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华夏 >

第828部分

崛起之华夏-第828部分

小说: 崛起之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来六        位于北海共和国的熊山的秘密军事练基地,就是这些众多的练基地当中的一个。

在北海道被分出日本后,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归化华夏成为华夏多民族大家庭成员的阿伊努人以“部落联盟”的形式组建了北海共和国。根据中国的“少数民族保护法”和其它相关法律,北海共和国是阿伊努人的民族国家。其军事及外交由中国代理。行政、司法、教育等事务由阿伊努人参照华夏制度“自理”由于在北海共和国成立前。阿伊努人已经大部分跨海迁至库页岛,北海道地区迭经战乱,留在北海道的日本和族居民大批死亡或迁回日本,使北海道的大部分地区成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在北海共和国成立后,阿伊努人重新迁回本土,由于生活安定,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总数仍然没有超过旧万人,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帮助阿伊努人发展北海共和国的经济,在中国政府的鼓励下,大量汉族居民迁入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和阿伊努人共同生活,由于中国政府采取的“一视同仁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在北海共和国生活的汉族人和阿伊努人相处融洽,没有出现日本人统治时期的激烈民族矛盾,北海共和国的经济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 哟年时,北海共和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刃多万人。其中约旧万人为阿伊努人,汉族人为巫万人,另有极少数的归化中国的日本人和族和俄国遗民俄罗斯族,总数不到的力人。

由于北海共和国地广人稀,北海共和国的防务又是由中国承担的,因而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在北海共和国的内陆及岛屿兴建了多个秘密军事基地,最开始以海军基地为多,后来陆军和宴军的基地也陆续建立起来。

在北海共和国的土地上,一些慕名来旅游的外国游客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坐在开满鲜花的草原上身穿漂亮的民族服装的阿伊努女孩指着天空笑谈着,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翱翔着一架架各式各样的飞机。这些飞机有时候会时不时淘气的低飞俯冲,激起的气流将数不清的花瓣汇成了花的海浪,把那些漂亮纯朴的女孩子们包围起来,女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响成一片,构成一幅绝美的天堂般的画面。

在中国和德国展开全面军事合作之后,一些坦克练基地也由国内挪到了北海共和国,这些秘密的练场都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熊让 基地则是这些基地当中最为隐秘和规模最大的一个。

从击年开始,来到熊山基地接受练的德国人不再限于现役军官和军士,德国国防军还在国内选拔新的各种军事人员,将他们送到熊止。基地来,而在这些人当中,不光是陆军的坦克手,飞行员和炮手的数量也很大。而在这里。中国陆军和空军的练人员也很多。

孙晨钧本人出身海军,是海军航空兵的一位优秀飞行员,但作为华夏共和国总统孙纲的长子,他差不多接受的是整个中国最先进和最全面的军事教育,现在的他,已经不光是一名飞行员,还是一名优秀的坦克指挥官、舰长、潜微微长和特种兵。    “我一生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差不多都在军队里度过。”多年以后。孙晨钧曾经这样回答记者的采访。

而这一次,他来到了熊山基地。是作为一名全能的职业军官,来参加练工作的。

父亲让他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曾经招致他的妻子  俄国末代公主安娜斯塔西娅的强烈抗议,但作为一名华夏军人的妻子,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她必须要接受的,尽管万般无奈,她虽然贵为公主,也只能选择服从孙纲的安排。

此时的孙晨钧,尽管十分思念在北京的俄国妻子和孩子,但同样。在北海共和国,他每然还有一份放不下的牵挂。

他当然知道,父亲安排自己来这里。其实也是在最大程度的照顾自己的感情。

虽然自己从来没有告诉过父亲,他已经和那位阿伊努圣女有了骨肉。但他明白,大能的父亲不可能不知道。

在送自己出发的时候,父亲曾将他单独拉到了一边,递给了他两对分别用羊脂青白玉和上等玛瑙制成的“辟邪”神兽,并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他。在那一瞬间,他理解了“知子莫若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心中不由得感到暖暖的。

“您在想什么?我的朋友?”德国陆军中校古德里安看着有些失神的孙晨钧,笑着问道。

周一补精!先给大家加分!大家多多给意见啊!

