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熬鹰航空业 >

第147部分

熬鹰航空业-第147部分

小说: 熬鹰航空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我早就猜出来了,清理一下米高扬的飞机编号规律就能猜出来。米格19、21、23、25、27这些都有了,所以这款飞机应该就是米格29,这些年来米高扬飞机的编号没有偶数编号。”

    神棍一出,清晰的推论,将所有人都折服,这就是大胆猜测、有的放矢,搞不好这款飞机还真就是叫米格29。

    心里默默的记住这编号,再看看计算机上面建立的米格29模型,拿着杨辉打印出来的黑白图片,准备开始进行这款新航模的设计。

    想想苏联人还没有公布的飞机就要被自己提前把航模做出来出售,心底还是有些期待。(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终于有了名分

    启动了米格29航模科技线的研发,杨辉心里却知道自己是该要给航模组一个新的希望,一直做那些成品飞机的航模固然赚钱,但是这明显不利于培养自主研发的思路,航模说白了还是在山寨别人的气动外形。

    “我们的航模以后会继续下去,航模事业前途光明而伟大,不过以后大家要开始逐步从做航模的思路走出来,设计我们自己的无人机。”

    设计无人机才是杨辉计划的重头戏,无人机这种东西以后才能登上航空制造企业的大雅之堂,虽然现在的无人机还不会有太大的用处,但是这一步必须要踏出去。

    其实无人机这种东西在二战中就有出现,当时是用轰炸机改装,加上一套无线电控制系统,用电视讯号来实现后方操纵人员对飞机飞行情况的感知。

    所以当时的无人机叫做电视制导无人自杀式飞机更好,但是当时的技术明显不够,导致从英国起飞的无人机任务从来就没有成功到达过德国本土,但是必须这些军营无人机却是出现了。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到八十九十年代开始再次重新走入视野之中,在两千年之后更是受到空前追捧,提前准备进行技术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设计航模的设计人员还想不到那么多,只是一些在航模设计组的短暂过客,他们的目标还是以后的有人机设计,听到无人机也不太重视。

    只有几个善于思考的有心人猜到了一点点什么东西,不过也不多说。无人机这事还是先慢慢来。把现在的航模做好就是了,不过现在可以好好的规划一下。以后无人机需要的一些技术现在可以试着在航模上验证一下。

    听了杨辉的最高指示,杨月俏皮的一笑:“放心吧。杨大秘书长,你的指示我们一定毫不犹豫的执行,以后一定做出你所设想的那那种无人机来。”

    自己设想的无人机?自己什么时候给这些人描述过自己“设想”的无人机,好像自己没有对谁说过

    不管那麽多,杨大忙人又有了新的事。

    “杨秘书,原来你在这里,快跟我来,军队派人来了,上面好像已经要准备给我们基地的几款新型号产品正式的名称。于总师让我来把你找过去。”

    就说嘛,这新飞机、发动机都已经快要定型了,一直都没见国内军队来给命名一个名字,这确实有些令人费解,不过这么久,现在终于也有了一个名分,这是一个该大家高兴的日子。

    本来就要打算和来通知自己的这位离开了,不过突然想起了一点什么,转过头:“月月。你要不一起去看看,你现在负责的航模也是基地的主要资金来源,我们的新飞机、发动机的成功离不开你们航模的盈利支持。”

    听了杨辉的话,杨月也有些跃跃欲试。一起试飞的航模的设计组组员也鼓动着杨月,杨月去了是代表了航模设计组的全体成员,这是对航模组的肯定。

    “对。杨组长,你去吧。我们航模项目也是基地的重要部门,你应该代表我们去的。”

    既然众人都鼓动自己去。杨月也有了理由在这个时候线离开项目组。

    “那好,我就去看看,你们回去要好好把F14航模的技术资料整理一下,妥善保管,我们明天就准备开始新的米格29航模设计。”

