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女薛瓷 >

第10部分

庶女薛瓷-第10部分

小说: 庶女薛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瑶抿了抿嘴唇,扫了一眼周围,见旁边并没有人了,才悄声开口道:“大哥的身体最近越来越不好了,大嫂膝下又没有一儿半女的……我与窦麟原本是准备好了分出去,连宅子都看好了……这样情形……”她并没有把话说得透彻,但是裴氏已经明白了。
  裴氏皱了皱眉,道:“上回瞧着大郎的身体倒是很好的,怎么会突然就……?”
  薛瑶沉默了一会儿,道:“其中缘由国公也没说过,据窦麟说,是大哥在外面冲撞了贵人。可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
  “那位?”裴氏也是皱眉,“可那位是不会出宫的吧?”
  薛瑶只摇头,道:“那便不知道了,这事情在家中神秘得很,其中究竟为什么,谁也不知道。”
  裴氏眉头紧锁:“既然这样,你也且当做是什么都不知道好了。”
  薛瑶道:“这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母亲放心吧!”
  裴氏轻叹了一声,又摸了摸薛瑶的头发,道:“原想着是陈国公府中关系比我们府里简单,窦小郎的人品也好,你嫁过来不是做宗妇,便能自在逍遥一些,谁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
  薛瑶听着这话,便笑着靠在了裴氏的肩膀上,道:“我明白母亲的意思,若不是母亲当初千挑万选,我哪能现在过得快活呢?就算是现在,我也是过得自在逍遥的。”
  。
  因着便是陈国公府上的花会,薛瑶又是陈国公夫人的儿媳,是不能缺席太久的。她与裴氏说了一会儿话,便起了身去招待旁人,又怕薛瓷被人欺负,便打发了个人带着她去找了裴氏。
  薛瓷被带着回到裴氏身边的时候,双颊微红,嘴角上翘,显而易见的开心。
  裴氏正在和其他的夫人们说话,见到她过来了,便招手示意她过来坐下,然后向身边正在说话的那位夫人道:“这是我家十二娘,从前年纪小,不曾带出来让大家见。”
  薛瓷听着这话,一时间倒是觉得意外又激动,她乖乖地在裴氏旁边坐下,又听从她的意思给旁边的夫人们见了礼。
  这些夫人们在一起说话,无非也就是各家家事,又或者说起京中时新的种种。薛瓷从未听过这些,倒是一时间听得怔住了,她长了这么大,才忽然有了一种除了国公府之外,外面世界还是缤纷多彩的感觉。这么一想,她便发起了呆,一直到裴氏在她手上拍了一把,才回过神来,而这时候那些夫人们已经散去,但却还只是中午。
  “去给你三姐姐打个招呼,我们就要回家去了。”裴氏道,“我在外面等你。”
  薛瓷愣了一下,问道:“太太不过去吗?”
  裴氏笑了笑,道:“我已经和国公夫人说过了,这会儿陈国公家里面事多,你就过去打个招呼回来就行。”
  薛瓷恍惚觉得方才自己发呆的时候错过了些什么事情,但听裴氏这么说了,也不再多纠结,就跟着丫鬟去见了薛瑶。
  薛瑶见到薛瓷过来,倒是露出了一个有些懊恼的神色,她拉了薛瓷的手,道:“太太打发你过来的吧?你去跟太太说,让她不要担心了,这府里面的事情我能处理好的。”
  薛瓷愣愣地点了头,又被薛瑶塞了一大堆东西,然后才去了门口上了马车。
  裴氏见到她带回来的这么些东西倒是笑了笑:“你三姐送的这些东西,一会儿你直接拿回你房里用吧!”
  “不是给太太的吗?”薛瓷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裴氏命马车往卫国公府走,然后才道:“方才你在想什么?都没听到他们下人哭嚎的那一嗓子,他们家大郎窦麒走了么?”
  薛瓷羞赧地低了头,道:“真没听到,听着太太和那些人说京城里面的事情,便没有在意。”