继续求月票!

第五卷:铁血拒俄复故疆 (一千一百六十四)和

德里安的话将孙晨钧的思绪拉回到了七练场上来,他哦道:“我在想,德国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新式武器的操作并且熟练的使用它们。那场战争德国失败的原因,绝对不在德国军队身上。”

“您说的对,我的朋友。”古德里安郑重地回答道。“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有美国人,他们的士兵在战争中的拙劣表现,根本配不上这样的的胜利。德国士兵的军事成就。目前还比不上中国士兵,因为中国军队是目前将坦克战术运用得最好的军队

在来到熊山基地之后,古德里安如饥似渴的翻阅着原本属于机密的“中苏战争”中有关坦克部队的作战报告,这些报告给了古德里安如同圣经一样“醒瑚灌顶”般的启示,让他的思路豁然开朗,一套足以改变未来战争方式的新的战争理论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形成,并且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未来的战争中。坦克将是陆军的主要突击武器,但它仍然依赖于其它兵种的配合与支持,因此。未来的突击部队应该是合成化的。为了充分发挥坦克的威力,一切必要的支援部队都必须拥有与坦克相同的机动能力。即使是在平时。这些兵种也应该由坦克部队的指挥官直接指挥。不仅如此,坦克部队还应该同航空兵部队密切合作,利用空中支援的时效性和突然性摧毁敌军的防御。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机械化步兵和自行火炮以及装甲侦察部队的任务是利用、巩固和扩大坦克集群的突破效果”

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突击部认为主力,伴随以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自行火炮快速突破敌军的防线,再以大规模的由各种作战飞机组成的机群夺取战区制空权并向机械化装甲突击部队提供实时的、密集的火力支援。    ”,装甲突击部队的作用除了打击敌人的防御要点之外,还要使敌人感到心惊胆战,在惊愕中丧失战斗意志在战斗开始后,装甲部队应该力求快速突破,达成合围态势,装甲部队只需要使敌人崩溃,而用不着将敌人全部歼灭。清剿溃散的敌军的任务可以交给后续部队完成闪电一般的快速突破是整个战术的核心要点,我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闪击战”。

一辆车身匕装有火炮并同时拥有旋转炮塔的中国坦克从练场上驶过。发出隆隆的声响,古德里安看着这辆性能十分先进的坦克,眼睛里满是热切的光芒。

由于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陆军不允许拥有坦克,直到现在。德国陆军在国内进行相关训练时,还只能用包了木板的汽车来充当坦克,这些假玩意儿不但是德国步兵的笑柄,也是外国观察员们大加嘲笑的对象。而此时,古德里安望着面前挟风带雷般前行的中国坦克,心里的感受可想而知。

“如果当时的德国士兵有这种坦克,也许就不会失败了。”孙晨钧知道古德里安的心里在想什么。他望着这辆正在行驶当中的中国陆军新式“双头龙”型坦克,笑着对古德要安说道。

“是的,哪怕只有 四辆,我们也能够改写历史。”古德里安点了点头,说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陆军除保留了一部分“铁骑。式中型坦克和为数极少的重型坦克之外,大量装备的都是轻型的“豆坦克蚓年8月,在“中苏战争”中多次指挥坦克部队作战的孙岳将军的提议下,中国的坦克设计人员提出了一种十分大胆的设想,打算将新型的坦克定位为一种“多用途坦克”。这种坦克将替代中国陆军原来装备的“铁骑”中型坦克和包括安装机枪的轻型坦克以及安装加农炮的重型坦克。吧年3月,华夏共和国武备部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未来坦克的开发工作。结合西方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和教壬以及中国坦克部队在中苏战争中的战,委员会决定开发两种坦克。即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重型坦克”和满足多用途作战需要的“战斗坦克”。其中,后者将替代华夏陆军当时在役的所有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这就是“双头龙”坦克的由来。

