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歌 >

第330部分

明歌-第330部分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其杰睡一宿觉起来,就觉得自己上了大当。现在孙聋子又提出这个要求。吓得他立刻拉着许尔安当人证,许公子嘿嘿一笑。

“可馨姑娘,那可是礼妃娘娘没入冷宫前,跟皇上一起商量下来的通房丫头。人家小两口夜读三国,这是好事儿啊!”

“可是,你明明的意思就是,定王不愿意公开放掉刘良臣,这才希望咱们这些宾客,能够替主分忧!”

“嗯!”许尔安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那是你想,我可没说。不信,你问问张缙彦!”

“我?”张缙彦老脸一红,“唉,枉我饱读圣贤,却喜欢听人家墙根儿,真是有辱斯文喏!”

“哪,”越其杰一身冷汗,很没有自信的扭头,“董大,你怎么说?”

“这个…”董祖常很同情的看着他,“我抽地是红头香,他是税签,每过一个关卡,都要备案明细,并且根据长短,来标定税额地多少,一般来说…”

“够了!”孙传庭气得一拍书案,他来之前就知道大通营乌烟瘴气,没想到会这么混乱!他把铜警哨从耳朵里拿出来,沉声对着越其杰说道:

“孙某不过一个死缓重犯,蒙皇上恩典,来此监军。之前纠葛,没兴趣知道。我只说三条:

“其一,刘良臣一匹夫,他是死是活,孙某本无所谓,但国家法度摆在那里,未经判罚,就被私放,此乃死罪也。”

“其二,有些人的心思,孙某很清楚,畏战不算错,攻心亦为上。但有一样,刘良佐如若不来归降,谁来担当,谁又能但当得起?”

“其三,大通营得以建制,全赖刘二银坊,而刘二炼化碎银的来源,一定要查问清楚。如果是你越其杰的家资,这便是千秋之功。孙某并非不通情理之人,有功叙功,有罪论罪。如能功罪相抵,自当全力以赴。你先下去吧!”

刘二是越其杰的小舅子,银坊炼化的碎银,是大通营募兵的财政来源。正是考虑到这点,孙传庭刻意给越其杰这位脑子不够数的混蛋,留出了一条活路:只要刘良佐能够迅速解决,再把巨额财产的来源说清楚,就替他向朝廷那边担保求情。

但大家都清楚,越其杰炼化碎银,其来源除了多年贪污,就是趁乱挪用河务银子,要能说清楚才怪!

这就是越其杰求阮大铖出手相救地来龙去脉。

接下来十几天里,孙传庭就跟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拉着慈炯、带着曹平安,巡检军营、查验工坊,闹腾私放刘良臣地糗事。慈炯真是觉得很丢面子。

但高起潜的解劝角度,则非常独特:

“兵部堪和说得很清楚,刘良佐能招即招,不能招即刻屠灭。因此说,招与战,都没有违反国法。”

“再有,高叔叔向来知兵,以军中惯例,一旦这件事情被底下军卒知道,必会横生炸营。才凝聚起来的士气,瞬间瓦解。不得不慎啊!”

“另外,国法不外乎人情,战时有战时的规矩,如果严明法纪,那么许尔安、张缙彦、董祖常等人,都会被相继问罪。因此,越其杰决不能杀,杀了越其杰,离心离德的事情就会出现。您可要想仔细了!”

“最后,越其杰私放刘良臣,其意不是为了招安,而是在行惑敌之策,让刘良佐兄弟二人,对咱们大通营起了轻视之心,届时,要么借着和谈时摆下鸿门宴。要么,以有心算无心,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是妙计嘛!”

朱慈炯腾的回头,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仔细的看了看高起潜,潜台词很明确:

你老高之前的解说,虽然都是歪理邪说,但也不乏道理。只不过最后地理由太过匪夷所思,真敢诌啊,连“惑敌之策”都能说出来,这未免太过分了。

“嗬嗬,”高起潜看着慈炯的表情,也忍不住老脸一红,但谁让他收了越其杰万两白银的借据呢?

“可是,高叔叔,越其杰炼化碎银的来源,又怎么解释?”

“这倒无妨,”阮大铖旁边接口,“炯哥儿曾在周藩府邸避战,府窖藏银,颇丰!”

“哼哼,这么说,越其杰果然是个贪官了!”慈炯抿着嘴,走到阮大铖的面前,一字一顿地说:“阮大铖。”(小地在)“我只求你一件事儿。跟我一条心,去光明正大地打上几场?千万别再畏首畏尾啦!”