  “陈国公的长子没了。”裴氏淡淡道,“过两日我们家也要派人来祭拜,不过那是你六哥的事情,你倒是不用跑一趟了。”
  薛瓷眨了眨眼睛,半点都没想到自己发愣的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偷觑了一眼裴氏的神情,大着胆子问道:“那……三姐夫以后就要当陈国公吗?”
  裴氏摇了摇头,脸上笑容还是淡淡的:“这爵位能不能传下来,得看圣上的意思——这些事情你现在还不懂,说了你也不明白的。”
  薛瓷的确是似懂非懂,但她还是记住了这句话,然后默默地看了一眼窗户外面。
  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鲜活的市井,几乎让她转不开眼睛。
  裴氏道:“等过过年的时候家里开了宗祠,就把你记到我的名下来。”
  薛瓷顿时一惊,转头看向了裴氏:“太太……这……这可以吗?”
  裴氏一笑:“当然可以,只不过这事情你现在不要说给旁人知道。”
  薛瓷激动得脸都红了,连连点头,简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
  回到国公府之后,裴氏去找薛春回说起了陈国公府上的事情,这样的大事,自然是需要薛春回来出面处理。裴氏又说了要把薛瓷记到自己名下,薛春回自然是没有异议,只说了等过年之前开宗祠就行了。
  而薛瓷回到了自己房间,却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四姨太太俞氏。
  雪环颇有些歉意地向薛瓷道:“四姨太太非要进来等着姑娘,我拦不住,便只好让她进来了。”
  薛瓷摆了摆手,安抚地拍了拍雪环的手,道:“你去倒两杯茶来,外面天气热,姨娘进来等也是应当的。”一边说着,她便走了进去,向俞氏见了礼,然后坐下了。
  俞氏看到薛瓷,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浑身上下都已经是府里面最好的衣料和京中最新的样式,顿时脸上神色变不太好看了。她轻哼了一声,道:“十二娘可别光顾着巴结太太,把亲娘的忌日也给忘了。”
  薛瓷微微蹙眉,道:“我娘的忌日我当然会记得,犯不着四姨娘跑过来冷嘲热讽。若四姨娘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没有别的事情,便请先回去吧!”
  俞氏一愣,倒是没想到薛瓷敢这么顶回来,于是脸色更差了,道:“我好歹是你姨妈,这么些年也是心心念念为着你,你现在巴结上了太太,便是这样对待我了?”
  薛瓷跟着裴氏历练了这么久,对后宅里面的事情也好,为人处世也罢,已经比之前独自住在六艳院的时候进步太多。她深知自己现在与俞氏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不同,于是并不打算忍耐过去——说到底,自己是国公府的姑娘,哪怕是庶出,那也是主子;而俞氏是国公府的姨娘,哪怕被喊一声姨太太,也是半个奴才。她大大方方地看向了俞氏,道:“姨娘莫要胡搅蛮缠,有事情便直接说,犯不着把这陈谷子烂麻的事情都拿出来掰扯。从前是什么情形,姨娘清楚,我心里更清楚。”
  俞氏听着这话只觉得有些心虚,俞氏生生咽下了那些要说出口的嘲讽话语,换了个强笑的表情,然后道:“你七姐姐中秋之前就要出阁了,没什么好看的首饰,我想着你这儿首饰多,太太又给你做了不少新鲜样子,不如借给你七姐姐用一用。”
  薛瓷睁大了眼睛,有几分不可置信。俞氏过来借首饰这种事情,她有什么别的目的?她又凭什么觉得自己一定会借?
  俞氏又道:“我已经听说了,太太每一季都给你打了许多新鲜首饰,这些你也戴不过来,索性就借给你七姐姐出门子,到时候姨妈用自己的分例还给你便是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嗷今天去看银河护卫队2~~~~特别开森~~~~~

