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78部分

明珠娘子-第278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明珠把脸埋他胸膛上哼哼几句,表示一下自己的抗议,才慢慢放松身子睡去了,往日她也没有这样好眠,只是躺在他怀里就是十分安心。
  感觉到了怀里身子放松下来,崔临才慢慢阖上眼,但眉宇却不自觉轻轻皱起来。
  长安的局势怕是不那么简单了,他们去了只怕也要被卷进旋涡之中了。
  高嬷嬷到了鸣鹤堂,老夫人刚刚歇下,听了婢女的禀报,皱了皱眉:“病了?”
  一旁的黄嬷嬷低声道:“听说是病了好些时日了,请医用药也不见好,晚上又发作得厉害了,少夫人怕耽误了,所以……”
  崔老夫人蹙了蹙眉,她可不是寻常的老妇人,掌管崔氏一族与内府这许久,自然知道不是那么简单,只是她没有多问,知道顾明珠这个时候让人来回话,必然有用意,便点了点头:“既然病了就照着规矩办吧。”
  说着,又补了一句:“她是五郎媳妇,自己院子里的事自己安排就是了,不必来回了。”
  黄嬷嬷吃了一惊,她应着退了下去。
  崔大夫人还不曾歇下,听到回话不禁皱了皱眉,好一会才道:“明日让人临河庄子上来人,把人接了去就是了。”
  高嬷嬷得两边的了话,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老夫人不但不过问,还说了以后院子里的事不用去回了,请少夫人自己做主,大夫人还吩咐将玉兰送去临河庄子上,要知道临河的庄子可是离博陵最远的一处庄子了,大夫人分明是知道了。
  看来这位五少夫人真是不一般,才嫁入府里这么些时候,就已经让老夫人和大夫人都如此信她。
  走在夜色中的高嬷嬷不由地打了个冷战,脚下步子更紧了些,吩咐小婢:“明日一早就送她出府。”
  天还不亮,一辆不起眼的驴车停在了崔府侧门,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子拖着个像烂泥一样的人塞进驴车里,一句话也没有多说,那辆驴车便摇摇晃晃地走远了。
  阿碧来回话的时候,顾明珠已经舒舒服服在宽敞的马车中坐下了,案几上放着的都是崔临吩咐人准备的她爱吃的糕点果饼,背后的大迎枕轻柔绵软,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她拈了颗蜜渍梅子放进嘴里,这才挑了挑眉:“让庄头媳妇好好照看她,病了的人还是少出去走动的好。”
  阿碧明白意思,应着退出去了。


第577章 希望的来临
  一路回长安,虽然崔临已经让崔奕赶回长安,他们的行程没有太紧,但也是整日坐在马车上,颠簸之中更是无趣,顾明珠心里担忧着长安,倒是不觉得,小葵却是呵欠一个接着一个。
  她在马车里伺候,不敢露出来,只能用袖子掩着嘴偷偷打呵欠,被顾明珠一眼看见,摇了摇头露出些笑意:“也没外人,你也不用拘着了,歇一歇吧。”
  小葵缩了缩脖子,小心地坐下来,舒展开已经踞坐到酸麻的腿,悄悄瞧了一眼顾明珠。
  顾明珠看着她那副率真的模样,笑了笑,却又不禁蹙起眉头,说起来阿碧与小葵也是年纪不小了,与红鸾她们是一般,也到了该放出府去的年纪了,不能一直留在自己身边耽误了她们。
  只是阿碧还好,行事稳当性子也沉得住气,她还不怎么担心,可是小葵这性子,怕是要好好挑一个放心的人家才行。
  到了长安已经是几日之后了,城门口进出的车马行人车水马龙,繁华如从前一样无二,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来,崔临与顾明珠夫妇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马车没有去郡主府,而是去了西门外的离庄,崔奕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两日后就是太后寿辰,宫中发了诏谕,命朝臣与宗室入宫为太后贺寿,郡主府也得了诏。”崔奕骑马从城中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从郡主府带来的诏书。
  顾明珠却是一眼看出来,那诏书上是明黄五爪金龙,却不是九尾明凤,居然不是太后的凤诏,而是圣人的诏谕。
  她的心更是沉了下去,宫中只怕真的出事了。
  她望向崔临,崔临也是目光阴沉:“齐尚宫呢?”
