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91部分

明珠娘子-第91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教他们失望的是,郑家的马车足足有十余辆,都严严实实地下了帘子,根本看不清楚马车里的人,等了大半日还是失望,但教这长安城里的百姓对郑大娘子更是满怀好奇,都在猜测着这位郑大娘子来长安究竟是为了什么。
  顾明珠也得了消息,只是不是那些道听途说来的话,而是一张帖子。
  韩嬷嬷端了剥好的核桃过来,笑着道:“这两只小玩意儿像是养胖了,瞧着比刚带回来的时候大了不少。”
  顾明珠放下手里那张帖子,走到紫竹笼子跟前,看着卫卫和茂茂两个欢快地在笼子里爬上爬下,看见她凑过来也不怕,反倒凑上前来伸出小爪子要吃的。
  顾明珠拿了一枚核桃仁给它们,看着它们欢欢喜喜接了过去塞进嘴里,脸上的笑容一闪而过:“是呀,大了不少了。”
  当初崔临送了她这两只小家伙或许只是顺手而为,也不曾想到它们会长得这么好吧。
  她目光慢慢冷了下来,用手摸了摸茂茂的头,转身回到榻席边,望着那张帖子出神。
  韩嬷嬷有些疑惑,自家娘子这是怎么了,明明不是爱犹豫不决的人,有什么事也都果断干脆,今日怎么瞧着有些不一样。
  她轻声问道:“娘子,可是这帖子有什么不妥,要不就不去了吧。”
  那是一大早郑家的仆妇送来的,说是过些时日要请了顾明珠与长安贵府的各位娘子一起去郑家府邸赴宴。
  顾明珠露出点淡淡的笑容,摇了摇头:“郑家才来长安,第一次设宴不去怕是不妥当。”
  韩嬷嬷点了点头:“说的也是,毕竟那是关陇世家,不是寻常人家。”
  她忽然想起一事来:“娘子,过几日就是老夫人的生辰,咱们府里要备些什么贺礼才好?”
  顾明珠轻轻叩着案几,神色冷漠,又到了老夫人的寿辰了,西府里少不得要设宴,只是今年怕是不那么容易了,毕竟那边府里如今可是已经捉襟见肘了。
  她想着,慢慢道:“往年送的都是什么?”
  韩嬷嬷摇了摇头:“往年都是夫人备好了送过去的。”
  那时候东府里的账簿子和钱银都在罗氏手里,自然也轮不到顾明珠安排。
  “让人去打听打听,不要比往年少了就好。”顾明珠道,“一会子开了小库房,我瞧瞧有什么合适的,送过去就是了。”
  不能比往年差了,省得给人落下话柄。
  西府里也在为了寿辰的事发愁,顾老夫人咬牙坐在上席,把邓嬷嬷送上来的单子狠狠丢在地上,还觉得不解气。
  “往年都是摆了整整三天,请了城里几大百戏班子来捧场,热闹都能热闹好几日,长安城里谁人不知。”顾老夫人恨得直咬牙,指着地上的单子,“你说今年只能摆一日,连百戏班子都不请,比那些得脸的贵府里抬妾还要寒碜!”
  邓嬷嬷害怕地拜了下去:“老夫人,这,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府里如今……”
  她没说下去,顾老夫人的脸却是彻底阴沉了下来,她当然知道为什么了,是因为西府里如今没有钱银了,连支撑家用都是勉强,又哪里来的闲钱摆三日的宴席请了百戏班子来热闹撑门面。
  “若是教别人看着咱们府里连寿宴都摆不起,只怕真当西府已经败了,将军府已经败了!”
  顾老夫人这辈子最执着的无非是钱财,还有一样就是脸面。正是因为她出身寒微,一朝成了人上之人才更是讲究脸面,她无法忍受自己的寿宴如此寒碜潦草,已经可以想象那时候别人会怎么样嘲笑她。
  不成,不能就这样。
  她瞪着邓嬷嬷:“去,让人准备三日的宴席和百戏的单子送去西府,让她拿了钱银出来。”
  她可是顾明珠的祖母,她就不信顾明珠敢拒绝,那可是大不孝。
  邓嬷嬷吓得瞪大了眼:“这,这能成吗?”
  她怎么看怎么觉得大娘子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不然怎么可能管家管了那么几日就把账目都理清楚了,还不声不响进宫搬了救兵过来讨要回了所有家财,还让老夫人写了张借条,这样的人,还要去跟她要钱银,那不是与虎谋皮么?
