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女薛瓷 >

第34部分

庶女薛瓷-第34部分

小说: 庶女薛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皇后若有所思,最后只叹了一声,道:“丽妃进宫多年,也得加把劲,早些为圣上开枝散叶才是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宝贝们的营养液
读者“万川之月”;灌溉营养液+1
读者“Annie”;灌溉营养液+10
读者“”;灌溉营养液+10
*
有二更~~尽量会早点放上来哒~~记得来看哇~~~

  ☆、谋划

  从承香殿离开之后; 薛瓷便直接回去了熏风殿。
  丽妃倒是兴致勃勃还有心邀请她去披香殿坐一坐; 只是薛瓷自己是觉得无趣了——知晓的秘密越多,便越胆小越可怕。
  可刚进熏风殿; 她便看到了一个不速之客——淑妃。
  淑妃闲闲地坐在了前殿的椅子上,闻声回头看向了门口,于是起了身; 仪态万方地向薛瓷走过来; 口中笑道:“我等你好久了——说起来,自从你封才人之后,我们仿佛就再没有单独见见面——上一回见面还是在昭阳殿的时候; 是不是?”
  薛瓷静默了一会,笑了一声,道:“是——娘娘此行,有什么赐教吗?”
  淑妃歪了歪头; 示意她往殿中去,一面走一面说道;“既然同在宫中,便是姐妹; 做姐姐的来看看妹妹需要什么赐教需要什么理由呢?又不是故意来找茬或者是专门来找你的麻烦——”说到这里,她已经反客为主地坐下了; 并且指了指身边的位置,亲昵地笑了一笑; “你倒是不必如此戒备,我既然过来,便知道今天丽妃来过; 也知道你与她一起去过了皇后娘娘那里。”
  薛瓷垂眸,有些拿不准淑妃究竟想做什么。
  淑妃笑道:“我是不如丽妃那样大方了——再说六局送来的东西也不过尔尔,还不如卫国公府给你送的那些小玩意,我便不拿过来现眼,反而丢人。”
  薛瓷抿了抿嘴唇,在淑妃身边坐下了。
  淑妃继续道:“还记得我在昭阳殿对你说过的那些吗?记得你为什么会选择到这后宫吗?”
  薛瓷听着这话,却是长长一叹,道:“如今再去想当初,大约是后悔更多一些的。”
  淑妃仿佛明白薛瓷话中的意有所指,只道:“后悔?后悔也没法让你回到当初,你只能看着今后——才人,你如今在后宫当中荣宠之盛,都已经盖过了丽妃,难不成这个时候你就单单在后悔,去想以前是多么愚蠢然后悔不当初?”
  薛瓷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娘娘不如直接说一说,今日过来所谓何事吧!”
  淑妃俏皮地笑了笑,道:“来看看,说说话,不可以吗?“
  薛瓷抬眼看着淑妃,却并不能知道眼前这个言笑晏晏的女人,究竟在想什么。
  。
  淑妃的出身算是极好的——她祖父是骠骑大将军郭牡丹——若不是张皇后先入宫做了皇后,以她的出身和娘家声望,就算做皇后也可以。而进宫之后她的快速晋升,也能说明这一点。
  若还是之前,薛瓷并不知道宫中赵玄赵青这复杂情形的时候,或许还会真的与淑妃联手一番,只是现在这样——她简直不敢想宫中的这一群女人,淑妃也好丽妃也罢,甚至皇后,她们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
  。
  “娘娘……天色不早了。”薛瓷最后看了一眼外面——不知不觉,已经是红霞满天,“您该回去了。”
  淑妃定定地看了她一回,道:“那便改天再来和你说话吧!”
  “娘娘。”薛瓷与她目光相对,“娘娘若有什么话,今日也可以说。”
  “后宫还能说什么?不过是姐妹情深背后插刀。”淑妃并没有躲闪薛瓷的目光,“卫国公府与我骠骑大将军府上世代和睦,论理,我与你并不该如此生疏。”
  薛瓷笑了一笑,却觉得有几分无奈了。
  淑妃起了身,道:“我知道才人在担忧的是什么——才人也是侍寝过的人,自然会知道如今圣上这如鬼疰入身的行径,长久来看,必然是谁能先生下皇子,谁就能占得先机。才人如今得了圣上的喜欢,自然是好事,但长久来看呢?上回我与才人便说过,这后宫当中若能杀出一条血路,便只能生下皇子,今日我仍然会这么对才人说。”
  薛瓷眉头微微一跳,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分明地从旁人口中听说到对于赵青和赵玄两人的评价。鬼疰入身……她咀嚼着这四个字,又抬眼看向了淑妃。
  “就算能生。”薛瓷一边思索着该如何表达,一边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面对这样一个圣上——或许不生才是更安全的呢?”
  淑妃勾了勾唇角,道:“在宫中求安全?才人,你再想一想?”
  。
  天黑得越来越早,红霞不过短暂一瞬,很快便是暮色降临,满天星辰。
