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63部分

大汉帝国-第63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急骤的蹄声响起,是周阳、窦婴、李广、程不识、冯敬、公孙贺、公孙建他们,在周阳的率领下,策马上了山岗。
    今日的周阳除了盔甲汉剑弓箭外,还多了一件火红的披氅,这是晋升为“周大帅”后不得不用的道具,要不然,谁知道你是大帅呢?
    虽然岁在弱冠,也是统兵近二十万的统帅,李广他们已经叫他“周大帅”了。对这称呼,周阳没觉得有多荣幸,反倒认为要是没有这称呼,会更加轻松。做大帅的感觉非常好,八面威风,令行禁止,可是,这压力大得太多了,尤其是面对恼羞成怒的单于,压力更大几分。
    别的不说,才统兵五日,周阳变了一个人,冷静、成熟,这些与年龄不相称的东西已经出现在身上,这就是压力造成的。
    站在山岗上,放眼一望,山岗下是一块平原之地,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周回数十里方圆。
    “大帅,你要我们观兵,军队呢?怎么不见一个人影?”李广的嘴和他射出的箭一般快,忍不住问话了。
    这话正是程不识他们想问的。周阳明明传令,要他们来观兵,到了地头,却不见一个人影,能不让人奇怪吗?
    周阳并没有回答,右手一挥,传下将令。
    “咚咚!”
    如雷的鼓声响起,出自身后上百面战鼓。鼓声远远传了开去,数十里外都能听到。
    鼓声足足持续了盏茶时分,方才停歇下来。
    鼓声虽然停了,却仍是不见一个人影。李广、程不识他们手搭凉棚,四下里张望,却是一无所获,一脸的惊奇。
    “军队呢?军队呢?在哪里?”李广一个劲的嘀咕着。
    “飞将军,稍安勿躁!”周阳安抚他一句。
    “大帅,你卖的甚关子?”李广嘀咕一句,这才闭嘴。
    “来了!”周阳朝前方一指。
    李广、程不识他们顺着周阳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朵巨大的火烧云飘了过来。这情形,李广他们是太熟悉了,一望便知是汉军在开进。
    “那里还有!”
    程不识的眼力不错,朝北边一指。众人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又是一朵巨大的火烧云,那是一队汉军在开进。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汉军在开进,如雷的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别的不说,光听这声音,就能判断出,这是骑兵在奔驰。粗略一算,这不下数万骑兵。数日之前,汉军不过几千骑兵,这一下子就有数万骑兵,这也太夸张了,李广第一个叫嚷起来:“大帅,你怎么训练出这么多的骑兵?这有好几万啊!”
    “是呀!是呀!”
    众人忙着附和。
    “不是骑兵,只是让他们会骑马而已。”周阳解释一句。
    “太可惜了!”只会骑马,不会开弓放箭,不会砍杀,还不是真正的骑兵,李广他们的热情大受打击。
    正说话间,汉军开进不少,可以看清了,窦婴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让步兵骑马?弩兵也骑马?弩呢?把弩拆了?”
    步兵和骑兵区别非常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而此时开来的步兵,比起平时多了一匹战马,虽然骑术不是太好,却也不会掉下来。
    让步兵骑马,在汉朝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而是很少。更别说,还是这么多的步兵骑马了,要窦婴不惊奇都不行。
    更让他惊奇的是,弩给汉军拆了,放在马背上驮着。
    窦婴原本早就可以回长安了,只是周阳的军令太让人惊奇,他想一窥究竟,这才留下来。没想到的是,他是越看越糊涂,不住摸额头。
    “叫他们下马!”
    周阳传下将令,令旗挥动。
    行进中的汉军停了下来,飞身下马,步兵成列。弩兵把放在马背上的弩取了下来,排着整齐的队列。
    汉军成阵很迅速,只一会儿功夫就阵势列成。这可是数万汉军,人数众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列成阵势,非常难得,李广他们大是惊讶,周阳治军很有一手。
    周阳右手一挥,令旗展动,汉军又开始前进了。这一次,除了骑兵,步兵和弩兵的战马留在原地,有汉军兵士照看。步兵和弩兵,徒步前进,来到树林边上停了下来。
    “布阵!”
