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114部分

一世吉祥-第114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不得越王殿下让你到我这里来传谕。你这厮伶俐得紧啊!你在王爷身边伺候几年了?且抬起头来报上你地尊姓大名。我们这就算认识了。日后见面也好称呼。”
  杨致满脸亲切地笑容。如拉家常一般随和。结交之意溢于言表。
  传谕太监仍未因为有机会攀上这位大人物而受宠若惊。应声抬头赔笑道:“侯爷谬赞。实不敢当。洒家名叫金子善。伺候王爷已三年有余。贱名原本不值一提。多谢侯爷有心了。洒家尚须回宫复命。不敢多加叨扰。否则王爷怕是会要等得心焦了。”
  “金子善?这名字不错。我记住你了。回去禀告你家王爷。就说我定会准时前来赴宴。”
  目送金子善的背影离去,杨致困惑的眼神中掠过一抹厉色:越王身边还有这么一个人物,以前自己居然从未留意!此人貌似谦卑却无谄媚之态,有意无意语带隐晦却始终镇定自若应对有度。与皇帝的贴身近侍马成相比,既没有半点狐假虎威的张狂,又没有寻常太监身上那种蚀骨的阴气。
  更重要地是此人颚下喉结宛然,要么是成年之后才净身进宫不久,要么……干脆是个假太监!难道真的低估了越王?如果将来扶越王成功上位,必杀金子善!
  此时刚至卯时末刻,离午时正刻开宴时分足足还有两个半时辰。“如有要事尽可从容处置”,金子善说得轻巧!只去宫中赴宴时间倒是十分充裕,可要分头再找徐文瀚和秦空云商议,或是临时通知耿超改变计划,杨致除了常三再无靠得住的人手,再说也万万来不及了!
  金子善不是说越王要等他回去复命之后,才去请其他人么?与其猜来猜去,不如趁早进宫直接找那小王八蛋问个究竟!反正与徐文瀚是约定辰时等卫肃的动静,巳时闯宫敲登闻鼓,这中间的时间差已经足够了,即便非要动手也什么都不会耽误。
  今天或许仍会在暗流中博弈,或许会直面血腥厮杀。尽管杨致已打定主意马上进宫,还是叫阿福吩咐下去尽快准备一顿像样地早饭。今日是小除夕,好歹算是陪老爷子与两位夫人吃顿辞岁饭。待会儿踏出家门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吃顿安生饭,谁又知道呢?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斗智也好斗勇也罢,缺什么都不能缺了精神气力。虽然杨致明显心不在焉,但还是像几天没吃过饭似的狼吞虎咽塞了个满饱。沈玉显然已将杨致一早地嘱咐转告了老爷子与赵妍,翁媳三人都察觉到了这段时间的异常气氛,但杨致不愿多说而他们也自知插不上手,是以席间都默契地闭口不问。说是一家人齐聚吃顿辞岁饭,其实三人谁都没有下箸的胃口,不过是陪着杨致做做样子。
  杨致吃饱喝足嘴巴一抹,不再耽搁起身就走:“今日越王设宴相请,你们中午不必等我。玉儿,记住我早上跟你说过地话!”
  -分割线
  PS:我在尽力抽空码字……求订阅月票!


