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熬鹰航空业 >

第220部分

熬鹰航空业-第220部分

小说: 熬鹰航空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自己发射的导弹在海面上拖着长长的火苗飞行,然后自己又以更快的速度超越过去,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

    就在001机发射了导弹,还在飞的时候,真正模拟作战全程的002号机也从海平面超低空掠海飞行中拉起,高度不断攀升,同样到达1800米高度。

    早早就打开的对海搜索雷达搜索到了另外一艘300吨的巡逻艇,这是当年解放战争中起义的一艘内河巡逻艇,现在也被拉出来做最后的废物利用。

    艇的吨位小、雷达反射面积也小,当搜索到这家伙的时候,已经是60千米的距离了,比起001在110千米的距离就搜索到一千六百吨的军舰要近一些,但这也没办法。

    抓紧时间飞到45千米的距离,数据开始注入,而后按下导弹发射按钮。

    和001号机不同,002号机在导弹发射之后,选择了一个猛子扎下去,再次进入超低空飞行,伴随着前面飞行的C801导弹,002号机在导弹的侧上方将导弹飞行观察的清清楚楚。

    两架飞机,同时起飞,以不同的飞行方式,使用同样的导弹,攻击了海面上编队航行的一大一小两艘幽灵船。

    001号机在2000米中空飞行,他知道002号机的试验任务,现在有了一个想法。

    “002,我是001,报告你的方位,我给你们拍一张,这是一次值得记忆的飞行。”

    收到了无线电台传来的消息,他明白了001号机的想法,报出自己现在所在的方位,并往海掠海飞行中的导弹靠的更近。

    天空中的001号机,将速度降下来,高度也降低到超低空,和002号机改到同一飞行速度,这样可以使拍照更清楚一些。操作着航空相机,对准海面上的002号机,还有这张照片的主角c801导弹。

    连拍两张,这才满意的爬升起来,刚才自己发射的导弹距离目标只有最后的几千米,加速往幽灵船飞去,眼看自己发射的那枚801导弹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击阶段。

    拖着并不算太长的火焰,导弹狠狠地往靶舰水线以上的舰体中部冲过去,没有什么大的场面,有的只是导弹弹头携带巨大的动能洞穿舰体,下一刻导弹就顺利的进入到舰体内部。

    一路上撞击着内部阻挡导弹前进的舱段,剩余的动能依然驱动着导弹前进,直到撞击着舰体另一侧的装甲,这时候弹头动能已经没法再继续往前。

    在这一瞬间,导弹弹头内部发生了反应,引信工作、弹头爆炸。

    由于距离比较进,001号机看到的火光和听到的声音几乎是同一时刻到来,照相机机早就连拍了好几张了,眼看舰体从中间断开,这一切都没有悬念了!

    “测控中心,001号武器投放试验顺利完成,导弹打进舰体中部,爆炸动能将舰体撕开,预计再有半分钟将完全沉没。”

    另一边的002号机也在汇报测试情况,但他现在的心情可不不怎么样。

    “002号毁伤报告,导弹打进艇体上层建筑并贯穿,并未爆炸!”(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下一个项目?

    “收到实弹打靶毁伤效果评估,请返航,请返航!”

    刚才两架飞机的毁伤效果评估发回指挥中心的时候,在指挥中心焦急等待的所有人都有听到,虽然攻击巡逻艇的那枚导弹只打出了一个贯穿伤害,没有爆炸,导致毁伤效果不怎么样。

    但这并不是飞机问题,飞机发射导弹全程都非常到位,证明了歼七四的火控设计是没有错的,这就是够了。

    至于导弹的问题,那就要看军队自己能不能那个接受,不能接受自然会要求导弹生产厂所改进,反正c801导弹把军舰这样的大家伙直接打爆,就证明歼七四加c801的组合是很有效果的。

    刘司令这时候才站起来,两步走到于总师面前,激动的伸出手。

    “感谢!感谢西南科工的同志能提供如此优秀的一款多用途战斗攻击机,有了它之后,我们海军将士会更有底气,可以放心大胆的走向更远的海域,从此之后我们将不再只是一支黄海军。”