    周阳又传下将令,令旗展动。
    弩兵数人一组,开始组装弩。他们配合得很好,手法熟练,很明显,这弩他们拆卸、组装练过很多次了。没多久功夫,一架架弩就出现了。
    汉承秦制,汉弩也继承了秦弩的特点。秦弩最大的优点不是射程远,劲力强,杀伤力惊人,而是秦弩都是“标准化”生产的,秦弩部件可以互换。在战场上,要是一架弩的弩机坏了,可以把另一架弩的弩机拆过来组装上。
    还有一个特点,秦弩很方便拆卸,秦军中有大量的马匹,可以方便运输,这大大的加强了秦军的机动性,是以秦军以神速著称。
    汉弩把这些优点继承下来了,拆卸、组装非常方便。
    从横向计,每十架弩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有两列步兵站在里面,他们的责任就是守护弩,防止敌人近攻。
    弩是远程杀伤利器,一旦给敌人攻到近前,那就发挥不出威力,只有给屠杀的份,是以,用步兵掩护是必不可少的。每组之间有两队步兵,不论敌人是从正面杀来,还是从背后杀来,都能快速迎敌。
    从纵向看,一共四排,第一列是威力最大的大黄弩,射程可达四百米。第二列是擘张弩,射程可达三百米。第三列是瘦弩,射程在两百米左右。第四列是夹弩,射程在一百五十米左右。在夹弩后面,就是弓箭手。
    弓箭手后面,还有一排步兵,担任护卫。
    从山岗上望去,看得特别清楚,这是数千架弩,组成一个巨在的弩阵。弩阵的两翼,各有一队骑兵护卫,要是敌人想从左右包抄弩阵,就会遭到骑兵的迎头痛击。
    在弩阵的背后,还有三队骑兵,分为左中右列阵。这三队骑兵是最精锐的建章军,他们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这是总预备队,哪里有需要,就会扑向哪里。
    望着占地数里方圆的弩阵,李广、程不识、窦婴、冯敬,他们的嘴巴张得圆乎乎的。如此巨大的弩阵,汉朝还没有使用过,这是汉朝历史上的第一次。
    一种全新的战术,已经出现!
    李广、程不识、窦婴、冯敬他们激动难已,眼里闪着炽热的光芒,双手紧握成拳,身子微微颤抖!
    如此之多的弩集中使用,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毁灭,毁灭一切与之相抗的敌人!不要说匈奴,就是匈奴信奉的神祗昆仑神,在如此之多的强弩面前,也会招架不住!   

第三十七章 天崩地裂
    “呼呼!”
    李广他们激动难已,胸口急剧起伏,喘息不定。
    公孙贺和公孙建他们参与弩阵训练,早就激动过了。可是,再次见到时,仍是脸上泛着红光,双手紧握。
    “大帅,你真是了得!竟然想出这等妙法!有此弩阵在手,何惧匈奴?”李广振奋异常,这是他这辈子最振奋的时刻了。
    程不识没有说话,狠狠的挥了挥拳头。想想当初,周阳下令,要他们交出弩的时候,自己还不愿意,那是何等的短视,让人羞愧啊!
    “大汉骑兵少,却多弩,弩要多少有多少。而匈奴,却没有弩,他们的弩是掳掠所得,用了之后,没法补充。有此弩阵,匈奴的骑兵又有何惧呢?”窦婴拈着胡须,笑呵呵的,脸上泛着异样光辉,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汉朝在边关上的弩不少,象雁门、代郡、定襄、云中这些大郡,就有数百架之多。即使障城堠堡,也要配备少量的弩。
    若算总量的话,汉军在边关上的弩有数千架,可是,却分散在上千里战线上,威力大减。当然,这是汉军奉行了数十年的防御战略所致。
    把弩集中起来使用,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子。一想就能明白,可是,数十年来,汉军就没有用过,又不得不服周阳的奇思妙想。
    周阳为何能想到这点呢?那是因为周阳可不想打防御战,而是想给匈奴痛击。要是打防御战的话,那就是兵连祸结,数年兵灾,消耗大,收效微,这种事,干不得,太不划算。
    要痛击匈奴,有骑兵当然是好。可是,骑兵不可能速成,虽然缴获了不少马匹,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
    那么,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弩集中起来,布成弩阵。弩,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成千上万架集中起来使用,具有毁天灭地的威力。
    “大帅,快下令吧!我想看看威力究竟有多大!”李广心急之人,脖子伸得老长,眼睛瞪圆,盯着山下的弩阵。
    数千架弩集中使用,那威力肯定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可是,还是亲眼过瘾。李广这话,正是程不识、窦婴他们所想,无不是附和。
    “大黄弩,准备!”