  ☆、小事

  薛瓷并不能太理解为什么俞氏会突然找到自己说要借首饰,她看着面前强笑的俞氏,心中升起了几分荒谬情绪。
  若她需要去求人做事情的话,大约会把态度放得极低,诚恳地请求对方帮忙——而不是如面前的俞氏一样,面上的神色那么明显的勉强,说出来的话也不那么中听。这么一想,她又忽然觉得俞氏的态度有那么几分值得去琢磨——这是不合常理的,难道是俞氏还有别的什么图谋?
  微风从窗外吹进来,拂过了桌上翻开的书页,哗啦啦地响了起来。
  伸手把书合上,薛瓷再一次看向了俞氏,温柔地笑了一笑,道:“姨娘若是真的为七姐姐着想,不如把心思多花在七姐姐身上,而不是跑到我这里来要什么首饰。”
  俞氏脸上浮现了几分警觉的神色:“你什么意思?”
  薛瓷道:“姨娘也知道,五姨娘之前闹了那么个事情出来,太太心中当然是不高兴的。姨娘难道也是想惹太太不高兴,再落得个去庙里面的下场?”
  俞氏听着这话,面上神色变幻,仿佛是想到了什么。
  薛瓷道:“首饰是小事,现在我首饰的确多得很——可姨娘当初敢不敢去找三姐姐要首饰?敢不敢去找大姐姐要首饰?”
  俞氏悚然一惊,一身冷汗炸了出来。
  薛瓷道:“这些道理姨娘自然都知道,只是姨娘这会儿想不明白——当然了,看在我还能喊姨娘一声姨妈的份上,这一次我愿意与姨娘慢慢分说,而下一次……”
  事实上俞氏也不过是一时托大,她只想到了薛瓷从前的孤苦,想到薛瓷从前看起来的好拿捏,又仗着自己是薛瓷姨妈这一层关系,一心一意只想着从薛瓷这里多弄一些首饰给薛甍来撑门面,压根儿没有想到薛瓷说的那些——没有想到,并不代表她不懂。
  俞氏静默了一会儿,强作镇定地起了身,什么都没有说,便硬邦邦地转了身离开了。
  薛瓷也没让人去送,只让雪环把从陈国公府带回来的东西一一收拾,然后自己拿了架子上的书看了起来。
  。
  薛瓷对俞氏说的这两句话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国公府后院的姨太太们还有庶子庶女之间传了个遍,他们鄙夷地学着薛瓷的语气,嘲弄她狐假虎威。
  在后院打了个转,这两句话重新传回正院,传到了裴氏耳朵里面的时候,裴氏则对着薛瓷露出了几分赞赏的微笑。
  “这样对答也算是得体。”裴氏这样说道。
  时间过得飞快,中秋早就过了,薛甍已经出嫁,初冬已经来了,京城天气渐渐变冷。国公府里面已经换上了冬衣,屋子里面开始摆上了火盆。
  薛瓷穿着一件紫色的夹袄,此刻坐在火盆边上,笑眯眯地听着裴氏的话,然后道:“这都过去好久了,怎么突然提起了这句?那还是七姐姐出门子之前,四姨娘跑过来找我要首饰的时候的事情了。”
  裴氏笑了笑,道:“或者只是心有不忿。”看了看外面阴沉沉的天气,她又道,“快近年底了,事情也变多了,今年你正好帮着我来打理家务,学一学这些事情好了。”
  薛瓷道:“多谢太太,还请太太不要嫌弃我笨拙。”
  裴氏心情极好,道:“这有什么,谁刚开始做的时候不是笨手笨脚?”
  有了裴氏的这句话,薛瓷也就开始跟着裴氏进进出出。她也是聪明伶俐,许多事情一学就会,有耐得下性子,不是那样高傲自负的性格,交到她手中的事情也都是稳稳妥妥地完成了,后院里面那些眼睛都红了的姨太太们想要挑刺都没能挑出来。
  因着陈国公府的事情最近回娘家频繁了些的薛瑶也对薛瓷赞不绝口,她在与裴氏说话的时候正好说到了陈国公府现在心惊胆战的情形,又提到了薛瓷。
  “我那大嫂若是有十二娘这样的稳妥心性,此刻家里面便不是这样内外一团乱了。”薛瑶这样说道,“大哥的死的确是有蹊跷,但是这事情牵扯到上头,谁还敢去硬是要个说法?太后都发话了说让窦麟今后不降等承袭国公的爵位,对我们家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也不知大嫂此刻在闹腾什么。”
  裴氏道:“毕竟你大嫂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在家里面闹腾,也是情有可原。”
  薛瑶却是不以为然的,她道:“大嫂娘家已经派人把她接回去了,说是要再嫁,嫁妆也拉走了。原本国公和国公夫人说,如果大嫂愿意守,便今后从族里面过继一个男孩儿到她膝下,不会短缺了她;若不愿意守,我们家也出一份嫁妆,让她风风光光再嫁;她娘家要拉走嫁妆,我们家也是额外多加了一些,算作是这些年对她的补偿……母亲你说,我们这还有什么做得不够好?大嫂现在也不走,就整天在正堂哭说大哥死得冤枉说是窦麟要害他……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裴氏挑眉,问道:“背后有人挑唆?”
  薛瑶道:“不知道,这事情我没搭理,让窦麟去处理了。”
  裴氏笑着摸了摸薛瑶的头发,道:“既然有窦小郎去出面,你不管这些反而是好事。”
  薛瑶道:“这样比较起来,才觉得十二娘真是不错,若是母亲不介意,窦麟有个远房的表亲,如今是在翰林院的,人品也好,家里面人口简单,就只有一个老母亲还在,也没什么兄弟姐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