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动物园 >

第408部分

超级动物园-第408部分

小说: 超级动物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吧,带你去逛逛。”

    朴哲彬身体不好,不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去游乐园看电影下馆子,干脆直接带去了新开张的洪家菜馆,和洪菲菲商量他未来的‘食谱’。

    小家伙听说要去饭店,在半路上很懂事的请苏铭帮着买一顶帽子,一个大口罩。

    搞的苏铭心里又是微微一酸,这孩子怕吓到了其他客人,影响饭店的生意。

    苏铭其实也不到25岁,按照南宫的话来说,他比一般人早熟,大概是想有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对小孩特别心软。

    说来也有意思,苏铭现在不为生活发愁了,和南宫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没有太多的顾忌,兴之所至不带套常有的事,可播种颇多,南宫一直没见任何动静。

    如果有个孩子,南宫和苏铭之间的组合会更稳定。南宫也奇怪,两人专门去医院检查过,结果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反而两个都健康的不能再健康。

    医生开玩笑说,就你们两的身体状态,要是愿意,生一个足球队有难度,一个篮球队问题不大。

    见了鬼了。

    用苏铭的话,就是日了狗了,用南宫的话,就是被****了……

    洪家菜开业几天来,天天爆满,一开始是冲动物园听风阁的名声和相声鹦鹉的噱头,据说现在已经有很多回头客了。到了三楼的包厢,苏铭一张嘴把你们厨师长喊过来,把刚入职还不认识这个大老总的服务员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说厨师长就是老板娘,有什么问题,我尽量帮您解决。

    得,又多出来一个传说中的‘老板娘’。本来想教训服务员两句,可话到嘴边,忽然想起来,这还真不是谣言。

    都是自己造的孽啊!

    当初冒充洪菲菲男朋友骗她老爸,洪波还未必完全相信,可现在投资洪家菜,直接坐实了关系。

    要不是有亲密关系,怎么可能二话不说就投资几千万?

    洪波是餐饮集团的主管,言语之间难免流露出这方面的信息。在下面的各级主管、服务员中流传开,可不就是老板娘。

    大意了!

    传说中的老板娘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面色愈发红润,走路带风,那气势和第一次在华阴县开渔仪式的厨艺大赛上见到她时一样。

    自信满满。

    一般人第一眼看见朴哲彬就跟见了鬼似的,女人更不用说,办公楼里那个从女厕所里出来的女文员看见朴哲彬时候的女妖之嚎般的尖叫,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洪菲菲不愧是拿刀的娘们,胆色非一般人可比,朴哲彬当着她的面拿下帽子和口罩,露出真容后,她只是稍稍愣了下,就神色如常的开始讨论正事。

    “菜单?要好吃,还得是流食?嗯,还要保证营养……”洪菲菲托着腮帮子,眼睛滴溜溜直转。

    “有难度?”苏铭不太放心的问。

    洪菲菲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嘀咕说:“这不就是升级版的八宝粥嘛……哦,你要觉得这名字不够大气上档次,就叫药膳好了。荤素药膳,还有各种中草药,又好吃又养生,这太简单了。”

    “啊?……”苏铭和朴哲彬都愣住了,原本好像很困难的问题,到了她这里,一句话就解决了,变成了‘太简单了’?

    “术业有专攻啊。比如盲肠炎手术,对于医生来说就是最简单的小手术,换个普通人你试试把人肚子拉开看看?”洪菲菲说。

    “是是……”苏铭发现这帮女人以南宫嫣打头,有一个算一个,一旦气势上来了,在自己面前就跟大爷似的,陪着笑说:“对对,你们都是拿刀的嘛。”

    “少来。”洪菲菲起身:“正好,我家有几道宫廷秘传药膳,真是皇帝老子补身体吃的,中正平和,味道还不错,我以前得了闲都会做来当宵夜吃。下午我煲一锅,你们晚上七点半以后来尝尝味道。”

