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警监 >

第249部分

超级警监-第249部分

小说: 超级警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长,你别笑话我了,我就是混口饭吃。”

    夏莫青脸色一正,很认真地说:“云海,处长真不是在笑话你。你‘下海’能干律师,能这么快适应新环境。如果我‘下海’,我都不知道能做什么,没这个勇气,没这个实力。”

    崔云海很不好意思地笑道:“现在是实习律师,还在学习阶段。”

    “到明年就是执业律师了。”

    韩均顿了顿,不无感慨地说:“律师是个好职业。你们在国内没什么感觉,过去那些年我在国外。每年回来一两次,对国内法制环境的变化感触比较深。尤其律师执业环境。堪称今非昔比。不像代理许教授那个案子时,国内律师工作就是吃请和利益勾兑。

    公检法对待律师的态度变化很大,律师获得平等对话的机会增加,律师意见能得到更多倾听和采纳,比以前更有尊严。这是一个法制进程的晴雨表,公检法对律师的尊重程度,代表着社会的公正程度。而律师对法官的尊重程度,则代表着法治的发达程度。”

    崔云海知道他是在给自己打气,剥着带皮花生苦笑道:“好不好、有没有前途放一边。关键我只能干这行,也只会干这一行。”

    夏莫青不想勾起他痛苦的回忆,岔开话题问:“云海,你同学呢,怎么不把他一起叫出来坐坐。”

    “回gz了,明天上午要上庭,坐火车走的。”

    “律所怎么样,业务多不多?”

    “还行,但不能跟白主任比。全是些杂七杂八的小案子,她一个业务能顶我们干一年。”

    在这个问题上韩大处长最具发言权,端起杯子,循循善诱地说:“案子越杂越能积累经验。想在这个行当里干出样,必须经过这个阶段。所以美国法学院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拿到执照后不去大律所。不去检察官办公室或法院当助理,而是先去小律所。专接一审的案子。”

    “你是这么过来的?”

    “我是,白晓倩也是。艾琳虽然没上过庭,但经历差不多。”

    “向你们学习,等赚够钱好还债。”

    他指的是江慧如打到他爱人银行账户上的160万,韩大处长哪会放在心上,哈哈一笑道:“债肯定是要还的,但用不着这么急。我女儿跟我团聚,韩老头终于大方一回,帮着把房子的尾款给付了,我现在是无债一身轻,不缺钱。”

    不去bj不知道官大,不到gz不知道钱少。

    要租房,要送孩子上学,暂时又没多少收入,如果没这160万,崔云海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大恩不言谢,他微微点了下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禁不住笑道:“瑶瑶的事我听慧如说了。处长,你真厉害,口风真严。”

    提起有想法、有前途的“洋葱宝贝”,韩大处长就掏出手机,翻出照片,得意洋洋地笑道:“崔判官,不,现在该叫崔讼师了,看看我女儿,都这么高了,并且非常懂事,我和张琳的婚礼就是她一手操办的。以前是口服心不服,现在服不服?”

    三十岁的人,有个十四岁的女儿,能不服吗?

    崔云海接过手机一边翻看着,一边连连点头道:“服,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个问题上别说我崔云海,恐怕全国也没几个人能跟你比。”

    夏莫青扑哧一笑:“我老公在家算过,说瑶瑶今年十四岁,如果结婚早,处长三十岁七八岁就能抱上孙子,六十岁前就能抱上曾孙,算到最后羡慕死了,恨不得我儿子明天就长大。”

    韩大处长眉飞色舞地笑道:“早生孩子早得力,你老公是明白人,可惜时光不能倒流,这种事想补救也补救不了。”

    开了一会儿玩笑,聊了一会各自的家庭,崔云海突然问道:“处长,新厅长好打交道吗?”

    “人不错,水平很高,没搞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一套。”

    “有没有烧几把火?”

