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熬鹰航空业 >

第531部分

熬鹰航空业-第531部分

小说: 熬鹰航空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沽嗣窕滴瘢钪盏贾铝死嗨坡蘼薰驹赗B…211项目中同样也出现的资金流短缺问题。

    麦克唐纳也不可能有机会收购掉道格拉斯公司,毕竟那时候的美国可不像英国,英国当时是只有罗罗公司这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政府必须要站出来接盘,以保证罗罗度过危机。

    美国不同,当时美国有能力研制飞机整机的公司,那至少是两位数来计算,除了后来众所周知一些存活下来的航空制造业巨头以外,那时候的北美航空公司,代表作是B…25、XB…70轰炸机之外,还有其它的诸如共和、沃特、马丁这些后来在时代潮流中被淘汰、并购的公司,甚至就连后来专注于直升机领域的贝尔公司,在那个年代也同是有技术研制固定翼飞机的比如贝尔X…1。

    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绝对不缺研制飞机的公司,因此道格拉斯的资金短缺所导致的破产危机,美国政府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理由去接盘,倒是60年代风光无限的麦克唐纳公司因为对运输机以及客机领域的野心勃勃,也是看到了道格拉斯这次破产危机,果断地选择了收购。

    然后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麦道公司,不过这一次的麦克唐纳公司收购案却并不太成功,至少在公司合并之后的企业文重组上面就出现了严重地冲突,道格拉斯方面是一直都认为麦克唐纳的收购是乘人之危,你要论军用战斗机方面,道格拉斯研制的A…4同样也是各种畅销,当时的受欢迎和知名度也不低。

    这些种种原因的不和,导致了后来的麦道看起来是个宽领域、多层次的航空航天工业巨头,但是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内耗却慢慢地从内部破坏着巨人的身体,这也算是一个麦道陨落的内因。

    说以按照上一位面的说法,要是麦克唐纳公司没有收购道格拉斯,后来应该是可以在军用战斗机领域活的逍遥自在,这其实也不算什么错误的说法,毕竟上一位面的麦道后来在军用战斗机业务中,F…15、F…18、AV…8B,不管哪一款都是相当不错的型号,有这些军用飞机的型号在手,再怎么也不会落得最后被波音并掉的局面。

    说了上一位面麦道的兴衰历史,再看看这一位面麦道的情况,首先民用客机业务和上一位面一个样,也都是被波音、空客迎头痛击,加上MPC…75和福克100一边的助纣为虐之举,麦道的民机业务是丝毫看不到曙光,这同样也是现在这一位面美国政府暗中出面支持波音并购麦道的原因,没看到这时候的空客公司也是流着口水,毫不掩饰的盯着麦道民机业务吗?

    而且这一位面的麦道也不仅仅是民机方面悲剧,在军机方面也是没有上一位面来的风光了,虽然F…15还依旧在生产,但是F…22已经开始进入研制、试飞的快车道,看起来全面淘汰F…15的日子已经不断地逼近了。

    F…18E/F战斗机是上一位面麦道在90年代唯一一款需要重新研制的军用战斗机项目,但这一位面因为中航西南歼18的出现,F…18E/F项目也是落败于格鲁曼的F…14E/F战斗机,就连AV…8B也都是因为这时候的JSF项目的启动,看起来距离就淘汰的日子也不远了。

    所以这时候麦道的军机业务看起来是牛逼的紧,但是在未来其实是已经输了,这种情况下的麦道就好像是40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还算挺不错,但再过十多年之后就已经是年过半百。

    因此,美国政府出于各方面考虑,不仅仅是觉得麦道的民机业务有必要同波音合并,在军机业务方面也很有必要同波音好好地来一次哥两好,把麦道的军业务同波音合并,整合之后也免得去看波音那一坨****一般的军业务,那真是每一次提出的方案都让美**队看了第一眼之后不愿意看第二眼。

    也还是希望麦道的军机业务能够带领波音的军机业务有所起色,不过这结果却最后落到了波音手中的麦道在军机业务方面,甚至也有一种被波音军用战斗机业务所特有的逗比病传染之嫌,那真的叫一个惨啊!(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九章:善后工作

