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桑田人家 >

第413部分

桑田人家-第413部分

小说: 桑田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已经吃过不少山珍海味,但这道骨汤煲,却还是让倪重阳眼前一亮。

    “我看你也应该饿了,先吃吧。”杨端午站在一边,笑着对倪重阳说,“米饭,我也给你带过来了。。”

    很快,倪重阳就在杨端午的注视下,一个人将一砂锅的骨汤海鲜豆腐煲给吃完了,而那碗白米饭,也似乎比平时香了很多,也是吃的一粒不剩。

    从此以后,倪重阳就深深的记住了这道美味的私房菜,逢人便夸杨端午烧的这个菜如何如何,很快,不仅周瑜恒知道了,就连当今的皇上,也都知道了杨端午会烧一个骨汤海鲜豆腐煲,很是特别,也很是美味。

    终于,好奇心驱使下的朱秋怀让杨端午也给自己和大臣们烧了一锅的骨汤海鲜豆腐煲。

    而当太监们将骨汤海鲜豆腐煲端出来的时候,强烈的香味,大家的喉咙,都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下。

    如果说御膳房里,还有什么是让朱秋怀所不满意的,那恐怕就是太过浪费食材了。

    而杨端午可以变废为宝的能力,让这道菜,变得更加有口皆碑。

    很快,征得了杨端午的同意,朱秋怀将这道菜的配方和烹饪的方法,都昭告了天下。

    而这骨汤海鲜豆腐煲,自此,也成为了一道人人皆知的名菜而流传了下来。

    杨府内,柳树垂在湖面上,在清风的吹拂下,柳树树梢在水面上来回扫动,划出细细的波痕。

    在湖面的两旁,桃花点点,粉红色的气息,将杨府的氛围,也带出了一丝俏皮的活泼。

    如今,谢灵的生活变得很是简单,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晒晒太阳,陪杨康说说话,或者,等着哪个孩子过来看自己和杨康。

    而此时的杨康,早已经是满头白发,连胡须,都也是一片白了。

    但仍然保持练武习惯的杨康,双眼依然炯炯有神,任何一个人看见这样的眼神,心中无名都会徒添几分畏惧之情。

    到了巳时,谢灵习惯性的开始在后花园闲逛,如今年纪大了,需要多活动活动,好让身子骨也利索点。

    孩子们都不允许谢灵做杂事,但一天到晚闲在那儿,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个时候,谢灵特别羡慕杨康,无论怎么说,杨康想做什么,孩子们都还是不反对的。

    午后,杨康和谢灵都有午休的时候,只是此时,一个喜欢在屋外的藤椅上休息,一个是要进房间,在床榻上休息。

    暖暖的太阳,晒在杨康的身上,很快,杨康就睡着了。

    但不多一会儿,天色渐变,又起了风。

    担心杨康的谢灵从屋内出来,小心翼翼的给杨康盖上被子。

    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谢灵已经做了几十年了,而当杨康睡醒的时候,身上的被子,让他也很是温暖。

    晚上,天气渐凉,年纪大了之后,谢灵的双脚,特别的怕冷,每晚睡觉前,一定要用热水泡泡脚。

    而这个时候,杨康是不允许别人倒这个泡脚水的。

    用多少的水,多少的温度,全天下,只有杨康知道谢灵最需要的是什么。

    虽然已经分床睡,但每晚,杨康都会伺候着谢灵上床睡觉。

    等谢灵睡好了,杨康才会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

    而第二天一大早,谢灵常常比杨康先起床,亲自给杨康准备早餐。

    知道杨康喜欢吃豆腐脑,谢灵每天都会做两碗豆腐脑,一碗给自己,不加糖的,一碗给杨康,加一勺砂糖。

    另外,谢灵还要煮两个鸡蛋,一个给自己,需要沾点盐吃,而另外一个给杨康的,则是不能蘸盐吃。

    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但也正是这些琐事,才构成了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

    有时候,吃完早饭后,两人就一起喝个茶,聊聊之前的事情,或者一起等孩子过来看自己。

    当知道杨端午和倪重阳会来看自己的时候,谢灵就一直开心的在东准备西准备。

    准备杨端午喜欢吃的,准备倪重阳喜欢喝的,也要准备两个外孙,外孙女喜欢吃的东西。

    而杨康也是难得的没有去练武,而是和谢灵一起,准备这些东西。

    虽然这些都是可以让下人去做,但谢灵是不舍得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来了,来了,端午小姐回来了。”一个一直跟随在谢灵身边的丫鬟,一脸激动的跑过来报信说。