  顾老夫人却不这么觉着,她狠狠瞪了一眼邓嬷嬷:“没出息的,我让你去你就去,她还敢说什么不成,何况我也不曾明着向她要,不过是教她自己看明白了自己送过来罢了。”
  她打算得极好,但凡是个知情识趣的,就该看了单子让人把钱银送过来,也算是一番孝心,如此也不必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邓嬷嬷怯生生答应着,正要下去安排人重新准备,又被顾老夫人唤住了:“邀请的宾客里可有燕国公府?”
  邓嬷嬷愣愣地摇头:“府里素来与燕国公府不大来往,也就不曾准备帖子。”
  “糊涂!”顾老夫人恨铁不成钢看着邓嬷嬷:“从前不来往,难道以后就不来往,她们不是要相看明珠,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


第191章 旧物(第一更)
  东府的小库房门打开来,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几十个箱笼,都是上等黄花梨料子,打磨得光滑可鉴,上面都挂着小银锁,虽然一直不曾动过,却也没有什么灰尘。
  顾明珠进去,对韩嬷嬷道:“这小库房怕是有好些年不曾打开过了。”
  韩嬷嬷轻声应着:“大长公主过了之后,那些宫中赏赐的物件就都收在这里了,还有些无关紧要的收拾在箱笼里,娘子从前不爱看这些,便不曾来过。”
  顾明珠望着那一个个打磨得溜光水滑的箱笼,心里的伤感压抑不住流淌出来,那些是她阿娘当年在世仅有的一些见证,这座府邸这些物件都是因为她阿娘才能有,她是那样荣耀和高贵的存在,可是她已经走了。
  从她出生就没有见过亲娘,能见到的就是留下的这座府邸,还有毫无温情慈爱的父亲,所以从前的顾明珠,不知道所有事情,不喜欢来这里,不愿意看到这些,而从前的她也没有这样好好进来看过这些旧物。
  可是现在她忍不住想要摸一摸这些尘封多年的旧物,那上面说不得就有阿娘留下的印记。
  她含笑转头看向韩嬷嬷:“打开吧,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送过去的。”
  阿娘留下的她不会送,倒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可以挑些送过去。
  箱笼一扇扇打开来,里面摆放着许多物件,插屏小扇荷包引枕样样都有,看起来就是些家常之物,颜色虽然陈旧了些,却还是保存的极为完整。
  顾明珠伸手从箱笼里拿出那把白鸾羽团扇,扇柄上还悬着络子,摸起来很是温柔,她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刻也舍不得移开。
  “那是大长公主最爱的团扇,到了夏时总不离手。”韩嬷嬷也望着那把扇子,也是满脸难过。
  顾明珠摸了摸扇子又小心地放回去,在箱笼里看了好一会,每一样都拿起来问一问韩嬷嬷,又每一样都放回原处,唯恐碰坏了的模样。
  只是她那副小心的模样让韩嬷嬷很是心酸,没有娘的孩子连摸一摸娘的物件,都像是在亲近一般。
  她不想让顾明珠太过难过,吩咐人打开另一边的箱笼:“娘子,那边是些旧年的石料和摆件,您瞧瞧可有合适的。”
  顾明珠轻声应了一声,依依不舍地转身要往另一边走去,目光却是掠过箱笼最下面的一件小衣服。
  她一愣,伸手进去拿起来看着。
  那是一件孩童穿的小衣服,柔软的软缎做得底子,上面还绣着细细密密的如意祥云,看起来很是精致。
  韩嬷嬷瞧了一会,叹气道:“这是大长公主要生之前亲自做的,她连庆儿都不让插手,一针一线都是自己做的,除了这件还做了好几件,也都收在一处了。”
  她说着,从箱子里拿出了几件衣物来,都是孩童的小衣裳。
  “大长公主是惦记着娘子呢,是想亲自给娘子做衣裙,到了临盆之时还在做,婢等劝都劝不住。”韩嬷嬷难过地说着。
  顾明珠看着那几件衣袍却是皱起了眉头,那几件衣物用料都是上好的,针线虽然算不得好,却也是很细致,可是它们却是大小不一。
  最小的那件只有几个巴掌大小,看起来不过是才出生的孩童能穿的,可是剩下几件却是一件比一件大,最大的竟然像是三四岁孩童才能穿的大小。
  阿娘,她为什么要在自己出生之前就把这些衣物都做好?
