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歌 >

第61部分

明歌-第61部分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桂先生是蒙古裔,他的人马只是来给舒伯爵当镖师来了,可不是帮您打仗啊!当然,如果后金不开眼,想‘打劫’俺们富平伯的贸易利润,那打起来也不就算援兵喽!”

费这么大的曲折,目的其实很简单:维护林丹察哈尔大汗的形象。

这几年在大明的政坛,林丹的口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既然成为朋友了,就要顾及一下兄弟的面子不是?

而舒烨稷为人还是比较仔细的,他琢磨了一路,兵部的堪合,只是大方面的要求,细节是要他们自己处理的,所以,他想了一个计划出来:

1。到达归化城后,满桂不做停留,即刻领兵以回关交差为由,离开归化城。

2。然后在半路上,就要折道而行,在莽莽草原上做游击态势,好寻机接触奥巴。

3。同时二人联名,上报一封奏表,提请朝廷派兵出关到朵颜八卫的领地内,挟其亲族为质。

4。至于交换得来的财物,全由满桂做主,是送也好,是留也好,总之悉听尊便。

……

伸拳不打笑脸人,更何况舒烨稷的方略这么富有牺牲精神。满桂听完富平伯的方略之后,连忙出言感谢:

“如此,便难为爵爷了。”

“那里,那里,某家身为皇商,这一切的钱财,都是万岁给的,只有为国家行事,方才不负世人。”

舒烨稷经商多年,满桂的心思,他早明了,眼见自己获得了好感,商家心性,连忙来了个锦上添花。

呵呵,但后半句话显然不和满桂的心思,咱们的大同总兵满桂将军,只是敷衍的哦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了。胯下的马儿,又开始非常默契的加起速来。

“唉,满桂将军,某家这车架上,兵甲富裕。贵军之中,似有800状勇,尚未配备这些铁甲,不如调换调换,想来林丹汗那边无妨事的。”

“哈哈,多谢爵爷关照了,俺满桂带的兵丁,即便赤膊上阵,也一人抵万人的。无妨事的,哈哈!”

谈笑间,满桂高举右拳,身后十几步远的亲兵,连忙打马上前。

“传令,今日便在此歇息,左哨司职夜防。全军不得饮酒。”

传令兵也不搭话,立刻转身拨马走了。

一旁的舒烨稷,偷偷抚了一下自己的双腿,心中暗叹一声:“侥幸,总算是能早点歇息勒。”

舒烨稷的军备,非常全面:

1。铁胎复合弓,3100张。是目前为止,东方世界里射程最远,力量最足的兵中精品。羽箭的设计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方面其实也是借鉴了一部分西方的经验。

2。穆刀,3100柄。没什么可说的,骑兵用的马刀,刀身狭窄弧长,是历史的发展趋势,穆刀在满足这些要求下,还增加了突刺的功效,这些年,早就名闻遐迩了。

3。圆铁软盾,3000面。软盾的改良版,多种植物纤维编结后,外面覆盖一层铁皮,里面覆盖一层兽皮。可以说集实用、舒适、坚韧、轻便多种功能于一身,别说抗击箭羽,就是抗击火铳,都不是没可能。

4。马铠,3000套。所谓锁子甲,就是铁丝编制的网兜,份量轻,却防护性能一流,这种改良版的锁子甲,其网扣的形状,是借鉴维京海盗的经验,狭长半扭8字形的铁环,斜纹编咬而成,箭羽射过来,很难穿透。份量也不是很沉,不过就几公斤罢了。

5。金顶枣阳槊,3000杆。这件武器挺有传奇色彩的,据说是隋唐单雄信的兵刃。槊头是带有倒钩的枪锥体,因为是高度抛光,所以用一个‘金’字。(注:五行中,金的颜色应该是白色。&;滚木擂石)

槊杆的尾部有一个空心铁疙瘩,所以倒过来实用,就是一个小锤子,虽说为了减轻份量而设计成空心,但砸脑袋上也照样能开瓢。椭圆型的疙瘩,所以用一个‘枣’字。

大青枣向阳的一面,颜色深红,刚好又是钢铁锻造后槊杆的颜色。

‘金顶枣阳槊’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6。新式骑兵甲,3000套。范西礼带来的工匠中,受西方重骑士的影响很深,所以提出了全副精钢板甲的理念,在中国的能工巧匠的改良下,轻固韧薄的特性,被发挥到极致。全副重量仅仅20公斤,加上人体和马铠总重量是8、9十公斤上下,刚好处于是蒙古马的承重范围之内。(注:1。蒙古马的自由负重,是100公斤;2。河曲马的标准负重是100~150公斤;3。骑兵的身体要求是精悍且灵活,并不是想象中的胖墩。

