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无耻家族 >

第567部分

无耻家族-第567部分

小说: 无耻家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事长让我说两句,那我就说两句吧,其实啊,我真没什么可说的,心里没什么遗憾。很多事,你们到我这个年纪,心里都清楚。人生,重要的就是我们在一起的这个过程,我们有所成就的这个过程。”

    陈志辛离开沪汽有十几年了,这么多年还是保留着明显的国企领导风格,手里抱着一个大茶杯,仔细回想自己的这一生,“80年代啊,我被公派到德国留学,当时就三十岁了,后来又被派到德国大众公司实习一年,然后就开始负责桑塔纳的合资项目。那个时候,我总在想,中国汽车业想要追赶欧美真是太难了,真正自主设计的国产车能达到桑塔纳的水平就不错了。02年,老理事长找到我,说要搞一个能和欧美日韩抗衡的中国汽车集团,我当时的感觉其实不太好,因为这个计划太难实现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恐怕也就是吹一吹,我当时也真心觉得老理事长是在诓地皮。”

    “十几年下来,谁能想到,咱们居然干成了!我现在想想,对我这种建国后出生的老同志来说,特别是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那种中日工业差距近乎令人绝望的老同志来说,我只能说,如果这个世界有奇迹,那一定是咱们中国红,因为咱们能干,肯干,苦干,巧干。”

    “最后,我希望大家继续加把劲,好好干,跟着咱们理事长横扫**,打垮一切竞争者,让中国工业崛起,让他们日本人,让他们德国人也绝望一次。”陈志辛说着说着,心情难免有点激动,等说完以后感觉有点不对,看了看旁边的施泰德,哎呀,这就是地道的德国人啊。

    大家都很激动,也一起鼓掌。

    徐腾看了看鲁佩特…施泰德,发现他也很热烈的鼓掌,就问对方,“你听懂了吗?”

    “大部分都懂,我的中文水平现在很不错,至于我们德国人,绝望过很多次,不差这一次。”鲁佩特…施泰德笑呵呵的也没当真,他现在的中文水平基本能听不能说,说出来,谁都不懂,还不如说英文。

    在座的联席合伙人,大部分都戴着ai同步翻译的耳机,其他人的英文水平很好。

    大家都能听懂鲁佩特…施泰德的这番话,也都笑呵呵的。

    “老陈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工业的4。0,要以华银财团为主体,整合全球产业链,征服这个世界。”徐腾将陈志辛的临别赠言重新解读一番,更符合华银财团的整体思维,当然,陈老的意思更直接,更简明扼要,大家心里都懂。

    这确实是陈志辛的最后一次年会,他有很有话想说,但也知道,一切都在不言中。

    华银财团的理事会是中国经济的梦之队,真正的好团队,汇集着全国最好的企业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他到站了,下车了,但没有关系,只要其他人还在,只要徐腾还在,华银财团就依然会继续前进,华腾工业联合体就依然会继续前进。

    陈志辛起身,先和身边的徐腾握手,忍不住拍了拍肩膀,“理事长,这些年,我辛苦了,您更辛苦了,好好保重身体,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您一定会率领华银财团实现中国工业的4。0!”