    那兴奋的神情,似乎是自己的女儿回来了似的。

    “啊,回来啦!”谢灵眼前一亮,开心的跟着丫鬟快步走了出去,一旁的杨康,也是很开心的跟了上来,要是在以前,杨康都是像钟一样,坐在屋内,等别人过来看自己的。

    “爹,娘,你们怎么出来了!”杨端午看见两个老人远远的走过来,赶紧快步走了上去。

    “你们两个,快去扶着外祖母和外祖父!”倪重阳给倪以勒和倪以琳使唤了一句,两个孩子,就飞一样的跑了过去。

    “姥姥,姥爷!”两个孩子,嘴巴像抹了蜜一样,叫的谢灵和杨康心里跟吃了蜜一样。

    “乖,乖!”谢灵布满皱纹的双手,将倪以勒和倪以琳左右搂住,不停的看,不停的摸。

    “哎呦,都长这么高啦,”杨康看见外孙倪以勒,也是开心的一直笑。

    “姥爷好,姥爷身体都好吗?”倪以勒很有礼貌的向杨康问好。

    “很好,很好呢!”杨康听见这问好,心情顿时比封侯了还开心。

    而另外一边,倪以琳也是很讨喜的双手搀住谢灵的胳

    这次真这么严重吗?我们都要住这儿吗?可是逸辰是独自上京城读书呢,这可怎么办。”

    李延说:“逸辰就不必太担心,京城书院不比镇上学堂,只有秀才才能入读,每人都配一个房间,谢家的人想要算计逸辰,还是省省吧。不过逸辰若是出了书院就麻烦了,岳母可以写一封信,让他眼下少出书院。以防万一。”

    “早就想让你们住过来了。有你们在,我养胎也安心了。”二丫挺着大肚子走了出来,拉着端午的手很是高兴。

    美丫也高兴,看到桌子上的苏州方糖就咬进嘴里,“我也爱住二姐夫家里,要吃什么就有什么。”

    看着大家都很高兴,谢灵的心稍宽了些。

    一户人家要嫁女儿,拿了好些布匹给林安夜,要林安夜给染些漂亮的花布,好给女儿做衣服这类的。

    林安夜收了钱,这事情便也上了心,既然人家愿意把女儿出嫁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林安夜的心里,还是很受用的,便也想给这家人染个特别的,经过考虑,林安夜决定用扎染的技艺。

    这扎染出来的布匹,自然天成,很是漂亮,而且,不会重复,用扎染出来的布匹做的衣服,也绝对是天下独一,很是特别。

    这扎染,第一关键便是扎花。要用针线,在白布上缝画出各种图案,这是很精细的一个手工活,林安夜特意选了几位熟练的老手,很快便扎成了。只是因为还是白布一块,各种图案都显不出来,乍看上去,也并不觉得有多么好看。

    扎好花之后,便是浸染了。还在扎花的时候,林安夜便已经让木铁牛早早去准备浸染的东西。这要想浸染的效果好,需要提前把染缸准备好,不同的颜料,草木灰,辅料什么的,除了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好,更重要的是要提前发缸。发缸充分之后,各种配料充分作用,颜色才能更加稳定,这样染出来的色,更正,也更牢固些。之后,再把扎花后的布匹浸泡在染缸里,让白布上色。

    林安夜很讲究名声,因此也很看重自己的产品品质,这浸染是关键的一步,林安夜都是要亲自查看过之后,才允许白布下缸里浸染。

    按照花色的不同,浸染时间也是有长有短。

    有些时候,还需要反复的浸染。

    大约一天的时间,这染缸里的布便可以拿出来了。

    转而需要出缸。

    木铁牛把布匹从染缸里挑出来,放在染缸口的染棒上滤水。这出缸也是很讲究,木铁牛还在染缸边上准备了一个盛满清水的小缸,这样,把多余的染料都重新漂洗回去,也节省了很多染料。

