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57部分

明珠娘子-第257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能不能应付得住。”
  “毕竟咱们不比那寻常人家,她嫁过去也算是宗妇了,那一大摊子事若是打理不明白,只怕族里还是会不答应的。”
  这门婚事眼下看着是定了,但不稳定的因素太多,崔家暂时与太后结盟了,可若是日后起了变故,朝中局势有了变化,崔临与顾明珠还能这样安安生生度日吗?就算是眼下,要当崔家的宗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崔大夫人并不觉得顾明珠能够做得好。
  她想到这里,也只能深深叹了口气,满脸担忧与郁郁。


第533章 不可示人的秘密
  新婚的第二日要入宫谢恩,顾明珠再不敢贪睡,早早起了身。
  换上郡主的装束,顾明珠带着阿碧出了府来,崔临已经在门前了,马车也已经等着了。
  看见崔临,顾明珠的脸还是忍不住红了红,不自在地上前去:“郎君久候了,我们动身吧。”
  崔临见她面如桃花,神色很有些不自然,自然是知道为了什么,露出些笑容来:“走吧。”
  看见他的笑容,顾明珠更是脸上烧热,忙忙低头进了马车去,不敢再多看他一眼,心里却是有些埋怨,前一夜里又是好一番折腾,到了夜里还让人准备热汤沐浴,阿碧与小葵伺候她更衣的时候脸都还是臊得厉害,折腾了好久才睡。
  早上阿碧与小葵进来伺候,脸上带着笑容,她都看着心虚,何况到这会子她眼皮子还打架呢。
  只是这种埋怨也不是当真的,倒有些甜蜜地嗔怪。
  入了宫到了太极殿,崔临去了正殿见显王,顾明珠去了东阁觐见太后。
  太极殿东阁与先帝在时已经大不一样了,太后如今已经常住在这里,殿阁里多了许多屏风摆件,靠窗的榻席上也多了几张大迎枕,案几上多了只青玉花斛,里面插着一枝开得正好的木槿,给原本威严的殿阁添了几分温柔。
  顾明珠进去,给太后行礼拜下,坐在榻席上看着奏章的太后笑了起来:“起来,起来,过来让我瞧一瞧。”
  顾明珠有些羞赧地走上前去,太后拉着她的手上下看了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气色不错,看来崔家会疼人。”
  一旁的徐司言笑了起来,端了茶汤送到顾明珠的案几上:“太后娘娘唤了朱女官到跟前细细问了,听说崔家办得热热闹闹的,这才放了心。”
  顾明珠屈了屈膝:“让娘娘挂心了。”
  太后松开她的手,让她在榻席上坐下,笑眯眯地问起来:“崔五郎如何?待你可算好?”
  顾明珠一时面红耳赤,声如蚊呐:“好,好的……”
  那副模样与往日里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模样大为不同,引得太后与徐司言大笑起来,太后更是连连点头:“算他识趣,得了明珠就该好好爱惜着。”
  正说着话,外边宫婢禀报:“显王殿下与显王妃觐见。”
  太后脸上的笑容却是淡了许多,挑了挑眉坐在榻席上:“他们怎么来了?难道不知道我在见郡主?”
  顾明珠忙起身来,向着太后屈了屈膝:“殿下与娘娘必然还有要事要说,我先告退了。”
  太后却是道:“不忙,我还有话要与你说,你过两日就要去博陵,难得再回来。”
  她指了指殿中那一张屏风:“也不必麻烦了,你就在屏风后等一等吧。”
  顾明珠不敢违背,转身到屏风后坐下了。
  显王李密与顾明玉进来给太后行了礼坐下:“母后身子可好些了?太医署可拿了方子,吃着可大好了?”