    药膳不是炒个菜几分钟就能搞定的,火候不到,味道和药力都挥发不出来。

    看看手表,离着晚上七点半还有快十个小时,苏铭平时也不是个爱逛街的人,严格说起来,他除了工作,基本不太愿意出门,有时间就猫在水榭睡大头觉‘养生’,朴哲彬的身体又不好,还真不知道接下来带他去哪玩。

    想了想,选生不如选熟,干脆开车带着他,挨个去自己名下几个公司逛了一圈。

    好在几个公司各有特点,不是一般的办公室,无论是渔场、酒厂,还是直播平台,都有可玩之处,就连看似最‘正常’的影视公司,也有个条件不错的观影室。

    自己这个老板,正好也来个突击视察,一举两得。

    逛了一圈,还带着朴哲彬看了一部闹腾腾的《家有喜事97版》,原版,粤语的。

    原版的,没字幕,苏铭听个一知半解,朴哲彬全部能听懂,搞的苏大叔很没面子。

    晚上回到洪家菜,洪菲菲果然端上来一罐子用白泥瓦罐熬出来的‘粥’,里面有荤有素,一截开盖子,整个包厢立刻弥漫着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香气。

    三个人围坐一圈,两个拿勺子的,朴哲彬的装备是一只大号吸管,房间里一阵吸溜溜的响动,一罐子药膳很快见了底。

    “太好吃了,洪姐姐的厨艺实在令人佩服,要是早点来这里就好了。”朴哲彬靠在轮椅上赞叹。

    苏铭翻了个白眼,这小子不厚道,为毛叫我大叔,叫她姐姐?

    “苏大叔……”

    哪壶不提哪壶,朴哲彬吃饱之后,说:“今天带我去的这些公司,都是你控股吗?”

    “是啊。”苏铭点点头,不知道他问这个干嘛。

    “嗯……”朴哲彬犹豫了一下,苏铭笑道:“有话就说,没关系。”

    “嗯,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公司,可是组合在一起,架构不太合理,或许不利于将来发展。”朴哲彬说。

    苏铭一愣,“你说说看。”(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一章 药膳策论

    知识就是力量。

    直到一周后,坐在飞往香江的飞机上,苏铭还在回想那晚吃完药膳之后,朴哲彬对自己说的那番话。

    关于整个桃源集团若干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建议。

    如果这番话出自赵昀或者王建设口中,苏铭不会有太多意外,但来自于一个十六岁不到,甚至根本没有上过学的重病儿童嘴里,带给苏铭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

    最直观的感受,自己这些年简直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华夏历史上有一类人,这些人成名成家之前,是典型的宅男,离群索居,窝在自己的小家里习文练武,一旦天下有变,机遇到来,就能一朝成名。

    诸葛亮,管仲,张良,刘伯温都是这样的人,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有的人读书死记硬背,最后落得个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笑名,有的人却可以从书本里,掌握世界的局势和历史的规律……

    目前看来,朴哲彬也许就是后一类人,他给出的建议并不是非常成熟,但苏铭这几天仔细想过,大方向上没有错,已经为自己指明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朴哲彬的建议主要有几点。

    第一,分清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和周边产业。

    纲举目张,名正言顺,划分出不同公司属于哪一类产业,才能根据其性质,规划发展路线,分配经济和精力上的投入,确定主次。

    名下公司很多,而且都在盈利,以前苏铭并没有想过区分产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现在面临的窘境:整天忙忙碌碌,却非常的迷茫,觉得没有目标。

    就是因为重点不明确,所有公司都一把抓。

    所谓支柱产业,说白了就是最能赚钱的,或者将来一定是最能赚钱的。核心产业,则是苏铭所有产业中,最不能丢弃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周边产业,则是在这两个产业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相关。

    这么一划分,目前桃园集团就已经非常明确了。

    目前最赚钱的支柱产业,是影视公司。这就是一头现金奶牛,一部电影和其周边产品,一旦成功,可以带来亿级的收入,而且创造利润的周期很短,少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