    “你知道的,我不怎么关心厅里的事,真不知道他有没有什么新举措。”

    他是厅的边缘人,“801”是边缘单位,办公地点又不厅里,不发生恶性命案,厅领导不会想到“801”。

    没什么实权,同样不会卷入什么纷争。想保证99%以上的现发命案破获率,厅里又需要“801”。不仅他身份超然,连“801”都跟着超然了。

    夏莫青对现状很满意,不禁笑道:“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就算有火也烧不到我们头上来。”

    “莫青,你跟慧如没什么。我是担心处长。”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崔云海抽出张纸巾,一边擦着手。一边忧心忡忡地说:“听慧如说婚礼场面搞得很大,去了很多领导。处长。国内不是国外,树大招风啊。现在没人说闲话,很大程度上跟余省长、康副省长和彭书记器重你有关,如果他们调走或退休呢?”

    反腐力度这么大,官员成了“高危职业”。

    据说现在很多一定级别的领导,最担心的是能不能平安着陆。韩均意识崔云海只说了一半,摸着下巴道:“婚礼搞得是有点夸张。”

    “你不找麻烦,麻烦会找你,所以能避免最好避免。”

    他以前不会破案。现在律师干得也不怎么样,但他会当官,韩均不禁问道:“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崔云海跟夏莫青对视一眼,低声问:“处长,我想先问问你是真喜欢当官,还是真喜欢干警察?”

    “明知故问。”

    “破案只是兴趣,干警察,当这个副巡视员,完全是为了破案方便?”

    “嗯。”

    “那如果你现在不干警察。不当这个副巡视员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韩均猛然意识到已经破获那么多起命案,已经在公安系统打响名头,就算不干警察。不当这个副巡视员,一样有机会破案。并且身份更超然,行动更自由。不会像现在这起一样,上面一个电话你就要来。不来人家不高兴。

    “你说得对,我不怕麻烦。但谁也不喜欢麻烦,该明哲保身的时候就明哲保身。”

    居然鼓动处长撂挑子,夏莫青急了,脱口而出道:“处长,这种事考虑考虑,不能一时冲动。”

    韩均当然知道她在想什么,摇头笑道:“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怎么处理?”

    “辞掉所有公职,去警官学院担任个什么客座教授,既能履行跟省里签的协议,又可以避开所有风波。警察都培训了,给几个学警上上课小儿科,再说又是客座的,不要工资,不占编制,想去就去,不想去谁不能说三道四。”

    夏莫青狠瞪了崔云海一眼,又回头道:“处长,别这么冲动,你想想你能有今天多不容易,全部辞掉太可惜了。”

    “可惜什么,不就是个副巡视员。”

    “警衔不要了?”

    “有没有警衔有区别吗,不是打击你啊。如果在美国,如果我干警察,别人会笑掉大牙。所以只能跟美国朋友说我是政府律师,是国际刑警组织在江省的联络官,不然会很丢人的。”

    美国的大律师和检察官比警察有地位,夏莫青意识到警察身份都对他而言真可有可无,不得不愁眉苦脸地问:“处长,您不在乎这些,您可以一走了之。可您走了之后我们怎么办,生姜怎么办?”

    “我没说走啊,我可以像以前一样给你们当顾问。只要对他们而言我有利用价值,就没人敢欺负你们,没人给你们小鞋穿。”

    “厅里不会同意的。”

    韩均一脸坏笑着说:“我不需要厅里同意,只要余省长同意就行。”

    只要继续兼任省法律顾问团首席涉外法律顾问,只要继续帮省内企业打反倾销反垄断调查官司,余省长和康副省长才不会管他干不干公安厅副巡视员呢。

    崔云海笑而不语,夏莫青一肚子气,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处长,您不干我也干不下去,要不你给白主任说说,让我去她那儿上班。实在不行去物业公司,给小萍打杂。”

    韩均忍俊不禁地笑道:“夏莫青同志,你是党员,是干部,要有点政治觉悟。不能拉帮结派,不能动不动撂挑子。”

    崔云海轻叹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莫青,你真要是为处长好,就应该支持他。”

    “什么意思?”

