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熬鹰航空业 >

第66部分

熬鹰航空业-第66部分

小说: 熬鹰航空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涡扇发动机并不是多高端的发动机,只是我们研制的路线有问题罢了,涡扇发动机也有简单困难之分的,这些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我现在要提出的方案就是一个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设计,我们通过这一次简单的设计摸清涡扇发动机的门路,那就是我们这次发动机上面最大的收获了。”

    开头杨辉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方案,反而是先谈这个涡扇的研发的难度和研发的必要性,只有重新将这些阐述一遍,才能给大家先暂时吃上一颗定心丸,才能听杨辉把他的方案说完。

    而众人的反应也确实平静下来了,这就等着杨辉说出他的最后的涡扇修改方案。

    “我们明白涡扇发动机推力的增加是和内外函道之比呈正比关系,那我们计算一下这款新机所需要增加的推力是多少,我们按照最大7。2吨推力来计算,就需要在增加0。4吨的推力。要实现我们这0。4吨的推力增加,内外函道比不用太大,最多0。3—0。4左右。”

    听到这0。3—0。4左右的函道比,大家对这个还是不太明白,函道比这个东西只能是说明内外函道的气流之比,航道比越大增推就越强。函道比在小也都是涡扇,整个技术都是一些难难点啊,哪里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这么多人中也就杨辉、白所长、谢连发是专门搞发动机的,其他的人对发动机也都是对基地在使用的涡喷发动机大致明白一些而已。涡扇发动机倒是知道原理,但是深入进去还真的就是抓瞎了,那个年代信息不像后世那样畅通,国内又痴迷于涡喷,自然对涡扇就不太了解。

    做发动机的白所长却是能听得懂,但是他现在不打算打断杨辉,让杨辉继续讲,也许按照杨辉的这个想法来做,还真的可能让基地发动机制造率先进去入涡扇时代。

    嘴上不说话但是他的行为却是明白无误的表示对杨辉的支持,看的大家多盯着自己,想听听自己的意见,白所长只是肯定的点点头。

    大家又稳定下来,杨辉接着说:“0。3的小函道比在研发制造上面将会简单许多,最重要就在于我们可以把风扇直径有效的控制下来。”

    控制风扇直径有什么好处?好处大着了:直径控制下来,风扇叶片就可以做的短一些,叶片短一些那就是大好事了。首先在制造上就将会简单多了,这样是比较适合现在基地的制造水平,成品率也会高一些,这样造价同样就可以降低下来。

    控制直径还有什么好处?有,风扇直径控制下来那么发动机整机的直径也就控制下来了,这对于新机来说绝对是必要的。因为新机的后机身是不打算做较大的修改的,后机身不做大的修改那么对发动机的直径当然是不能增加的太多了。

    接着控制了风扇直径这一点来说,杨辉继续阐述小涵道比的好处。

    “我们采用小涵道比的设计还可以适当的保留新发动机的高空性能,涡扇发动机之所以在高空的使用性能不如涡喷就是在于风扇在高空能吸入的空气减少,导致风扇效率下降函道比越大效率降低的越快。但是涡喷就不会,所以我们取比较小的函道比,那么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的飞行性性能就会比较靠近涡喷。”

    小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高空性能会比大函道比的性能优良,这是公认的。后世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为了照顾到高空性能就采用了小涵道比设计,代价自然就是耗油了。

    还有更甚的前苏联一代名机MIG31截击机,使用的发动机是涡轮风扇发动机,按理说是不能飞到三万米高空的,更不要说是以三倍音速进行冲刺。但是使用的D30F6涡轮风扇发动机就做到了,原因还是因为这家伙装了两台小涵道比的涡扇。

    说到这里也就明白新机采用小涵道比涡扇的另一个原因了,新机说到底还是从歼七这款注重高空高速性能的二代机发展出来的,加之新机最主要的作用是训练二代机。那么保留新机的高空高速性能就显得必要了。

