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无耻家族 >

第315部分

无耻家族-第315部分

小说: 无耻家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不太好吧,我们的资产重点投入到奶源,产品质量是完全可控的高标准,销售额虽然不高,利润率却很高。”张丽英不同意。

    “具体怎么合,你们私下再慢慢谈判,可以是成立一家母公司,也可以双方交叉持股,逐步合并。我只是代表徐家给一个大方向,最终谈不成,那就算了。”徐腾在这件事上有点独断专行,但他心里明白,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一口气兼并蒙乳集团。

    三氯氰胺这个事是迟早要爆发的,博安系绝对可以免疫,而且会乘机造势营销,这是徐妈从一开始就确定的策略,只是没有告诉张丽英和李锦芬。

    所以,徐腾的提议是先合并一家母公司,博安系乳业和蒙乳集团分开运营,构建两家集团,最终凭借这个必然要来的事件,彻底吞并蒙乳集团。

    徐腾说着这个提议时,心里其实想了很多,蒙乳集团的牛总,现在绝对会做出一点牺牲,也想合并博安系乳业的几家公司,有内资的老牌乳企,有法国品牌,有新西兰品牌,还拥有国内最大的高端奶源基地,遍及全国17个省。

    一旦并购成功,对蒙乳集团来说,这是一步登天,省去十年努力啊。

    牛总哪里能想到,即便蒙乳集团现在让利并购,最终的胜利者也只能是徐家,而徐家的华银财团彻底吞并蒙乳集团的价码,可能只是牛总预想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我不做乳业,对你们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局外中立,给你们一个倡议。”柳总召开这个座谈会,说是聊一聊国内经济环境,其实就是要撮合双方坐下来谈,保护牛总的那一亩三分地。

    “我建议你们合并,强强联合,力争做到国内第一,拉开和其他几家乳业巨头的差距,联合起来做亚洲最好最强最大的乳业公司。”柳总心里很清楚,现在谈合并,绝对是对牛总最有利的。

    再过两年,情况就对牛总不利了,因为博安系的实力太强,只要专注发展乳业,绝对能强行分一杯羹,缩小和蒙乳、伊利、光明三巨头的差距。

    那个时候再谈合并,老牛要付出的代价就惨了,搞不好会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我先表个态,我积极赞同合并,具体的股份核算,我们蒙乳集团可以吃点亏。而且,既然是要合并,那就做一个完整的大合并!”牛总直接捋起袖口,这是要干大事的架势,既然徐腾已经代表徐家开口让利,等于是放弃这个盘口,他不乘机吞并对手,他就不是老牛。

    “完全整合的难度是很大的,博安系内部的情况极度复杂,我都无法插手。”徐腾怎么可能让对手一次性吞并,这是他的诱饵战术罢了,一瓢冷水直接泼过去。

    徐腾的理由很多,他先从泰山会最喜欢讨论的企业文化入手,“我只举一个例子,博安系是国内合伙人制度最完善的财团,旗下拥有273名高级合伙人,一二三级合伙人多达两万多人。这是一个高度自由化的地方富豪联合体,亿万富翁有几十位,千万富豪遍及全国各个县,极其擅长全国性的连锁投资和复合式控股投资,内部规则极度复杂,我都吃不透,你的蒙乳集团拿什么兼并他们?”

    “你们不可能让一群资本家回到封建社会的体制里,只能是你的蒙乳集团照搬吸收这套合伙人制度,然后再来谈合并的问题,这至少要四五年的时间。”

    徐腾不容老牛质疑,扔出一个炸弹,先将老牛吓着,继续强调这件事,“我们华银财团的强大就在于这种合伙人制度,任何一个企业想要融入整个华银财团,都必须采取这种制度。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这个话在华银财团绝非是随便说说的,只要你有能力,你能干出成绩,你就能一步步晋升到高级合伙人,最后是联席合伙人,共同控股整个华银财团。”

    徐腾现在说的这番话,在场没有一位大佬敢反驳,这就像是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优越一样,无可辩驳。

