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光路星途 >

第64部分

光路星途-第64部分

小说: 光路星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立电影的艰难之路是无数前人早已确定过了的,在美国这样跪拜在金钱脚下的国家,没有利润的事情是不会有什么人问津的。

    记者少也没什么,并不是说引起的关注越高电影的成绩越好,许多万众期待的电影出来后被观众们喷口水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电影的成绩好坏与否还要看电影本身的质量。李经明对这部《朱诺》信心十足,不仅是来源于他前世的记忆,还有他自身的性格决定了他永远是自信的。前期的工作他做得很周全,聘请的这些工作人员也要比前世的《朱诺》剧组强大得多,更完善的宣传渠道,更丰厚的资金后援,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每一点都将使李经明的《朱诺》超过之前的《朱诺》成为一种必然。

    “下面有请我们的投资方代表,也是本片的制片人杰米·李先生。”导演杰森·雷特曼在收到后台的信息之后便把李经明介绍到台前来。

    投资方,很好理解,就是给电影投钱的人,“独立电影”不是说就没有投资,难道独立电影是编剧、导演、演员加上剧组工作人员凑份子出的钱?(事实上肯多独立电影还真的就是这样)独立电影是指脱离了传统好莱坞体系,具有独立精神的电影的统一叫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上其他的国家所拍的电影都是独立电影,因为它们都不在传统好莱坞体系之内不是吗?当然,这只是玩笑话,独立电影的独立二字是体现在思想内涵上的。如果狭隘地认为有公司参杂在里面就不能叫独立电影,那估计现在许多优秀的独立电影作品的胶片还在仓库里放着呢。像李经明这样个人出资,电影公司承接拍摄的,就是一种独立电影形式。

    李经明走上台前,对着下面的一群记者微笑着点了点头,不论风度还是形象,他都是秒杀一片的存在。他的上台立即引起了下面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不过看样子都不是在讨论他帅气的外表。

第八十一章:开机发布

    美国人对于其他民族是很有些看不起的,但事实上这地球上从来没有一个叫做“美国”的民族。什么叫做世界民族大熔炉?就是一群侵略者、流亡者、投机者和被他们贩卖到这里来的无辜者所组成的国家。美国人瞧不起亚裔,非洲裔,犹太裔,印度裔,苏格兰裔,而事实上他们自己的祖先只是一群在自己原来的故乡里混的混不下去了才到美国来的失败者,不然谁会没事冒着被大海吞没葬身鱼腹的危险跑到这当时还是一片蛮荒的地方来。偏偏这样一群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发了点战争财抖了起来,虽然时刻标榜着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等等,但“种族歧视”这个词就是专门为了这个丑陋的国家而创造。

    下面在议论什么李经明很清楚,无非是看见了一个亚洲人做制片人触动到了这些美国人的敏感点。亚洲裔在美国电影界取得成绩的不少,最出名的就是大导演李安,那是拿到了奥斯卡大奖的最佳导演,不过李安是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不说,他还只是个导演。李安想像“织梦者”斯皮尔伯格那样搞自己的公司,肯定不可能,像“世界之王”卡梅伦那样要求大头分成也不可能。只要把这三个人的例子放在一起,就能看得出美国人情愿接受一个犹太人(斯皮尔伯格),一个加拿大人(卡梅隆),也不会接受一个亚洲人(李安)。

    “你觉得你们投资这部电影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是为了进入美国电影行业吗?”一个记者提的这个问题看似没什么,其实是带着非常明显的目的在问。

    李经明非常的傲慢,别人对他说这种话他怎么能有好脸色,“只是出于对一个优秀的剧本得不到赏识的遗憾和一个优秀的剧作家得不到认可的痛心而投资,当然我说的正是《朱诺》和它的作者迪亚波罗·科蒂女士。”

    “那么您是说好莱坞其他那些拒绝了《朱诺》的公司都是有眼无珠了?”这可是大新闻,一个大放厥词向八大影业巨头同时开炮,向传统好莱坞体系挑衅的亚洲人,这简直是最好的新闻素材。

    “这些公司可能都有自己的考虑,我不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怎么想,所以也不能说他们是有眼无珠,说是没有冒险精神更好一点。”李经明耸了耸肩膀,那嘲讽的表情几乎是在指着好莱坞的鼻子骂那些大公司是胆小鬼了。

    “您是亚裔美国人,还是其他国籍呢?”又有记者问道。

    “韩国人。”

    “您觉得您自己能胜任这部电影的制片工作吗?就我个人看来似乎您不太行啊。”看似一个小问题,但这样基本就是在挑衅李经明,和人生攻击等同。

    李经明冷笑一声,“请问你了解我的年龄吗?了解我的生活经历吗?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吗?了解我的受教育背景吗?”

