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62部分

一世吉祥-第62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致夫妇出外游玩十多天后。于九月初六日回了长安。老爷子杨炎见了儿子儿媳脸色颇有些不自在。杨致却没怎么去留意。
  到了九月初九日。杨致一早便打发阿福去了沈府。说是接岳父岳母共度重阳。沈子通正憋了一肚子气又另有心思。二话不说便爽快地答应了。
  不料沈子通那天还只被亲家杨炎气了个眼前金星乱舞。这一天却被女婿杨致客客气气地气得几欲当场昏厥。
  进门刚一落座。便向杨致告了他老子一状。满心以为女婿通情达理。一定会替自己主持公道。
  万万没想到杨致一脸诧异的道:“我爹没什么不对呀!他已到花甲垂暮之年。还不开开心心享受人生更待何时?所谓小赌怡情,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您要是喜欢,可以让我爹教您啊!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若看不惯,自行修心养性便是,何必搅了他人兴致?”
  杨炎听儿子这么一说,愈发满脸得意之色,肥硕的头颅几乎仰到了天上。沈子通这才意识到,人家都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眼前这对父子只怕都不是怎么周正。
  忍气定了定神。绕着弯子把话题往太子头上引,杨致笑嘻嘻的一挥手:“小婿以为。家人相聚向来只叙天伦,还莫谈国是为宜。”
  沈子通再次强忍憋屈,只得悻悻说道准备晚上在家设宴,接女儿女婿过府小聚。杨致前半句让沈子通心下一喜,后半句则让他彻底没了脾气:“好啊!待会儿就让玉儿过府好好陪陪二老。不过小婿午后便要进宫陪皇上喝酒,只怕不得空闲,还望岳父大人见谅。”
  皇帝这天也在宫中赐了午宴,与在京地子女和诸多妃嫔一起吃了顿饭。长秀公主赵妍自上次杨致进宫“瞧病”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他。每日一丝不苟的绕殿祈福,按他开具的“药方”服食阿胶红枣,身体虽是日益见好,可心情是一直郁郁,变得越来越沉默少语。
  午后赴宴回来正在房中怔怔发呆,只见越王赵启兴冲冲的进来说道:“四姐,我方才看见杨大哥进宫来了!”
  “真的?!”赵妍又惊又喜,起身紧张的问道:“他……他可是前来看我的么?”
  “……不是。马成那厮带了杨大哥往父皇寝宫那边去了。”
  赵妍失神的坐了回去,凄然笑道:“他正自新婚燕尔,如何还会想起我来?小五,你就会哄得我空欢喜。”
  赵妍是黯然神伤失魂落魄,皇帝却是逸兴遄飞豪气万丈:“杨致,早在与突厥签定和约之日,朕便想请你喝酒了!今日朕与你不论君臣,一醉方休!”


