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歌 >

第106部分

明歌-第106部分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宋今年50岁了,举人出身,来工部之前,是分宜县的教谕,主管一县的教育工作,属于基层的不能再基层的小小公务员。在主管县学的工作之余,致力于科学研究,尤其对化学试验最痴迷,金彩玻璃的各种配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来自于他的试验结果。

“行啊,高起潜,你都听到了吧?回头你誊写一下,朕明天就提交给内阁去。”

说话间,小朱由王坤搀扶着,站了起来,好家伙,一蹲就是大半个时辰,腿都木了。小朱摇晃了几下腰身,跟宋应星他们挥挥手,就准备回宫去了。

“行啊,今天这事儿做的不错,现在天光尚早,朕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几位卿家都回吧!”

说完,小朱高高兴兴的就想走。

“皇上恕罪,微臣有本启奏!”

‘唉!’小朱心中微微叹息,转过身一看,嘿!竟然是马世奇这小;

第五章:子母铜炉

马世奇因为将来要点他三甲的,所以他的职位一直是从九品候补司务。虽说兴隆山战役中,他的表现非常完美,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提议给他升官。呵呵,要是考会试前,马世奇就顶着个七品、八品的职位了,那马世奇的三甲名额,还真就玄了。

所以,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马世奇没有升官是一件非常值得羡慕的事情。不升官是为了更好的提干,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黑色幽默?

马世奇现在非常低调,非常非常低调,所以,如果不是要事儿,他绝对不会拦皇上的。他现在的品级虽低,但末吏小官拥有面陈皇上的资格,在大明历史中是很正常的。

“启禀皇上,微臣前日与费力先生共同提炼出一种烈酒,特来禀告!”

“呃”小朱实在无语,于是就没搭言儿,只是望着马世奇。心说了‘我又不是酒腻子!你跟我说烈酒干嘛?’

“启禀皇上,微臣幼年时曾翻阅古典,昔东汉华佗,有麻沸散流迹于史。只因连经战乱,此方已然失传,而军中刀剑之创,多需开刀手术方可救人性命,但其中苦楚,实在难为外人道也。因此,微臣便与费力先生一同做了研究。特制了子母铜炉,用来提纯烈酒,并加入曼陀罗、蟾酥、天麻、香白芷、生草乌头等五味药剂,其功用似乎可用于随军军医的手术麻醉之用。”

“嗯!!!”

听着这玩意前景很不错啊,这不就是麻醉剂嘛!!!麻醉剂对于外科手术来说,那可太重要了。难道说大明的医疗界,又多出一位璀璨的星星了吗?

“啊呀,马卿家你快快讲来。”

嘿!这一讲可就出了岔子,整个满拧!大家先听听马世奇的构思来历,就全明白了。他的理论是:

“酣醉醮酊者,人事不能省也。世间酒浆多种,劲力不尽相同,然皆系饮酒过量所致。微臣之所以提纯烈酒,盖为短时之内,可以速醉伤创之人矣!”

就是说喝大了的人,都人事不省,你打他打的越狠,他反而笑的越欢实。虽说世间酒类繁多,度数也差的很多,但喝醉的唯一理由就是喝酒喝多了不是?所以,只要将烈酒提纯提纯再提纯,一定能提炼出一杯就倒的东西出来。而这样的烈酒正应该应用在开刀手术上滴!

呵呵,说了半天,这马世奇的研究成果,其实就是高浓度的酒精。他的理论是:人们酒醉之后,通常感觉不到疼痛,那么用高浓度的烈酒(酒精)灌进病人的嘴里,岂不是能够达到快速麻醉的作用?

要单单这么说似乎也没错,但小朱知道,这个法子绝对不灵光。酒精再纯,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麻倒人,这绝对不可能。

唉,想到此,小朱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接近申时了,刚才马世奇说有事情谈,结果其他几位大臣,都好奇的留了下来,小朱呢,又忘了让其他的人回去,乃至于大家一众老小,全张着耳朵听马世奇的酒精理论。唉!看来今天要留他们吃晚饭了。但今天这顿饭钱,招待的可是比较冤啊!

不过转念再一琢磨!与其力图快速灌醉伤兵,不如用这样的烈酒来清理创口。酒精消毒嘛!想到此,小朱才高兴起来:

“针石开刀之法,还须谨慎才是。此事当延请宅仁医会的郎中们,会同太医院一并商议和检验才是,马卿家的中药配方,也可以一并提交给他们,如果事成,朕定会赏你!”

“微臣谢皇上!”