    这话实在是发自刘司令心底,所谓黄海军就是指共和国海军一直都是在大陆架近海海域存在,秉承飞潜快防御性思想的共和国海军,终于也可以大胆的把自己的脚步再垮一下。

    刘司令感慨颇多,于总师又何尝不是,歼七四是自己年近花甲之时设计的一款飞机,作为一位飞机设计师,于总师这一身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作品,这在一直以仿制苏系飞机为主的共和国,显得实在不易。

    “能为海军提供优秀的作战军机。是国防工业战线上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为军队研制更多、更优良的作战飞机。”

    现在的歼七四已经完成了几乎百分之七十的武器试验,除了原本计划的霹雳11中距离空空导弹因为研制进度有点慢实在没试验以外。歼七四已经完成了所有试验科目。

    于总师仔细的记住了这一天,1987年6月3号,这是西南科工一个历史性的节点。

    “走迎接我们的英雄们,驻扎在西南科工的试飞员同志技术确实很好!”

    说着,刘司令就带着人往机场跑道走

    “喂,杨辉吗?好消息到了,武器投放试验圆满完成,你可以向大家公布它,公司上上下下为了这个项目努力了这么多年。是该高兴高兴了!”

    杨辉本来没有在办公室,他在YZ1验证机试飞现场,YZ1验证机的试飞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各种数据不断试飞出来,不仅是公司留守的歼七四设计团队,就连杨辉也跑去忙前忙后去了。

    被叫回办公室的杨辉却一点也没有不满,有什么能比歼七四飞机武器投放实验顺利完成所带来的喜悦更激动人心?

    完全没有嘛!现在杨辉就是这样的激动不已:“好啊!的确是一个好消息,我马上就去宣布。想想这几年下来的努力,真的是不容易好在最后还是出了成绩。”

    “嗯。宣布消息是一方面,还有一件事我也要给你说一下。现在试验顺利完成,你也知道现歼七四的试飞情况,除了霹雳11导弹以外。全都没有了问题,所以你现在就可以组织一下公司生产,我估计我这次回来应该能带回海军的第一批订单。”

    海军的订单肯定是板上钉子的事。就是于总师不说,杨辉也知道该组织生产事宜了。现在指望着歼四战斗机的可不只是共和国内部,海外的订单早就眼巴巴的等着好久了。

    “没问题。我会组织开始试生产部件,新的歼七四生产线也会加快调试,到时候加上歼教七A生产线的补充,每个月可以保证70架的生产。”

    西南科工不仅仅是在扩产涡扇10发动机,在维持了歼教七A原本的一条满负荷生产线的同时,又将83年因为双阳厂全面转产航模而封存的歼七生产线启封。

    生产线启封,肯定是从双阳厂运到了云马厂,杨辉早就有过规划,有人作战飞机都要集中在云马厂生产,以充分发挥规模化效应。

    至于说为什么不搬到贵阳去,这一点则是因为在杨辉看来,由于自己的出现,歼七这一系列的飞机不可能再像上一位面那样坚持到2010年之后,还推出新的型号老树开花。

    歼七四这一系列的飞在国内三代机定型生产之后,就直接可以说拜拜了,这一段时间绝对不会超过2000年,2000年之前就要停产的东西,没有搬太远的必要。

    启封生产线至少需要花费重新建立一条生产线百分之三十的资金,但这还不够,为了提高效率,西南科工又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进。

    可以这样说:从双阳厂搬来的只是一些还能用的设备,其他的都是新建,花费的资金自然也不少,是新建一条生产线的百分之五十。但这线花的却很值,整条生产线可以做到年产52架次飞机,平均一周一架,这效率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就好,我们到时候一定要稳住生产,别到时候订单拿到了,却没法按时交出飞机,这就有些太丢脸了,你作为公司总经理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挂掉电之后,杨辉心情很好,整整四年时间,终于拿出了这款性能优秀的飞机,也算是不虚此生。

    再次来到YZ1验证机项目组,杨辉知道现在一所百分之八十的设计人员都在这里。

    “好消息,于总师刚刚传来的关于歼七四武器投放试验的最新情况,他表示一切顺利,在有一周时间就能处理完毕,到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新的订单!”