    “不了解,我也不需要了解。”那个美国记者同样傲慢地说道,他是一个标准的种族歧视者,当年他父亲穿过白袍带过白色尖角头罩的(请查询白人至上主义)。

    “什么都不了解,也敢下结论说别人行不行,我看美国在出兵伊拉克的时候对于人家到底是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石油的问题你们也不了解,而且不需要了解是吗?”李经明直接揭穿对方的强盗逻辑,什么叫不需要了解,“不需要了解?这句话就是你们美国人的处世态度吗?”

    “当然不是,那是他的个人想法。”

    “怎么可能,美国是一个严谨的国家。”

    “我们一向都是先调查再行动的。”

    其他记者都过去给这头蠢猪几个耳光让他好好清醒一下,这是人说的话吗,什么叫不需要了解?

    美国民众的反战呼声一向很高,在这几年已经达到了**,这场只为有钱人而打的战争已经引起了下层人民的普遍反对,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却让上层的有钱人拿了好处。如果这个记者敢为那些站在人民对立面的美国官僚和资本家说话的话,基本就是个死的下场。不是开玩笑的死,而是真的会死,美国有无数退伍在家的老兵闲的没事干,患者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还拥有强大的军事技能,说不定那天喝了点小酒之后就真的跑去赏给他一粒花生米。

    “我不在乎各位是怎么进来的,又准备怎么写这篇报道,是不是做好了收律师信再赔光自己内裤的准备,但我要说的话就是这个: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人们很多都丢失了自己的冒险精神,是时候重新找回这种精神了。”李经明的话铿锵有力,他从来都是唯我独尊的性格,还能被这几个小记者给影响到?

    说完李经明直接走了,他来这里就是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但是后字幕上出现他自己的名字也名正言顺一些,他是来看望自己的员工的,可不是来和这些记者们斗嘴皮子的。李经明这一走,记者们都平静了下来,虽然电影本身就很有话题性,不过现在记者们都已经收集到了他们想要的话题性素材,一个狂妄的亚洲人,没什么比这个更能吸引读者的了。这些记者们只恨《朱诺》是刚开拍,要是已经上映他们就能好好地给李经明点厉害看看,不过他们现在只有等,等到《朱诺》上映并且惨败之后才能这样做了。

    李经明在一边等着,没多久发布会就结束了,首先过来握手的就是迪亚波罗·科蒂。这一年来迪亚波罗·科蒂算是为自己的作品操碎了心,本来非常好的剧本就因为题材的问题吃了太多的闭门羹,就在她心灰意冷想要放弃的时候李经明出现了,给了她一个把《朱诺》送上大银幕的机会。一个作品就像是作者自己的孩子,她如何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呢,迪亚波罗·科蒂在美国这个不但歧视其他民族还歧视女性的国家受了太多质疑,刚才李经明的两个“优秀”完全博得了她的好感。

    “怎么样,我的伙计们,咱们的电影就要开拍了,激动吗?”李经明不是无端地说这句话,他的电影公司里全是在其他公司被排挤走或郁郁不得志的人,而且还是有技术有真本事的人,现在他们不用再受其他人的排挤,而是开始了自己的作品拍摄,当然会激动。而导演和编剧也对于他们所钟爱的这个剧本终于能搬上大银幕而激动,导演杰森·雷特曼就是那个让迪亚波罗·科蒂下定决心把《朱诺》从连载小说变成电影剧本的关键人物,在没有人肯为《朱诺》掏钱的那段岁月里一直是他各方奔走活动寻求投资,也使他一直给迪亚波罗·科蒂安慰打气,《朱诺》里也有他很多的心血在里面。

