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寻宝美利坚 >

第604部分

寻宝美利坚-第604部分

小说: 寻宝美利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是圣德太子的创举,他采取这种积极而开明的态度,目的还是移植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而后来这种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形式。一直沿续了很长时期。到后来圣德太子从大陆归来主政之后,就开始全面推进向中国派遣的留学生的计划,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从大陆移民的后代中精选出来的通晓汉语的优秀人材。

    这些学生在中国留学二三十年,历经隋、唐两代,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的典章制度,归国后积极传播,为日本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这段时期,日本从中国系统的学习了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从而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日本的思想和语言文字、建筑、雕刻、美术、音乐都有了很大发展。

    尤其是那些被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不少人成为20年后日本古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变革——大化改新的骨干力量。

    圣德太子,虽然被后人称之为太子,但其实他一辈子都没能当上过天皇,因为他不是皇长子,所以皇位最后还是落到了他那碌碌无为的哥哥的头上,他这哥哥就是推古天皇了。

    不过这推古天皇也是个悲剧,虽然上位执政,可其实却没什么实权,因为上位之初他主张灭佛,所以得罪了当时在日本蓬勃发展的佛教,再加上后来自己又染上了疥疮,结果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彻底失去了权利,而圣德太子则成为了当时日本的摄政王。

    推古天皇当政之初,日本还处于奴隶制时代,落后的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贫困,不断引起社会危机。

    而圣德太子掌权之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603年,他按照中国官制的习惯,制定了冠位十二阶,也就是将官位分成十二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帽子有不同的颜色,以这十二种不同的帽子,来区分贵族和官员的等级。

    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官制改革,对以后的政治制度的改革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冠位是按照个人的才能和功绩授予的,可以升迁也可以剥夺,而且不能传给子孙,这就打破了奴隶制的按血统确定地位尊卑的旧传统,为封建的官僚体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第二年,他又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借鉴中国儒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经典和佛教思想,规定了国民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圣德太子并没有认识到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奴隶制,所以他并没有在奴隶制问题上大做文章。

    另外,当时日本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是苏我马子,是推古天皇的舅舅,又是圣德太子的岳父,也掌握着朝廷中相当的实权。

    圣德太子的变革已经触犯了苏我马子的利益,所以他一直采取消极态度,并且在圣德太子死后,公开进行反对。

    622年,圣德太子因病逝世,死时才49岁。他的死在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震动,据当时的史书记载说,年长的王公大臣都好像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吃什么东西都不知味道;年幼的人好像失去了慈爱的父亲,哭泣的声音传遍了街市。耕田的男人停下了犁,春米的女人放下了杵。甚至太阳和月亮也失去了光辉,天和地好像都崩塌了!他的妃子桔大女郎为了纪念他,绣制了“天寿国曼茶罗绣帐”,现在成为日本有名的国宝。

    这一段,可能很多人感觉有点眼熟,这不是咱们国家太祖当年去世时候的情形么?所以关于这一段历史记载,金沐晨觉得很是存疑,这里面肯定有日本人美化加工的桥段。

    当然这圣德太子,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那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正是他的推动,和学习大陆先进文化思想制度的态度,才促进了后来日本全面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盛况,而也正是这些留学生,才促进和完成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像封建社会的转化。

    所以如果不是有他的出现,也许到后来美国人通过黑船事件轰开日本的国门的时候,那时候日本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呢!

    那样一个和国际完全脱节的社会,想要完成后来的明治维新,从封建主义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为日本成为后来的世界强国打下基础,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直到现在,日本人仍然尊敬这位圣德太子,甚至在他们眼里看来,这位圣德太子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完全不弱于汉武帝,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样,所以很多日本学者都尊称这位圣德太子为“日本文化的恩人”。

    而眼前这幅《圣德太子传》,这么一副六十幅巨额篇幅画面组成的鸿篇巨著,绝对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有资格称之为日本的国宝中的国宝。

    甚至在很多日本考古学界的人眼里看来,这幅鸿篇巨著的价值,其实一点都不比那什么曜变天目碗要差。

    那碗不过就是一件瓷器而已,而这幅鸿篇巨著,可画的就是日本的历史啊!