另外,还有匕首、链钉锤各若干。匕首就是《水浒传》里,林冲雪夜上梁山章节中,反复出现过的那种牛耳尖刀。只是尺寸稍稍加长一些,平时放在小腿战靴处,用来做近身肉搏用。

至于链钉锤,则同样是西方人的图纸,这次纯粹是借给察哈尔他们试用滴,如果好用,就全面采用。

这些上等装备,即便大明军队都没来得及推广呢,倒先给林丹汗了,皇帝和内阁自我安慰的说法是:权当给新式武器做试验吧。

……

3000套铁甲兵刃,换来的无非是马匹、驼毯、羊绒、兽皮这些东西,大明最渴求的是马匹。

到归化城时,舒烨稷的随行阿龙,已经按照他们两人的语气,拟好了联名奏表,送满桂看过之后,满桂觉得事不宜迟,连忙向林丹汗辞行了。

“将军一路辛劳,本应该盘恒数日,但既然急迫回去,本汗也就不强留了,来人,送客。”

林丹汗现在面临的是后金和蒙古左翼的军事威胁,自然希望能多一些助力才好,更何况满桂的名气,草原尽知。所以,眼见满桂不停留,心中多少有些忿忿然。也就没按照草原的规矩送,随便派个喇嘛就算给满桂送行了。

满桂也不在乎这些虚礼,领着人马就走了。

归化城距离山西的丰镇最近,满桂在丰镇关前30里,就让自己手下的一名伙长带着舒烨稷的壮丁和他二人的联名奏表入关。等这些人进入安全地带后,满桂领着自己的3000人马朝东北方向行进。

他的任务很简单,通过游击策略,寻机与奥巴联军接触上,然后再相机决定下一步的战略步骤。游击战的特点就是这样,只有大的战略,没有具体的战术。

现在有三重牵挂,促使奥巴将不得不遵从大明的安排。

1。首先就是联姻问题,奥巴的女儿风华,虽说只是大明紫禁城中的一名司苑,但是因为有正六品的官秩在身,奥巴很是有一种风光的感觉。更何况,督师袁崇焕还曾亲自作保,将来奥巴的这个女儿,一定会被皇上封为妃嫔滴。

这种现象有点像后世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关系,中国人比较反感美国人的霸道,甚至有时候还很防备美国人的糖衣炮弹,但具体涉及到个人身上,如果美国总统与某个人合影留念了,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将他们的合照,摆放在家中最显著的位置上。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很强大,能够得到美国人的认可,某种程度上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同样道理,虽然奥巴、林丹等蒙古贵族们,对大明的观感很一般很一般,但如果获得大明皇帝亲自册封之后,这个人的政治地位就算获得正式的认可了。

林丹汗和皇太极其实也都有这层情感在里面。

林丹的大汗之位,是得到明廷公开承认的,所以他自命自己是草原共主,也算站得住脚滴。

但皇太极就不同了,不论他自命天聪汗也好,还是自称清帝也好,因为没有大明官方的认可,所以在整个蒙古人的眼中,他依然只不过一名部落酋长而已。

在地位认可的问题上,奥巴与林丹汗的立场是一致的,为了巩固或者继续抬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奥巴就是做做样子,也要服从大明的。

2。皇太极父子拉拢蒙古左翼的手段很直接,就是联姻。但联姻来,联姻去,奥巴等人渐渐变成外围了,这点他们是不满的。所以两相比较,他们更愿意向大明靠拢。

3。朵颜八卫都是小部落,这次出兵一万多人,家乡那边就空了,这个时候,大明、科尔沁、后金三方势力,不论谁只要动动指头,他们就成失地游民。

所以,舒烨稷才和满桂联名上奏,希望国家尽快派遣宣府兵马出龙井关。一来,可以拿这些妇孺老幼当人质,以要挟奥巴联军的立场。再者,也是替他们看家护院,以免后金或者科尔沁抢先动手收拾他们。

满桂不是笨人,他听完舒烨稷的计策之后,便立刻判断出这是条妙计。

十五日后。

“将军,奥巴的人马,小的们已经接触上了,他们约定,今夜三更,会派人过来拜见将军。”

“好,今夜咱们前去接洽的人不宜过多,就叫前哨黄得功领一伙人马,随我前去就是。”

