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如意娘 >

第46部分

如意娘-第46部分

小说: 如意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何满舵带来的弓箭手极为沉着大胆,竟在这么近距离激烈的缠斗中再度出手,射杀一名斗笠人。
  此刻何满舵一行已然赶到如意身边,如意抬手一指,道,“帮那个瘦长刀的!”
  其实不必她解释——另外两人一看就是胡人,何满舵等人早一拥而上。如意不得不再度叮咛,“留一个活口。”
  顾景楼已脱身而出,跟如意一道站在一旁看着何满舵他们以多欺少。
  “你是少当家的?”
  如意:……
  如意不作答,他也不在意。微微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战局,忽就问道,“你师承何处?”
  他早看出如意是练家子——从栈桥上起身时她姿态轻盈,转身时的步法平稳灵动,处处透着身法的影子。来茶摊前他还故意不动声色的故意踩起江边朽木绊了她一下子,虽没就此看出她的师承来,却推断出她必然从小习武。
  而适才她在空中转身架住长刀后稳住身形的一整套身法,若他没看错,恐怕和他师承一脉。
  如意依旧不作答。
  何满舵他们并没能及时擒下那两个胡人——他们见无路可逃,麻利的抹脖子自尽了。
  如意怔怔的愣了好一会儿。
  京城首善之地,一国公主几乎命丧胡人之手,这其中意味她隐约已能察觉到。她并不是对这些歹徒心存怜悯,可是……原来这就是杀人的滋味吗?她只觉着身上粘腻血腥,入鼻的气息令人作呕。
  片刻后她才意识到自己手上竟还牢牢的握着那两柄刀。她试图抬手将那柄短刀还给顾景楼,可手竟酸软的抬不起来。
  她默默的背过身,道,“去府衙报案吧。”
  “萧琉璃。”身后却传来这么一声。
  如意脑中一醒,下意识打起精神抬头去找,心想琉璃竟也来这里了吗?可是是谁这么大胆竟敢直呼公主的名讳?
  待看到顾景楼笑眼弯弯的望着她时,才意识到竟是他叫的。
  她戒备又疑惑的望着顾景楼。
  顾景楼笑道,“家父江州刺史顾长舟,我是他的幺子,名景楼,字凌云。”