  顾明珠心里一时惊讶,太后竟然病了?可是方才见她精神奕奕,说话也不见有什么不妥。
  只听太后语气淡淡地道:“让你们挂心了,不是什么大病,太医院说是气郁于心,让日后不可动气。”
  李密的语气满是恳切:“是儿臣的不是,让母亲为了朝中之事动气,还伤了身子。”
  “母亲为了朝中之事费心费力,一心为大唐天下,儿臣却是为此伤了母亲的心,都是儿臣之错,母亲若有气只怪责罚,只求莫要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李密的话字字恳切,满是真情意,“母亲若是有什么不好,儿子万死难辞。”
  顾明珠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只怕是太后与显王在朝政之上意见不合,太后因此还气得“病倒”了,显王李密这是来负荆请罪的。
  一旁的顾明玉也帮着道:“娘娘的身子要紧,殿下那日回府便一直懊恼不已,后悔自己心直口快,竟然让娘娘动了怒,埋怨自己糊涂了,这几日也不曾安心,今日特意让我跟着一道过来,求娘娘恕了他。”
  他们夫妻语气都是真真切切,满是愧悔之意。
  顾明珠最是知道太后的性子,若是真遇见强硬的有心计的,只怕是半步不会让,反倒是这样的,怕是要心软。
  果然,太后沉默了一会,语气柔软许多:“你们也不必如此,先帝驾崩,圣人又是病得不起,我也是没有法子,不能不替他们守着这天下,可我终究是妇人,年岁也长了,难保不会有疏失的,你也是想替我提个醒。”
  这已经是给了显王台阶下,只要他肯接了这个话,将这一页翻过去不提便过去了。
  可是让人们大吃一惊的是,显王倒像是真把这话听进去了,竟然赞同道:“母亲英明,朝中事物众多,处理朝政费心费力,母后如今正是清闲自在含饴弄孙的时候,若再让母亲为朝中的事操心,便是儿臣的不孝,何况这天下终究是阴阳乾坤分明,母亲为这些费心,那些无知的平庶却是……”
  显王的话顾明珠没有听完,心里已经咯噔一声,心叫不好。
  果然,太后没想到显王会如此说,气得笑了起来:“原来这还是你一片孝心,怕我费心,所以盼着我日后就安生待在宫中,不要再妨碍你们对吗?”
  这话说的很重,却没想到李密闷闷地道:“母亲,自古阴阳分明乾坤清明,朝中之事终究该由阁臣商议之后廷议决定,当初先帝驾崩之前也是如此决定的,还请母亲体谅我一片为母亲打算的心思,莫要再动气。”
  太后呵呵冷笑起来:“果然是个有孝心的,只是你打算让我如何做?是要我去嘉寿殿送佛念经,从此不要再过问朝事可是?”
  顾明玉听出了母子之间的剑拔弩张,忙忙劝道:“太后娘娘明鉴,殿下并非是……”
  李密却是打断了她的话,毫不退让地与太后道:“请母后交出玉玺,在内宫安心颐养天年,儿臣必然不敢辜负母亲的教养。”
  顾明珠的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没想到今日入宫谢恩竟然会成了这般情形,这些宫中不可示人的秘密就这样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太后与显王母子不合,这样的消息传出去只怕朝中又会是一番动荡!


第534章 太后的贺礼
  显王与太后的对话很是不愉快,东阁里的气氛很是僵持,母子都没有开口,只剩下尴尬的沉默。
  还是顾明玉开口缓解了气氛:“娘娘,昨日尚宫局把秋衣的料子和样式都送来了,我是个没眼力的,瞧不出好歹来,一会让她们端来请娘娘过目可好?”
  太后终于再开口:“罢了,你拿主意就是了,横竖往年都是有定例的,照着办便不会错。”
  声音却还是僵硬的。
  兴许是顾明玉给显王递了眼色,显王也无奈地起身:“母亲好生养着,儿臣先告退了,明日再来给母亲请安。”
  太后冷冷哼了一声便不再开口。
  顾明玉在一旁忙道:“我留下来陪娘娘说说话。”
  太后却也拒绝了:“不必了,我乏了,你们回去吧。”
  顾明玉只得起身告退。
  等到他们都走了,顾明珠才跟着徐司言出了屏风来。
  太后脸上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笑容,只有一脸疲倦:“你都听到了?”
  她也不等顾明珠回答,便苦笑一声:“我以为我病着,他过来也该是问安的,怎么也不会再提那句话。”
  “没想到他全然不顾,还是听了那些人的唆使摆布,逼着我交出玉玺来。”太后说着闭了闭眼,满脸愤怒。
  顾明珠一时不知该如何说,只能上前低声劝慰:“娘娘,显王殿下性子耿直,素来是赤子之心,并无别的意思,您千万别往心里去,慢慢与他说吧。”
  她说着又低声道:“当初娘娘病着,显王殿下也是不管不顾前来问安,也不曾在意先帝的不满。”
  她说着轻笑一下:“不然怕也不能得个倔三郎的名头了不是吗?”
  太后的脸色和缓了许多,叹口气道:“我何尝不知道他是错听了别人的话,只是心寒呀!”