    吩咐完事,两人在前来报信的人带领之下往礼堂而去,在那里将会集中宣布这次基地新机型新发动机的命名。

    走到礼堂里面的时候,明显已经是高朋满坐,所有人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面的军队和基地方面领导坐在一起,似乎会议马上就要开始。

    杨辉要往后面走,不过白所长却不这样打算,杨辉这样的大功臣不坐在前面的嘉宾席是肯定不行的,至于跟杨辉一起来的杨月,貌似这两人都对基地有很大的功劳,两人一起坐前面嘉宾席也是没有问题。

    “哎,杨辉你们往后面去干什么,快快,这前面有你们的的位置,这么喜庆的时刻,两大功臣不好好的坐在前面,你们往后面跑干什么?”

    听到于总师让自己做前面嘉宾席,杨辉倒是惊讶不已,就自己还有这辈分,在国有企业中,自己真的可以坐在前面?不过当杨辉放眼往嘉宾席看过去,那些坐在嘉宾席的基地经理会领导们的目光,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功劳就是资历、辈分。

    带着杨月又一起往嘉宾席过去,至于杨月,人家同样也是基地的重要人物,负责的是新人上岗前培训和基地最赚钱的业务,自然也是可以坐在嘉宾席。

    一切坐定,终于主席台上开始长篇大论,各种官八股犹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而且在一次演讲中不带一点的重复,不过仔细听又总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多年以来,西南0011基地在满足军品交付的同时,深刻贯彻国家”

    本来是听得人沉沉欲睡的演讲,但是在这个时候下面还得要装出一副听得如痴如醉的感觉,可谓是典型的表里不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经过上级领导的、有关部门的协商,决定0011基地新型超音速教练机命名歼教七A,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命名为歼七四,0011基地黎阳研制新型涡扇发动机命名为涡扇10,国营780厂(长红)引进制造的新型雷达编号JL7805。”

    这就对了,大家等的就是这句话,前面的都是废话,就后面这四句话是最有用的。军队把超级歼教七被命名为歼教七A,这个没有异议;基地的超七海军型,被命名为歼七四这也没有问题,不用猜杨辉都知道0611的空军型号应该就是歼七五。

    现在最杨辉惊讶的是现在的涡喷13改进的连续放气式涡喷,军队居然给了一个涡扇发动机的编号,不过这说起来也不算太令人惊讶。最令杨辉哭笑不得的是,基地居然把涡扇10这个名头抢到了手。

    仔细想想貌似这也算情理之中,上辈子的涡扇10虽然在78年就开始预研,不过正式立项,军队给编号都是在87年的时候,现在才85年而已,涡扇10这个编号正好落到基地的新发动机头上。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哭笑不得的人仅仅限于杨辉而已,其他人都是笑逐颜开。

    这次军队一口气让基地的两款飞机名正言顺,以后试飞机上面就可以喷涂上解放军军徽,发动机也有了编号,听起来也不错。

    当然雷达也被军队命名了,而编号也是简单明了:“JL7805”。

    要解释命名规则也简单:‘J’自然是表明雷达用途是歼击机使用;‘L’则是雷达的意思;‘780’是研制单位的代号;‘5’则是代表了雷达的口径的十位数。(蓝狐雷达口径55cm)

    后面就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该说的事都说完了,唯一剩下的也就是领导们再鼓励一下基地的广大科研人员、工人、管理层,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之内的废话。

    两个多小时的会,让杨辉听得毫无感觉,直到杨辉的肚子开始抗议,终于于总师也是一脸黑线的宣布会议结束。

    于总师半天的时间又被浪费了,现在是于总师搞飞行器设计的黄金时期,一年搞的技术攻关,甚至比起以前十年还多。

    机会难得,这次军队宣布对基地新飞机、发动机的命名,把基地的经理会领导都拉到了一起,杨辉干脆就将这次的TFE731发动机项目说一下。

    基地和洪都一起研制的K8(暂时这么叫,以后会有军队的命名)需要把发动机定下来,杨辉的计划中也需要把齿轮传动技术定下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引进,我们引进

