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娇女谋略 >

第151部分

娇女谋略-第151部分

小说: 娇女谋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中来,如果江陵城被柔然铁蹄突破,那么过了地势险要的陕谷关,攻克石头城,那金陵城就芨芨可危了。
    前一世,正是萧锐领兵在陕谷关这个天然峡谷打败了柔然的铁蹄,立下赫赫战功,才一步步踏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威慑整个朝野上下。
    这一世的江陵城还会被柔然攻破,这一世的发展还会照着上一世的趋势走吗?
    这时候吴嫂三步并做两步急急地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小娘子这是要出大事了,听说柔然铁蹄已经南下攻打江陵城了,那德盛粮行今日起就给那些逃难的百姓开始派粮了。刚才吵得那么厉害,是派粮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一点事故?”
    “老婆子,德盛粮行出什么事故了?”吴伯急急地站了起来,德盛粮行就在他们吴氏粮行旁边,这德盛行要是出事,他们吴氏粮行势必也会受到影响。
    吴嫂拍了拍胸口,后怕道。“那德盛粮行米粮派完了,好些个难民没有领到,那些饿肚子的难民跟豺狼似的,领不到就开始抢了,现在德盛粮行乱成了一团,还有不少难民冲进了粮行,官兵都赶过来了。”
    因为走得急,吴嫂连连喘气。
    官兵这么快来了,这德盛粮行莫非还有朝中官员在撑腰不成,薛青衣暗中思忖。
    “吴嫂,你别急,也别怕,先坐下喝口茶再说。”
    等吴嫂坐下喝完茶后,她又急急地道,“我看那里不太平,就没多逗留,直接回了我们粮行,怕那边的火烧到我们这里,我直接叫粮行里的伙计先关了门。”
    “老婆子,这事你处理的不错。这德盛粮行就在我们边上,这闹将起来,怕是连我们也得遭殃。”
    对吴伯话薛青衣也赞同地点了点头,问道,“吴伯吴嫂,这个德盛商行东家是谁?这一家米粮行是什么时候开的?”
    “说起这德盛米行也是一家老字号了,在这一带至少也经营了几十年,不过生意一直不愠不火的,”吴伯低头想了想,又道,“直到三年前,听说原来的东家年迈,就把这家商铺给盘掉了,自打那以后。这德盛商行可了不得了,不但打了翻身仗,这经营蒸蒸日上,现在可是米行的翘楚。不过这东家可是神秘的紧,从不在人前现身,一直都是这家的佟管事出来主事,小老儿惭愧,至今还从未见过其东家。”
    