  崔奕摇头:“尚宫局没有人出过宫,这些时日宫中采买都是掖庭代为打理。”
  淑妃打理六宫,尚宫局却没有掌事,事情交给了掖庭!太后的寿辰却是已经病危在榻许久的圣人的诏谕,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已经说明事情不寻常,顾明珠原本就不安的心这下子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崔临回头望了望她,目光里满是抚慰,这才与崔奕道:“长安崔府可是也得了帖子?”
  崔奕点头:“送了帖子来,原本是要请长安崔家人去的。”
  崔奕淡淡道:“我去。”
  顾明珠望着他,心里又是甜蜜又是担忧,在这种时候,崔临没有丝毫要丢下她一个人的打算,要陪她一起入宫,哪怕明知道宫中此时绝不简单,只怕这场寿宴是鸿门宴。
  接下来的两日,崔临忙着处理从各处得来的密报,顾明珠也让人悄悄去了在长安的铺面,得了许多消息回来,只是消息越多她心里越是沉到谷底。
  从消息看来,太后已经有月余不曾露面,无论是朝议还是内宫理事,太后都不曾过问,而内宫之中没有半点消息送出来,只说太后在嘉寿殿礼佛,大半月前显王妃入宫伺候太后,也便没有再出宫来,两个人都没有音信传出来。
  而宫中却好像是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涟漪。
  “……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只有知道了宫中的情况,才知道该怎么办。”坐在秋意盎然的西窗下,顾明珠愁眉不展。
  崔临放下手中的密报,蹙眉道:“只是宫中我们的人如今都无法出来,消息也递不出来,外面的人对宫中各处情形都不熟悉,若是贸贸然入宫,只怕会打草惊蛇。”
  顾明珠定下心来,望着他:“只要能入宫,我有法子能打听到消息。”
  没有人比她对宫中各处更熟悉的了。
  崔临却是摇头,不肯答应:“上一次你悄悄入宫便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这一次我不能再让你如此冒险入宫去。”
  “何况宫中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不能让你就这样涉险。”
  崔临语气很是坚决,顾明珠一时竟然也说服不了他,心下更是焦急,却又想不出别的法子来。
  崔临沉默了一会,开口道:“宫中你可有信得过的人,能够知道究竟的。”
  顾明珠瞪大眼:“郎君的意思?”
  崔临望定她:“我让暗部的人入宫去,把消息带出来。”
  既然是悄悄入宫,时间自然只能选在月黑风高的时候,敲了更鼓之后的太极宫也只有遥遥的灯火,人声渐不可闻,一身劲装的崔奕带着两个同样打扮的男子动作敏捷如电,飞快翻过高大的宫墙潜入了黑暗中。
  千秋殿,宫门紧闭,悬在宫门前的两盏宫灯在秋夜的风中摇摇晃晃,崔奕靠在宫门角落里的黑暗中,许久都没听到里面有动静,这才悄无声息地进去了。
  “……殿下还是用了汤药早些歇下吧,淑妃娘娘吩咐了,一定要让殿下安心在殿里静养。”正殿里是个宫婢的声音,语气却没什么恭敬之意。
  接下来传来的是个低低的焦急的声音:“我想见我阿娘,你与三兄说,我要见阿娘!”
  那宫婢却是不阴不阳地冷笑一声:“殿下,太后娘娘身子不好,在寿康殿养着,显王殿下吩咐了,谁也不能打搅,何况还有显王妃在跟前伺候,殿下安心便是。”
  崔奕已经听出来,那个焦急的声音正是安平公主,只是不知道她为何像是被人强留在殿中。
  宫婢与安平公主说了几句,便没了耐心,不理会安平公主的话,便合上殿门出去了,留下两个高大的小宦在门外,分明是看守着殿门。
  崔奕皱着眉,转身隐入暗中,却是从偏窗轻轻推开,一跃而入。
  “谁!谁在哪里!”榻席上的安平公主抬起满是泪痕的脸。惊骇地抱紧了迎枕,慌张地望着昏暗的角落。
  崔奕却是一个健步上前,拦住了要叫人的她,低声道:“是我,崔七。”
  安平公主怔怔地望着眼前的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崔奕英俊的脸一点点展露在她面前,目光里满是关切与担忧。
  那一切,她仿佛看见了所有的希望,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潸然而下,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快,快救救我们……”


第578章 前途莫测
  太后与显王妃被软禁在了寿康殿里!
  顾明珠的身子僵在那里,许久都没有缓和下来,死死望着崔奕:“安平公主呢?她可还好?”