    周阳下令,传令兵展动令旗,大黄弩开始准备。
    大黄弩是汉朝最著名的强弩,射程远、杀伤力惊人,可是,对兵士的要求极高,必须是身材高大健壮的人才能使用。
    一个个身材异常高大的兵士七手八脚的忙活起来,开始拉弓装箭矢。大黄弩的箭矢很惊人,酒杯粗细,近丈长,全用精钢打造而成,亮闪闪,箭尖更象毒蛇,欲吞人噬骨一般。
    大黄弩有几条矢道,主矢道在正中,两边各有数道副矢道,其箭矢长度依次递减。
    装上箭矢后的大黄弩,巨大的弩臂弯曲,好象一只只蓄势待发的远古凶兽,让人紧张、激动、期盼。
    “射!”
    周阳一声令,令旗展动之下,弩机声响成一片。大黄弩的弩机发动,声音很大,上千架大黄弩一齐发威,那声音比起炸雷丝毫不逊色,震得人耳膜隐隐生疼,就连旁边的人说话都听不清。
    “咻咻!”
    数千枝弩矢划过长空,带起的声音尖锐刺耳,丝毫不比现代社会的导弹掠过差。周阳一听之下,还以为身处现代战场。
    箭矢落在树林里。树林摇晃不已,好象给不计其数的凶兽冲撞一般。更有不少树林禁受不住,翻倒。
    只一轮射击,就有不少树木倒下,威力之惊人可想而知了。
    周阳眼前浮现出一幅奇景,那就是匈奴给大黄弩做成了人肉串,每枝大黄弩矢上就有数名匈奴给串在一起。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仅仅是周阳,李广他们谁个不是如此想呢?
    这种威力,早已不是血肉之躯所能抵挡的了,更别说只会盘马弯弓的匈奴了。
    “呼!厉害,厉害,真厉害!”
    李广他们大声赞叹。
    第二轮是擘张弩射击。弩机声如雷,箭矢破空声如同导弹掠过,射得树木翻倒。
    第三轮是瘦弩,第四轮是夹弩。周阳这是要检验一下每种弩的性能。
    李广摸着下巴,沉思道:“这是怎么回事,弩的射程变远了。大黄弩竟然能射近一里了。”
    这事,窦婴他们也发现了,惊奇的皱着眉头。
    当然是周阳调整了弩的仰角。弩放箭都是仰射,不可能平射,这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摸索出来的经验。可是,我们的祖先却不知道,仰射要四十五度角才能射得最远,周阳要汉军以四十五度角度放箭,自然是远了。
    周阳没去解释,而是下令,准备齐射。
    在战场上,敌人会由远而近的冲杀过来。当敌人进入大黄弩射程时,大黄弩就可以发威了。然而,这时节,因为大黄弩少,杀伤力虽然惊人,却不能构成密集的箭矢,威力有限。
    随着敌人的冲近,擘张弩加入射杀,箭矢的密集程度就会提高,威力就会大程。敌人越近,发威的弩越多,箭矢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弩阵的威力越来越大,到了四种弩齐射时,那就是天崩地裂的威力了。
    当四种弩齐射时,弩机声、破空声响成一片,就是如李广、程不识这些久历战场搏杀的名将,也是紧咬牙关,才能抵受得了声响对耳膜的刺激痛感。
    那种声响,让周阳有身处炮火纷飞的现代战场之感。
    有些承受力稍弱的兵士,更是脸上发白。
    一轮齐射之后,周阳下令,再次齐射。这次,要弓箭手也加入。只要敌人冲到射程内,弓箭手就要放箭,这威力更增。
    此时此刻,密集的箭矢组成一张巨网,密密麻麻的好似雨点一般。这可是数万枝箭矢,其密集程度可想而知,在如此密集的箭矢面前,不要说人,就是苍蝇也别想活命!
    一轮又轮,直到所有人都适应这种声响,周阳这才下令停止。
    李广最是心急,二话不说,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疾驰而去,下了山岗,直奔树林。
    周阳他们赶到时,只见李广嘴巴张大,眼睛瞪圆,直勾勾的看着前面,连眼珠都不知道转动一下,要不是他的胸口急剧起伏,一定会把他当作一尊雕像。
    “飞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