    徐腾点着头。

    这些年,他跟着陈志辛也学了很多。

    这些年,陈志辛从一位年薪数十万的国企领导,努力打拼成了一位拥有20亿rmb身家的富豪,同时也为徐腾和华银财团缔造了一家市值5150亿rmb的国际汽车巨头。

    在中国汽车业,陈志辛已经是一面旗帜。

    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传奇和舞台。

    陈志辛和其他的联席合伙人一一握手,鼓励年轻一点的老朋友继续努力,劝告年长的老朋友注意保重身体,唯有在施泰德这里,他没什么好说的。

    该做的事,陈志辛都做了,施泰德从一开始就不是他希望的接班人,但他理解,华腾汽车集团发展到今天这个层次,需要一个更懂全球汽车产业的联席合伙人。

    按照陈志辛的意思,他希望陆志丰接班,广汽本田出身,这么多年一直是管技术和生产,对日本汽车产业的了解最深入。

    老一辈人有老一辈人的想法,汽车业,终究是要靠干出来,最核心的东西永远是成本和质量管控,这是日本汽车工业最厉害的地方。

    华腾汽车这么些年,将韩系的那一套玩的更精,成本控制也没问题,质量管控还是有差距。

    虽然差距不大,但这一点点的差距就是追不上去。

    这是陈志辛唯一的遗憾。

    该和徐腾提出的意见,他也都说了,这个华银财团终究是徐腾当家作主,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跟不上徐腾的要求,也只能见好就收了。

    施泰德这一年干的很不错,很漂亮……总之,陈志辛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从30岁才踏入汽车行业,一直拼到67岁,终究还是有所成就。

    心满意足!

    陈志辛现在就想早点回国,在这个日渐老迈的人生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老伴要照顾,有儿子要照顾,有孙女要照顾。

    徐腾为陈志辛安排了夜里的专机航班,亲自开车将他送到机场。

    在这里,两人再度握手告别。

    虽然还保留着终身合伙人的荣誉席位,陈志辛心里其实明白,从今天起,他以后也很难再见到徐腾了,即便打一个电话就能约个时间见面,可那又何必呢。

    “理事长是江州人,我是庆州人,就按照咱们江淮商人的老话,您是东家,我是退休养老的大掌柜,临别之前,我还是有几句话想和您说。”陈志辛依稀有些不舍,他打心眼里喜欢徐腾这个年轻的少东家,这些年就像是看着徐腾长大一样。

    这么些年,徐腾犯错的次数很多,但总是在用最快的方式收拾残局,即时止损,在大方向上则是基本不会犯错。

    徐腾做生意的思路,管束下属的手腕,这都是陈志辛很佩服的地方。

    好商人!

    “您说!”徐腾心中也是忐忑的,他没有逼陈志辛退休,所有人也都以为陈志辛是自己主动要退,其实很多东西只有他和陈志辛明白。

    他从不明确的说,但是陈志辛知道,他这位东家将感情和生意分的很清楚,跟不上他的思路,达不到他的要求,联席合伙人更要主动退出,别耽误他的事。

    徐腾不会说,超过65岁就要退休,不,他只看业绩,只看你这个联席合伙人有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你能达到要求,他和你分享财富,达不到要求,他会无声的请你离开。

    这种时刻,他不讲感情,哪怕是对李达霄、李东盛、王、梁纬艮这四位有资格称他一声“徒弟”的资深联席合伙人,他也就事论事,用数据说话。

    “有东家在,公司的事,生意上的那些事,我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只是这世上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东家是聪明人,明白我的意思,您和老东家务必要留几手。老话说的好,功高震主,盛极必衰啊!”陈志辛真正想叮嘱徐腾的就是这么一句了。

    如今,徐腾要和日本工业和财阀决战。

    国内工商界和民众或许会觉得华银财团有点不自量力,但在陈志辛这位老牌的企业家看来,日系其实比韩系更容易击溃,因为日系早就是瘦死的骆驼,手里只剩下最后那点续命的不传之秘。

    美国对付日本的手段很简单,一手抓军事,一手抓金融。

    所以,日本经济这么多年,一直未能在全球金融业取得欧洲经济体的那种突破,90年地产泡沫危机之后就基本是任由华尔街宰割。

    和德国比,和欧洲比,日本就是一个被美国阉割的发达工业体,在这种财团与财团的对决中,根本不可能是华银财团的对手。

    陈志辛只是要提醒徐腾,对付日本和欧美工业体的速度不要太快,至少不能用过去的那种速度,要留几手。

    “我懂,我会小心的!”徐腾都懂,握着陈志辛的手,心中其实也有一些愧疚,毕竟华腾汽车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陈志辛居功至伟,可终究还是被他“劝”退了。