  ☆、53|番外

  顾家不是什么皇亲国戚,顾景楼不比徐仪,能经常出入宫廷。但他的父亲顾淮是天子的挚友,虽说常年征战在外,但每隔几年就会回京叙职。每回顾淮回去,天子必然特别设宴招待他,建康城中世家勋贵们也纷纷为他接风。顾景楼常年跟在顾淮身旁,故而对于中朝权贵和天子的子女们,顾景楼也略知一二。
  当然,这个“子女”指的主要还是子。本朝的公主顾景楼是不大熟悉的。
  但他确实从小就想娶一个公主,不为旁的,公主有全天下最尊贵的出身,至少不用害怕成婚之后被他的嫡母欺负。说不定还能反过来欺负欺负她的嫡母。
  他的嫡母那可是相当的凶残。
  顾景楼第一次听顾淮说起公主,大概是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在建康。
  哪天顾淮饮酒回来,苏姬抱怨“您怎么又喝醉了?”顾景楼就替顾淮作答,“因为有美人在席呗。”
  结果被顾淮一脚踢出三丈远去——当然踢的不远,主要是顾景楼借力逃的远。这是他们父子间极寻常的互动,顾淮的说法是锻炼他的反应能力,不过顾景楼觉着他单纯只是脚痒想踢孩子罢了。
  事后顾淮承认了,“是有个尊贵有趣的小美人在席。”
  ——顾淮所说“美人”,从来都不带任何调笑和不庄重的意味。他口中的美人往往是个意象,有些不可亵玩的神仙知己的意味在。譬如若“美人”令他饮酒,他必“恭领之”。
  就顾景楼所知,顾淮年轻时确实仰慕过这么一个美人,正因为太“恭敬畏惧”了,结果导致美人芳心另许。顾淮备受打击之下才养成乱搞男女关系的毛病。最后被南康王府的小郡主——也就是顾景楼的嫡母算计,被迫成亲。
  这“美人”是他嫡母最大的假想敌,故而这“美人”在顾景楼心里也是一个极完美的意象。
  听顾淮这么说,顾景楼便好奇起来,“是谁?”
  “天子的小女儿,应该和你一般大。”
  “是个公主?”
  “是。”
  “好看吗?”
  “好看。”
  “你在哪里找到的?”怎么他就找不到呢?
  “大皇子府上。应当是大皇子的胞妹吧……”顾淮随口评价,“兄妹二人倒是一脉相承的仁厚,”片刻后,“而且有趣。”
  顾景楼第二次听顾淮说起公主,应当是在他□□岁左右。
  也是在建康,也是类似的情形。
  这次顾淮说的是,“再不刻苦修习,小心被师妹比下去。”
  “你竟收了个小师妹?!”
  “是徒弟。我的徒弟,你的师妹。”
  “是谁?我这就去把她杀了。”
  “——是天子的小女儿。上回我是不是和你提过?”
  顾景楼悻悻然。心想,算了是公主就姑且放过她吧。反正公主又不会跑来和他抢衣钵。不过——
  “我想见她。她既然是我的师妹,就该听我的话对不对?”他还没见过活的公主呢。
  “你想得美。”
  顾景楼十二岁的时候,终于见到了天子。
  天子也没有三头六臂,他想。这让他稍稍有些失望。既然天子没什么特别的,想必他的女儿也和寻常女孩儿没什么区别。
  乘船渡江的路上,顾淮忽然说,“你不是一直想娶个公主吗?”
  “好像也没那么想了。”
  “哦。可惜了,天子才说想把女儿许配给你。”
  “不过能娶一个也是不错的。”片刻后,顾景楼忍不住问道,“哪一个?叫什么?好看不好看?”
  “是太子的同胞妹妹。闺名琉璃。很好看。”
  “太子有几个妹妹?”
  “似乎是两个。不过同母的只她一个。”
  顾景楼点了点头,心想原来是她啊。怎么感觉有些高兴呢?
  顾景楼十六岁,奉父命游历天下。不但没有掷果盈车,甚至都无慧眼识英雄。一路被骗、被偷、被抢劫,给他自命不凡的心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姑娘。
  那个在他极落魄的时候也依旧看出他的不凡之处、对他另眼相待的姑娘,顾景楼第一眼就认出来了,她是个公主。
  ——当然是个公主,她随从中可是有宫女、寺人和侍卫的。
  而且她很美,确实如赋中所说“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是那种于千万人中一眼望见,便再不会错认的美貌。顾景楼想,不知他阿爹所说美人,是否就是这般模样?
  不知道同他定下婚约的那个公主,是否也是这般模样?
  顾景楼十七岁,不辱使命,打探到了惊天的秘密。可惜不留神泄露行迹,比去时更惨的被一路追杀着归来。
  经年之别。渡江时他忍不住想,不知今年那姑娘还在不在。而后等他一觉醒来,霜天破晓,那姑娘坐在江边,正临水挽发。
  ——他第二次独自到建康来,遇见的第一个人,依旧是她。偏偏又是在他极落魄的时候,而她竟依旧记得她。
  随即他就认出了那姑娘施展的功夫。
  如果这还不叫有缘,究竟什么才叫有缘啊?!顾景楼想。
  但那个姑娘说的确实是,“哦,你认错人了。”
  所以他就不明白了——究竟哪里搞错了?
  他的未婚妻是太子的同母妹妹、是他的小师妹,名叫琉璃——难道不就是他遇到的这个人吗?
  “你是个公主,是天子的小女儿?”
  “……是。”
  “家父曾指点过你功夫,你适才施展的身法是家父所创的‘鲤跃’”。
  “是。”
  “你是太子的同胞妹妹,名叫琉璃。”
  “不是。”那姑娘想了想,还是提醒他,“——那是我阿姐。不论你究竟从何处得知家姐的闺名,都还是不要在外头直呼为好。”
  顾景楼:……
  “难道我阿爹也指点过你阿姐功夫?”
  那姑娘淡淡的,“那我就不得而知了。”随即又再度提醒他,“若你没有旁的事,是否可以告诉我你从北边带来的消息了?”
  顾景楼还是有些不甘心。
  “我适才叫你阿姐的名字,你回头做什么?”
  “……”那姑娘看他的目光仿佛像看一个要不到糖就哭闹的孩子,“我就是想看看究竟是谁在大庭广众之下乱呼公主的名讳。话说回来,你为什么对家姐的名字这么执着?”
  “因为——我似乎同叫这个名字的公主,有一个婚约。”
  “哦……”那姑娘长长的应了一声,似是恍悟,又似是有些恼火,“所以你是想让我提前尊你一声姐夫吗?”
  “……”少年顾景楼默默的在心底吐了一口血。
  “那么北边的消息——”
  顾景楼备受打击,忍不住回击道,“你还不是一样,对北边的消息这么执着?”
  那姑娘垂了眼睛,语气依旧淡淡的,她说,“因为……同我有婚约的那个人,他在北疆。“
  少年顾景楼,十七岁,情窦初开。自以为遇到了与他有缘的、完美的命定之人,谁知几句话之间失恋。还给他们一人问出一个婚约者。
  作者有话要说:  写着发现很影响节奏……所以独立个番外出来吧。明天再更(下)。