    出缸后,林安夜又指派人将这些布匹拧干,晾晒。而这之后,便是另外一个关键的步骤拆线。

    这拆线需要绝对的心细手巧。如果拆坏了线,那么图案便完全被破坏了,整个工序便也前功尽弃。林安夜在这方面吃过亏,因此,当需要拆线的时候,林安夜会亲自监督,也只选择之前扎花那批妇人来拆线。因为,只有那批妇人最懂这里面的针法。

    成功拆线之后,便是最后一道工序了,那便是漂洗。

    为了让漂洗出来的布匹颜色最正,林安夜亲自选了上好的木头做了一个木桶。

    木铁牛将拆线后的布匹放在装满清水的木桶里,反复的漂洗。可每一次漂洗,都不会超过一刻钟的时间。

    因为只要时间一久,这布匹上的颜色就会受影响,洗出来的花色会模煳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440 番外七

    正

    倪宅里,几只乌鸦盘旋上空,张开黑亮的翅膀,好像保护伞一样,遮在倪以勒的头顶之上。

    倪以勒伸出手来,抚摸这些让人畏惧的鸟儿们,可是,他的脸上却是充满着疼爱。

    这是他父亲,倪重阳的乌鸦,留下来的孩子们。

    乌鸦也会生出乌鸦的,这些乌鸦们,还继承了父辈们的忠诚,对倪以勒唯命是从。

    当然,倪以勒从小在父亲身边,已经不怕乌鸦了,还学会了如何调教乌鸦们。

    并不是所有的乌鸦,都能被调教的,这需要一种缘分,一种际遇。

    因为很早就开始接触西洋教,倪重阳的很多想法,就显得跟其他同龄人很不一样。

    虽然倪宅在清河县数一数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但是倪以勒却从来没有仗势欺人,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也为百姓们,做了很多好事。

    每年夏季的时候,酷暑常常让人晕倒,连田地,也常常是渴得直冒烟。

    但为生计所迫,百姓们,还是要照常出门,该做买卖的做买卖,该下地的下地干活。

    而这时候,倪以勒都会拨出不少钱两,专门雇佣嬷嬷们烧伏茶,免费供给给过路的人群。

    而当看见百姓们一张张知足的笑脸,倪以勒的心中,也是十足的满足感。

    这伏茶的配方,也是倪以勒从父亲倪重阳那里得到的。

    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君臣佐使搭配,却凝聚了倪重阳几十年的经验心得。

    但凡喝了这特制的伏茶,没有一个人会中暑。

    而且那略带甜味的味道,也是让人很是喜欢,特别是孩童们,大人们最没办法的,就是孩童们嫌弃药味苦,而这伏茶,却常常是孩童们点名要喝的。

    除了伏茶,倪以勒还建了一点免费施粥的地方,专门给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准备。

    刚开始的时候,知道的人不多,常常只需要准备十斤大米,但是慢慢的,随着口碑的不断传播,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免费施粥点,便都争相前来,其中甚至也有那些不缺吃穿的人。

    这时候,有人建议倪以勒,要派人去监督,防止那些鱼目混珠的人。

    但倪以勒却是微微一笑,只要有人要,无论是谁,都照样给。

    就这样,倪以勒不求回报的付出,终于引起了一些爱心人士的跟随。

    这个免费的施粥点,也渐渐汇聚了几个上了年龄的嬷嬷们,她们也都不求回报的参与这个免费施粥的工作中去。

    而这,是倪以勒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这种良好的回馈,让倪以勒更加主动的去做更多的公益活动。

    也通过这种活动,倪以勒将西洋教中的爱人如己的精髓,给大大的扩散了出去,

    其中,也有好多人最终信仰了西洋教。

    在不断做公益的同时,倪以勒也是继承了父亲倪重阳的衣钵,开始了救死扶伤的事业。

    因为有扎实的基础,又有医圣父亲的指导,倪以勒的医术,可谓是突飞勐进。

    在方圆十里内,只要时间允许的,都会找到倪以勒。

    而倪以勒也是认认真真,急人所急。

    无论是否已经休息,倪以勒不会让哪怕一个人白跑。

    而为了让四面八方的人方便,倪以勒在村口,又搭建了一处院子。

    这院子不小,里面单单是马车队,就可以停上三四支。

    除了普通的搭脉开药,倪重阳还开辟了给马匹养料的专区,也象征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