    麦道这一位面也是各种原因的综合影响之下,美国政府和军队甚至双方联合在暗中出手,甚至连麦道参加JSF项目的机会都不给了,直接就被打包并给了波音公司去,这时候看起来好像还是挺有一些效率的。

    就是不知道这一位面的波音在整个了麦道公司之后,后续的YF…32大蛤蟆项目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奇迹发生,至少这时候的麦道在JSF项目的一开始就要参与到波音的队伍当中,这情况自然是要有所变化了。

    上一位面的JSF项目中一共是三支队伍参与竞标,除了波音和洛克希德的方案之外,麦道同样也是与英宇航、诺格两家公司合作,提出的方案也还是颇有一些YF…23的遗风,只可惜连最开始的方案选型都没有过,直接就被砍掉。

    倒是这一位面麦道加入了波音的队伍之后,波音的方案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可能蛤蟆嘴的设计依旧不会变,但是细节设计等方面在麦道的加持之下,肯定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到时候说不定还真的不知道鹿死谁手。

    同样,这一位面的麦道投入波音旗下之后,肯定诺斯罗普和格鲁曼公司也还依旧会继续参与JSF项目竞标,至少人家诺斯罗普也是正儿八经的YF…23项目主承包商,再加上这一位面的格鲁曼拿下F…14E/F超级雄猫项目之后,在军用战斗机的研发能力上也是风头正劲,这样的组合说不定也能够起到各种奇效。

    美国的航空工业正进行着重新洗牌,但这次的整个影响力肯定不只是对美国国内而已,麦道毕竟也是世界级的超级航空制造业巨头,同世界各国同行的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至少现在的共和国中航东北方面就急眼了,这次麦道被并入波音公司所带来的风波,对中航东北旗下的魔都飞机厂来说,那简直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远在共和国魔都的魔都飞机制造厂,一群麦道公司派过来的技术人员们,一个个是早就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同魔都飞机厂继续玩儿MD…10飞机的制造工作,厂房里面正在建造中的两架飞机各自完成度为78%、21%的时候,也就被迫停止了建造工作,之前运到魔都飞机厂的各种MD…10技术资料原件也在麦道的监看之下,按照程序逐渐的销毁当中。

    倒是各种之前采购到位的生产制造却又各种积压在仓库当中,连技术提供方这时候都已经自顾不暇了,魔都飞机厂的内部员工精神面貌自然也好不起来,整个工厂上上下下全都弥漫着浓浓地绝望气息,毕竟除了MD…10的组装工作以外,这家工厂就没有其他的任何业务。

    更加可怕的是,若麦道只是单纯并入波音的话,一切的情况也都还好说,毕竟四十架的合同都已经签订了,即便是麦道并入了波音公司,后续的工作同样也必须要执行下去,毕竟这是好几十架洲际宽体客机的订单,订单只要继续执行下去,盈利也都是妥妥的。

    只可惜情况有变,这次收购麦道的是另外一家民航客机巨头波音公司,就以波音公司的实力、产品线来说,麦道的全部客机项目都和波音的客机有很大的冲突,这对于波音来说是绝对不能忍受的,大面积停产麦道的客机业务是必须,而MD…10这款和波音王牌宽体客机747定位重合的型号,绝对不可能再继续存在下去。

    于是乎,一方面是波音有想法停止MD…10的生产组装合同,这本来就有了很大的可能会让整个项目夭折,而这还不算共和国这边的民航公司各种对MD…10不满意,至少从市场的选择和需求来看,可以一次性横跨太平洋的400座级747才是亚太地区的需要,同样也是共和国民航市场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国内民航公司对MD…10飞机的怨念不断加深,这一次才刚听说了麦道被波音并购,各方马上就有了新的想法,最直接有效的就是集体请愿,会同民航总局一起找到波音公司,提出要把MD…10的订单改成波音生产的747客机订单。

    这样的情况可谓是一拍即合,双方都不愿意再继续把MD…10的生产合同执行下去,再加上之前的MD…10订单也是改成波音自己的747客机,反正肥水最终没有留到外人田,谁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唯有这时候的魔都飞机厂最为苦逼,一看这情况就感觉到了不对,明显这魔都厂要成为最大输家的节奏啊。