最初,“双头龙。式坦克的设计要求是:战斗全重为占吨,最大装甲厚度为茁毫米,车体部分安装一门用于支援步兵作战的乃毫米火炮,能够旋转的活动炮塔则安装2挺机枪。由于具有两套武器系统。因此这种新型坦克被命名为“双头龙。坦克。

由于是首次设计这种坦克,定型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中国陆军与负责研制开发新式坦克的中国天工公司最终于 咕年3月签订了制造3辆“双头龙”坦克原型车的合同。但在同年,武备部重新评估了未来口击军步兵作战对支援坦点的需“战斗坦生”的装戏机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武备部的新要求使“双头龙”坦克的原型车的生产工作被迫中止并重新接受评估。咽年;月,第一辆“双头龙”原型车完工。哟年月。第一辆原型车送交位于北京的中国陆军武器试验场接受测试。这时根据武备部的新要求,坦克全重达到了万吨,车组乘员为4人。最大装甲厚度为刀毫米,发动机选用风神公司的“风神”2型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刃千瓦,平均行驶速度为每小时刃公里,最大行驶速度为每小时卑公里,储油量为沏升,最大行驶时间约为;2个小时。

至 哟年3月。总共有3辆原型车交付中国陆军。它们先后被送往试验场接受进一步测试。中国军方对这种新式坦克给予了很高评价,不过中国军方还是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要求,即坦克的装甲必须加厚最大装甲厚度应为的毫米以上;炮塔上的两挺机枪应更换为;门办毫米加农炮;而且坦克内还需要增设最新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和车内联络装置。针对这些要求,原型车再次进行了改进,改进工作于;蚓年完成。此时坦克的车体前装甲厚度已经增至勾毫米,战斗全重增加到了为屯;炮塔采用了装甲厚度为40毫米的铸造炮塔,安装有;门47毫米短管加农炮以及;挺并列机枪。但就在“双头龙”型坦克才网准备投入生产时,面对苏联不断增加的扩军压力,武备部紧急命令生产商对坦克装甲和发动机再次进行改进,全部改进工作完成后的“双头龙”型坦克全重努吨。拥有4名车组乘员,6缸风神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已经超过了劲千瓦。炮塔也经过了进一步的改进,装有一门幻毫米高速加农炮,能够发射极具威力的穿甲弹。

“双头龙”型坦克采用了隔舱化设计,内部分为两个主要舱室,由一个防火隔板隔开。车组乘员车长兼炮手,驾驶员兼炮手,主炮装填手和机电员位于前部隔舱内。而引擎、油籍和传动装置则位于后部隔舱,这种设计提高了车体乘员的生存能力。车体装甲为焊接和铆接的轧制均质装甲,其正面最大装甲厚度为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坠毫米。

“双头龙”坦克的驾驶舱位于车体前左部,驾驶舱外壳也是整体铸造的,装甲厚度为岛毫米,与车体其他部分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驾驶舱外壳部分是车体前部防护的一个弱点后来的测试证明实际上这个,位置几乎是不可能被击中的。驾驶员可通过安装在驾驶舱顶部的一个前视范围为侣0度的潜望镜来观察。也可以直接通过一个可调宽度范围为口毫米至 四毫米的观察窗来观察。由于驾驶员兼任车体右侧乃毫米火炮的炮手,所以火炮瞄具位于驾驶员潜望镜下方。其两个,物镜是双目棱镜,放大倍数为巧倍。这种新型瞄准镜还兼有火炮测距仪的功能。视界为口2度,瞄准镜内表尺分划可以满足;旭米内精确射击的需要。

“双头龙”型坦克的炮塔是整体铸造的,全重2刃吨,座圈直径 脱米。这种炮塔具有更好的装甲防护,炮塔四周的装甲厚度均为毫米,只有顶部略薄。炮塔前部的装甲防护还得到了办毫米火炮防盾的加强。车长是唯一位于炮塔中的乘员,在实际作战中,车长的工作也是很繁重的:他除了要负责整车的指挥,还需要操作好毫米炮塔火炮进行实际战斗,一般来说,火炮的瞄准、发射和装弹都需要由车长独自完成。

这项工作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练才能够胜任。

“双头龙”坦克的乃毫米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