    当然,这只是徐腾给牛总找的一个挡箭牌,一个借口,事实是不管牛总怎么让利并购,最终还是会被华银财团彻底吞并。

    历史没有“有恩必报”,只有“有机必趁”。

    只不过,徐腾的“有机必趁”比姜肖平要隐蔽的多,精明的多,关键时刻的那一次反击,能让华银财团多赚上百亿,直接拿下整个蒙乳集团。(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六章 捧场了,撕逼了

    徐腾的态度很明确,可以说是很给柳总和蒙乳集团的牛总情面,当场表态,支持蒙乳集团加入华银财团,同博安系的乳业整合。

    具体怎么整合,这就是牛同根和张丽英的事。

    徐腾为什么要如此决策呢,张丽英可能不知道,牛同根99年下海创业时,第一笔创业资本是出售他和妻子持有的伊利股票,第二笔资金是借的。

    借他钱的那个人并不是柳总,那个人就在现场坐着。

    花狐狸郑华。

    华银财团借钱,为别人提供创业融资时,一般都有债转股协议,只要你的企业发展的很好,这笔钱就不用还了,算做入股。

    这其实是一个挺流氓的协议,但在国内,华银系用的很普遍,很漂亮,低价融资了很多好企业。

    华为、蒙乳、苏宁、永乐、新浪、搜狐、阿里巴巴……这个名单列出来能有几百个,因为徐总有钱,从95年开始,徐总手里就有十个亿,97年时,手里已经有一百多亿。

    不仅徐总有钱,徐总身边这批合伙人,从上到下,全国四千多个小团队都挺有钱。

    这些钱就在扬子鳄、花狐狸、老虎机这帮私募经理的手中,到处给小公司提供贷款,超过五百万以上的借款,徐总都要亲自过目,遇到合适的公司,二话不说多投一笔,别人要借五百万,徐总和别人聊半个小时,“觉得这人不错”,章印一盖,多借了一千万。

    这种坏事,徐总从95年到2002年,前后干了上百次,被国内商业界尊崇为投资之神。

    徐总的绰号叫鳄王。

    大致是说徐总在股市上的操作很凶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鳄王有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国内最大私募之王,找他借钱的人太多了,十年下来,攒出几十个很成功的经典案例也不足为奇。

    当然,徐腾很清楚,徐总靠的是什么本事,才能投中这些好公司。

    牛同根的蒙乳集团,股份极度分散,其中1/7的股份是握在徐家手里,只不过是以外资的名义,还有1/7的股份是在银河资本公司名下,也就是属于华银财团。

    徐总有没有拉拢牛同根加入华银财团呢?

    有过,当时的徐总还没有今天这么强势,没有太多自信,话也是很隐晦的,大概是2001年的事。

    牛同根婉言谢绝了。

    现在就是打死牛同根,这位牛总也不会承认,即便徐总将这个事重新提出来,牛总也只会说他当时太笨,没听明白……这其实不怪牛总,因为徐总当时不仅说的很隐晦,也没有太强烈的招揽意愿,不想开出太高的价码。

    “花狐狸”郑华是见证人,曾经和徐腾谈过,当一个笑话聊的。

    徐腾也不会道破这件事。

    既然牛同根想吃回头草,价码不太高的情况之下,而且有机可趁,徐家当然可以考虑吸纳对方。

    联想的柳总是很仁义的一位前辈,虽说牛同根一旦去了华银财团,柳总这些年组建的泰山会基本就崩了,可还是想法设法成全牛同根,帮一帮,送上路。

    因为博安系来势汹汹,牛同根的蒙乳集团根基不稳,后期搞不好会吃亏,现在差不多是牛同根加入华银财团的最后契机,再晚几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现在这个局面就是大家都在帮忙,帮牛同根和张丽英达成协议,促成好事。

    牛同根真心想合并,可张丽英是真心不想合并。

    如果没有徐腾此前的那一番话,张丽英根本就不想和牛同根罗嗦半句,博安系旗下拥有全国最大的医药连锁公司、全国最大的妇婴连锁品牌,拥有自主的中高端连锁超市乐购,在全国各个省市拥有四十多家地区连锁超市,在中润万家、大润发、苏果、华联都持有股份。