'从此狂 第107章 醉

  在杨致携沈玉出京游玩的十余天里,皇帝对整个大夏军方的高级将领来了一次团体批发式的奖励。几乎每天都有三道以上的圣旨以八百里加急发往大夏各地军中,令满朝文武看得眼花缭乱。耐人寻味的是,杨致身负大夏第一猛将之名,是皇帝一手树立的夏军铁血标杆,近五十道晋升封赏的圣旨居然无一字提及。
  头两道圣旨分别是对宁王赵当和康王赵敢的大肆褒奖,赏赐大量金银财帛不算,二人的起居仪仗等象征性的政治待遇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宁王除王位世袭外,还允许他任选一个儿子封侯。
  第三道圣旨是对太子赵恒“勤勉仁厚、用心国事”的表彰,对他这一次提名委任的将领一律认账。接下来的圣旨,便是对四十余名高级将领的晋升封赏了。
  大夏军方大致可分为五大系统:禁军、宁王、康王、朔方军和地方府兵。杨致人头不熟,搞不清那四十余名将领的原任职位,也不清楚这些人分属哪些派系。但他可以肯定的是:皇帝是借封赏为名,把军方的力量格局全盘打乱重新洗牌,只调将而不调兵便把成本降到了最低。这招猛虎洗面令各派势力始料未及又无话可说,不可谓不高明。
  原枢密院太尉陈文远因年老致休,调讨虏大将军卫肃回京接任。原禁军副将曾英明调任朔方接卫肃之位,另一禁军副将周挺升任禁军大将军。耿超升任禁军副将,其父耿进调任武威大将军,驻防中州。
  新建突袭军团被一分为三:董坚与李为都被晋升为先锋将军,各领精骑一万前往朔方换防,以两万禁军“换”十六万朔方军南下中州集结。沈重升任骁骑将军归耿进节制,领原突袭军团精骑一万及两万南下朔方军。】。统兵三万驻防淮南。
  只有几位心腹重臣知晓皇帝的全部意图:皇帝不仅打破了军方各派势力拉起的小山头,而且为即将发动的灭唐之战做出了相应战略部署。这是关系到大夏与南楚力量对比的关键一战,皇帝打算御驾亲征,由太子挂帅,耿进担任统兵主将,可谓志在必得。
  杨致因安贵侯事件去官降爵之后,一直是个没有实职的一等侯。大夏立国已逾三十年,不少开国重臣名将业已作古。其后人多有庸碌无能者,躺在父辈功劳簿上混日子过的侯伯大有人在。貌似除了声名赫赫,杨致与那些二世祖并无多大区别。
  说他已经失宠吧。成婚之日皇帝差不多搬去了一个小朝廷亲自捧场,重阳之日还召他进宫喝酒。说他春风得意吧。却又在家赋闲。百万夏军地征战之路还远远望不到尽头,放着这么一位猛人闲置不用,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真是圣心难揣,天威莫测啊!
  事实上杨致对此毫不眼红,甚至全无兴趣。尽管他心底对皇帝无所畏惧。但还是要遵守表面尊重的游戏规则,所以不能说他与皇帝喝酒完全没有一点心理障碍。
  一直到进宫之前。杨致对秦公言及的喝酒原则颇感认同:皇帝少了一分真,他便可心安理得的多掺三分假。原以为与皇帝喝酒会是谎言与机锋齐飞,杯酒与戒心共酌,但二人喝将开来的情形并非如此。
  皇帝就将只有两个人的酒宴设在日常起居的寝宫之内,只留贴身近侍马成一人随席伺候。刚一开始杨致还是有些放不开,陪着皇帝东拉西扯说些场面上地屁话。
  皇帝的态度似乎极为诚挚,而且酒量颇宏。二人都是酒到杯干,皇帝竟是没比杨致少喝一滴。都说酒怕少壮,皇帝的年岁几乎是杨致地三倍,杨致也知道像今天这么个喝法。其实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虽说平日并不嗜酒。也只好硬着头皮只管往肚里灌。
  第二个银瓶中地最后一滴酒倒尽之后,二人的舌头都开始有点大了。杨致打着酒嗝翘起了二郎腿。用筷子连连敲着桌上的碗碟:“老马!……人死到哪儿去了?再去弄几个下酒菜来!”
  “对,对!”皇帝连声附和道:“酒也没了,快去给朕再拿一瓶来!……不,再拿十瓶!”
  马成小心的上前陪笑道:“皇上,您醉了,您看是不是……。*”
  话音未落皇帝就一个老大的耳刮子扇了过来:“啊哈?狗奴才!你倒管起朕来了?反了你?朕叫你去你就快去!”
  马成心知这一老一少两位大爷今日恐怕都要彻底喝倒了才算完,只得苦着脸照他们地意思吩咐下去。
  “杨致,你个小兔崽子!朕怕是有二十多年没这么喝过酒了,痛快!真是痛快!”
  “呃,我自打出娘胎以来,还是第一次喝那么多酒。咱爷俩也算是扯平了吧?”
  “你说扯平就扯平吧!来,满上,满上!干!”
  皇帝与杨致一边一杯接一杯的喝着,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胡侃乱扯,眼见第三个银瓶又见了底,二人都渐渐喝得没了个正形。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放屁!”皇帝已然两眼发直,重重拍着桌子道:“你知道吗?朕不是什么狗屁圣贤……可是这几十年来过得好辛苦,好寂寞啊!”
  “嘻嘻,有句话不是说高手孤独,王者寂寞吗?谁……谁叫你是皇帝来着?你看像我家老爷子那样的浑人,他年纪大概和你一般大吧?……他每天轻轻松松自得其乐,那小日子过得真叫一个惬意!”
  “呵呵,说的也是。谁叫朕是皇上呢?……小子,你此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最大的愿望?老婆孩子热炕头,有鱼有肉小酒酒。”
  “混账!没出息!你……你应该说帮朕打下万里江山才对嘛!不过你说的这种日子,朕在很久以前就想试一试了……。”
  恢弘庄严的皇宫与喧闹脏乱的菜市场的界限,年龄与身份的界限,在二人脑子里越来越模糊。眼看天色即将擦黑,马成又很不识趣地禀道:“皇上,您看这宫门就要下匙了……。”
  “宫门下匙又怎么了?朕还要与这厮再喝三百杯!……你给朕滚一边去!”
  按大夏宫禁礼制,宫门下匙后外臣一律不得滞留宫中。即使是因为十万火急地军国重务,高官重臣在皇帝临时在深夜召见之后,也必须即刻出宫。瞧这阵仗,待会儿恐怕得叫侍卫们抬着飞虎侯出宫回府才行了。
  马成郁闷的盘算着稍后如何料理那两个喝得昏天黑地地疯子,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踮起脚尖扒在窗外往里张望,上前奇怪的问道:“越王殿下?您这是在干什么?”——
  分割线…S:貌似我并不算懒,成绩却一天比一天滥。啥也不求了,深刻反省ING……
  ——


