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养青梅 >

第51部分

养青梅-第51部分

小说: 养青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是——昨天还有些话,我忘记讲,等下再说。
  沈朝元被盛森渊送回晚宴附近,她快步踏入园子,恰好和青黛前后脚到。
  青黛刚把郑婵拉到旁边哭诉一声县主失踪,沈朝元就冒头说:“你们是在叫我的名字吗?”
  “县主您在这?”青黛懵了。
  郑婵还比较冷静,问沈朝元刚才去哪里散心,有没有遇到怪事。
  “随便走了走,不过没什么意思。”沈朝元眼都不眨,“青黛怎么了,脸色好难看。”
  青黛白着脸低下头不敢说话,郑婵叫她跟踪,可没叫她告诉沈朝元。
  郑婵对沈朝元说:“她不舒服,我让她出去休息一下,她怕您不答应。”
  “我哪有那么坏,青黛你去休息吧。”沈朝元很大方地给她放了个假,“明天还不舒服,就去叫大夫……呃,别叫那个姓梁的。”
  晋王府的太医院里,就一个梁太医叫梁晚清。
  郑婵看了青黛一眼,青黛摇摇头,走了。
  “您不喜欢梁太医?”郑婵问沈朝元。
  “不喜欢。”沈朝元挺坦然,“我们就少跟他来往吧,不用特意针对他。”
  “是。”郑婵点头答应,然后又迅速低下头,“三小姐。”
  沈朝元回头一看,原来是沈朝夏回园子了,朝她笑眯眯点点头,“三妹。”
  她学的延陵郡主口气,口音也像,沈朝夏听到忽然就打了个寒噤,抬头见是她才放心。
  “县主。”她与沈朝元打了声招呼,擦肩而过。
  沈朝元继续跟郑婵说话,“郑婵,我也有点累,想回去休息。”
  “您和大公子说一声就行。”郑婵马上给出建议。
  沈朝元领会,返回园子找到沈朝祎说了几句话,顺利脱身,“他好像心情不好。”
  郑婵一直没注意他,听到这句话往园子里看了一眼才若有所思,“是啊。”
  “算了不管他。”沈朝元等着郑婵把青宁青薇和杨柳叫出来,一行人同回正月园。
  回到正月园,沈朝元立刻说自己困了要睡觉。
  洗漱后,沈朝元先把其他四个人打发走,接着抱着书很郑重地说:“我要自己睡。”
  话是说给留下的郑婵听。
  “是,奴婢不打搅您。”郑婵一边铺好被子一边说。
  “我房间里不用留人,我要自己睡。”沈朝元僵硬地说。
  她第一次尝试,说话难免不自然。
  郑婵果然疑惑了,问道:“为什么?”
  “反正我就想一个人待着,我得想点事。”沈朝元决定耍赖。
  “您要想点事?”郑婵嘴角抽了一下,“唔……那好吧。”
  耍赖还是挺有用,换杨柳可能也跟她耍回来,郑婵则不然,虽然她一脸狐疑,却依旧答应。
  如果沈朝元一意孤行,就算是跳崖,她也会跟着跳,出个房间算什么。
  “奴婢告退。”郑婵抱着被子出去了。
  “呼。”沈朝元第一次干这种事,很没经验,还有点紧张,等人一走才敢喘气。
  过不久,外头也熄了灯火。
  院子乌漆墨黑,卧房里也一样伸手不见五指。
  初吹了蜡烛都这样,渐渐的,沈朝元可以看清屋子里一点东西。
  这时她发现卧房里冒出一个立着的人影。
  饶是心里已经做好准备,沈朝元仍吓了一跳,喘了两声才问:“少爷?”
  “你现在还是叫我的名字吧。”人影款款走来,到了近前,脸就能看清了,正是盛森渊。
  他停在床前,没有坐下,站着与她说话。
  沈朝元叫他坐也不肯,说了两次,他才退后去搬来了一个凳子。
  等他坐下,沈朝元终于不用仰着头了。
  “我老抬头说话,脖子疼。”她这么说,盛森渊才肯去拿凳子。
  可是她也好,盛森渊也好,好久都没说话,在淡淡的月光里安静地看着对方。
  “有没有人欺负你?”盛森渊问。
  “我在这里过得挺好。”沈朝元又答了一次,“郑婵姑姑很照顾我。”
  “郑婵姑姑?”
  “她是我母亲的侍女,我父母死的时候是她带我逃走的,不过途中她为了引开敌人不小心掉进山谷里,把我藏在路边,然后您找到我……”
  “对。”
  “我以为来这里能看到我父母,我后来才知道他们都去世了。”
  这些盛森渊都知道。
  全是李伤告诉他的,得知他打算来京城,她就猜他要见沈朝元,说了很多关于晋王府的事,免得他与沈朝元重逢时说些不该说的话。不过,即使他全都知道,但听着沈朝元说这些他知道的事,他也没有一丁点不耐烦,依旧耐心地听着,等她说完才安慰几句。
  “我不难过。”但沈朝元说,“少爷,我看话本里说,有家人去世的话应该悲痛欲绝,可我不会,这是不是很不正常?”
  

