此时却是有了改变,由白变成了青,浑浊的眼从天空挪向小宦身上:“零陵郡主成婚了?”
  话语最后竟然有些咬牙切齿的意思。
  小宦不明白他是怎么了,只能老老实实地说:“太后娘娘前些时日已经下了诏谕,将零陵郡主赐婚与了博陵崔家五郎君,今日就是小定礼了。”
  博陵崔家五郎!
  这几个字如同大锤一锤一锤砸在李裕的心里,他陡然惊怒起来,顾明珠居然嫁去了世家!还是崔五郎!这不可能,太后怎么可能让顾家与世家结亲,难道她就不怕顾青与世家勾结?
  太后如果真的要立新君,王妃已死,也该是把顾明珠许给他,怎么会给了崔家?
  李裕心里彻底混乱了,像是最后一点支撑都破灭了,他顾不得什么身份,一把拽住小宦:“太后呢,我要见太后……”
  原本这几日李裕已经安静了下来,不像最开始被关在百福殿里那样暴躁,小宦不料他突然又发坐起来,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抽出自己的手退开去。
  李裕一个人坐在榻席上,脸色扭曲,看着那道紧闭的大门,充满着愤怒。
  只是他并不知道,在隔着回廊的垂花门旁,顾明珠正冷冷立在花架下看着他。
  看着他从痴痴怔怔,再变成疯癫,丑态一一收入眼中,许久她才冷笑一声,转身问一旁躬身伺候着的小宦:“殿下这些日子如何?吃用可都还合意?”
  小宦战战兢兢地道:“照着郡主的吩咐,吃用都是上好的,殿下也不曾说过什么。”
  只不过砸了好几次送上去的饭食,将衣袍撕扯烂了,他们也都照着吩咐一言不发地收拾了,任由他发泄。
  顾明珠倒是不惊讶,现在的李裕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贤王殿下了,他如今是阶下囚,彻底没有了希望,只有拿这些发泄。
  只是顾明珠也不曾让人亏待他,太后已经彻底放弃他了,不闻不问,将所有事情交给了顾明珠。
  顾明珠吩咐尚宫局不许有半点差错,衣食用度一切比照从前不差一点,让人挑不出半点不是来。
  只因为她知道,光是被囚禁这个现实就足以逼疯李裕了。
  那个前一世踩踏着她的心血登上太子之位的男人,终于彻底失去了所有的光芒,成为了眼前这个疯疯癫癫的失败者。
  她又看了一眼李裕,吩咐小宦:“这样在殿中枯坐只怕也是无趣,倒不如与殿下多说说宫中与前朝的事吧,想来他会愿意听一听。”
  让他听一听显王监国,世家是如何支持他的事,听一听太后没有半点要放他出去的打算,想来他会更加痛苦,更加绝望。
  顾明珠没有半点觉得自己残忍,毕竟以德报怨不是她的人生法则。
  她带着阿碧与几位女官向着百福殿外走去,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道:“贤王府如今是谁掌事?周侧妃如何了?”
  女官轻声道:“自打王妃去了,周侧妃便病倒了,还不曾见好,如今是管事嬷嬷帮着打点的。”
  顾明珠目光更深,笑容也越发冷了:“走吧,回太极殿去。”


第524章 还不放过
  太极殿前大监陆高正在吩咐小宦端着花坊新送来的石榴花摆放在殿角墙下,他是刘全死后,太后从掖庭挑选到太极殿伺候的,对太后的话言听计从。
  他看见顾明珠来了,连忙点头哈腰忙不迭上前去:“郡主回来了。”
  他挥退宫婢,亲自上前替顾明珠撩开帘子,笑得见眉不见眼,低低声道:“太后娘娘方才还念起郡主,怕是舍不得呢。”
  他态度十分恭敬,举止贴心周到,实在让人难以生出厌恶之心来。
  顾明珠向他点点头,笑着:“多谢大监。”
  陆高那张老脸笑得开了花:“可不敢当郡主的谢,天儿热得紧,这就吩咐人给郡主送了莲子饮来。”
  他对顾明珠的喜好也是了然于心,态度自然地退了下去。
  顾明珠挑了挑眉,带着婢女进了殿去,穿过前殿,转过屏风进了内殿,就看见一身凤纹翟衣的太后坐在圣人的榻前,一言不发地坐着。
  圣人自病危之后便再未醒过,太医署早已是束手无策,更是几次三番暗示已经是不成了,他却一直吊着一口气昏迷不醒,虽然一日比一日衰弱,却始终不曾撒手而去。
  太后每日朝会处理完所有朝事之后,都要来圣人的榻前坐上一个时辰,不让任何人在身边伺候,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顾明珠轻轻走过去,还没到跟前,太后已经开了口:“回来了?”