  薛瓷送走了淑妃,用过了晚膳,便和翠珠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话来。
  翠珠比薛瓷进宫早一年,家里小门小户,是采选入宫,因为认识字,所以便做了女官。翠珠说起自己识字,便是眉飞色舞:“若是不认识字,就只能做扫撒那些粗活啦!而且做了女官,将来出宫去,也能比当初我进宫之前嫁得好。”
  薛瓷笑着问道:“你是哪里人呢?”
  翠珠笑着道:“奴婢是并州的——娘娘,卫国公在我们并州可是威风赫赫,若不是有卫国公把突厥人都打怕了,并州才不会像现在这样繁华呢!”
  说起了薛春回,翠珠的话又多了起来,她道:“我小时候就听爹娘说卫国公的故事呀,说卫国公是怎样把突厥人给打得嗷嗷叫,是怎么带兵!卫国公就是我们小孩子心中的大英雄!那时候我和我邻居家的姐姐还想,如果有一天见到大英雄,就要好好地感谢一番!”
  “然后呢?”薛瓷含笑问道。
  翠珠嘿嘿一笑,道:“我们以为大英雄大将军国公都是白胡子老爷爷呀,我和邻居家的姐姐还一起削了根拐杖呢!结果呀,有次卫国公真的到我们县上来了,我们挤过去一看……却不是白胡子老爷爷,那拐杖……也就没送出去……”
  薛瓷听着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翠珠见薛瓷笑得开怀起来,也跟着笑,道:“娘娘总算高兴起来了,刚才淑妃娘娘走了以后,娘娘的脸色好可怕。”
  薛瓷脸上笑容淡了些,反问了一句“是吗”,又沉默了下去。
  翠珠笑道:“娘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圣上喜欢娘娘,娘娘迟早也与淑妃娘娘一样,能封妃。到时候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么如意风光的事情呀!”
  薛瓷听着翠珠这么说,又忍不住笑了笑,道:“宫中的事情哪里这么简单呢?这会儿妄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不定还没能爬到一人之下,就小命没了。”
  翠珠却道:“都进宫了,还不拼搏一把?娘娘别嫌我说得粗鄙,若是奴婢有这个福分做个才人,哪怕是刀山火海呢?先闯了再说。说到底就不过是一条命,若是什么都没享受到就没命了,多可惜呀!”
  “歪理。”薛瓷瞪了她一眼,却也没恼。
  虽然翠珠的话说得乱七八糟,但薛瓷恍恍惚惚有些头绪了。
  。
  诚然,现在她所面对的局面的确毫无解决的办法,但如果她什么都不做,一切都只等待着事件按照既定的轨迹往前推动,那么结局不会有任何改变——等宫中有人怀孕生下皇子,那赵青会死,知情人会死,恐怕连她自己也小命不保。
  如果她能做一点什么呢?哪怕只有一点点,是不是能够让结果有所改变?
  如若只是想着保住自己这条小命,她当初又为什么要从昭阳殿到后宫来?
  是什么让自己忽然之间开始裹足不前?
  知道了这么多秘密又如何呢?
  她分明可以因为自己知道了这么多秘密而大展身手,何必因为这样的事情,反而把自己吓到?
  想到了这里,薛瓷便有些释然了。
  。
  立冬的时候,宫中摆了宴会,裴氏照例是进宫,这次进宫,便带着薛玮的妻子张姝一起。
  薛玮的婚事因为薛璎的死推迟了数月之后,还是寻了个好日子给办了。张姝乃是当朝丞相张梅孺的嫡女,生得花容月貌,又落落大方,与薛玮成亲之后,与裴氏相处也极好,不多时就得了裴氏的信赖,把家事交了大半给她。
  这次带着张姝一起,也是为了让薛瓷与她见一面。
  张姝在家中是听裴氏说过了薛瓷的情形的,此刻见到薛瓷,她大方得体地先行了礼,然后便道:“才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往家里递话就是了,有什么国公府帮不上的地方,我家里面打声招呼也能说上话。在宫中才人便不用担心家中的事情。”
  薛瓷见张姝说了这么一句,倒是有些讶异地看向了裴氏。
  这偏殿当中,裴氏的神色却十分凝重,她道:“你在宫中或许并没有听说什么,国公爷打了胜仗,并州是无恙了,但突厥舍了并州这条路,转头往东,破了幽州,如今国公爷已经接了旨意,准备往幽州去。”
  薛瓷虽然听不太懂这些地方究竟是哪里,但却明白一件事情,薛春回常驻的是并州,手下的亲兵打仗也是在并州,此刻匆忙调往幽州,所要面临的恐怕不仅仅是突厥,还有幽州上下没有理清的复杂关系——如果是允许他带兵前往还好说了,若是只让他一人前往去带幽州的兵……这后果,她忽然觉得有些难以估计。
  裴氏道:“你在宫中若有什么消息,能传出来的,尽量传出来。太后对我们家猜疑过重,之前的封赏虽然我们都推辞了,你的两个哥哥如今也不做官只在家里面,但不放心还是不放心的。”
  张姝也道:“才人在宫中知道得会比我们宫外多些,所以也只能麻烦才人了。”
  薛瓷静默了一会,然后拉了裴氏的手,道:“太太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啦~~~~