    虽然杨辉知道注重低空格斗性能的三代机才是之后的主流,但是现在训练歼七才是主要的,不然你训练出低空狗斗技能优良的三代机飞行员,去开二代机,这就是必死无疑。二代机的低空低速性能之低,看看当年南海撞机事件中的王伟烈士就明白了,那就是典型的二代机去做低速飞行动作。

    (ps这几仅仅只是分析二代机的低速性能,绝对没有对王伟烈士的不敬,他是永垂不朽的大家要铭记,到了那一天不要只记得张国荣死了,每年的同一天也是王伟烈士的祭日。)

    为了训练二代机飞行员保留新教练机高空性能是绝对有必要的,杨辉继续阐述采用涡扇的各种好处。

    “我们如果做出这款小涵道比的涡扇,到时候在多采用一些钛合金材料,那么我们新机的推重比达到7是完全有可能的,而目前想要把涡喷13推力增加到新机所需要的推力,我们只用采用小涵道比涡扇是比较现实的,这就考验的是我们的设计能力的时候。不过这对制造能力、材料性能的依赖不会太大。”

    最后说的制造能力,材料性能这下算是彻底打消了大家想别的办法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想法,就国内的现状来说还是老老实实的做结构设计吧,不要想什么其它的门路了。

    杨辉把自己要说的都说完了,改进的四个方面也说了,虽然最后一个该涡扇技术风险大,但是收获也绝对是大的,一旦突破了涡扇发动机的设计那么整个基地都可以盘活了,这就是一款优秀的发动机的神奇魔力,说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毫不为过。

    听杨辉这个小年轻说了这么多,现在该是听听白所长的点评了,毕竟这么大的事还是老科研人员来说一下心里踏实些,这就是年轻的劣势,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话是深入人心的。杨辉现在二十岁出头的生理年纪摆在那里在,没办法。

    都看着白所长,但是现在白所长还在思考杨辉说的这个增推方案,良久之后终于思考出了眉目,抬起头才发现杨辉已经说完了,不管其他的,白所长由衷的拍手鼓掌。

    既然白所长都鼓掌了,那这个杨辉的方案自然就是可行了,早就关注这白所长的众人纷纷紧随着鼓掌,一时间小小的房间了,掌声雷动。

    鼓掌完了,白所长开口打算说上两句。

    “我个人对这一套改进措施还是相当看好的,按照这个改进方案来办,应该是我们现在最靠谱的一个办法了,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就只有引进国外的发动机。但这样是绝对不行,国内军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按照杨辉同志的这套方案对涡喷13进行修改,以此不仅保证了国内的订单,还可以把采购发动机的这笔钱也赚到,反正现在有最高6亿美元的资金可以让我们使用,好好计划一下,我们还是可以把发动机一起做出来。”

    有了整个新机的初始设计方案那就准备开始做纸面的资料,这就考验“PPT”的制作能力了,想后世的宇宙大国大韩民国就精于此道,那PPT做的再多,再精美但也没有什么卵用。小国要做军用战斗机已经几乎是不可能了,就连最有骨气的瑞典战斗机研发,在萨博39之后也没什么动作了。

第一百零三章:效率好高

    在帝都的基地项目组人员几乎都是厂长、所长这些级别的,不过为了能吃下这个新教练机项目,所有人都回到了多年前还是小设计员的时候,起早摸黑,熬夜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外方的人员已经到来,沙特还一起来了庞大的外交团,是要准备和共和国正式建交了,至于说弯弯那边自然是放弃了。

    一句话“秃子我们断交,我和兔子玩去了”

    而巴基斯坦方面来的是上次在巴黎航展遇到的马达德,这位很会见缝插针的巴基斯坦空军技术官员被委任为这次新教练机项目的谈判负责人。

    沙特方面的负责人还是苏尔坦亲王,本来这个项目是不用副总理级别的大人物来谈的,不过考虑到这个项目完成后的大项目,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表示重视,沙特方面就再次派出了这位大人物。

    在宾馆入住后的外方强烈要求下,上面再次催促两个单位赶快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帝都的基地项目小组是紧赶慢赶,同样在盛京那边要来截胡的设计组也是加班加点的做设计。一切就是为了三天后的设计汇报完了后,能够夺得新教练机项目。