☆、新木钗

  
  换到旁人身上那么骂句冷血也无妨,可是沈朝元本来就不算什么正常人。
  “你别担心,这不要紧,你没和你的父母相处过,自然没什么感觉。”
  “唉。”沈朝元叹了口气。
  道理她都懂,可她总忍不住怀疑自己不正常。
  从她进入晋王府起,她就隐约有这种感觉,她的表现是不对的,是不应该的。
  尤其是第一堂经义课上的耻辱,令她铭记于心。
  她意识到她的不正常会给她带来不好的事,至少,那是一个不好的苗子。
  所以她努力做一个正常人,但越是伪装,她就越是心虚。
  就像是一个没有地基的房子,不知道何时来一场大风,就会将她与屋子一块卷起。
  那时她会飞到哪去?
  “我不在乎什么奔者为妾,就算永远不回京城也无所谓,您依旧不能带我走吗?”元娘问。
  她说这句话时,并不是以涪陵郡主的身份,如同回到过去,仍是丰城盛家的一个小丫鬟。
  元娘望着盛森渊的眼睛,满脸祈求。
  她一点也不想继续留在这。
  不光是舍不得他,她越想便越是堂皇,留在晋王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可她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说这种心事,她该如何告诉他?她连表达出如此复杂的心事也不会。
  盛森渊只沉吟了一瞬,“何……”
  “算了。”沈朝元用更快的速度打断了他只来得及吐出一个音节的话。
  她抿着唇,顿了顿,摇头说道:“我相信您很快就能回来,再来的时候,就可以带我走吧?”
  她可以不在乎一切,什么都不要。
  但为什么要剥夺少爷的东西?他已经为了她弃文从武,如果让他连从军也放弃,那他还有什么?回丰城吗?一无所有,毫无前途的他,回到丰城,又凭什么忤逆父母的命令呢?那时她对于他而言就是比一个丫鬟更严重的累赘,她永远见不得光,被她拖累的他也一样。
  “我只是随便想想,但我是讲道理的!”沈朝元笑笑,一脸不在意的样子。
  似乎方才真的只是跟他开个玩笑。
  “我一定会尽快做到。”盛森渊握住她的手,“我绝不会让你嫁给别人。”
  沈朝元微微一笑,也握紧了他的手。
  “我听说从军很危险,你要小心。”她对于战事并不是很了解。
  不然,拼着逼他回丰城,她也绝不会让他去冒那么大风险。
  “我当然会很小心,我知道你会担心我。”盛森渊随口回答一句,并不想深谈,便转而说起了别的事,“你还记得你离开前我在院子里建造了那栋小楼吗?现在已经建好了,等以后,我带你回去看。对了,还有这个。”
  他拿出绣着渊字的荷包,这是分别那天,沈朝元亲手绣的,亲手送到他手里。
  盛森渊一直带在身上,只洗过两次,都是亲手洗净,然后晾在屋里。
  沈朝元也翻身下床,从梳妆台的屉子里取出一个木盒,盒底埋着一根木钗。
  “这是你送我的,我也留着。”
  她怕盛森渊看不清楚,将木钗举到他面前。
  木钗尾端,也刻着一个“元”字。
  盛森渊说:“没想到你还留着。”
  那天分别时太匆忙,他以为沈朝元把木钗留在了盛府。
  “您说要去别的地方,我当然也带上,它是我的宝贝。”沈朝元得意地说。
  正因为有这份考量,她才没把它弄丢。
  正得意间,没料到盛森渊突然从她手里夺走木钗,换了一根。
  一样是木钗,可沈朝元能看出分别。
  尾端的“元”字,新换的可粗糙多了。
  盛森渊不好意思地说:“你收好这个。”
  “那个才是我的!”沈朝元急哭,“那是您第一次送我的东西!”
  唯一的生辰礼物,换一个算怎么回事嘛。
  盛森渊小声叨叨:“新的这个是我在路上雕的,我那天没想到你会送我一个亲手绣的荷包,所以我也想还你一个我亲手做的木钗。以前那个虽然好,但那是我舅舅的手艺,总觉得跟随便买的一个一样。不过,新的这个是不是真的很差?你也看得出来吧?”