    博安系旗下有康宝莱集团,通过康宝莱集团收购澳洲康宝瑞婴幼儿奶粉,收购法国合生元这个小品牌之外,还兼并了新西兰第二大的婴幼儿奶粉品牌纽瑞兹。

    在国内,博安系成功并购完达山、阳光乳业两家省级区域品牌,对南山、金鹿、卫岗几家区域品牌的收购,也将在明年上半年结束。

    从模式上来说,博安系主攻本地化奶源品牌,侧重本地奶源供应,以及高利润率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减少对渠道的依赖,以确保高品质和高利润率的战略,同侧重快速营销的蒙乳集团,也是格格不入。

    博安系在整个乳业产业链上,前后投入170亿的巨资,目前已经将要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奶源供应商,还在大举介入新西兰、澳洲、东欧的奶源供应产业。

    张丽英投入这么多钱,这么多精力,岂是要给牛同根做嫁衣?

    牛同根当然也知道这些事,同行是冤家,博安系在乳业的一举一动,牛同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有机会并购对方,拼了命也想完成并购。

    两人争锋相对。

    张丽英完全是看不起对方,她现在的战略是要将康宝瑞这个澳洲品牌打入美国市场,扩大在澳洲的投资,然后再切入国内市场。

    纽瑞兹在新西兰和东欧的奶源基地,也在扩建。

    她当着所有人的面,坦言博安系要做国际化的布局,要做高端市场,要做高利润率市场,企业不用大,股价一定要高。

    她就明明白白的直说,我和你牛同根不是一条路的模式。

    牛同根就反复强调,咱俩是一条路,咱俩合并,这就是最完美的合作。

    在场的人都听的出来,张丽英看不上牛同根,老牛倒是拼了,各种条件都愿意谈,太想并购张丽英的乳业。

    双方争执的焦点,实际上是张丽英不愿意放弃对博安系乳业的控制权。

    这比刚才更尴尬。

    所有人都悄悄看徐腾,希望徐腾出面再谈几句,安抚一下张丽英,促成这件事,毕竟这个事对整个华银财团而言,还是有利的。

    徐腾迟迟不说话,一直在看手机。

    他这部手机就是最近正在大范围做广告的腾讯荣耀r1,5月份才推出的新手机,瞄准多普达828的pda智能手机,销量其实有点惨淡。

    不过,在场的这些大佬,用这部手机的人还挺多,确实是很适合做生意的老板使用。

    徐腾已经表了态,最终能不能成功,这得看牛同根和张丽英的谈判结果,他是高高挂起,不参与具体的谈判,一个人玩着电子笔,写写画画,用一部手机接发短信,查看团队新发送过来的各种信息。

    在场所有老板,所有商界大佬。

    徐腾身边的团队规模堪称最大,没有之一,他的华腾公司有两百多名员工,协助他管理22家二级企业,一百多家三级子公司。

    这个团队还负责他个人的公关工作,包括他的形象推广和营销,负责协助下属企业优化管理,优化财务,协调各家子公司的供应链和内部合作。

    只要有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徐腾随时随地都能办公,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

    这会儿,徐腾已经收购了亚洲博鳌企业峰会的所有出席人员清单,各项议程和日程安排,以及这些出席人员的各种资讯和简介。

    徐腾是真没想到,今年的模式有所调整,不再单向邀请,而是由各个企业自行发函,再由组委会正式邀请。

    换句话说,基本上是你想来,那就都能来。

    那个严芥合就是这么来的。

    徐腾在这边和柳总、牛总座谈,没人邀请严芥合参加座谈会,没关系,严芥合自己组织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两个多小时侃侃而谈,宣称自己的财富其实比徐腾要多。

    严芥合的理由是他的苏华建设集团拥有更大的产值,创造了更多就业,而徐腾的腾讯集团只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华腾公司也只是一家投资型的资本公司。

    关于这一点,严芥合愿意和徐腾当面辩论,探讨出一个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中国富豪榜。

    这个新闻发布会上有一名徐腾的助理,不断将消息即时反馈给韩黛,在韩黛那边汇总,韩黛本来无意将这些信息转达给徐腾,因为很无聊,都是炒作罢了。

    徐腾更无聊,还就让韩黛将消息都发送过来,他看一看,乐呵一下,打发无聊的座谈会时间。

    今年的亚洲博鳌企业论坛,因为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