    而且还是日本最著名的一个人物的生平历史,这样的作品,纵观世界历史,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留下过,哪怕是历史悠久的中国都没有,这幅画在日本人眼里看来,那绝对是一副不弱于古埃及金字塔一样的超级国宝!(未完待续。)

第845章 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孙

    这幅画的作者秦致贞并没什么名气,而且日本的史书上关于这位画家的记载也并不多。

    但是光看他的名字,就能知道,这个秦致贞肯定是当时从大陆归化到日本的天朝人,虽然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并没有太多关于这位画家的记载。

    但是能够留下一副六十幅画面,记述了整个圣德太子人生的画作,这位画家秦致贞,也可以说人生无憾了。

    毕竟哪怕是在现在,世界上诞生过那么多伟大的画家,可还从没有那个,能够留下这样一副鸿篇巨著。

    更何况这幅画在日本人的眼里看来,那可是国宝中的国宝,甚至可以说是超级国宝呢!

    不过这样对于日本人越是重要的东西,金沐晨收的就越是开心,反正在他看来,只要是日本人钟爱的东西,那就全都要抢走。

    就算有拿不走的,也要毁掉,反正当年你们这些日本鬼子,在我们中国也是这么干的。

    当年如果不是你们那样的强行掳掠,和是以破坏,我们中国的正版宣德炉,又怎么会绝迹于中国大陆?

    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市场上虽然是有很多号称宣德炉的香炉在流传,可是那些宣德炉,经过考证大多数都是清朝或者是民国时期的仿制品而已,而真正的明朝宣德年间制作出来的真品宣德炉基本都已经绝迹了。

    至于绝迹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年日本占据了京城之后,在京城之内大肆收刮,因为知道明朝正版的宣德炉,使用的都是当年从暹罗进口的精品风磨铜,收藏价值非常之高。

    所以他们是穷尽了各种手段。从京城搜刮这种宣德炉,而当时京城又是宣德炉最集中的地区,所以几乎当时中国仅存的一些正版明朝宣德炉,都被日本人用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搜刮到了手里。

    可是后来因为战线吃紧,尤其是军火供应紧缺。日本人为了支援他们前线的军人,给他们提供军火,居然把那些搜刮来的宣德炉,全都给融了,去走炮弹壳去了。

    正是因为日本人这样的祸害,才导致我们中国人到现在都无缘一睹当年明朝正版宣德炉的真面目。

    我们老祖宗留给子孙的宝贝,就这样被日本人给搞绝传了,而在那十几年的苦难抗战历史中,被日本人搞绝传了的中华国宝。又岂止那宣德炉一件?

    所以现在金沐晨搞起这日本的国宝来,也是毫不手软,越是被日本人看重的,他就越是要搞,搞越多才越好。

    甚至在他看来,要是搞得整个日本都绝迹,只有他手里才有哪才是最好,反正他对这些日本国宝的态度。就是绝不手软,拿光。抢光,烧光就是他的态度。

    如果有拿不走的,那就算毁了,都不给日本人留下,反正当年他们在中国,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今天自己所做的。不过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孙而已。

    收了这套《圣德太子传》,金沐晨继续向后,走了没几步远,就碰上了那副著名的“天寿国曼茶罗绣帐”了。

    这幅绣帐就是那圣德太子的宠妃。桔大女郎在圣德太子死后,为了纪念他专门绣出来的。

    说会话这幅绣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褪色相当的严重了,而且整幅绣帐,其实真的没什么艺术水平可言,只能说是因为这圣德太子,还有他那宠妃的缘故,这幅绣帐才会被评为国宝。