    现在项目的大概外形已经出来了,至少看起来是比杨辉当时草草之间画出来的歼教9三视图要明确清晰的多。

    两种机体进气方案图纸,现在都送到北京的有机玻璃工艺品厂,现在正在由技术精湛的老师傅制作模型。这模型做出来了,自然能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觉了,所以有机会、有时间这个模型还是必须要做的。

    设计方案做出来了,自然就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到时候上台汇报方案肯定是需要一个能说会道的家伙去,这年头能说会道是绝对可以对整体项目加上一个高分。

    君不见当年611在做十号工程的时候有多吊,本来是叫来当评审团,给听听奉天设计所的新机方案。但是没有任何前期准备的611那完全就是靠一张嘴把整个项目给说黄了,最后上面那才要求双方各自出方案,容后再战。

    这就说明了一张巧嘴的威力,当然也从侧面证明了奉天设计所的能力实在不怎么滴。现在基地又对上奉天设计所,自然还是得要出个能说会道的去上台做。做汇报。

    “大家现在看看由谁到时候去做项目的汇报,我们需要一个像611的那样能十五分钟就把奉天设计所的项目说黄了的人才。”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国内航空工口就这么大,0611的丰功伟绩早就满系统皆知了。现在于总师把这话拿出来说,就是典型的又在奉天设计所身上撒盐,自然也是给大家打气,毕竟这次的对手是奉天设计所,多年的老大哥还是多少还有点威信。

    不过现在奉天设计所的仅剩下的一点威信很快就会被败光了,这是那帮家伙自己作死,怪不了别人。

    于总师说了要选项目汇报人,自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于总师,当年歼教7就是于总师去从132嘴里搞出来的。自然对于总师的能力还是相当看好的。

    看到众人都把自己看着,这下于总师算是反映出来这帮人是怎么想得了。连忙表示自己不太适合去做这个汇报者。

    “我就算了,这个方案汇报不仅要汇报机体设计方案,对于发动机的谁方案肯定也要汇报,这样我就不太合适了,再说我也没有和外方谈项目的经验。”

    听到了老于的弦外之音,白所长自然是配合着说出自己的人选来。

    “不要看我,我也不行,本来我就不善于打嘴炮,叫我上去汇报,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会被我直接拉下来一半的。我不去,我看还是杨辉同志去比较合适。”

    什么,又是杨辉,这个小年轻何德何能,这么受到基地的两个主要设计所的所长的看好,把上台汇报项目这么露脸的机会都交给他,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杨辉自己也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来这么一出,这种露脸、而且成功几率高的项目,一但做成了,这就是大大的成绩啊,这就把这到手的成绩给自己了,这实在是有些太令人惊讶了。

    “所长这样恐怕不太好吧,就我这年龄上去汇报方案,上面肯定是觉得我们不靠谱啊,这样真的才是拉低了印象了。”

    原来杨辉是在担心这里,这倒是不用太过担心,当时白所长到航空部汇报项目,在和总设计师通电话时,总设计师就隐晦的表示有可能方案汇报时会出席。

    “这你不用担心,上次你见过的那位南海里的老人家表示他到时候会出席,他对你还是挺看好的,所以你不用担心。”

    在白所长嘴里原本的有可能出席就变成了会出席,可能两个字自然就是被忽视了。

    所长透露出的这个消息不可谓不重大,一个飞机的设计方案汇报就能引出这么大的官来,这实在是少见。但是杨辉大概还是能明白为什么,这实际上冲的不是飞机设计方案来的,而是冲着对外资的态度才来的。

    不过若是这样那就没什么好怕的,只要到时候不是那些航空部的官僚在上面拍板做会议主持,那就不怕,只需要能够有公正的竞争机会就可以了。

    “那这样的话,我倒是可以去做这个项目汇报,只要上面对我年龄没有偏见,那我还是有把握不会把这事搞砸了。”

    杨辉这话说的是自信满满,但是基地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