    第三百二十章 姬彦现身
    
    “吴伯,你不用自责,你和吴嫂两人已经做的够好。”薛青衣沉吟道,“那东家一开始就打着隐瞒自己身份的主意,肯定是事先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想要打探肯定不容易。而且这一次难民闹事,官兵这么快能够赶过来,说明这德胜米行在官府当中是有熟人的,这德盛米行背后的当家的不简单。”
    而且德胜米粮店能第一时间就知晓了这一场战事,又做出如此应付,让薛青衣不由得对其东家感到佩服。
    突然一道身影从薛青衣脑海里划过,薛青衣摇头一笑,怎么可能会是他呢?她怎么就想到萧锐这厮,虽然行事的风格像他,不过萧锐做事向来滴水不漏,是不可能出现难民轰抢米粮这种局面的。
    这德胜米粮店行事高明归高明,不过到底还是差了一着。
    吴伯看薛青衣笑容满面,胸有成竹的样子问道,“小娘子心中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吴嫂也随着吴伯的目光看着薛青衣,等着她的安排。
    薛青衣沉吟半晌道,“吴叔,吴嫂,依我的推测这一场战争不会一下子这么快就结束。”
    薛青衣的话让原本就有点担心的吴伯和吴嫂、包括乐凌的神情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她们从来没有置疑过薛青衣的话,也相信她不会凭白无故说这些给她们听。
    “小娘子,这仗不会打到我们金陵城中来吧,那可如何事好?”
    吴伯和吴嫂惴惴不安,一脸忧色。
    她们年老了,只想有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
    再还干得动的情况之下替薛青衣打理打理生意,尽一份绵力之力,可眼看这一个愿望可能会随时突灭,战争突如其来的话,能不能活命还是一个未知数。
    “吴伯和吴嫂你们不要太过忧心。我们德泰乃殃殃大国,岂是柔然一个小小的国度想攻占就能攻占的。”薛青衣铿锵有力道,“即便他们攻克了江陵城,也决过不了峡谷关,不要说镇北王手下那十万铁骑了,就是骠骑大将军吴斌,骁勇大将军严宸哪一个不是骁勇善战,战无不胜的。只要熬过了这一个年关,就没事了,倒是江陵城的百姓……”
    薛青衣未说完的话,大家都知道薛青衣此话的意思,江陵城的百姓怕免不了遭受战争之苦了。
    有战争就代表有伤亡,有战争就会有牺牲,这都是无可避免的,百姓们只想安居乐业过日子,统治者却是要征战四方,一统天下。
    吴伯和吴嫂低声叹了口气,悲叹不知道又有多少的百姓要流离失所。
    “所以我决定了,我们米粮店从明天凌晨开始派粮。到时我会叫一批人过来维持秩序,帮助你们一起派粮。”
    薛青衣清悦的声音在室内陡然响起,让人听之精神为之一振。
    “小娘子也打算派粮?那需要派多久?小娘子亲自出来主事呢?还是派人过来主事?”
    这家米粮铺子对外一直是以他们夫妇的名义在处理事务的,所以吴伯才会如此一问。
    “我明天会派一对兄妹过来,就由他们来安排。”薛青衣对着二老,道,“吴伯,吴嫂到时要麻烦你们二老帮忙协助他们,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我们米粮店派米就什么结束。”
    “吴伯,这几天你们把手上的现银全都兑成米粮,有多少钱进多少粮,如果金陵城没有,需要人手你和我说,我们就从离金陵城近进的城市进粮,务必要保证粮食充足,备足存粮。除了对外派粮外,到时购来的米粮我还有其它的用处。”
    薛青衣断了断,又对吴嫂道,“吴嫂你帮忙拿一下笔墨还有纸砚,我马上写一张告示,等一下你叫人把告示贴在米粮店外面,趁这些难民还在,再麻烦吴伯派几个米粮店的伙计把这个消息给放出去。”
    “好,事不宜迟,那咱们分头行动。”吴伯说干就干,马上起身就找人办事去了。
    薛青衣写完告示,等吴嫂在铺子门口贴完告示,就匆匆带着乐凌又重新回了庄子,到了萧玉的房间,薛青衣关上了房门,和萧玉两个人细细的商量了这件事。
    薛青衣和血狼、小花儿等人接触一直都是以萧玉的面目示人的,现在萧玉看着也不再鲁莽,薛青衣就想着由她在旁看着,慢慢把这些人手交到萧玉的手上。
    万一哪一天她离去了,她们母女和这些流浪儿们相互之间也一个依靠,不过现在以血狼等人的本事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缺的是机会和历练,而现在这个机会就近在眼前了。
    第二天凌晨,吴氏米行正式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派粮活动。由于准备工作做的充足,凌晨时分,吴氏米行门口已经围满了人群,这些人拖儿带口,顶着寒风,虽面容疲累,不过难掩兴奋,对于饿上好几天的人来说,等待再久也是值得的。
    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天他们还见到了这世上最最尊贵之人,以至在很多年以后,很多人回想起今日这一幕还津津乐道,激动不已。
    因为那一天这些江陵城的百姓谁又会料到会见到尊贵的九皇子殿下呢,当店里的伙计移开木门,以九皇子为首的派粮阵容出现在群众的视野当中时,人群当即就沸腾了起来,人群中有人雀跃,有人欢呼,久久人们都不能平静下来。
    “大家安静。”姬彦手下一个年轻的幕僚站了出来,摆手大声道,“这家吴氏米行是我们九皇子名下的米行,存粮充足,大家不要争抢,我们殿下保证只要从江陵城那边过来的难民,每个人都可以领到米粮,大家按顺序排队,先在我这里先登记,登记完了我会一人给大家一张棉衣券,我们殿下在玲珑锦绣坊为大家特意去做了一批棉衣,明天起大家可以凭着棉衣券,去玲珑锦绣免费领取一套棉衣,大伙儿可以安心在金陵城中过年。”
    这个年轻的幕僚一说完,群情振奋不已,对于他们来说能领到粮食就已经很开心了,没想到居然还有棉衣可以领,九皇子殿下为他们设想的如此周到,让这些难民感激不已。
    