    大家做这么多,预研、设计、试飞、定型,说到底还是为了订单,现在听说国内的订单也要到手了,也不管现在的YZ1验证机的事,反正大多数人原本也只是来看热闹的。

    一窝蜂就跑过来,围着杨辉问东问西!

    “杨秘书啊不,杨总,既然飞机现在都要定型拿订单了,我们的生产怎么办?现在那一天满负荷生产线可不够啊。”

    “对啊?我们歼七四项目做完了,又该做什么项目?这都闲了半个月了,总感觉不太适应,三天不练手生啊!”

    原本只是来宣布消息的,但杨辉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设计人员才闲了半个月就坐不住了,真是一群可爱的人,至于项目问题,杨辉现在还再等等才会择机公布。

    现在的YZ1验证机还没有完全把大边条翼技术试飞清楚,新的项目还不好贸然上马,最重要的是新项目到现在为止,杨辉还没有合适的市场。

    一个搞不好,西南科工的歼七系列就要在歼七四身上画上终止符号。

    “放心吧!项目肯定有,现在大家都休息调整一下,特别是这一年大家的拼命有目共睹,该调整一下。”

    话说完之后,下面众人却没有任何反应,杨辉知道今天不透露点东西是不行了!

    “当然,若实在有人闲不下来,可以到这边的YZ1项目组帮帮忙,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的研究。我们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公司合作,诺斯罗普公司提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技术资料,这关乎我们以后的发展,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究研究。”(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军队的新动向

    当着YZ1验证机项目组的面,杨辉隐约向西南科工众人透露了关于和诺斯罗普公司合作开发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的计划,这让诺斯罗更加满意。

    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的合作总体框架只有双方最高层的领导知道,对于中层而言,他们最多只知道双方是在新技术、前沿气动设计上进行合作。

    在这之前,西南科工的计划并没有透露,项目还有随时跳票可能,现在杨辉在歼七定型之后透露消息,这就表明按合作更加靠谱。

    耳聪目明的诺斯罗普驻西南科工负责人马上站出来证实:“没错,我们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虽然还不久,但我们合作深度绝对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基于我们双方的良好合作经历,我们提供了一款第三代战机机体设计的大部分技术,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范围研究一下。”

    同诺斯罗普之间的合作也有了两年时间,西南科工在这期间表出的技术实力,已经彻底赢得了诺斯罗普的认可。

    当年由诺斯罗普负责的F18空军型机体机械设计资料,打着YF17的名号已经全部到位,要说诺斯罗普的诚意绝对是非常的足,若是没有89年那档子事,杨辉还真就有和诺斯罗普合作的想法。

    可惜咯

    不说杨辉和诺斯罗普这边,最惊讶的还是西南科工一所的这些设计人员,以前也不是没有接触过诺斯罗普的这些家伙,歼七四的座舱航电设备就多亏了诺斯罗普的帮助。

    不过出于共和国对美帝、苏修天然的敌视和不信任,大家也都只是以为两公司的合作仅仅限于飞机的子系统。

    现在听到诺斯罗普公司负责人亲口承认,说是提供了一整架三代机的先进技术,这又是怎一个令人惊讶无比。这可是美帝一线主流军用飞行器制造商提供的第三代战斗机技术啊!

    没得说:“那好杨总,后面关于歼七四的其他问题就不管我们二所的事了,我们先去研究研究自己的项目!”

    话说完,原本围着杨辉水泄不通的人流,一下就实现了导流,诺斯罗普提供的‘整套技术’很有诱惑力。

    人都走了。杨辉这才顺利的松了口气,被这么多人围住问东问西的感觉,那实在是

    这才走到刚才配合自己宣布消息的诺斯罗普负责人面前,刚才诺斯罗普的承认,这才是让这些设计人员打鸡血一样离开的原因,杨辉当然要表示一番。

    “真是非常感谢,诺斯罗普的诚意十足,我们西南科工自然也不会矫情。合计一下这款YZ1验证机的事吧,这款验证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