    “你是说我们也投钱去引进这款发动机?你知道的,我们的资金也是不足,而且这款发动机还是在株洲厂生产,我们完全没有什么好处。”

    有人首先提出了反对的话,自然经理会就有了更多的反对理由,基地一起和洪都、株洲厂去引进一款发动机,还不见得会落地到基地,这样落不到实际的好处的项目,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支持。

    包括一直比较支持杨辉的白所长,也对杨辉的意见表示不同意,说到了发动机的问题,白所长是最有发言权的。

    随即,又从各方面又开始给杨辉分析一番,首先就是从杨辉最擅长的市场理论入手,对新K8表示没有什么期待。

    “你要知道,现在我们使用这款发动机的只有和洪都一起研制的新教练机,这款飞机我们就只接到了埃及的意向订单,除此之外还没有任何其他的订单,而我们已经承担一半的研制资金,这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

    白所长这话一出,引来其它众位领导们的赞同,纷纷是点头附和。

    随即白所长又继续从基地本身的产能来说:“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新涡扇10马上就要开始挂上试飞机高空试飞,预计明年就能定型生产,你再算算到时候有多少飞机眼巴巴的等着我们的发动机。就算我们争取到这款TFE731发动机在基地生产,我们也没有产能来满足生产。”

    白所长一说这事,杨辉突然也想起这个问题。若是没有足够的产能,要把两三年以后的巨大缺口满足还真有些困难。

    歼教7A。歼七4、歼七5这些飞机在87年开始对涡扇10的需求,那恐怕会直接把基地产能挤爆。或许确实该要提前想想办法。

    当然基地的产能不够,这也和杨辉的计划不冲突,反正杨辉也没有打算把TFE731放在黎阳来生产。

    “可能是我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我们没有必要现在将这个发动机抓在手里。实话说我之所以看重这款发动机,就在于这款发动机的齿轮传动技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拿钱全部引进购买技术,我们只用花钱把这款发动机的齿轮传动技的术搞到手就足够。”

    杨辉很聪明,知道现在把这款发动机整体引进的几率已经是没有了,看来只能是走杨辉计划的第二条路:明面上就要说引进组装线。基地引进齿轮传动技术,核心机继续由美国方面整体提供。

    等拿到发动机之后,由株洲厂去山寨这款发动机,基地到时候提供自己已经搞定的齿轮传动七就好。

    美国对发动机技术严防死守,特别是美国人在发动机核心机上面尝到了甜头之后,更是对核心机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同的美国人对于核心机之外的东西就没有太多的重视,在美国人的眼中只要把核心机严防死守,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就在自己的手上,别人就休想仿制出来。

    这些自然只是杨辉的猜测和推论。不过这也是有依据的:CFM56就是这样,美国出核心机拿走了CFM56发动的大部分盈利,成为通用和美**方一直自豪不已的地方。

    以上这些都会给美国人的一个假象:核心机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它的都是核心机的附庸而已。

    但是杨辉在意的却是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前途的齿轮传动技术。所以低价拿到这个技术的可能性将非常之大。

    杨辉提起齿轮传动技术,这同时也引起了基地众位领导的兴趣,齿轮传动到底有什么优劣之处。搞发动机的白所长自然是明白。

    “你的意思是美国的这款TFE731发动机,已经将齿轮传动技术实用化了?若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倒是可以重视一下。”

    本来以为白所长是一位老顽固,对齿轮传动这种非主流的技术有抵触。现在看来这好像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

    若是齿轮传动技术可以得到白所长的支持,那么就可以得到基地更多的支持,不管是马上需要引进的技术在资金上的支持,还是以后的深入开发,这都是一个不错的助力。

    高兴不已啊:“对,齿轮传动技术的优点很多,首先他的传动比相当精确、省油、噪音低都是优点,我们引进这技术可以继续深入开发,就单单是耗油低,传动比高这两优点就足以让我们投入力气研究。若是以后我们对民用发动机有兴趣,齿轮传动技术的低噪音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卖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