    第三百二十一章 针对
    
    于是,人群中有人激动地喊道,“九皇子殿下真是我们江陵城难民的救星啊。”
    “九皇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有人跪下高呼,一个人跪下了,成片成片的人群也一起跪了下去,高呼千岁。
    姬彦看着这些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难掩激动,今日已经有邸报上来,江陵城已经被柔然的铁蹄攻破,而这些百姓肯定还不知道他们的家园已经被柔然的铁骑所占领,看着一张张因为饥饿而面黄饥瘦的脸庞,姬彦心中难掩酸涩,这些都是他的臣民啊,他们的家园失守了,他要帮他们夺回他们的家园,一腔热血涌上了他的心头。
    “大家快起来。”姬彦对着皇城拱了拱手,道,“陛下仁爱万民,这几日会在朝中商议江陵城一事,不日会派兵江陵,皇恩浩荡,相信大家再过几天就能赶走柔然铁蹄,夺回我们的家园。”
    “赶走柔然铁蹄,夺回我们的家园。”
    “赶走柔然铁蹄,夺回我们的家园。”
    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声响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陆续赶到了吴氏米行。
    血狼、小花儿还有铁蛋几个还是第一个见到这样的场面,一时间热血沸腾,也跟着人群高喊了起来。
    吴氏米行所在的街道,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这件事很快就上达天听,早朝的时候,姬彦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褒奖,还有大臣站出来为姬彦邀功,被姬彦严词拒绝了。
    “江陵失守,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夺回城池,哪里是讨论个人功过的时候。”
    姬彦铿锵有力的话,又赢得大殿中的大臣们连连的赞叹声。
    不过朝中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
    姬彦在此事上抢了先机,在陛下和朝中大臣中博得了好感,却刺痛了某些人的眼球。
    太子姬礼此时脸上就不是很好看了,他使了一个眼色,工部尚书魏良站了出来。
    “我怎么听说九皇子殿下鼓吹民心,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仁爱的名声,听说江陵城的百姓还连呼千岁,怕是连陛下在这些难民心中的形象都没有九皇子的声望高吧。”
    魏良后面一句话直指姬彦,明显是有的放矢,恶意针对姬彦。
    无论哪一朝哪一代,皇帝陛下最怕是什么?最怕就是手中的皇权受到威胁,最怕就是有人的声望高过自己,魏良此话不可谓不恶毒,简直字字诛心。
    魏良此人是保皇派系,可以说是姬礼在朝中的代言人,他的意思则表明了太子的意思,看太子殿下洋洋得意地表情,朝中官员心知肚明。
    朝堂之上没有笨人,很多立场中立的聪明人都选择禁了口,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说话帮助姬彦,从而得罪了太子殿下。
    相当一部分人则是抱着看戏的态度,他们要看姬礼是如何应对的,更重要的是陛下怎么说。
    陛下偏向哪个,他们就向着哪个。没事和和稀泥,这才是为官之道。
    此时,礼部沐大人扬了扬眉,冷笑道,“魏大人是在现场吗?”
    魏良噎了一噎,“不在。”
    “不在?呵呵。”沐大人对着魏良嗤笑,道“不在,你怎么就知道九皇子殿下是鼓吹民心,我看你用心险恶,随意污蔑皇子。”
    沐大人又笑了笑,“不过有一句你没说错,九皇子殿下心系百姓,仁心爱民确实没有错。”
    污蔑皇子沐大人这一把帽子着实扣得厉害,殿中不少官员在心中对沐大人竖起了大拇指。
    沐大人不愧为礼部尚书,不但精通宗室礼仪,这耍起嘴皮子来也不逞多让。
    九皇子殿下得此良才,为他加分不少,朝中有不少官员就是看着沐大人投靠了姬彦,才转而投之。
    今日之事看来魏良必将败于沐大人手下。
    魏良气红了脸,驳道“姓沐的,我只是就事论事,你别逞口舌之强。”
    沐大人也不某示弱,轻视地看了魏良一眼,道,“我干嘛对你逞口舌之强,我也是实事求事。”
    他对着龙椅上的德泰帝作了一揖,扬声道,“我可是听说九皇子殿下在派米现场,高呼皇威浩荡,说陛下仁爱万民,定会救江陵百姓出水火之中,我这话可是很多人听到,经得起求证。”
    言下之意,魏良的话完全是道听途说,经不起推敲和查证了。
    魏良听的面红耳赤,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姬彦面上一寒,不用看也知道太子殿下这是不高兴了。
    泰德帝高高地坐在龙椅之上,偶尔咳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