“遵令,只是。。。”

听令的小校,一面遵令,一边犹豫着想劝劝满桂。满桂一挥手,笑呵呵的说道:

“免了,你们不用劝我。”

满桂说完,那名小校便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满桂也开始整理自己的兵器。擦拭穆刀、拉拉硬弓、查看箭壶、拨动转轮手铳的扳机,等整理完毕,满桂抬头,见剩余的几名亲随,仍在目不转睛的望着他,满桂于是再笑。

“你们难道不清楚?对奥巴他们,现在还不能逼迫太紧。带那么多人干什么?只要叫他们告诉咱们一点消息就可以了。”

“将军说的是,只是不知道将军的打算?”

这些人跟满桂的时间久了,所以在一些事情上,也不是很避讳。

“呵呵,出关前听义师徐老夫子说,后金那边这两年着实攒了些存货哩。”

“切!”亲随们撇撇嘴。

“你们不要小瞧了他们,他们前些时日围打济雪堡的时候,摆上了十几门的大炮,后来被祖大寿这小子给毁了六门,就不敢再显摆了。这次!”

说道这里,满桂的声音已经渐渐小了许多。几名亲随也就顺势围在了他的身边。

“这次打林丹汗,据朝廷那边的密函中所言,皇太极把剩下的十三门大火炮全带上了。归化城的人马没碰过几次这玩意,一旦被大炮打上两下,想必就溃散了。”

“哦,将军的意思,是要动动这十三门大火炮?”

“哈哈,此事不可外散,违令者斩!明白吗?”

“属下不敢!”

正说到这里,便见十名骑兵,牵着战马来到。

“标下,忠真营前哨协领黄得功,参见将军。”

花开三朵,且听慢慢讲来!

发放金州那边的兵部堪合,是这样写的:

“命刘兴祚所镇之金、复二州,加紧出兵接战,毛(孔)有德率镇海水师策应接援,限三月内,斩首级300。”

这个旨意有两个含义,

第一个很简单,不论你刘兴祚怎么办,一定要羁绊住后金的部分主力,不得令后金倾全力出征林丹汗部。

第二个,斩首级300,实在是不算多,你刘兴祚,总不好意思连这都要去杀良冒功吧?他一定会想办法去杀真正的后金人去,只要有人死,皇太极一定不能坐视不管。这也是为了保证刘兴祚,能切实牵制住皇太极的兵力。

这就是敌后骚扰战术。

……

发往东江的兵部堪合,内容如下:

“命毛(耿)仲明、毛(尚)可喜部,配合朝鲜王弟凤坪君李觉的部队,加紧对铁山、东江一带的军事打击。”

这样,金、复二州加上铁山、东江,两条线的骚扰,他们后金兵力不过就20万左右,怎么也要分出2万左右来盯防吧?

朝鲜那边,凤坪君李觉,属于愤怒的青年一类人,整天吵吵着要收复山河,搞得包括毛文龙、他哥哥李?在内的所有人等,都不胜其烦。

这种情况,在他得到毛文龙高价倾销的淘汰火器后,更是到达了一个顶峰。他手下有2千死士,每天疯狂训练八小时,练习火铳、火炮的瞄准与打击。再就是哼哧哼哧的练习刀枪剑戟的刺杀技艺。

现在好了,毛仲明、毛可喜两人作为副将,领着八千人马,一起配合他李觉这个主将,北上去收复铁山和东江了。我倒要看看他能打出什么花样来。

……

发往辽东的兵部堪合,内容如下:

“命祖大寿、何可纲、张春等人,各领精兵,以济雪七堡为根据,四方出击,务要尽量杀敌。不得有误。命吴襄兵出锦州十五里,直逼广宁。袁崇焕督师蓟辽,领兵三万进驻锦州,随时策应吴襄。”

呵呵,兵出十五里,还直逼广宁?不过就是做样子而已。

真正接战的还是祖大寿那里,吴襄将兵马摆在城外,主要就是威慑和策应,一旦祖大寿进展顺利,那就正式开打。一旦祖大寿受阻,吴襄的兵马还可以及时救援。袁崇焕领兵三万呆在锦州,又刚好可以同时接应吴襄,关照祖大寿。这样可谓万无一失。

祖大寿那里,其实济雪七星堡已然站稳了脚跟,因为是沿水路修建,只要通船,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入粮草和兵备。他祖大寿的兵马又都是骑兵为主,不用吴襄、袁崇焕太大的动作,他也可以进退自如。

第四章:小战不小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