    “真不知道你这个副处长怎么干的,平时不看新闻吗?那么多省份主要领导都调整了,唯独江省没调整。田书记和余省长干了好几年,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会调到中央或退居二线,适当避一避没什么坏处。”(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心理疾病”

    古语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个中的读书,说的就是学而优则仕的故事。因而,所谓的唯有读书高,即唯有仕途高。

    在这个官本位的环境里,职业选择的价值次序上,做官被许多人列为一流职业,而其它行业,即便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在价值排序上,却低于做官。

    对大多人而言,如果辞去公职,就是主动放弃仕途,有些放弃前程的味道。

    韩均无疑属于极少数中的一个,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不存在官本位思想。在他眼中,官员真算不上一个好职业。之所以干警察,之所以当这个副巡视员,完全为了方便查案。并在查案的同时,研究分析那个诡异的能力。

    从回国到现在,破获和指导破获命案几十起。

    有涉案金额上亿的田立辉案,有二十九年前的陈年旧案,有手段残忍的连环杀人案,有惨绝人寰的家庭惨案,有影响恶劣的特大制…毒贩…毒案……已经用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证明他在命案侦破上的能力,并通过两轮积案清查在公安系统内拥有一定的声望和名气。

    正如崔云海所说,现在不干警察,不当这个副巡视员一样有机会破案。

    既然有机会破案,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本来就挂了个名,本来就不看重这些,辞职这事根本用不着下什么决心。

    无债一身轻,再来个无官一身轻,多好!

    张琳非常支持。在电话里开玩笑地说早该辞掉这个有名无实的官。“洋葱宝贝”是如假包换的美国女孩,一直惊讶中国人为什么很少换工作、很少搬家。爹哋换个工作太正常不过,没任何意见。

    跟家人沟通完。韩均立马给白晓倩打电话,委托她全权负责辞职事宜。

    老板“迷途知返”,白主任乐得心花怒放,信誓旦旦保证一定把这件事办得体体面面,不伤任何人感情。

    就在她叫醒施玲稚,连夜研究明天一早怎么去省政府办公厅找严主任之时,公安厅政治部李主任接到江慧如打来的电话。

    有些事情必须汇报,有些事情则要隐瞒,比如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崔云海。

    说辞职就要辞职。之前没一点征兆,太突然。

    李主任若有所思地问:“小江,是不是这个案子办得不顺,遇到什么挫折?”

    “没有,案子破得干净利落,两天就解决了。”

    “估计问题出在中纪委,他从来没把自己当干部,在江城谁都知道,不管什么事我们都一笑置之。但中纪委不知道。肯定是把他当一般干部对待,让他很反感,认为在体制内干没意思。”

    夏莫青在电话里提过,刚到专案组驻地时他确实跟一位纪委干部搞得很僵。江慧如同样认为与此有关,认为崔云海的提议只是一个导火索,倍感无奈地苦笑道:“李主任。问题出在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决心已定。很难让他回心转意。”

    彭书记担任厅长时就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李主任只是感觉突然,没特别意外。若无其事地说:“为什么全民公考,个个想干公务员?一是是就业压力大,每年有几百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岗位常常不能满足需要;二是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稳定,只要不犯错误,按照目前的制度可以平安干到退休,没有失业一说;

    二是公务员工资基本是不会出现减薪或拖欠;三是手中有权,去哪里办事都快,都高人一等;再就是现在正严厉查处,之前却普遍存在的贪、占、吃、拿、卡、要。他有钱,有身份,有地位,又有能力,根本不用凑这个热闹。

    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进入党政部门和各大院校的海归,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回来,就算回来也不会进入党政部门。换句话说,他辞职很正常,不辞职才不正常呢。”

    江慧如傻眼了,紧握着手机问:“李主任,您是说同意他辞职?”

    “强扭的瓜不甜,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个人意愿。况且他是省管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厅里没发言权。”

    李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