  崔奕往日嬉皮笑脸的脸上此时十分凝重:“殿下虽安全无忧,但也是处境艰难,她也有十余日不曾见过太后了,被人禁足在千秋殿。”
  他说着,眼前却是不禁浮现出那个满脸泪痕不见了笑颜的安平公主,无助地害怕地拉着他的衣袖,低声请他救救她们,不是救她自己,而是要救她阿娘与显王妃,一想到这些,他的心里不知为何一阵钝痛。
  那小娘子素来尖牙利齿,无尤无怨不知道世间的愁苦,每每见面都会与他斗嘴,他从未想到会看到她如此脆弱的模样,不知道她这些时日在宫中受了多少委屈。
  顾明珠听说安平公主平安,才缓缓松了口气,却又很快拧紧了眉头,显王居然会将太后软禁在宫中,这是谁也想不到的。
  那之后的太后寿辰……
  崔临也沉沉道:“只怕太后的寿辰并非寻常,若真是显王所为,如此怕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既然大张旗鼓来办太后寿辰,想来就是要在寿辰那一**太后交出帝位与朝权。”
  顾明珠默然,从太子、陈留王到贤王,再到眼前的显王,一个个都是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帝位费尽心思,连父母兄弟都成了对手敌人,太后如今被显王软禁,只怕更是伤透了心了。
  她低低叹口气:“既然如此,怕是我们要提早布置了。”
  太后寿辰的日子终究是到了。
  天阴沉沉地没有一丝风,顾明珠的马车停在太极宫门外,她没有就下车,却是转过头看向崔临,咬了咬唇终究是忍不住道:“郎君,今日宫内的情形怕是十分复杂,太后与显王妃都在他们手中,说不得寿宴之上会不会……”
  “郎君本就不曾在他们的计划之中,若是能留在宫外坐镇岂不是更好,为何要亲自入宫涉险。”她言语中的焦急与嗔怪毫不遮掩,满眼忧色。
  崔临喟然一叹,轻握住她的手:“你在宫中,我绝不会让你独自去的。”
  夫妻二人默然对望,目光交汇之时也便觉得那不知吉凶的未来也不那么可怕了,因为无论发生什么,身边这个人一定会一直在,并肩同行。
  良久,顾明珠轻轻吐出一口气,打起精神来笑道:“走吧,该去给太后贺寿了。”
  太极宫宫门打开,入宫贺寿的勋贵世家峨冠高耸,大袖飘摇向着含元殿而去,命妇们也都是盛装丽服,云鬓花钗好不华贵。
  相比之下,顾明珠的一身装扮却是并不出众,姜黄缠枝花香云纱半臂襦裳,十二幅碧纱湘裙,只在望仙髻上簪了两对玉镂雕丹凤钗,只是额间的花钿衬得她肌肤如雪,素雅的装扮也遮掩不住灿若朝霞的容颜,从容地走在御道上已经教人侧目而视。
  “是零陵郡主!”有命妇认出她来了,惊呼道,“她也回长安了!”
  许多人都惊讶地回过头,望着顾明珠不敢相信,她们可是没有听到半点风声,连零陵郡主回长安都不知道。
  若说是别的宗室贵女也就罢了,这一位的身份却非同寻常,当日她出嫁时候长安十里红妆,太后甚至给了她这个外姓女封地,当初这道诏谕让长安贵府议论许久,都说太后是要倚重崔家了,才会把最看重的零陵郡主嫁去崔家。
  可眼下,零陵郡主居然悄无声息回了长安。
  惊讶归惊讶,这些命妇们素来最是心思玲珑,见到了顾明珠忙不迭上来问安,寒暄着问候着。
  顾明珠也笑着与她们寒暄了几句,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发现长安贵府的夫人娘子们都来了,只是有几家贵府来的却不是当家主母。
  顾明珠留意了一下,那几家恰巧是与郑家交好的贵府。
  她掩下一抹冷笑,问起一旁的礼部尚书钱夫人:“如何不见宗室的人。”
  钱夫人没想到顾明珠肯与她说话,受宠若惊,竹筒倒豆子一般:“郡主刚回长安,难怪不知道,前些时日太后身子不好,几位王妃便轮流入宫陪着太后,这一回给太后贺寿也是昨儿就入了宫了。”
  顾明珠的心更是沉到谷底,宗室已经提前一天入了宫,只怕显王的用意不是要他们贺寿,而是另有用意。
  她抬头看着越来越近的含元殿,心头的阴郁越发重了。
  含元殿前却是已经花团锦簇,铺开的织锦大红地毡,一张张榻席整齐摆开,宫婢们静默地立在一旁,看起来却没有多少喜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