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寻宝美利坚 >

第294部分

寻宝美利坚-第294部分

小说: 寻宝美利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那把已经被清理一新的宝剑,金沐晨也是眼睛一亮,这把剑原来剑身上的那些碳垢,基本都已经被刮掉了,露出了完整的真身。

    看造型,基本和藏在湘北省博物馆那把越王勾践剑,没什么区别。

    因为都是越王督造的宝剑,所以制式都是相同的,只不过这把剑的剑锷上并没有那把越王勾践剑上镶嵌的宝石。

    但是剑身上的花纹,基本和那把被视为国宝的越王勾践剑,保持了一致。

    还有一点不同就是,这把宝剑尽管经过的方伯的清理,但是从品相上看的话,还是没有那把越王勾践剑保存的那么完好。

    毕竟那把剑可是从古墓里被发现的,然后就直接被放进了博物馆,而这把剑前期保存的也应该挺不错,但可惜是后来那保罗。辛格,因为迁怒那个送他宝剑的亚瑟。赛克勒对他的欺骗,所以就又是用这把剑去砍木头,又当烧火棍。

    虽然这把剑当年制造的品质非常不错,但是被这么使用,还是给这把剑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破坏。

    就比如剑刃处已经出现了一些崩口,还有因为常年被当做烧火棍来使用,所以就算清理的在干净,剑身的颜色还是有些发黑,而且一些已经渗透进剑身里面的碳颗粒,已经很难能清理的出来的。

    “哎!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但是毕竟我不是专业修复古兵器的,这把剑的材质应该是铜和锡,当年古人能够用这样的软金属制造这样的宝剑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被当成烧火棍使用了这么多年,这把剑依旧没有变形或者折断,这已经说明当年的制造工艺了,只可惜我的技术,不能把它恢复成原貌。。。”

    看着金沐晨捧在手心里不断上下打量的那把宝剑,方伯还是发出了一声叹息。

    金沐晨笑了笑,收起了宝剑:“放心吧,方伯,等咱们回纽约之后,我一定去联系最好的古兵器修复专家来修复这把古剑。”

    其实那个专家就是他自己,这把剑只要放到他的紫玉空间里一个晚上,肯定就能修复的完好如初,只是这些话可不能当着方伯的面说。

    方伯点了点头,原本金沐晨还想拉着方伯给他看今天下午的战利品来着,不过一看老爷子这样,可能已经一整天没吃饭了。

    刚好他和坎迪斯也逛了一下午,有些饿了,于是三人就来到楼下,找了家巴西烤肉美美的吃了一顿。

    而恢复了古剑大半原貌的方伯也是心情大好,晚上吃了不少。

    一行人回到酒店,金沐晨就拉着方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把那十几块端砚,往床上一摊,方伯看着他笑了笑:“就知道你小子,去哪都不会白逛。”

    说着就来到床前,拿起一只端砚,只一上手,方伯的脸色就是一凝,然后开始仔细的观摩起手上这方砚台。

    不一会儿,方伯的申请就变得越发的凝重起来,一边抚摸那块砚台,然后又拿起了另外一块,时不时还能发出一些慨叹之声。

    放下最后一块之后,方伯更是抬起头,用满眼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金沐晨说道:“这些都是你今天收上来的?”

    “嘿嘿,那当然!”

    “一共花了多少钱?”

    “两万六千美元!”

    “什么?两万六?”

    方伯听到这样的总价,实在也难掩心中的惊讶,金沐晨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吧?

    这样的好事,自己怎么就没碰上过呢?

    他伸手指了指,金沐晨然后摇了摇头:“你小子啊,这运气真是。。。”

    “嘿嘿。。。”

    方伯伸手把三块砚台划拉到了自己的面前:“这些砚台,都是端砚,想必你也知道,但是这三块砚台什么来历你知道么?”

    看着方伯划拉到眼前的三块砚台,金沐晨摇了摇头,下午收这些砚台的时候,他只是关注这些砚台的材质来着,就大概知道这些砚台都是端砚。

    而且根据做工和闪烁的光芒,给这些砚台做出了一些基本的推断,这些应该都是建国后出产的工艺品,可现在看着方伯的神情。

    难不成自己看错了,这些砚台里面,还有上年月的古董端砚不成?