'从此狂 第182章 交底

  致生性不喜欢前呼后拥的显摆排场,素来没有带仆从惯,单人独骑快马加鞭来到宫门外时,堪堪与早他半个时辰回去复命的金子善赶了个前后脚。
  按理说内廷侍卫应该对各宫妃嫔与皇子公主的贴身太监不会陌生,可他们对金子善好像并不是太熟悉。眼见金子善依足规矩出示了通行出入的腰牌,分明出宫到杨府不久,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代为说明杨致今日现身于宫门外的目的,值守侍卫才得以放行,脚步匆匆的进宫先行通禀去了。
  这一节杨致看在眼里,对金子善真实身份的怀又更多了一层。
  三千内廷侍卫绝大多数曾在杨府轮值,杨致对皇帝的这项特殊恩宠是何目的心知肚明,从一开始心底就本能的存了反感,平时与他们相处尚算融洽,但从未有过刻意与谁结交的念头。是以在宫门外值守的侍卫人人认识杨致,而杨致却对他们没什么特别的印象。虽然昨日黄昏时分才找碴杀了个倒霉蛋敲山震虎,可眼下无人不知这位大爷手握御赐金牌,杀了谁都是白杀,就算没这回事,也没人再有那个狗胆去触他的霉头。
  有了金子善开路,杨致连平时需先行禀告进宫所为何事、再静候传召的繁琐规矩都省了。一众侍卫非但没人敢拦,反而像见了自家亲爹一般极尽恭敬的纷纷上前见礼。换在平时挂着满脸慵懒笑意的杨致少不了与他们打个招呼,今日却实在无心浪费时间,连马马虎虎点头示意的心思都没有,只面无表情的昂阔步径直前行。
  一路走来,宫中各处值守侍卫较之皇帝御驾亲征前明显增多,但与数日之前杨致进宫求见皇后与梅妃时并无两样,几度赖以示警救命的胸前金龙也没有任何反应。饶是如此,杨致仍不敢有丝毫大意。
  梅一直以温婉贤淑而备受称道,实则是个对政治极为敏感、深谙韬晦之术的女人。梅妃为免招惹皇后猜忌,平素为人极为低调。
  但没有母亲点头,不管赵启以什么名义、无论出于什么目地,想要邀集文武重臣前来宫中饮宴是绝无可能。
  反常难名而谓之妖,梅妃为什么一反常态,允许儿子这么干呢?杨致脑子里片刻未曾停歇,一时被诸多头绪搅得有些混乱,又拉回到乍一听到金子善上门相请饮宴时的想法:梅妃母子在宫中的一举一动不可能瞒过皇后与卫肃的眼睛,赵启设宴至少是得到了他们的默许,甚至根本就是出自他们的授意,今天这顿饭恐怕不是那么好吃的。
  自古母凭子贵,梅为皇帝育有一子一女,宁王生母吴妃早死,康王之母肖妃除康王别无所出,亦自默默无闻,梅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儿子越王大摆宴席,赴宴群臣按朝仪须向其母妃问安。但像今天这种情形,梅妃只要没有烧坏脑子,就不会去抢了皇后的风头,必定会找个借口回避。
  于杨致而言不仅是臣子。而且梅妃已经升格成了丈母娘。明知梅妃今天绝不会露面接见任何一个外臣。但于情于理都不能缺了礼数。就算再怎么急于面见越王。也不差了这点打花狐哨地功夫。果不其然。刚走到梅妃寝宫门外就被值守太监满脸赔笑挡了驾:梅妃娘娘凤体违和不便见客。飞虎侯不必多礼尽可自便。
  你“不便”?老子比你更“不便”呢!杨致由于金子善地缘故。蓦然感觉梅妃母子身边地人好像都透着古怪。这一回若是玩好了。日后少不得要在这儿常来常往。淡淡一笑也不嗦。就手扔了几百两银票过去回头就走。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杨致一迈进越王所居偏殿。就远远见到臭小子站在窗前遥望宫中雪景诗兴大。正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咏雪诗句。
  赵启断然不是那种天真烂漫地无知懵懂小儿。姑且不论今日宴客是他突奇想还是出自皇后授意。单是此时此刻这份不知死活地安然闲适。就不得不令人暗暗佩服。
  杨致朗声笑道:“越王殿下好自在啊!”
  赵启较之昨日完全是一副截然不同地嘴脸。迎上前来嘻嘻笑道:“姐夫。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就知道你定能明白我地意思即刻前来!”
  “呃,这个……承蒙王爷盛情相邀,微臣自然不敢推拒。”
  “姐夫如此小心,心中定然还在怪罪于我了?”
  “微臣岂敢?”杨致只虚晃一枪便不再兜圈子:“王爷传谕午时正刻开宴,而我辰时就来了。王爷既已料定我会早到,就应该知道我并不是来宫中赶早饭的。王爷尚未到开府建衙之年,受命监国乃是时势所致。凭心而论,梅妃娘娘与王爷先前地谨慎与睿智并无错处,今日为何突然相邀群臣饮宴?是否受人相托?又究竟是何用意?王爷貌似年少惫懒和光同尘,实则天赋异禀心境清明,应当知道如今情势已是牵一而动全身,请务必坦言相告!”
  杨致神色凛然言语郑重,赵启却仍是气定神闲的道:“其实你不妨把话再说得直白一些。你不就是想说,母妃与我本无争储君之心,且我尚自年幼还没来得及营结势力,父皇之所以命我监国,只是因为当时在长安除我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位皇子了。父皇雄才大略,三位皇兄亦是当世人杰,先前我确是遵从母妃的教诲远离是非,一意只做个逍遥王爷。我认为这没什么不好啊!而你所谓的受人相托,指地是皇后与卫肃吧?”