    这也是拿着当年签订的三方合同到处哭诉,有的时候你还真别说,这毕竟这是白纸黑字签上了订单的合同,而麦道也只是同波音合并,而并非是破产后被波音收购,因此合同的三方都还依旧有效。

    这合同拿出来之后,可算是把各方都急了,加上这九十年代的共和国魔都方面在中央也是很有一些势力,一时间支持魔都厂的呼声可是不少,各种拿着合同是紧追不舍地要求波音、民航总局给出说法云云,甚至这事还被空客知道后各种大肆宣传,意图借这机会好好地打击一下波音的嚣张气焰。

    最后情况则不断地发酵,就连波音这样的巨头也不得不选择了一些妥协退让,各种协商之后倒是给出了一个新的方案:要不就是由波音拿出麦道的MD…95方案继续同魔都合作,在魔都飞机厂进行该型号的生产,但是飞机项目改名为波音717;要不就是给魔都飞机厂部分波音公司的全球分包订单,主要是涉及到波音全系列客机的平尾、垂尾之类的东西。

    反正在各方的压力和发酵之后,波音也算是选择了有限度的“低头”,这让共和国上下一时间也都是各种兴奋不已,至少这算是共和国第一次利用西方国家的法律武器,以其人之计还治其人直升的典型啊!(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章:还是洋人懂“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时候的共和国也并非是全都兴高采烈,至少有很多的明白人都知道波音此举绝对是没有安好心,这MD…95放到魔都飞机厂进行生产,这明显就是冲着联合客机公司的MPC…75客机来的啊!

    要知道这MD…95作为后来唯一一款被波音继续研制并定型生产的麦道系客机,定型后则改名为波音717,95座的布局设计简直就是MPC…75在市场定位中的天生对手,遥想上一位面的波音717对手是福克100客机,但后续波音就想办法用资本的力量将福克公司直接搞破产。

    最后吓得当时已经计划好同样也要发展90座级客机的庞巴迪BRJ计划直接下马,BAe取消了将BAe146客机重新配备更先进引擎的RJX计划,共和国则取消了AE…100客机计划,费尔柴德—多尼尔公司则是取消了728/928的计划,一时间几乎大部分的潜在竞争对手全军覆没,最后也只剩下了波音717和空客318两款飞机占领了该领域的市场持续十多年。

    倒是这一位面多出了一个风头正盛的MPC…75客机,订单更是高达好几百架,几乎是占据了该级别的支线涡扇客机市场一半的订单,因此这时候的波音要是没有关注到MPC…75,不重视这未来最有潜力发展起来以代替麦道地位的家伙才是怪事。

    此时的波音没有办法像上一位面那样直接用资本来和中航西南正面硬钢,毕竟中航西南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上市公司,这是标准的共和国国营企业,至于MM公司方面,作为德国最大的航空制造业巨头,这家公司几乎就代表了整个德国的航空工业,波音也很难对MM公司下手,倒是福克公司这次恐怕也依旧是凶多吉少。

    波音对MPC…75肯定是没有辙了,现在只有通过其它的办法来达成其本人想要的结果,这大概就只能是耍耍小聪明,比如用点小恩小惠来逗弄魔都飞机厂,让魔都飞机厂来同中航西南内斗一番,大概这时候的波音也知道了共和国内斗的残酷和凶险了吧,因此这也就是一次借刀杀人。挑拨离间之计

    也就在帝都的中南海,关于共和国的民航工业发展问题,与会各方都是各执一词,都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首先说支持MPC…75项目的人,这肯定是要多那么一些的,毕竟这时候的MPC…75已经定型交付使用有一年多的时间,全球总数初步加起来也有小三十架了,就效果来看也还是挺不错,再加上这款飞机的订单方面一直都表现不错,这真可谓是整个共和国商业运营最成功的一款客机。

    这也是从民航总局的出发点楷书说起,比如MPC…75已经初步成熟,使用可靠,应该大力支持的说法;还是说中航西南用事实数据摆出的MPC…75拉动了多少附加上下游产业链经济、救活了多少濒临破产边缘的国家级重点企业;到最后甚至是扯到了创汇、赢利;还有军队所支持的MPC…75改进型C…818的军用价值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