  ☆、宫宴之上

  入冬之后; 宫中便进入了频繁的宴会当中。
  刘太后主持的各种宫宴家宴; 皇帝赵玄所主持的各种朝宴,各国来朝拜的使节们纷纷来京; 于是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种欢愉的气氛当中。
  随着天气渐渐变冷,一场又一场的大雪落下,宴会中的奢靡暖意和外面的皑皑白雪便成了鲜明对比:在宴会上身着薄纱扭动着腰肢的妖娆舞女; 在宫殿外穿着厚厚外衣风雪中站立的内侍;宫殿中人声鼎沸的喧闹; 宫殿外戒备森严的安静肃穆。
  披了一件豹裘,丽妃从肩舆上下来,扶着白燕的胳膊; 缓缓往长乐殿中走。
  这一日是刘太后设宴,是要庆贺郭牡丹老将军从安南回来。对本朝来说,一南一北的安南和突厥,算是用兵最多的两处了。往西域走; 相反因为如今商路通畅,前面几代皇帝的铁血政策之下,反而还安稳着。北边的突厥如今是薛春回在带着兵想法子镇压; 但南边的郭牡丹已经瞅准时机打破安南。
  这一次郭牡丹回朝,便带着安南的国王一起; 美其名曰是两国邦交,事实上便是郭牡丹用武力威胁的结果了。
  丽妃进到殿中; 远远便看到淑妃正坐在了刘太后的左边——刘太后的右边是张皇后——她浅笑吟吟,仿佛是说了个笑话,也逗得刘太后哈哈大笑起来。她目光冷冷地扫了过去; 垂眸再抬眼,便换上了满脸的笑意。上前行了礼,她笑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吉安。”
  张皇后笑着看向了丽妃,命她起了身,又示意她入座。
  丽妃一边起了身,一边除掉了外面披着的豹裘,露出了里面淡紫色团花水雾烟纱天香绢衣,倒是惹得淑妃一眼看了过来。
  淑妃在太后面前向来都是娇俏骄纵的样子——大约是太后也喜欢她这样的性子,所以她这么多年也没有改过——她俏皮地翘起了嘴角,向刘太后道:“娘娘您看丽妃姐姐这一身,才正好是衬得丽妃姐姐貌若天仙。”
  闻言刘太后也看向了丽妃,嘴唇边上的笑容淡淡,口中道:“丽妃今天的确打扮得特别好看——哀家如丽妃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这么精心打扮了才肯出门。”
  丽妃有些辨不出这话中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于是只露出个有些羞涩的笑容来,道:“臣妾便当做太后娘娘是在夸臣妾了。”
  刘太后也笑了笑,倒是不置可否。
  淑妃倒是没有在丽妃身上再多做什么文章,只又笑道:“听臣妾祖母说,安南有种软绸,夏天的时候穿特别凉快,想来这次安南的国王来,一定也带了许多。“
  旁边张皇后笑着接了话,道:“这是冬天呢,想着那安南的国王是不会带着这些的。况且来拜见天。朝上国,还是得送上金银器物,就算送布料,也是得送上好的绫罗。”
  淑妃对张皇后说的这些倒是不以为意,她道:“哪里有比我们天。朝更好的绫罗绸缎呢?若我是那安南国王,便要送些我们天。朝没有的。”
  刘太后微微颔首,笑道:“若是那安南国王有心,便知道该送些什么了。”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