    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是房地产,目前在积累经验阶段,距离赚钱还早。

    核心产业,只有一个:动物园以及后山的三座桃源。同样,未来的核心产业,囊括了秦岭一部分以及以奥格瑞玛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区。

    其他的,可以说都是周边产业。酒厂、直播平台、渔农养殖、餐饮,还有沈言负责的科技版,这些产业虽然年产不如影视多,但好在风险不大,可以持续稳定盈利。

    重点投入支柱产业,让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成为其他所有产业的经济支撑,一旦任何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投入,苏铭本人需要用钱,都可以从中获得现金支持;

    平稳发展核心产业,确保整个桃源集团的‘根系’茁壮成长,只要核心产业存在,其他产业就算受到再大的打击,也不过是枝叶受损,不会伤及根本;

    各类周边产业目前发展的很顺利,暂时不需要苏铭本人过多的分散精力和投资,可以把权力尽可能放给相关产业的负责人,如果某个相关产业有特别好的机会和计划,可以加大投入。

    当然,之前苏铭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没有意义,相反,意义重大。

    苏铭对每一家公司都用了很大心血,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相关人才,给所有的产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各公司都走上了正轨,这是现在能够进行层级划分的基础。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是半吊子,问题一大堆,就急于划分出来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和周边产业不同对待,反而会适得其反,优质公司得不到足够资源支撑,难以更上一层楼,差的公司能分到的资源更少,只会更差。

    第二,是关于整个桃源集团打包上市的问题。

    这里面牵扯到两方面,‘打包’和‘上市’。

    朴哲彬在参观了各公司后,敏锐的发现了一个情况: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头衔,‘桃源’。

    他意识到,苏铭是想把所有的公司,全部整合成一个大型的‘桃源’集团。

    苏铭的确是这么想的,原先的计划,就是将来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组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集团,然后打包整体上市。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点,其一,综合性集团下属分公司多,体量就大。上市之后,每一份资产都会打着滚朝上翻;第二,综合性集团‘抗灾’能力强,任何一个产业出现危机,都不会导致全局崩盘,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几条腿走路更加稳当。

    苏铭的想法没错,可听朴哲彬分析之后,恍然发现自己完全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所谓的‘没文化’,不是没念过书,而是不懂经济。

    和所有白手起家创业的人一样,苏铭之前的成功来源于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但企业做大到一个阶段之后,这种草莽式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发展需求了,需要更专业的知识进行武装。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苏铭的想法,其实很幼稚。

    首先,集团资产越大,上市后市值越高,这点理论上来说是没错的,只不过有个前提:上市集团的业务,必须是同一个领域的。

    比如房地产上市公司,可以包括楼盘开发,房租租赁,cbd商圈,旅游文化圈建设等产业,这都是建立在房地产的基础上的,每多一项相关的产业,就为整个集团提供一份助力。

    相反,如果集团公司很多产业之间根本不是一个领域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么反而会相互牵制。

    如果将众多不同领域的公司整合成一个超级大集团,就会成一锅大杂烩,面临许多尴尬。

    这个集团,到底是干什么的?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哪个领域是重点,钱和资源怎么分配?

    这些问题不光会导致股民对集团感到迷惑,内部员工也会无所适从,甚至根本无法审批上市。

    有上市的医药公司、地产公司、科技公司……所谓的桃源集团算是什么呢?四不像。

    这样的想法完全是缺乏经济学知识,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的观点。

    各类业务领域不同的公司,强行组合成一个集团公司,不仅会导致上市困难,无法有效合理分配资源,还会引起一系列管理、宣传工作上的麻烦,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会引起近乎灾难性的结果。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苏铭之前感到‘迷茫无力’的原因。

    整合集团是他的大目标,他一直在寻找所谓的‘机会’。

    可根本没有这种‘机会’,能把这些领域不同的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