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69部分

一世吉祥-第69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骄阳摇头道:“家父与大哥曾言杨兄胆大心细行事缜密,擅长险中求胜赚个足实。然而耳听为虚,口说无凭。杨兄既说是你我兵分两路,我只能听了杨兄那一路是何章程之后,才能再作计较。”
  杨致禁不住心下暗赞:秦骄阳没有半点见财起意地兴奋,既不迷信盲从,也不急于追问其中道理。一番话句句扎实。说得十分冷静。
  不以为意的道:“在秦兄这份难得的沉稳面前,倒是我显得小气了。说句实在话,秦兄那一路只是顺风捡个便宜的搭头。我这一路才是主业。山东之事水深莫测千头万绪,我与皇帝和秦氏实际上是绑在同一条船上,想要代价最小收效最佳的整肃局面,最好的办法是快刀斩乱麻。”
  “我从全局着眼。打算从源头入手。只要把住了源头。大大小小地城隍土地自然会找上门来求我。这世上最赚钱地生意莫过于无本生意。但这碗饭不是人人都能吃地。那就是抢!只要在海上把持控制住进出渤海与黄海、南下南唐地水道。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山东通商海外地大门钥匙!”
  秦骄阳悚然道:“杨兄是想……先行霸住整个海上通道?渤海湾与山东外海光是干那海上无本营生地海盗就有数十股。想要尽皆收服。恐怕比整肃山东陆上更要艰难十倍!”
  杨致笑道:“你说地这一节。我早就想到了。其实从海上入手比陆上要简单得多。海上较量全凭**裸地实力说话。没有陆上那么多纠结不清地弯弯绕。打击海盗可以转移陆上诸方地视线。也符合他们地利益。只会隔岸观火。”
  秦骄阳忧虑地道:“数十股海盗大致可分为三帮。北燕海域一帮。大夏海域一帮。南唐海域一帮。在陆上大都设有落脚据点。也都占有海岛为巢。并不只是行劫海上商船。也时常在海上相互火拼。我并非不相信杨兄之能。而是此事凭一人之力绝难做到。杨兄在陆上还可调动兵马相助。但大夏在海上就是鞭长莫及了。”
  杨致点头道:“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我当然不会一味蛮干。必须要借鸡生蛋。擒贼先擒王。我想拣几股势力最大地海盗入手。自己先成为大夏海域最强地海盗!”
  “这个办法倒是值得一试。”秦骄阳沉吟道:“以杨兄之勇悍。即便不能一举建功。也必将在海上掀起一番风浪。杨兄先前之言。纵然最是不济。于秦氏而言也风险甚微。我全盘照办便是了。不知你还需我做些什么?若在海上得手。这陆上又自如何料理?”
  秦骄阳实打实的对自己的想法毫不隐瞒,直言他是左右不吃亏,也不失为一桩可爱之处。杨致闻言苦笑道:“最先拣谁开刀与做这抢强盗的强盗怎么个做法,其中大有学问。我先要花上几天功夫摸清蓬莱的大致情势,经过审慎思虑才会动手。你尽快为我准备一艘稍大的快船,配齐十来名精干人手,我随时可能要用。这茫茫大海不比在江河之中,我也要先行做些准备。
  “嘿嘿,至于海上得手之后陆上如何料理,那就太简单了:两文钱三个,两个不卖!”
  这是他与沈玉出游时路遇卖梨孩童的定价原则,秦骄阳听了自然有些懵懂。料想是到时候一切只能由他做主的意思,当下也不多问。
  第二天一早,秦骄阳便陪着杨致在县城转悠,逐一为其解说在蓬莱排得上号地商家大豪的实力与背景。行至巳时末刻时分,二人寻了间茶楼歇脚小憩。
  茶楼大堂坐了个四五十岁左右的道士,一身道袍油腻兮兮的看起来十分破旧邋遢。见到秦骄阳大老远便讨好的起身行了一礼:“秦老板,好久不见了。今日怎地有空带了朋友来喝茶啊?”
  秦骄阳点头笑道:“劳毅先生挂心了。先生今日的茶钱,便由我请了吧。”
  邋遢道士笑眯眯的致了谢,又自坐到一边去了。秦骄阳向杨致解释道:“这个落魄道士人称毅先生,长年累月驻足于此,靠偷听贩卖一些小道消息。以及做些无伤大雅地坑蒙拐骗之事混几个小钱糊口。好歹算个消息来源,商家都讲究和气致祥,我也尽量不去得罪于他。”
  只要是人口密集之地,就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杨致对这邋遢道士也没过多在意。
  不到盏茶功夫,便来了两个寻常商贩模样的汉子找那毅先生测字问卦。毅先生看了其中一人蘸了茶水在桌上写下一字后,登时大皱眉头:“无比皆是?”