    这不太可能啊?

    自己根据这砚台上闪烁的光芒判断的年代,应该不会有错啊!

    方伯把其中一方砚台,推到金沐晨面前:“你在好好看看。”

    金沐晨拿起这方砚台,这砚台的个头不算小,长大概都有四十公分左右,宽能有二十公分,只是形状不太规则,砚台的下半部分是研磨的磨盘,上半部分是一些雕刻装饰。

    雕刻的分成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一条行云踏浪的龙,下半部分则是正在缓缓升起的太阳,图案的最下面,则是一片碧波的大海。

    在这幅图案的旁边,还有一副诗词:“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看起来是大气磅礴,但是金沐晨思来想去,也不曾想起以前在哪里见过这首诗,但光看着诗的气势,就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应该不是凡人。

    难不成这方砚台还曾经被某个古代名人使用过?而这首诗则是哪个名人的题跋?

    这时候金沐晨可是满肚子的疑惑,但是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方砚台的出处来历。

    毕竟如果这方砚台,真的是中国古代名人用过的话,那么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上,就应该有这方砚台的记录,他虽然不算志文博广,但是最近几年关于中国历史的各种文献记录也读过不少。

    关于这样的一方砚台的记录,他还真就没在他读过的那些史书上有见过。

    他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然后抬起了头,看着方伯,而这时候方伯则是嘿嘿一笑,你小子别以为,你能找宝贝就了不起了,其实在古董这个行当里,你小子的道行还浅着呢。

    “要不说你小子的运气好呢?这样一方砚台,你都能找得到,你可真是够运气的。不过这些砚台如果真如那个田中所说,是他从他那个便宜日本爷爷哪里继承来的,这样倒也说的过去,要不然你根本就不可能看到这样一方砚台。”

    “哎呀,方伯你就别卖关子了,这方砚台,到底是什么来头啊?”

    金沐晨这时候已经急的是抓耳挠腮了,方伯则是嘿嘿一笑:“当年日本之所以兴起第二次砚台热,就是因为这方端砚,因为这可是当年太宗送给日本人的国礼!”(未完待续。。)

第408章 顶级大师之作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

    “咩话?”

    金沐晨一听激动之下,居然冒出一句粤语,方伯听了也是莞尔一笑,生活在美国的粤东移民众多,尤其是在曼哈顿的华埠,所以金沐晨能说两句粤语也是非常平常的事。

    “这首诗,你看到没?”

    方伯指着砚台上雕刻的那首诗,金沐晨这时候拿着这方砚台的态度可就不太一样了,他非常小心的把那副砚台,捧到自己的面前,仔细的看着上面雕刻的那首诗。

    “诗句很不错,尤其是这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大气磅礴气势,但是这首诗我在历代名家名作上也没听说过啊?”

    “这你就见识浅了吧?做这首诗的可不是一般人,正是当年东渡日本求学的先总理本人!”

    金沐晨一听这话,差点没把手里的砚台扔到地下,这有点扯了吧?

    众所周知,先总理当年不是去法国留学的吗?什么时候还去过日本?

    “是这样的,当年先总理在1917年的时候,曾经去过一次日本,当时是想在日本留学来着,可是在次年的升学考试当中,却因为日语不及格,所以没能被日本的学校录取。后来又考了一次,还是因为日语不及格,同样没能被录取,在后来先总理就在七月回到了国内,不过在家只待了一个月就又去了一次日本,不过这一次他不是为了求学而去的,而是去当宿舍管理员的。原来当时在日本有个‘新中学会’在那边又十八间宿舍。先总理这次去就是管理宿舍去的。。。而这首诗就是当年先总理在第一次东渡日本的时候创作的。。。”

    “what?”