  叨叨完就把旧的递回来,“算了,还是给你原来那个,你把新的给我,我再改改……”
  沈朝元一听便缩回手,“不要!”
  “这个太差了……”
  “那也是少爷您亲自做的,我要这个。”沈朝元嘚瑟地把木钗收到背后,“给我了,我的。”
  这逻辑她还是捋得清的,所谓“进了我的口就休想我吐出来”。
  盛森渊无可奈何:“我是临时想的,太仓促,以后我再给你做个更好的,一定比我舅舅的好。”
  “嗯。”沈朝元拿一半耳朵听,低头把玩着这根木钗,“我觉得这个也挺好。”
  盛森渊估摸着这就是俗语讲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没说。
  沈朝元既不知道什么是情人,更不知道什么是西施。
  讲那些废话,还不如多看看她,他与她相处的时光,便只有这几夜了。
  ……
  盛森渊每晚都来拜访,两人会说好久的话。
  沈朝元和她的少爷从未分别过这么久,几个月,这是多少个十天?她想把自己每一天的经历全都告诉他,也问了他这些天的经历,二人有说不完的话,到了夜里,饶是昏昏沉沉,沈朝元都没有一次真的睡着,只有临近天亮时,她才会迷迷糊糊倒下,苏醒时盛森渊便换成了郑婵。
  当然,夜里不睡觉,白天也不会有什么好精神。
  连续几天,沈朝元都在白天里浑浑噩噩地走来走去,在路上和午饭后抓紧时间打瞌睡。
  郑婵总觉得她的古怪情况和夜里屏退下人有关,即便有这种怀疑,她也不敢不遵从命令,依旧老老实实去自己房间休息。幸好,这种古怪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第四个夜晚,盛森渊没有再来。
  这是二人默契的约定,他不来,便是走了。
  沈朝元在床上发了一个时辰的呆,倒头睡下,再醒来时又是那位“睿智的涪陵县主”。
  她又恢复了一成不变的作息。
  早饭、上经义课、午饭、午睡、练琴、学习骑术、晚饭、苦读……没有变化。
  唯一辛苦的就是杨柳。
  因为沈朝元突然失去了对出府玩乐的兴趣,而她不出去,杨柳也别想走。
  好在,文思偶尔会来,杨柳就当打发时间跟他说说话,倒也没闷死。
  延陵郡主有了新宠,是鸟,送了一只给正月园,沈朝元懒得养,转送沈朝夏。据闻沈朝夏没时间,将养鸟的重任交给沈朝定,再见到它时,它都被教得会背诗了。沈朝元对这位四妹心服口服。
  晋王府里一堆闷人,也幸好沈朝元不怕闷,无聊且无聊呗。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
  直至……
  年后。
  正月初十,在晋王府本是一个寻常的日子,从沈朝元回府后便不寻常了。
  晋王长孙女的生辰,谁敢怠慢?
  这是她归来后第一个生辰,晋王希望能郑重办好。
  但提前三天,府里没反应,提前两天,府里没动静,提前一天,也就是初九,他忍不住了,命人把世子妃叫来,问她有没有把帖子发出去。
  “发什么帖子?”世子妃没有准备,发了会儿懵。
  晋王黑了脸,“你难道把元娘的生辰忘了?”
  “媳妇记得!”世子妃忙说,“只不过,元娘有孝心,虽然没人要求她,但特意穿得素净,恪守吃斋的规矩,说要给父母守孝。媳妇本来也打算要给她大办一场,可她得知后却严词拒绝,说是就算办了也不会来,她说得这样坚决,我哪忍心勉强她?反正我们又不会委屈她,等守孝这几年过去,再认真地大办一场,不是更好?外人知道她如此守礼,也只有夸的。”
  “难为她有这份心。”晋王一怔,慨叹一声,“好,那就成全她。”
  “媳妇也是这样想的。”世子妃又恢复浅浅的笑容。
  晋王道:“但是她已经十六岁了,如果真要守孝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