  其中一人答道:“百无一是。”
  毅先生点头道:“自无一是。”
  杨致听了三人颇显古怪地问答,不由自主的望了一眼。这才留意到,两个汉子眼神凌厉精悍内敛。不像是寻常商贩的样子。
  只听那毅先生神神道道的念叨道:“弱冠而捉猫有成,细说于佛前。二位尽管放心,这笔生意定会财源广进。”
  两个汉子互望一眼。神情冷峻地一齐点了点头,随手付了几十文卦金便匆匆离去。
  杨致思索片刻,骤然神色一凛,起身道:“秦兄,我们再接着出去转转吧。”
  待与秦骄阳出了茶楼,走到僻静处,杨致皱眉叹道:“秦兄,那邋遢道士毅先生绝非等闲之辈,你大大看走眼了!”
  “哦?杨兄何出此言?”
  杨致不置可否的问道:“蓬莱可有白姓商家大豪?”
  “有啊!我正准备与杨兄从城西绕过。便是想领你去见识一下那白府大院。此人名唤白行朗,乃是蓬莱本地武学世家,兼营药行。十余年前因自北燕大举贩运高丽参而暴富,现下是蓬莱数一数二的药商大户。此人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芳名白燃冰。这两年来白行朗已逐渐将药行交与女儿打理,白小姐虽是一介女流,但行商理事之能似乎还远在其父之上。”
  “白氏药行在蓬莱的分量与秦兄相比如何?”
  “虽略有不及,却也相差不远。”
  杨致沉吟道:“也就是说。白行朗一死,必将导致蓬莱的药材行业重新洗牌。秦兄手下可有心思机敏地精干之人?”
  “自然是有地。……白行朗一死?他自幼习武身体壮健,尚未到知天命之年,杨兄这是何意?”
  杨致眯着眼睛道:“我既然来了,谁若想在这蓬莱一地取人性命,必须得问过我!白行朗既有如此势力,卖他个人情日后总有些用处。”
  “秦兄,若我没有料错,方才找毅先生测字问卦的那二人。不是什么寻常商贩。而是两个杀手!那毅先生也不是什么靠坑蒙拐骗混饭吃地邋遢道士,而是专为杀手组织地承接生意的联络人!说不定他就是七喜其中之一!我早该想到了。杀手也是要赚钱的,还有什么地方会比这鱼龙混杂、商家大豪云集地蓬莱之地生意更好?”
  秦骄阳大惊道:“杨兄是说,……有人雇请七喜要杀白行朗?”
  杨致冷冷道:“秦兄,你想想看,无比皆是、百无一是、自无一是这三句话所指何字?白!弱冠是指二十,捉猫是为捕鼠,暗指子时,细说于佛前便须双手合什。所以我前后联结起来一想,毅先生那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有人出价十万两银子杀白行朗,十月二十日深夜子时动手!”
  分割线
  PS:今日家中来客,所以第二更稍晚了一些……依然满地打滚求月票!


第119章 燕人张博虎

  杨致初到蓬莱不到一个对时,他与药商大豪白行朗素不相识,仅凭无意中听那个邋遢道士毅先生测字问卦,便将其即将遇刺之事说得有鼻子有眼。
  在秦骄阳听来却无不牵强附会之嫌,犹自半信半疑:“杨兄,你方才所说委实太过匪夷所思,即便我有心告知白行朗严加防范,也绝难让其相信。平日我与白行朗非友非敌,只在生意上偶有往来并无私交。若是冒然上门向其示警,恐怕他会以为我另有所图,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杨致反驳道:“你刚才也说白家世代习武又长年行商,在这乱世之中能成一方药材巨商,你以为他是什么大善人?这种人的仇家通常不止一两个,有人想要他的命一点也不稀奇。”
  “正因为他与你非友非敌,那就更要救他。听你的意思,我估计白家在蓬莱与秦氏并没有重大利益冲突,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从长远计,日后秦氏若是取得通商海外的独家代理专营权,少不得要找几家关系密切实力尚可的商家捧场。秦兄应该不难想到,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于你秦氏都是有利无弊。既是如此,这样左右不吃亏的好人你为什么不做?”