  ☆、54|第五十二章(中)

  建康城没有外郭,故而此地也没有卫兵守门,还要临时到丹阳府衙去报案,调拨人手过来。短时间内守备填补不进来。
  如意便临时命何满舵等人暂且留在此地盘查行人,等待府尹派人来处置。
  她和顾景楼则先一步入城。
  顾景楼见建康外郭篱障陈旧,篱门处守备松散,不由道,“一旦兵隳临城,靠这些守备如何能防御得住。”
  如意也瞟了一眼篱墙,却并不甚在意,只道,“建康真正的守备在长江和石头城,当然不是靠这种东西。”
  顾景楼忽就停住脚步,饶有兴致的追问道,“万一长江和石头城防都被突破了呢?”
  如意也不由停下来望向他,见他竟然不是在说笑,便垂了眼眸,道,“还可退守台城,建康内城城墙还是相当坚固的——不过若真到了那种地步,守与不守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很大的。”顾景楼道,“多守一天,等到救兵的机会就多一天。历来攻防,在最后一刻逆转颓势的战例不知有多少。”
  如意却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论调——就她看来,普通的城池当然如此没错。可建康是国之都城,国都被破防、被兵临城下的含义,当然与众不同。
  但顾景楼的说法听上去好像确实更有道理。
  她想了想,终还是道,“你说的对。”
  顾景楼却又笑道,“不过,谁敢保证前来救难的援军,不会变成另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呢?”
  如意:……你逗我玩吗?!
  但她还是淡定道,“如果非要在曹操入城和石勒入城①之间选一个,当然是曹贼比胡贼好。”
  顾景楼看着她,她也看着顾景楼。四目相对,明明没有真刀真枪的交锋,却又别有较量的意味。却是顾景楼先笑起来,道,“当然还是两个都不入城的好。若真到危急境地,来的必然是忠君爱国之将领。”
  如意没有做声,她觉着顾景楼话中意味深长。虽在此之前她从为想过建康可能会面临重兵压境的危机,此刻却不由自主去思索。
  ——建康是一座守备森严的城池,但同时也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它一方面有长江、石头城、钟山、玄武湖守卫着,多少意图南下的大军被牢牢的阻隔在长江的那一头。它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可另一方面,建康却又连外郭城都没有。虽说台城本身有牢固的城墙,但建康真正的繁华之地——秦淮河南、石子岗北这一代人烟稠密的地区,根本就毫无守备。一旦大军跨过了长江,这一带只怕顷刻间就会被夷为平地。而仅靠着台城弹丸之地,究竟能坚持多久?
  但是,谁会去设想敌军攻破长江之后的事呢?毕竟敌人在长江之北,正常情形下人只会想到,要全力将敌人阻拦在江北。
  除非……
  她便问道,“你从北边带回来的消息是?”
  ——恐怕这消息既是顾景楼被追杀的缘由,也正是引起他忧虑建康城防的缘由吧。
  顾景楼却道,“事关重大,我只能说给天子和太子听。”
  如意道,“可你之前——”
  顾景楼抿唇一笑,“之前?之前那不是局势危急么。”
  如意:……也就是说,他是为了把她牵扯进来,才故意当着那些斗笠人的面提到北边的消息。实际上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告诉她。
  这个混账!——如意不由暗暗骂道。她竟也难得被人惹得咬牙切齿了。
  “那么北伐大军的消息——”
  “啊,这个没有骗你。”顾景楼见她有些恼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