  杨致森然道:“既然你什么都明白,那就最好赶快给我交个实底。也不是我吓唬你,这场游戏你玩不起!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倒是铁定不会拿你怎么样,别人就很难说了!”
  “那又如何?”赵启这才敛起笑容,正色道:“都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但未必要歌大风思猛士才叫胸怀大志。昨日你不是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么?我可以告诉你,我是父皇的儿子,是太祖皇帝的嫡传子孙!家即是国,国即是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时侯还容我去想
  玩得起吗?我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不错,此前我只冷眼作壁上观,情势如何我确已了然于胸。自传闻父皇于班师途中龙体抱恙,禁军大将军周挺便突然病重不起,禁军副将张天行升调实领兵马的十一名校尉的奏章紧跟而至,宫中禁卫如临大敌骤然加倍,我既不笨也不瞎,怎会看不出其中意味?你本奉旨在外巡查却突现京城,次日便意图暂代禁军大将军之位,被卫肃以父皇御批为由所挫之后,紧接着便高调宣扬你握有如朕亲临地御赐金牌。你刚才说的不单是你,而是你们,我想除你之外,徐先生与秦大哥、乃至皇叔与耿超大概也没闲着吧?如何?我没说错什么吧?”
  这小子不疾不徐侃侃而言,可话是说了一箩筐,愣是仍无一字涉及杨致最为关心地正题。
  眼见时间不断流逝,若是错失先机,就必会受制于人,极难扳回局面。杨致恨不得一个窝心脚当场踹死这小王八蛋,咬牙问道:“王爷不是把我诓来有意缠住我耗磨吧?你是不是想要急死我啊?”
  “是,也不是。”赵启稚嫩的小脸上登时傲气毕现,强装老成地道:“父皇曾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方可称世间伟丈夫。姐夫,你机谋武技俱是当世无二,怎地毫无大将之风,这般沉不住气?如果说布阵迎敌有阵胆,那设宴待客也有宴核。你心之所向关乎孰胜孰负,你就是今日的宴核!别人或许不敢不来,可我知道你敢。今日你若不来,我大费神思宴请群臣便意义全无。但我料定,你一定会来!”
  杨致没好气地道:“能得王爷宴核的美誉,不胜荣幸。恭喜您猜对了,我这不是活生生站在您面前恭听教诲么?就快要吐血了!”
  赵启冷冷道:“那我便老实跟你说了吧!今日宴请群臣是我自己的主意。昨晚我不仅说服了母妃,而且没费多少口舌就征得了皇后地许可。昨日太子军报前脚言及父皇圣驾数次遇袭,你后脚便在府中寻衅杀了一名侍卫。你此举是何用意,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赵天养本就对你极为忌惮,在你面前输了面子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他摸不透你下一步将会如何动作。于是便连夜到我这儿来叫屈告状,明面上是尊重我监国皇子的身份,实际上是不愿也不敢就此撕破脸与你当面冲突,企图借我之口一探究竟!”
  “而我也很想看看,你到底想干什么?我赶到你府上的时候,天色已晚。你磨蹭了半天才来迎我,我趁此间隙故作不经意问了仆役,得知徐先生与秦大哥正在你府中,而且是你杀了那名侍卫之后,过了晚饭时分才遣人去请他们来的。我当时就想到,你们那是在商议如何相机而动了。我因那侍卫之死而来,自须声称是因公夜访。你平素最不喜那些繁琐节仪的束缚,昨晚却刻意来了一手以公对公。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向皇后与卫肃表明完全把我撇在了一边,不愿我涉险牵扯其中。而你杀人缘由地解释近乎胡扯,一张口就编了顶心怀不轨意图谋反的大帽子扣在了赵天养头上,并且扬言要取他性命。别人或许不知道我却知道,你说要杀他,就真会杀了他!”
  赵启说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我自府上出来回宫已是亥时,时候已然不早,加之又只有两天就要过年了,按常理而论街巷间不该再有什么行人了。可我昨晚偏偏就见到了,而且还为数不少。这不是你们双方都在加紧布置又是什么?那时我可以完全肯定,情势已是千钧一!一旦双方悍然动手,局面便是不可收拾。我身为大夏皇子,断无袖手旁观之理。所以我回宫之后苦思良久,决定今日宴请群臣。”
  赵启这一番话,说得杨致心里凉飕飕的直冷:这小子身居深宫却能纵观全局,娓娓道来竟无丝毫偏差!若是扶他登上皇位,将来只会比太子更难对付!
  杨致一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