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庶嫡女 >

第63部分

庶嫡女-第63部分

小说: 庶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十六章 论通房的合理性(二更)
  不过他实在太小; 偶尔肚子拱几下,玉彤也不能让他一直趴着,这小子特别黏糊玉彤,只要在她怀里她就乖乖的。儿子愿意动弹; 女儿就不是了; 除了吃奶就是呼呼大睡; 偶尔捏几个玩偶做的小布偶放在手里。
  玉彤脱了鞋子,抱着熟睡的女儿,觉得女儿其实跟儿子长的也不大像; 玉彤一直以为龙凤胎长相其实差不多; 其实也不尽然。
  赵群一进来就是看到这幅温馨的画面; 妻子抱着女儿; 轻拍着儿子; 怎么看怎么好看。自从有了小孩后; 这里就常有婴儿啼哭,他却没有感到厌烦; 甚至有时候进来乳母在把屎把尿; 他并不觉得脏,反而是一种家庭的温馨。
  奶腥味混着点清香,他觉得有点甜甜的。
  看到丈夫回来; 玉彤招呼他也脱了鞋进来坐; 她小声道:“看到他们俩个小家伙我就什么烦心事都没了。”
  赵群进来坐着; 主动帮玉彤捏颈椎,他知道虽说有乳母在; 但妻子长期抱孩子,低头的时候也很长,颈椎和胳膊都不舒服,所以他会帮着按一下。
  “舒服点儿了吧。”
  他还这样轻声问着自己,玉彤觉得很暖心,在古代一个男人能够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无论玉彤手段再高超,如果没有男人的配合,恐怕她那些手段也无处施展。她舒服的“嗯”了一声,其实这样也挺好的,每天带带孩子照顾丈夫。
  入夜北风吹的急,玉彤也收到了来自儿子和女儿的亲小姨玉佳寄过来的衣服裤子,王妈妈在一旁笑道:“九姑娘这手艺是越发好了。”
  玉彤又迫不及待的看了信,玉佳只说一切都好,从信中看出她胆子大了许多,还敢跟其她家眷一起出去骑马,这着实是个很大的改变,想必梁玖也给了她很好的尊重。看她过的不错,玉彤也为她高兴。
  她也着手回了礼,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都是很实用的布匹、米、以及玉佳爱吃的一些零嘴什么的,这些即便有钱在东北也不一定能买到。
  现在她没掌家也不好跟华妈妈说跟自己妹子备回礼,她都是从自己庄子上的出息,或者店里面弄的,有些花钱去买的。
  对于儿媳妇的分寸,信郡王妃是赞许的,没得进了她们府就把一切都恨不得搬回娘家的这种架势。显然,她也忘记了,自己曾经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上头没个婆婆看着罢了。
  而玉彤自然觉得整个家她不能当家做主,难免束手束脚的,无论办什么时候都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有什么事情都要跟长辈汇报,这也很烦的。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面,好的是,没碰到事的时候,长辈什么都做,她乐意当甩手掌柜。不好的是,自己娘家回个礼都进进出出的在人家那里。
  可是她也不能搬出去住,因为赵群是独子,所以公婆肯定是要跟着他们过的。
  她心里想了这些,却没说出来,连最亲近的王妈妈她也没说,正所谓慎独,即便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做的事情都要符合道德标准。以前可以用年纪小不懂事蒙混过去,说些心里话,现在都是两孩子的娘了,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世子妃,世子今天回来吃饭。”黄莺过来跟玉彤道。
  玉彤想了想,“我今儿下厨做个家常菜,现在我换了衣裳过去吧。”
  她做饭虽然不是经常做,可是还是很有章法的,也就做了一个菜芹菜瘦肉炒秀珍菇,她做的并不是清淡的,而是酸辣的,特别开胃。
  “母妃,我多添了个菜,也不知道世子爱不爱吃?”玉彤把菜放暖屉里一直没拿出来,冬天炒菜很容易冷。
  他们左等右等却没等回赵群,说是还在翻译,玉彤便道:“这么饿着也不好,不如我去送饭便是。”
  “不拘叫哪个下人过去便是,你又何必去吹风?”信郡王妃不赞同,大冷天的最好别出门子。
  玉彤便道:“不碍的,我也去看看他。”
  天天看还看不腻,说实话,信郡王妃是没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想当年,她们那会儿,哪敢在婆婆面前就这么大大方方的要去看丈夫的。不过见儿媳妇一脸期盼,又是为了儿子能快点吃上饭,信郡王妃便点头了。
  玉彤也就随意披了件大氅,又加了一份汤,两三个小菜便坐上马车去了。跟着来的小厮茗儿是个机灵的,进到理藩院见自家世子跟老爷们都在忙,便小心翼翼的在他耳边道:“世子爷,世子妃跟您送饭过来了?您看要不要现在拿进来。”
  赵群诧异:“你是说世子妃亲自过来了?”