  没有太多情绪,对于顾明珠进来也没有惊讶,就如往常一样与她平和地说着话。
  “是。”顾明珠在太后身边坐下。
  “听谨言说,小定办得很是热闹,崔大夫人从博陵赶到了长安。”太后脸上有了些笑容,“崔家倒是识趣,不敢委屈了你。”
  顾明珠低了头,有些害羞:“都是娘娘的恩典,父亲也是时时与我们姐妹说着的。”
  太后有些感叹,看着躺在榻席上毫无知觉的圣人,笑容有些苦涩:“你父亲是个有福气的,有你们姐妹,虽然没有个郎君支应门庭,却也不用看着兄弟相残,家无宁日。”
  她是想着陈留王、贤王与太子之间的事才会有如此的感慨。
  顾明珠依旧恭敬:“若没有娘娘的恩典,也不会有今日的顾家。”
  她说着,却又轻轻叹口气:“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里会没有操心的事。”
  太后听着倒是有了些兴致,转过头来道:“你们姐妹的婚事都有了着落,听说府上二夫人也有了身子,这都是喜事,却还有什么可操心的不成?”
  顾明珠的笑容有些勉强,她轻声道:“这些年来府里都是大夫人打点,如今祖母年迈回了族里养老,大夫人病故,二婶虽然尽力打点,但终究不是一房里的,许多事都不好多过问。”
  “明玉与我多得娘娘关照,才能有今日,四妹妹明丽也已经有了去处,只是二妹妹明月……”她说着,很是唏嘘,“说起来当初大夫人对她精心教养,她又是容貌出众,如今却是没个着落,实在是让人心里不好受……”
  太后皱了皱眉,回忆了许久也不记得顾明月的样子,只是她也曾听说顾家姐妹之间的恩怨,说起来顾明珠与顾明月之间似乎并不和睦。
  她有些好奇了:“你有何打算?”
  顾明珠敛去脸上的戚容,带着点期盼地看着太后:“得娘娘的恩典,过些时日我就要远去博陵,府里的事怕是无法尽力,实在是放心不下,所以临走之前想求太后娘娘一个恩典……”
  别庄上,枯槁着脸坐在榻席上的顾明月打了个哆嗦,脸色有些茫然望了望紧闭着门阴暗的房里,听不到任何响动,才慢慢有低下眉眼去。
  她被关在这里许久了,她已经认定了顾明珠是不会放她出去了。
  可她还是不甘心,却也知道眼下她没有半点希望能够逃出去,索性不再有任何举动,老老实实留在别庄里,照着嬷嬷的安排度日。
  只是在她听说顾明珠被赐婚的消息时,还是没能稳住自己的心绪,险些将手里的茶瓯给攥碎了。
  顾明珠居然被赐婚给了崔家,还是崔五郎!
  顾明月见过几次崔临,自然是记得那风姿出众绝世高华的郎君,那样的人才品貌,是长安多少娘子不敢宣之于口的心思,顾明月也是钦慕的,却也知道绝无可能。
  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