呵呵,呵呵,小朱干笑两声,转身冲着高起潜说:

“传膳文华殿,另外,赐席值房,让这些大人们,用饭之后再行归家!”

“臣等谢皇上!”

不谢,不谢,小朱摆摆手,转身进了正殿之中。

一个月后,小朱的书案前摆上两份报告,看的人心里面怪怪的,不是很爽!

小朱看着高起潜润笔拟就的《玻璃度诰》,着实有点发呆。内心中最真实的感觉,是非常非常的难为情!觉得这事儿根本就非自己本意,但又只能被动的承受。因为小朱心里面很清楚,最佳的玻璃窗,恰恰是小民用的白玻璃,将来的将来,普及的也必然是白玻璃。嘿嘿,难堪,太他妈难堪了!

第二份,就是马世奇《新方麻沸散表论》的报告。一体堂宅仁医会的郎中们做出了正式结论:五味药品,正辅搭配合理,为上佳麻醉药剂,但马郎所炼烈酒,于人体颇多伤害,此等酒精不许灌人,却可清创。

那天跟着蹭了一顿饭的毕自肃,因为是唯一的部堂官,因此这两份报告都是经过毕自肃修改过的。毕自肃对于酒精一事的最终结论是:

马世奇研制的中药配方,千万别浪费,直接作为勾兑稀释的麻醉配方,发给太医院和御药房,并会同工部,让他们管理的官办药局造此生产。成品全部可以下发到军中应用。

酒精也不能浪费,也一并发到工部营缮司,造作后发放军中。这其中也包括马世奇和费力一起研制出来的子母铜炉(蒸馏器),也一并划给工部所有。酒精清创,在这个时代,一直属于医生的偏方来使用,现在变成国家行为,也算临床医学的一项创举了。

这么一看,那马世奇不是白忙活了嘛!因为这些发明创造,都被国家拿去了,他并不会从中获得经济利益。为此,毕自肃特意提出来:五味中药勾兑稀释后的酒品,能否赐名‘马郎酒’?

“臣斗胆替万岁做主,惶恐难安,叩上谢罪!”

这句话作为全文的结尾,实在是能把谁给气死!但没法子,谁叫咱是明君圣主咧?

之所以宅仁医会和毕自肃都称呼马世奇为马郎?是因为大家现在有个公论:马世奇明年只要入了殿试,就一定是一榜三甲,不是状元郎,就是探花郎或者榜眼郎,所以大家现在已经叫马郎叫顺嘴了。

小朱想了想,‘马郎酒’也不算太难听!至于那个子母蒸酒铜炉,便赐名‘费氏铜炉’吧!想到此,小朱也懒得再浪费精力了,干干脆脆的冲着方正化说:

“方正化,这两份折子,你替朕给批红便是。另外,子母铜炉赐名费氏炉,你批好直接发中书舍就是,朕懒得看了。”

“臣遵旨!”

这样非军国大事的奏折,秉笔太监当然有权代天子批红,而且也不算违规。

方正化那儿忙开了,小朱乐得清闲,赶忙跑步去了一趟承乾宫,这段时间,阿萝这边丁丁当当的搞装修,着实是勾人好奇。小朱也非常想看看,这个时代的房子,换上玻璃窗户之后,是个什么样子。

一路小跑,把身后的太监们给吓的大呼小叫的,路上碰到的宫女太监老妈子,还没来得及给皇上下跪请安呢,就连忙要躬送皇上,这一路,就这么鸡飞狗跳地来到了承乾宫。

嘿呀!还真别说,装了玻璃之后的房子,还就是不一样。小朱到的时候,好么,各宫里的太监宫女、先帝妃子、前朝公主的一大群人,早先小朱一步,来参观承乾宫了。

阳光透过淡黄色的玻璃透进来,照的屋子里,纤毫必现。墙上、桌上的挂件儿、摆件儿都显得比往日清亮了许多,大家看的时候,都非常兴奋。

“万岁爷,昨儿个就听小的们传话了,说是装了玻璃窗户之后,晚上看书都不用点蜡烛了!是吗?”

“呵呵,三姑奶说笑了,到了晚上,该上蜡烛还是要上滴,只是比往日里要延后一两个时辰罢了!”

“呦!啧啧,晚一个时辰可也不老少哇,要说还真是,这新鲜玩意还就有它的道理不是?”

透过黄玻璃过来的光线,映在皇三姑的脸上,使得小朱产生一种错觉,皇三姑的脸色就像是得了黄疸似的,吓人!不过想来自己的脸色也好不了哪去,唉,想到此,小朱暗下决心,一定要利用身为皇上的身份,回头多配几块白色的、透明的玻璃。

“皇上?皇上?”