“行!”阮大铖心头一凛,应了下来,但他同意随军继续战斗了,第二天地军事会议上。孙传庭还不干了呢!

“不行,阮大铖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孙某可以认下他们在行惑敌之策,但绝不同意他们再随军出征。炯哥儿,这事儿容不得商量!”

“这个…”慈炯扭头用余光看了看阮大铖等人,只见这几个混蛋。虽然被监军大人。当着文员、武将的面儿,公开臭骂,但神色中,竟然流露出惊喜来。既不用被问罪,又不用随军出征,这多好的一件事儿啊!

看着这些丑态,慈炯气得咬咬牙,

“也罢,定陶诸工作坊。也是战法之一,总要留员看护,谁愿意留下,现在就提出来吧。“在下愿勉为其难,”“小人愿留。为诸位沙场建功。做好后援。”“为国理民,亦乃大义”“…”

这群家伙的表演。让所有人都很无奈,但大家也知道,百样米养百样人,有些人确实不能寄托太多地希望。而这些人,现在又确实有用。于是孙传庭摆摆手,就好似轰苍蝇一般,

“定陶工坊,担负着赈济难民、为军筹措的重任,你等若再敢营私舞弊,定斩不饶。现在军中议事,你等退下吧。”眼见几个人表情不同,孙传庭心中一动,

“许尔安,”(末将在)“你留下。”

“多谢孙大人!”

许尔安很激动,这可是西安府尹啊,允许自己留下听会,就等于他许大公子,是个人才啊!许家虽然被曹文诏给打得稀巴烂,但杀父仇人也死在阵前,国家又对自己不错,这仇恨其实并不强烈。如今又被定王开释、孙府尹认可。许大公子已然正式归心了。

不过出于可知的理由,孙传庭只是让许尔安留守定陶。

“定陶诸工作坊,是目前处理难民的最佳途径,可阮大铖等人实在不堪大用,只好请许将军多多维护了,国家财源断绝,照顾好流难过来的百姓,这可是千秋之功!一切,拜托许将军了!”

“末将不敢!”

“嗯,好,”孙传庭应下一声后,立刻转向慈炯。

“炯哥儿昨夜,与我说了新军战法,孙某思忖,可行!”

“啊?”慈炯惊喜,他没想到孙传庭会公开支持自己的想法。眼见他这个样子,孙传庭一笑。

“炯哥儿思维开阔,又于临战时看出问题所在,孙某很是佩服。但你知道吗?你的战法有一个疏漏,”(学生还请赐教)“唉,炯哥儿请坐,咱们军帐议事,不用太多规矩。”

一边照顾慈炯,孙传庭忽然点手冀乐华,

“冀将军,”(末将在)“你出身征北,人都说虎山大帅帐下,猛将如云。但不知,冀将军一人,可同时杀几个敌将?”

“呃…”

冀乐华一愣,不是说新战法吗?怎么问起自己能同时杀多少人?他琢磨琢磨之后说道:

“回大人,末将骑兵出身,知道两种战法,可以一刀杀二骑。步战之中,曹变蛟将军曾传授末将,可以一刀杀三人。”

“噢!”曹平安不由得站了起来,开始他还很有些小得意,因为他知道三种方法,比冀乐华多一种。但听到曹变蛟地战法,曹仲帅立刻来了点兴趣。

“好叫仲帅知晓,这种刀法叫做马穆鲁克刀法,属于回旋刀法,一直在罗刹人那边流传。经曹伯帅研习后,可以在步战中,以最快时间,连杀三人。这刀法……”

说话间,冀乐华已经用手掌来做演示了,曹平安、阎应元、许尔安、陈明遇、朱慈炯等人,都探着脖子观瞧。申甫却与孙传庭相视而笑。老孙宽容地等着冀乐华大概演示之后,轻轻咳了一声,

“几位将军,刀法可以下去再研习,如今孙某,却要再问一个问题,既然冀将军也最多能一刀杀三人,那么请问,世间还有谁,可以同时应对十个人呢?”

“呃,乱战之中,纵使虎山大帅,也不能同时应对十个人。”

“好,昨夜炯哥儿跟孙某提起一套新战法,可以十对一。将军等可愿意听吗?”

这还用问嘛!