    男主角迈克尔·塞拉也是非常激动的,他虽然是演了不少电影的好莱坞“老人”,可是一直都不温不火的,现在机会来了,这样一个敏感题材,还是一千万制作费的独立电影,他还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会拿出一千万美元投资在独立电影上。迈克尔·塞拉已经看到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希望,他本人对于这个剧本也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在好莱坞混了这么多年,起码剧本鉴赏能力他还是有的。

    要说唯一一个不怎么激动的可能就是艾伦·佩吉了,她是好莱坞的明日之星,前途无量,其他的不说,光是今年二零零七年,她就有五部电影的拍摄计划了。小制作大制作都拍过的艾伦·佩吉之所以会接拍这部电影还是因为自己对朱诺这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很感兴趣,甚至在经纪人的苦劝之下还是执意接了《朱诺》的邀请。收到邀请去试镜和自己投递简历去试镜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这个女主角也不出意外地被艾伦·佩吉收入囊中。

    本来只是对电影本身感兴趣的艾伦·佩吉今天有看到了一个让她更感兴趣的人,这个人看上去比她这个“好莱坞新星”更小(实际上李经明要比艾伦·佩吉大一岁),可是却咄咄逼人,那傲慢自我的样子和艾伦·佩吉从前见过的亚洲人都不一样。在艾伦·佩吉的印象中,所有的亚洲人永远都是一副谦逊和蔼,忍让温和的样子,像李经明这样张扬到了狂妄的她还是第一次看见。

    “您好,制片人先生。”艾伦·佩吉首先上去和李经明打招呼,电影业里面片场里正在拍摄时是导演最大,其他时候就是制片人最大,因为制片人代表了出钱的人。艾伦·佩吉不管于公于私都要先跟李经明打好关系。艾伦佩吉看着年纪不大,但也在好莱坞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该会的她全都会,不该会的也会一些。

    李经明的反映完全和刚才在记者们面前换了哥人似得,非常的阳光:“您好,叫我杰米就行了,我们可爱漂亮的女主角。”

    “您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吗?”艾伦·佩吉在李经明的微笑下也放下了防备,同龄人之间总是能更好地相处。

    “怎么会呢,从《水果硬糖》上映之后我就一直是佩吉小姐的粉丝了。”李经明的贱术悄然发动,要知道上个星期他才第一次知道了有《水果硬糖》这么个电影。“你的演技很棒,这也是我们邀请你的原因之一。”

    艾伦·佩吉很开心,没有人会对别人的赞美不高兴的,尤其是女人,“谢谢,不过演技只是原因之一,那其他的还有什么?”

    “那当然是你的美貌了。”李经明此时的微笑分外迷人,还分外的贱。

第八十二章:两块金砖

    和韩国人的习惯不同,美国人喜欢的是派对(party)而不是宴会,所以李经明很体贴地搞了一场盛大的派对,而不是请大家大吃一顿。这其中李经明还使了个小手段,他没有把派对安排在酒店里,而是放在了光国影业公司的空地上。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这样能让那些员工们把一份美好的回忆和光国影业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第二,自然是做给邻居们看的,让他们那些闲到晒太阳的睁大眼看看,这边可是有活儿干的,而且还是需要几十个人的大制作。几十个人也叫大制作?当然了,在美国很多票房卖百万美元千万美元级别的电影都是七八个人就鼓捣出来的。

    “嘿,这儿真不错,是你的公司?”艾伦·佩吉上前探探李经明的口风,因为刚才不经意间他看见了安翰笕在向李经明鞠躬问候,而李经明则随意的摆摆手。李经明看着要比安翰笕年轻得多了,而且艾伦·佩吉和经纪人过来签约的时候和安翰笕见过面的,那是光国影业的代理首席行政官(ceo基本和韩国社长职能相同),那么能让他这么恭敬的李经明不用说就是最大的股东或者直接就是董事长了。

    艾伦·佩吉猜得不错,但是李经明可不能承认,“我就是一个瞎混的小人物,是这边旗下的艺人而已。”李经明也没说错,注册的时候美国这边所有的娱乐产业都归在一家母公司光国娱乐的名下,而他自己依然是光国娱乐的第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