第108章 两样法宝

  所谓无事不可对人言的正常人,在现实中基本上可以划入珍稀动物一类。每个人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秘,平时隐藏在面具下的隐秘通常会演变为无形的压力,需要寻求宣泄的出口。皇帝是这样,杨致也是这样。
  皇帝时而豪气勃发拍案长啸,时而牢骚满腹涕泪交流。都说酒醉心里明,在杨致所剩不多的几分清醒中,认为皇帝这辈子没几天轻松日子好过,其实是个很可怜的人。相形之下,自己实在比他幸运多了。
  在这烽火连天的动荡乱世,皇帝半真半假的与人谈及理想时,人们为了迎合他的胃口,十个有九个都是歌大风思猛士。皇帝与杨致如两个市井闲人一般喝酒胡侃的景象,可谓数十年难得一遇。像杨致这样不必胆战心惊的时刻关注皇帝的脸色,照直说出“老婆孩子热炕头、有鱼有肉小酒酒”的人也是绝无仅有。正因为如此,皇帝才觉得更真实,这场酒才会越喝越畅快。
  正当皇帝与杨致喝得渐入佳境,一同发起了酒疯的时候,越王赵启鬼鬼祟祟的溜到殿外偷偷瞄了好几回。
  宫中人人知道,皇帝对这个小儿子的随性放任,已经到了近乎惯纵无度的地步。不想读书那就不读,不愿习武那也由你,想出宫去玩你就去玩……。皇帝对待小儿子与杨致对待老爷子,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皇帝差不多每天都要抽空与赵启聊上一会儿,似乎那也是皇帝一天之中最高兴的时候。
  赵启既不硬闯进去,也不让值守的太监与侍卫们为难:本王担心父皇不胜酒力伤了龙体,只要看看父皇没事就好。
  如此这般来回几趟,赵启最后回到自己房中,两眼骨碌碌乱转的想了老半天,一丝古怪的笑容在小脸上渐渐荡漾开来。
  贼头贼脑的再度蹭出门去找了两个年纪稍长的侍卫,神神秘秘拉到一处僻静的角落,端足架子问道:“你们……都是这个江湖高手了,本王有几桩小事问你们。答得好就重重有赏。如果想让一个人暂时迷糊又不能伤了他,有没有比把他灌醉更好更省事的办法?”
  “回王爷,有啊!”这位小太爷一天到晚就没干过几件正经事,两个侍卫也是见怪不怪了:“一个人的酒量没个准,灌酒也太费事。想让人暂时迷糊又不伤了他,最好地办法莫过于用蒙汗药。”
  “蒙汗药?……打个比方说。本王只是打个比方啊,像飞虎侯那样的武技绝悍之人,恐怕吃上个半斤才管用吧?”
  半斤?您到底是想要迷人还是迷牛呢?两名侍卫不禁吓了一大跳,其中一人醒了醒神陪笑道:“王爷,半斤蒙汗药迷翻上百人都足够了。即便如飞虎侯那等天神一般的人物,小人料想用量比常人多个三四倍便可。再说半斤蒙汗药足有芝麻糊似的浓浓一大碗了,……想让人都吃下去只怕不怎么容易。”
  “哦。知道了。”赵启又似懂非懂地问了个学术性极强地问题:“这一男一女是不是只要睡到一张床上。便算是成了夫妻了?”
  两名侍卫随即恍然:这位小太爷八成出宫玩乐地时候。一不留神看上哪家小姑娘了。可就您现在这年纪。裤裆里那祸害人家地硬件肯定还不够火候。就算有了那个心也没那个力啊!过一过干瘾还差不多!
  二人相视一笑。吞吞吐吐地道:“王爷。这个嘛……也是。也不全是。夫妻是要睡到一张床上不错。可这怎么个睡法……还有点另外地讲究。”
  赵启抬头看了看天色。开始有点不耐烦了:“讲究?什么讲究?是不是还要脱光了衣裳。做那书里头说地**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