皇三姑见小朱有些愣怔,连声唤他。小朱赶紧拱了拱手:

“哦,唉,国事劳碌,朕现在时常困倦,却也不敢寝寐片刻,刚才有些懵懂了,还请三姑奶恕罪则个!”

得,这话才一出口,房间里的女人们,哭了有一多半,连阿萝与皇太嫂在内,都眼圈红红的。皇三姑奶更是吓人,竟然嚎啕出声!这演技未免太差,小朱汗死算了。

“好了好了,大家勿要悲伤,现在国力复起,国势重振,朕累一些,很正常的哩,无妨事无妨事的,哦对了,这玻璃窗大家如果觉得好,朕便叫工部宋应星,再多造一些出来,咱们争取在年前,将这宫里面全换上玻璃窗,你们说,好不好啊?”

“好啊!如此,就多谢万岁了!”

大家的情绪便又重新高涨了起来,竟然有人把首饰、手绢拿出来比对一下,来品评光线强弱来。呵呵,这个时代里,手绢属于女子的贴身私物,虽说她们都是小朱的长辈亲戚,但小朱还是跑了出去。出的门来,小朱用袖子擦了擦汗,长吁了一口粗气。

不管怎么说,礼贵妃的承乾宫,成为紫禁城里面第一个安装玻璃窗的宫殿,而且一次到位,里外全换,这起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但后果也是很严重滴。

影响现在没法说,怎么也要等N多年后才能见到。但后果却立刻显现。

首先就是言官们,开始了新一轮攻势,原本阿萝是非常有可能成为崇祯朝第一位皇贵妃的,但现在来看,还要再等几年了。

其次,就是以毕自肃为首的几位大臣,统统遭到了攻讦。言官们的论点很要命,尊卑有序,等级有度,作为妃子,所居住的宫殿,竟然超越了两位皇后,超越了天子。作为臣子居然帮着起哄,实属不应该,这不是罚不罚俸禄问题,而是掉不掉脑袋的问题。

第三,就是小朱的内廷人员,普遍遭到了弹劾。为什么是普遍呢?呵呵,理由更简单,因为宫里的上下人等,多数是阿萝挑选和推荐的。太监乱政,历来大忌。言官的建议是剐了他们丫的。

第四,是广受人民群众敬爱的徐光启先生,作为当世大儒,当朝名臣,竟然失察而造了这么个孽,实在不应该,应收回其太子少保的封号,并贬谪为民。老徐的弟子孙元化,则同毕自肃等人一样,咔嚓了事。

还有很多呢,但是大家理智的保持了一个底线,那就是没有人公开指责田娘娘,呵呵,大家都知道,公开指责,就等于公开跟皇帝掰面,不妥,不妥。

“皇上,为今之计,理应提早封王才是。”

温体仁还是温体仁,这个时候,他毅然决然的站在了小朱这一方,提了一个貌似驴唇不对马嘴的妙计。

言官闹事,表面上是为了礼制。但其实,阿萝的西学院,隔三岔五的就闹出个新花样,每次都是阿萝先用,也没见言官们闹事儿,可见,是否存在僭越的事情,大家心理是有谱的。因为毕竟阿萝住的是承乾宫,坤宁宫苓芷的皇后地位,现在来看是非常稳固的,小朱和苓芷的关系,还称得上琴瑟和鸣。

他们最关心的,是害怕慈?的储君位置被动摇。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小朱似乎对长幼有序的继承顺序不是很感冒,似乎很有一种全面考察之后,再定由谁来承继大宝的资格。

这点就危险了,如果任由这样的发展态势,阿萝所生的慈炯,岂不是要成为将来的大明天子?这是他们不敢想的大乱之局。

“大明封王,向有例可循,难道要封五岁王爷吗?”

一般来说,大明的封王,通常是十岁左右。

“虽有惯例,但也不乏破例之举,先皇万历,就曾先封过福王殿下。太祖、成祖两朝也多有此例。”

“嗯…”

小朱默默的想了一会儿,心中对自己的几个儿子比较了一番,说起来,慈?的资质,倒也的确不错。况且,现在孩子们还小,小朱本人看起来,很有高寿的迹象,现在讨论立嗣,的确还早。

“皇上,自古废长立幼,国乱之始啊!”

温体仁见小朱一直不出声,急的连声说着,小子脑门上都冒汗了。还真是从来没见老温着这么大急的时候。

“那就依温先生之言吧,但是”

小朱饶有兴趣的看看温体仁,果然,温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