    金沐晨站在这幅绣帐前面仔细的看了看,绣帐上面绣出来的图案,有很多部分都已经有些模糊失真了。

    不过内容大概还能看得出来,正是那圣德太子端坐在左手边,身边有几个伺候的童子,而在右手边则是一个佛陀。

    想必也是因为这圣德太子信佛,并且还在日本大力宣扬和推广佛教,所以他这妃子,才会觉得这圣德太子死后,肯定是进了天堂。

    而到了天堂之后,也肯定是立地成佛,过上了那些佛祖们每日讨论佛经的好日子。

    所以她才会绣出这么一副臆想出来的画面,说实话这幅刺绣作品,无论是从刺绣的功夫,还有用料而言,如果要是拿到中国去,别说皇家了。

    就算是一些擅长刺绣地区出来的平头老百姓都不见得能看得上这样的东西,甚至很多人都可能会鄙夷制作这幅刺绣人的手艺。

    但毕竟这幅刺绣是在日本诞生的,而且诞生的年代,可是一千多年前,日本才刚刚引入刺绣没多久的年代。

    按照中国人的看法,当年那些才刚刚从茅草屋里爬出来,坐到真正的房子里,开始使用筷子和瓷器的猴子们,能够绣出这样一副刺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从宽容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这幅刺绣作品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再加上有了圣德太子这样的名人光环的加成,所以这样水准的刺绣成为日本的国宝,也就不算很稀奇了。

    金沐晨虽然有点看不上这件刺绣,可是却依旧是硬着头皮把这件刺绣收入了囊中,将来他打算,到欧洲去开个拍卖会,然后把这件刺绣作品给卖了。

    反正这样的东西,他不喜欢,但是那些欧洲人肯定喜欢,一个日本传奇太子的宠妃亲手制作的绣帐,这东西肯定值得收藏。

    说不定到时候日本人也会去抢,毕竟这可是他们的国宝,在欧洲被大肆拍卖,如果不弄回来好像不会那么回事。

    到时候收获最大的肯定是自己。

    所以金沐晨还是捏着鼻子,把这件东西给收入了囊中。

    在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几步,金沐晨突然在一座铜人前面站住了。

    因为这座铜人的造型看起来非常的奇怪,说实话到现在为止,金沐晨收藏的铜器不计其数,铸造成铜人像的作品也不是没有。

    但是像眼前这座铜人像这么奇怪的,却还真是他第一次见到。

    他以前‘收藏’的那些铜人像,大多都是体量不大,一般也都是巴掌大小,而且大多都是铸造成各种载歌载舞的形状的。

    就比如他之前‘收藏’的那副摩耶夫人像,就是那样,还有很多也都是士兵,或者其他童子的形象。

    而眼前这幅铜像,和他之前‘收藏’的那些,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这幅铜人像,身高大概能有一米七五左右,全身**,头上也没有头发,看体态应该是是一个成年男子。

    男子双腿直立,双臂下垂,不过左手手背向前,拇指和中指连接成环装,看手型很想佛教里的手印。

    而右手则是手掌张开向前,这么一副奇怪的造型,看的金沐晨很是感觉摸不着头脑。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日本人把这铜人像,摆在这里做什么?难不成这么一件赤条条的铜人也能被评为日本的国宝?

    这些日本人难不成脑壳有毛病不成?不过看之前这法隆寺宝物馆里的东西,好像也不至于啊!

    好东西也不少啊!

    那么这只铜人像,能够和其他的宝贝,并肩存在这个宝物馆里,就说明这件铜人肯定由着他的不同之处。

    因为光线非常暗,金沐晨只能在走上前几步,这几步走来,他果然看出了些门道。

    原来这件铜人的身上,竟然清楚的标志着一些穴位好经络。

    这也得多亏了他那超强的视力,要知道这时候这宝物馆里可没开灯,黑漆漆的一片,因为怕被路过的人看见,金沐晨也没开手电。

    全靠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