  “先帝驾崩,他两个兄弟又是这样,只留下我与他母子两个撑着这天下了,偏偏他不但不与我亲近,反倒听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浑话!”
  她说着又气愤起来,愤然起身来:“说什么妇人当政祸乱天下,说什么阴阳颠倒乾坤不明,难道当年先帝病重我帮着处置朝政有什么错吗?这天下又有了什么动乱灾劫?”
  她盯着顾明珠,眼中阴沉愤怒:“难道只因为我是妇人便是十恶不赦了吗?”
  她说完,愤然又坐下,许久才摆摆手:“你是我身边出去的,便是被你知道了也无妨,只是徒增笑柄罢了。”
  顾明珠心里却不认为这是凑巧,她屈了屈膝:“娘娘多爱惜身子,莫要往心里去。”
  太后喟然一叹:“只怕我愿意作罢,那群人还不肯答应,显王终究年轻,又不曾知道这里面的各种凶险残酷,难免会听他们唆摆,我便是有心教他,只怕也……”
  “郑家与卢家已经是插手了,崔家就是想要置身事外也不能了。”太后望着她,“若是崔家还想这样只求自保,那只怕要不了多久世家的格局也会改变,他们未必还能在博陵安然度日。”
  顾明珠低下头,她猜对了,只怕今日这一出是太后有意让她看见的,为的就是要她转告并劝说崔家。
  她面沉如水,却还是恭恭敬敬屈膝:“太后娘娘说的是。”
  太后也知道她才嫁到崔家,许多事怕也还不能拿主意,她点点头:“你是个通透的,不必我多说也知道,怨不得顾青最看重的还是你。”
  顾明珠心里一沉,也知道太后提起顾青的意思,紧抿着嘴不再开口。
  太后又与她闲话几句,才笑着道:“我也不多留你了,你还是新妇,怕是夫婿与公婆还看着的,莫要回去晚了。”
  顾明珠拜下去要道别,太后却又叹道:“只是你终究在我身边这许久,对我尽心尽力,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长安,我心里也着实舍不得。”
  她说着又是叹了口气,顾明珠心中终究还是有些不好受,这许多时日来她在太后身边,虽然说是无奈的选择,却也真是相互依存,面对宫中风云变幻不定的局势,说是君臣之份,却也有如盟友一般。
  到这一刻真要分别,她心里对太后也有不舍和钦佩,这世上怕是没有哪个女子能坚强如太后,也没有谁能出色如太后一般了。
  看着她脸色流露出的难过不舍,太后的笑容里也多了几分明亮,唤了徐司言来:“把我的贺礼拿过来吧。”
  顾明珠一时不解,太后不是已经赏了许多陪嫁,现在却又是要给什么贺礼?
  徐司言端上来的却是一道明黄的凤诏,展开来念道:“……赐蠡县为封邑,领郡王俸百金。”
  居然是封邑!顾明珠愣住了,许久说不出话来,她万万没想到,太后居然将蠡县赐给她作封邑,让她领郡王俸禄。
  如此一来她不再是一个空有头衔的郡主了,而是有实实在在封邑的宗室,而且蠡县就在博陵,与崔家族里的安平相邻,这也是在为她撑脸面,让崔家人不敢小瞧于她。
  她望着太后的笑容,终究是心中一酸拜下去:“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让宫婢扶她起来:“你伺候我的情分我记着的,何况我与宣阳也有故旧,就当我替她尽一尽心吧。”
  顾明珠接了诏,这才告辞带着阿碧乘了马车出去,封邑是大事,还要礼部与户部交接,在户部留档交割,再制了印玺与诏文送去与顾明珠,还要费不少时间。
  只是顾明珠却是难掩欢喜,对于这许多世颠沛流离的她来说,能够有一处封邑便是一份安心,就算是前方是绝路,终于也有可以退避之处了。
  她的马车刚出宫,就看见银冠玉面的崔临等在宫门外了,看样子是等了有一会了。
  顾明珠不由地惊讶,他竟然没有先走,反倒在这里一直等着自己。
  她忙让马车近前去,撩开帘子歉意地道:“郎君久候了,怎么不先回府去?”
  崔临看着她淡淡一笑:“一道来的,怎么也该一道回去,我也是刚出宫来。”没有半点不耐。
  顾明珠这才放下心来,笑着道:“那便一道回去吧。”
  崔临上了马车与她同乘,让小圆牵了马跟着。
  小圆看着那放下的帘子,撇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