  茗儿点头。
  他一撩袍子跟同僚说了声:“拙荆专门送饭过来了,我先出去一下。”
  茗儿暗悌,看不出来世子爷还挺虚荣的,在外官面前炫耀妻子送饭。
  只见赵群把马车帘子一掀,果真看到妻子了,他又把脸一虎:“大冷的天,过来做什么,让下人送就行。”
  玉彤一边把食盒递过去,一边道:“得了,我要来的时候母妃也这么说,可我想你了。”她后面一句话说的很小声,但赵群肯定听到了,因为他咧起了嘴。
  她对她挥挥手:“不耽误你的事了,你快去忙吧,我要回去了。”说罢,还推了推他。
  虽说中午就跟丈夫说了一句话,不过她的心情还是很美好的。
  回去后又听闻赵凌有了身孕,信郡王妃喜不自胜,带了药材和一个老嬷嬷过去谢府,也顺便把她也带去了。在玉彤眼中,小姑子赵凌也算是颇有手段的人了,即便这样她把要装贤惠把身边的丫头跟丈夫开脸。
  她就不知道干嘛要自找苦吃,自己也难受。除非是男的实在是每日御女无数,其实正常的夫妻,感情如果很好,根本不需要三个人。
  看到玉彤有些诧异的目光,赵凌翘起嘴来:“嫂子别担心,只是个通房罢了,横竖我不给。她娘也会给的,原本就是规矩。”
  说话间那意思,好像讽刺玉彤醋劲太大了似的。
  其实是她有了身子后,婆婆就暗示要添房里人,丈夫在婆婆那里并没有拒绝,虽说当着自己是假意推辞,可她又如何看不出男人的这些花招子,恼怒伤心之余,只有把自己身边原本就做陪嫁丫头的二等丫头红菱开了脸。
  丈夫谢三少原本就是个风流人,见妻子这样贤惠,也笑纳了她的好意。赵凌这是有苦说不出,反观嫂子,哥哥亲自为她拒绝通房,她还不知足,连个屋里人都不跟哥哥备着,她觉得她嫂子有点太独了。
  信郡王妃又把红菱叫过来敲打了几句,“你们三少奶奶怀着身子,你原是陪着她一道过来的,该用心伺候,她好了,你才好。”
  红菱讷讷应是。
  玉彤见不得这些,偏偏又不能走,只能坐这里听着,她是左耳进,右耳出,反正她是不会容许有人觊觎她的丈夫的。只能说每家有每家的过法,自己常惦记着男人些,让他没心思想其他的岂不更好?
  见信郡王妃说完,玉彤也随意关心了几句赵凌的身体:“妹妹可害喜?有没有不舒服的?”
  那红菱仿佛表现自己照顾赵凌很上心,笑着回道:“世子妃放心,我们县主有些害口,大太太那里送了保胎药,吃了几天倒是吃着不错了。”
  因为赵凌是坐稳了胎才告诉家里人的,所以其实怀孕的时间应该更早一些,玉彤这才了悟,是说怎么没看到赵凌这几个月回娘家,原来是有了身子,想坐稳了胎再告诉娘家人。
  “哎呦,这就好。”玉彤笑道,她又跟赵凌道:“妹妹若是有什么不趁手的,又想吃想喝的,只管派个人回去告诉娘或者我都行。”
  赵凌对红菱撇嘴,她最讨厌这等不懂规矩的人,被谢三少宠了几天便拿大了,什么话都敢回,“红菱,你话可真多。”她说完又似笑非笑的看着那个丫头。
  红菱吓的脸都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没了方才跟玉彤说话的那股子机灵劲儿。
  还是信郡王妃道:“好了,红菱你先下去吧,让我们自家人好好说话。”
  玉彤也不同情红菱,显然做通房也是你情我愿的,,若红菱没那个意思想做个管事婆子,赵凌也不会特地去伤人的心,毕竟这年头趁手的仆人不好寻,主子跟仆人的关系也算是相互依存的。
  红菱出去后,赵凌却问起玉彤另外的事情,“嫂子,我大嫂以前小时候真的是在你们家长大的吗?”