  顾明珠一时愣住了,她捧着那几件衣物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心里乱成了一团。
  邓嬷嬷亲自送了单子到东府,看着那一叠子单子摆在顾明珠跟前,她战战兢兢地低下了头。
  顾老夫人打算得极好,想着就这样不声不响就能让东府把寿宴的钱银给掏了,可她觉着不那么简单,大娘子怕是不会轻易拿了这些钱银出来。
  顾明珠翻看着手里的单子,不由地挑起了眉头,嘴角那么嘲讽的笑容越来越深。
  顾老夫人还真是半点都没有变,明明她已经把东府的家财都拿了回来,西府里早已是拆东墙补西墙地度日,她却还不肯罢休。
  不但还想着要风光大办寿辰,还让人把单子送到东府里来了,分明是想让东府里帮她掏钱银,还等着顾明珠亲自送过去呢。
  再看看那单子里,光摆一日宴席就要十金,还不算请百戏班子,三日下来竟然要一百多金,比贤王府大宴宾客之时还不出有半点节俭之意。
  见顾明珠没有开口,邓嬷嬷忐忑地看了她一眼,轻声道:“老夫人说府里这些时日诸事不顺,还是要热闹热闹冲冲晦气。”
  顾明珠笑了,看着那些单子:“的确是热闹,光这宴席上的菜式都比得上寻常贵府里的大宴了,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她咂了咂舌:“就是咱们府里怕也没有这样阔气过吧,不知道的只怕是当西府里这是得了什么意外之财了,如此大方。”
  她不等邓嬷嬷辩解,笑了笑把那单子递给她:“这单子我也看过了,安排地果然周到,辛苦嬷嬷了,烦劳嬷嬷回去转告老夫人,就说我觉得是挺好的了,老夫人觉得好便是了。”
  这话什么意思?邓嬷嬷愣了愣,这不是要给钱银的意思呀。
  顾明珠看见她吃惊的表情抿嘴一笑:“对了,西府里既然摆的起这样好的席面,想必有不少余钱了,我这边倒是有些周转不开,你回去与老夫人说一说,怕是要先送些钱银过来才好呢。”
  邓嬷嬷懵了,大娘子怕是误会了,不但没要到钱银,反而还催着西府里还钱,这可怎么好呀!
  一想到回去之后顾老夫人不知道要发多大的脾气,邓嬷嬷就有些走不动路了,结结巴巴地道:“大娘子,这寿宴的钱银是,是……”
  顾明珠爽快地笑了:“我也知道,这些寿宴要花不少钱银,一时之间怕是没办法送那么多钱银过来,那也无妨,先还上一些吧,我也好给老夫人备寿礼呀。”
  邓嬷嬷彻底灰了心,哭丧着脸捧了单子往回走了。


第192章 雪上加霜(第二更)
  听了邓嬷嬷的回话,顾老夫人气得倒仰,嘴角抽搐着挤出一句:“养不熟的狼崽子!”
  她没想到顾明珠竟然如此不孝,连一文钱也不肯往外掏,就这样随意打发了邓嬷嬷回来,还逼着西府里还钱,她是要逼死自己这个祖母吗?
  一想到那许多钱银已经被顾明珠拿走了,可她现在居然一个子儿都不肯往外拿,何等的薄情寡义,当初怎么没看出她是这样的心性,早知道就不会留了她到今天了。
  邓嬷嬷看着顾老夫人铁青的脸色,怯怯道:“如今可怎么好?要不还是重新准备了?”
  寿宴只摆一天,那是要教长安城里的人笑掉大牙,堂堂大将军府如此寒碜,怕是不知道要编排出什么话来。
  她又气又恼,想了好一会,才狠狠道:“去,去与大郎说,就说我病又重了些,若是没有寿宴冲冲喜怕是难好起来。”
  她就不信顾青能忍心看着自己病了,连寿宴都摆不起,只要他开口,顾明珠也只能乖乖拿了钱银送来东府。
  邓嬷嬷下去吩咐了一声,又端了宾客单子进来:“都是照着先前的旧例定的,请老夫人过目。”
  顾老夫人扫了一眼,却是皱了眉:“怎么只有这些,连崔家那两位郎君和几位殿下都没有在单子上?”
  她可是记得清楚,那两位崔家郎君身份高贵,风度不凡,若是能请到她的寿宴上来,那可是再长脸面没有了,还有那位郑家大娘子,这几日长安城里可是传得人尽皆知,这位名满天下的荥阳郑家嫡长女来了长安,若是不能请来寿宴上又怎么算得上是隆重。
  邓嬷嬷愣着,好半天才讪讪地退了下去,老夫人竟然还想请了那几位世家郎君娘子过来,这场寿宴还真不知道会摆成什么样。
  没了东府钱银的支撑,西府里的日子越过越拮据,只是真若说起来,别的院子终究好些,只有罗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