    听方伯说了这么一段历史。金沐晨感觉自己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要知道先总理,那在中国可是享有很高的历史声望的,甚至被很多无脑粉吹捧成天上有,地上无的精英人物。

    所以在国内,他是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先总理,居然还有两次考试不及格,没能考上日本大学的经历的。

    更何况后来,他老人家居然还在日本当了整整两年的宿舍管理员。。。

    在想想看后来的开国太祖。当年好像也曾经在北大当过一段时间的图书馆管理员吧。。。

    这尼玛?难不成说这图书馆管理员,又或者宿舍管理员,真的是一个能帮人飞黄腾达的工作?

    后世的五大流氓之一的两个开国元勋,在自己事业的起步之初,居然都是干这个的?

    要不自己回去,也找个什么管理员的工作来干干?

    金沐晨感觉自己的脑子非常乱,而方伯这时候则是继续给他讲解这方端砚的来历。

    “后来在1978年,太宗即将启程前往日本,进行自己的第一次破冰之旅,当时就曾经一度头疼。应该送给日本人什么样的见面礼。后来有人提出,当时日本的文化氛围很是浓厚。很多老一辈的日本人都很喜欢中国的书法,于是太宗就让人在粤东制作了八方端砚,并且在上面刻上了当年先总理,东渡扶桑时候创作的诗词。后来在抵达日本之后,在和日本当时的首相福田纠夫会面的时候,就把其中一方砚台送给了福田纠夫。后来其他的七付端砚,也分别送给了当时日本的亲中友好人士,那些人里面,有的是日本的商界大亨,还有的是民间人士。想必这幅砚台,应该是那田中的祖父,从当年的某个获赠砚台的民间人士手里收来的。在当年太宗,把端砚当做国礼送给日本人之后,日本国内迅速就兴起了一股收藏,端砚的热潮。这也是后来,广交会上,只要有端砚亮相,就有日本人大肆到国内扫货的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不过最近二十年来,这股端砚热潮在日本国内可是淡化了不少,新一代的年轻人可没几个喜欢书法的,这也是你今天为什么能够捡这么一个天大便宜的主要原因。”

    方伯这么一番解释,金沐晨这才明白手里这方端砚的来历。

    尼玛,这么说来,这方端砚的来头还真是不小啊,当年太宗陛下,送给日本人的国礼,一共才八福,现在居然自己搞来了一方,这可真不是用普通的运气能够形容的。

    哪怕现在端砚,在日本已经不在是受人欢迎的文玩古董了,可是被作为国礼的端砚,还是会有很多日本人趋之若鹜的吧。

    日本人都没有的东西,现在老子手里居然又一块,这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而这时候金沐晨在看手里这方端砚的眼神,已经和以前是大不相同了,最起码和之前是不一样了,床面上还有十几块端砚,可是那几块端砚和自己手里这块,已经明显没法比了。

    自己手里这块,因为有着国礼的加成,那身价肯定是和其他的端砚大不相同的,虽然不是古代名人用过的,但毕竟也是当年太宗亲手送出去的东西,那它的历史价值,可就不能和普通的端砚混为一谈了。

    在看看方伯面前的另外两块端砚,金沐晨不由得眉头一皱,这两块端砚又是什么来头?

    方伯把它们从那十几块端砚当中划拉出来,总不会是平白无故的吧?

    以他对这老头的了解,方伯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方伯也留意到了他的眼神,然后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这两方砚台,把他们都推到金沐晨的面前:“这两方砚台,你在好好看看。”

    金沐晨放下手里那只国礼砚台,又把这两块砚台拿到眼前,仔细的打量起来。

    之前金沐晨收购这些砚台的时候,光顾着心头暗喜了,只是判断了一下这些砚台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端砚,至于这些砚台的造型,工艺什么的,还真没来得及仔细看。

    这时候把方伯推过来这两只砚台,拿到手里一看,还真是发觉出这两只砚台,和其他那十几块端砚的不同之处。

    这两方砚台,一只造型奇特,这方砚台是以青花双耳花瓶为地板,做的型。

    上窄下宽,雕刻的惟妙惟肖,在瓶颈出还雕刻着一幅字帖,仔细看能看得出是临摹的王羲之的《平安帖》,能够在瓶颈这样狭窄的地方,刻下这样的字帖,足见制作者的雕刻工艺。

    花瓶下面最宽的地方,被做成了研磨的磨盘,在两边还都有仿青花彩绘的雕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