  “怎么不是,快及笄了后,她突然说要走,我大伯母怎么劝都不听,说是要去做夫子。怎么啦?”玉彤不解赵凌怎么问这些。
  赵凌掩饰性的笑笑:“没,没什么,我就很好奇,随便问问。”谁让汪淑儿跟谢三姑娘和谢四姑娘更玩的来,那两位小姑子对她客气,对汪淑儿就是和气,这么大的区别对比,她怎么看不出来。


第八十七章 和离
  赵凌的婆婆谢大太太倒是跟信郡王妃打包票; “我们府上为了县主,特意又加了十多个人去伺候,您就放心吧。”她对三儿媳妇的性格也逐渐了解,不过呢; 大儿媳妇是个谈诗书的不是个管家的料子; 二儿媳又是庶出; 唯一托付的人也只有三儿媳了。
  现在赵凌又有了身孕,她还得管着一段时间,现今还是以三房为重。
  信郡王妃的话也说的很好听:“您能如此体谅她; 也是她的福气; 不过也不必事事依着她; 她年纪轻; 遇事还得多听您的。”
  对信郡王妃这亲家; 谢大太太印象不错; 觉得她是个明理的人,也跟她说话很是客气。
  玉彤陪婆婆回家后; 看到赵群已经回来了; 她们两口子一起回房了,赵群回房就紧紧抱住她:“去哪儿了?”
  “小凌有喜了,我跟娘去看她了。”
  他啄了一下她的唇; 柔声道:“你也别累着自己了。方才想我了没有?”
  看看; 男人也不是都不会说这些; 只是要人引导才行。玉彤娇笑:“哪儿都想。”
  房间里春光旖旎,俩人也不大想动弹; 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赵群拿着玉彤的一缕头发在自己胸前玩,“皇上都御驾亲征了,想必亲贵子弟很多都要去,可惜我这次没捞到。希望父王这次能跟我捞个好点的位置,累点我也不怕。”
  就是早点去卡位,这年头亲贵也不好当,赵群本身还算有点抱负,他现在进理藩院,他自己认为是屈才了。战功他还没有,而且他们家的王位当时虽说有丹书铁券,可这年头丹书铁券的勋贵许多都散的七七八八了。
  像他曾祖父那个时候还是信亲王,到他父亲就是郡王了,如果不努力,以后就泯然众人矣了。普通宗室的日子是不大好过的,许多人为了撑场面还要靠变卖祖产,这样的人并不少。
  他可不想信郡王府交到他手上就败落了,可太用劲儿,人家又会怀疑他的动机。别看皇室待遇很好,危机也很大,被圈禁密杀的也不知道多少。如前朝那样有藩地,藩王各个跟养猪一样,养私兵,还不交税银,耗用国库,本朝没有藩地,宗室都按照品级发放俸禄,但是也同样不能与民争利,这个利就是科举。
  而是通过宗室考较做官或者有战功才行,赵群就是通过了外藩语言考测才进入了理藩院,可理藩院也不是什么油水部门,算是闲职,赵群自己在理藩院做了好几年都没接到什么实务,早就很不满了。
  “若是可以带家眷,那我也要去,我们夫妻不似别人,肯定不会分开的。再累我也不怕,我小时候就跟我爹娘在任上,其实见识一下各地风俗也是挺好的。”年轻人本来就应该有冲劲。
  “果真?”赵群很惊讶,没想到妻子主动要跟着去。
  因为很多贵妇人生了儿子了,基本丈夫外任或者如何都是带妾过去,就在家侍奉公婆照顾孩子。因为京城舒服,外地很遥远,而且什么都不如京城安全,最重要的是儿子在家里,妇人生了孩子大多以儿子为主了。
  玉彤从他手中扯回自己的头发,白了他一眼:“我何曾骗你不成,至于儿子和女儿若是可以也都跟着我们。”
  “父王和母妃肯定不会。”赵群摇头。
  玉彤丧气:“好吧。”
  这年头孩子的存活率极低,她自己的孩子她也舍不得让他们奔波,不过想想陪丈夫她也是愿意的,不能为了自己贪图一时的安逸,置自己的丈夫不顾。
  看妻子垂头丧气的,赵群也有些于心不忍:“我到时候再跟父王说说。”
  玉彤灿然一笑:“我就说你是最好的。”
  夫妻俩人说了会子话,又甜甜蜜蜜的睡着了。
  早上起来,赵群依旧要去理藩院,玉彤则带着两个宝宝去请安。信郡王妃看到了就抱了一个过来,“福姐儿长的沉了些,这性子乖乖的,日后肯定性格很好。”
  玉彤也觉得福姐儿哪儿哪儿都好,那乖乖的劲儿,湿漉漉的眼神一看到自己,她是没办法再拒绝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