  不料秦骄阳仍是犹豫不决,神色中除了为难之外,似乎还有几分忸怩之态。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秦骄阳表现出来的沉稳冷静与果敢实在,给杨致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这对白行朗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对秦骄阳来说只是白捡个人情的小事,为何反倒如此优柔寡断?
  杨致还以为秦骄阳拉不下主动与人结交示好的脸面,心下颇为奇怪的问道:“秦兄对此事可是另有顾虑?我方才问及你手下是否有心思机敏的精干之人,便是想让你修书一封,遣了此人送交白行朗即可,信不信那是他的事。秦兄没有亲自出面,也算不得自降身价,又何必为些许脸面如此介怀?”
  “杨兄误会了。所谓身价脸面,我倒是向来不怎么看重。”秦骄阳满脸通红的解释道:“杨兄有所不知,那白家燃冰小姐知文会武,貌美如花,性情爽朗,仍是待字闺中。想要博获白小姐芳心期许者甚众。我也对其心仪已久。我正自思量,是遣人报讯还是自己前去为好,总归不能让白小姐以为是我成心借口邀宠,没来由地让她小看了。”
  杨致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泡妞之道不比其他,并不是人人都有那种死皮赖脸、不屈不挠的天分,想不到在蓬莱独当一面的秦氏二少爷竟然是个有心没胆的泡妞菜鸟!
  “秦兄,你想不想见到那白家小姐?”
  “这个……自然是想的。”
  “那你还等什么?若是遣人送信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回见面地机会?走。现在我就陪你去!呵呵。大不了我冒充一回你地下人为你前去通报。至于你怎么与那白家小姐交涉。那我就帮不上忙了!”
  “杨兄。就这么去……怕是不太合适吧?你不是说十月二十日么?今日还是十月十八。且容我回去想想清楚。明日再去那也不迟。”
  “这有什么不合适地?你怎么像个娘们似地婆婆妈妈?走吧!”
  二人一个是嘻嘻哈哈。一个是尴尬莫名。正自在街上拉拉扯扯。只见一个匆匆路过地年轻人停步上前招呼道:“秦老板?今日为何有这般雅兴与这位仁兄在此嬉戏?”
  秦骄阳在蓬莱县城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唯恐被人误会有龙阳之癖。连忙甩脱杨致。讪讪笑道:“原来是张兄啊!这位公子是受我之邀自关中前来蓬莱行商地好友。方才是与我开了个小小地玩笑。”
  “原来如此。想来这位公子也是洒脱不羁之人。”年轻人点头一笑。盯着杨致看了半晌。拱手一揖问道:“公子是来自关中地商家?在下看公子好生眼熟。不知尊姓大名?”
  杨致也看了眼前的年轻人有些面熟,尤其是觉得他眉宇间那股子昂扬傲气似曾相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按理说除了秦骄阳,自己在蓬莱不可能有什么熟人,还了一礼笑道:“在下马文才,好像是与这位张兄在哪里见过。”
  年轻人似笑非笑的道:“马文才?公子应该姓马还没有多久吧?公子好生健忘,不知在顺州城内花了十两银子买下地那顶竹笠还在否?在下燕人张搏虎。”
  原来他就是杨致离开燕京之时,路经顺州在客栈里遇到的那个落魄年轻人!杨致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记得。当然记得!难怪我总觉得张兄那般面熟!我记得那时张兄是带了老母自蓟州到顺州投亲不着,为何如今又到了蓬莱?”
  张博虎淡淡笑道:“那日虽然承蒙兄台援手相助,但老母年老体弱又疾病缠身,半月之后便不治故去。我孤身一人为谋个生计混口饭吃,便投了一位皮货商人做了伙计。不想自北燕贩运皮货至蓬莱的途中,在海上遭遇海盗洗劫。幸亏我还略懂水性,跳海逃生后被过往渔民救起,辗转流落到此。好在我幼时也曾读过几年书粗通文墨,眼下靠与人做些抄抄写写地活计赖以糊口。秦老板也时常关照于我的。在下先前真是有眼无珠。兄台名满天下,隐姓埋名乔装至此又是何故?”
  张博虎那日只三言两语便噎得那要账的客栈老板脸红脖子粗。后来明知杨致有心相助还是傲气不减,并未感激涕零。此时言语中虽不乏沧桑,道破杨致的身份却绝口不提其姓名,说话仍是极有分寸,更无半点攀附之意。
  杨致油然生出一种预感,日后此人绝非池中物。眼下他正急需得力人手,寻常可有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