在经过200多快300年的发展之后,转轮火铳的研制成功,使得中国火器已经步入燧发枪时代。火枪和火炮发射速度和发射精度已有质的飞越。最关键的是在沐英、戚继光这两代将星的专研下,中人已经创造并完善了与火枪相应的军队阵式,沐英的“三排轮射法”;戚继光的“鸳鸯阵”。

但毕竟这场武器革新运动,要依赖完善地技术做保证,所以在科技难以实现突破时,火枪有效射程也不过是百米左右,明军的火枪确实比弓

第十二卷:第二十二章:机缘巧合

深秋,北京,一大早儿。

站在阳光刺眼景物嘈杂的街头,迎面而来的人类与畜类,都在愉悦的对视而笑。于溜溜哒哒间,书生会用右手扶着头上的白玉大簪,然后冷静的冲着随便什么姑娘微笑,左手扇子上写满了辨认不清的字句,再就是画着可疑的山水。中国人画山水,宛如梦中之梦。

人类互相勾引时所产生的两性激素,也充分刺激着牛马,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凶残的主人满脸卑贱的狞笑着,再用一把弯曲的小刀猥琐的挥下去。

牛发情时,据说鼻孔会更大,而且很可能出现外翻现象;马儿是呲着大板牙儿露牙花子;驴是最豪爽的,直接生扑。

当一匹七岁的老驴,拼死拼活拉着一板车苹果,赶到东直门内小广场时,它遇到了梦中情人。来自西域的风情,立刻让它心驰神遥。然而尽职尽责的它,首先协助主人,巧妙的将板车倒出狭小的胡家胡同南口,这是个联通南北两市的小胡同,两边都人来人往,胡同里却清净无双,极端适合苹果的贩卖。

然而,老驴心中始终惦记着卖蜂蜜的板车前的她,于是,正在主人为了一个铜板而跟一名书生拌嘴时,老驴忽然惊了。

当爱情发生在两匹驴儿的对嗅给踢了!”

大家赶紧簇拥着春熙奔胡同里走,就看见一个罗刹人,脸色惨白。斜靠在墙上。两条腿以一种奇怪的角度窝在地上。春熙吓得一抽冷气,他一个月前在武英殿见过这个番人,俄罗斯使节托尔斯泰……。

“哈哈哈!”小朱这段时间一直是苦恼人的笑,今天终于开怀了一次,外国使节。险些被一头莫名其妙地发情公驴给谋杀掉,这实在太…太不严肃了。

春熙红着脸,站在下面笑也不是,哭也不是。旁边地武英殿分议大臣们,也都表情尴尬。

正笑着,小朱拿眼睛看了看春熙手中的物品,春熙连忙一躬身。

“万岁爷。这蜂蜡是集市上买的。娘娘那边,说是秋风物燥,担心万岁的手背裂口子,准备用蜂蜡给您调制一副搓手油膏呢!”

“…”小朱无奈的挺了挺胸,因为全国人民都知道,春熙这些人口中地娘娘,只代表一个人:阿萝。

旁边的大臣们,都可以假装没听见,但小朱却只能硬挺。

“没问你这个,你还拿着什么呢?”

“哦,”春熙连忙弯腰把东西放地上,“回万岁爷,那个使节双腿断裂。医官说要用柳木接骨法。但只能去一体堂那边。因此小的就命人把他的东西都给一并送过去。只是一时匆忙,他丢在胡同里的一卷札记。还没来得及还他呢。”

“札记?”小朱来了点儿兴致,“拿上给朕看看!”

“是!”

托尔斯泰的笔记里,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诗歌、日记、素描、教堂设计草稿,还有一些青花瓷的描样,拉丁语、俄语、法语交织在一起,小朱除了图片能看懂,其他地,什么都不知道。

“嘿,呦!”抽出一张图稿,“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上面可是北海地形图?”

是地,托尔斯泰不仅画胡同风景,他还画了一份东西伯利亚草图,其他的文字,很快也都被郑三俊找人给翻译了。

应该说,托尔斯泰是比较职业的外交家,在别国领土内的文字稿件,有意识规避了一些敏感内容,很多都是用一两个大写花体字母代替,但以中国人的聪明,又怎会被难住?

从支离破碎的只言片语,再配合上模糊的图稿,小朱等一众文臣,仍然猜到了一些端倪:

“中国人还不知道,我们在月亮河最东段,已经修筑了城堡,城堡统领是V…B;人数也只有133人,并且都是越狱的逃犯,但没关系,由于中国人在地区划分上的模糊表述,这个地方,应该算作北海(贝加尔湖)以北。”“月亮河在叶尼塞河地东边,叶尼塞河在西伯利亚东边,但没关系,V…B等探险队,已经至少知道了三条道路。”

“弯曲的月亮河,所勾勒出来的广大地区,都属于本次协议中所约定的北海以北;这里的白桦木、杉木、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