    “东家聪明绝顶,只要您心里有数,我就不担心了,那我就告辞了。”陈志辛松开手,和徐腾躬身行礼,最后一次以合伙人的方式向徐腾这位不讲感情的理事长敬礼。

    陈志辛有遗憾,他一直很想扶持陆志丰上位,奈何徐腾就是不满意啊。

    徐腾毕竟是东家。

    陈志辛该说的,该提醒的,也都说了,到了今时今日,只能是见好就收,不坏了两代人的交情。

    徐腾默默颔首回礼,目送这位老董事长登机离去。

    这一关。

    他过去了。

    下一关,他的目标不是更新换代哪一位年迈的联席合伙人,而是对整个华银财团的金融业务进行大范围的重组。

    在中国金融产业,华银财团拥有六小行的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长江银行,十大保险的平安、华夏、阳光,在证券、资产管理两大领域的业务规模也很庞大,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分散。

    在一个世纪以前的美国,“华尔街之王”jp摩根有一个观点大就是美。

    直到今天的中国,这个观点也依然是绝对的商业公理。

    徐腾对华银财团旗下金融业务的大决策,在过去几年都没有变,他的观点是商业银行业务可以分散,保险、证券、资产管理三大业务必须统一。

    在华银财团内部,徐腾和金融领域的各位联席合伙人谈过很多次,大家都认同他的观点,但只要谈到整合就谈不到一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家都想以己为主整合别人。

    徐腾差不多在2012年就意识到了,这么吵下去,再吵个二十年也不会有结果,不破则不立。

    他也和各级金融主管部门谈过,中国目前还是缺乏能和华尔街抗衡的金融业旗舰,四大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储蓄信贷支柱,注定不能介入这种风险较高的领域。

    所以,他的计划是以“中国华夏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为核心母公司,用十年的时间,统一旗下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保险三大业务,商业银行则继续维持控股三小行,重点持股农行、交行的局面。

    具体怎么整合都以他的决策为主,其他人只负责执行,不准再争吵下去。(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中国保险业的神

    华银财团在国内金融业务的两大支柱是华夏金融和pn集团,1999年,华银财团兼并华夏证券,2001年控股华夏银行,2002年成立华夏金融控股集团,2004年拿到全部的证券和保险行业牌照。

    2003年,华银财团参与pn集团的股改,直到2007年才最终实现对pn集团的绝对控股。

    过去的十年里,李达霄的华夏金融和郭永哲的pn集团发展速度都很快,都强调商业储蓄信贷、投行证券、资产管理、保险四大业务的综合发展。

    在国内做生意,徐腾是讲究平衡和擅长布局的巅峰高手,国内基本无出其右者,这一点,不管是上级主管部门,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大家基本都是信服的。

    有一段时间,2005年…2007年,华夏银行在商业储蓄银行的业务规模是超过农行的,打破了国有四大银行的传统秩序。

    徐腾的政治悟性是异常敏锐的。

    2007年以后,华银财团和国有四大银行产生了多次激烈冲突,各级主管单位的各种态度让徐腾领悟出很多东西。

    在那以后,他就一直在不断调整华银财团旗下的金融产业布局,追寻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局面。

    他安排华夏金融集团将业务重心转移到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将商业银行业务分流给民生银行和长江银行,同时增持农行的股份,协助农业银行积极改革和开拓,稳住四大行地位。

    同时,通过与各省国资委联合控股的“长江商业信贷控股公司”,徐腾另外组建了一个混合所有制结构的长江系金融集团,控股长江银行、2家直辖市农商行和5家省级农商行。

    截止2014年,华银财团直接控股的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分别位列中国银行业50强的第5、第6,间接控股的长江银行位列第7,长江系的另外7家省级农商也跻身在50强银行的榜单上。

    在保险业领域,华银财团旗下的平安、华夏、阳光、富邦四大保险公司,分别位列中国保险业50强的第1、第4、第5、第10。

    在证券、资产管理、私募基金、信托担保、风险投资、pe融资等综合性的投资银行业务上,华银财团旗下的华夏金融集团高居第一,东方证券、银河证券、平安证券、银河资本、大众资本也都跻身前列。

    大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