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希望与图腾 >

第299部分

希望与图腾-第299部分

小说: 希望与图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凯峡河漂流风景最为优美的地方是高桥瀑布风光。

    高桥,是贵州省最高的古代石拱桥,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相传,有一大户人家,没有子女,为积公德,造福当地群众,拿出所有的家产后,还到四面八方去挂公德(民间用于慈善活动的一种筹款方式),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修建了此石桥。

    古人没有先进的建筑设施,是怎么修建这么高的桥呢?据老人们说,在修建高桥的过程中,先是把两岸的参天大树砍倒,让大树的树干横跨在河面的上方,然后站在横着的树干上进行施工,施工用的原材料全是石块和石灰。石块经石匠凿成长方形,和着石灰,一块一块的用人工进行搭建。

    高桥南岸的斜上方,有一个溶洞,地下水从溶泂中奔涌而出,从桥的两边流入河里,其中的一边可以乘漂流船从秀丽的瀑布下面经过,三百六十度的欣赏瀑布,还可以让瀑布的水流从头顶上直冲下来,另一边则是形成漂亮的溪流。

    过了高桥后,就进入各种各样的险滩了。

    高桥出口的第一个滩,滩长十五米,翻船指数较高,翻船往往是由于游客的轻心大意而造成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会游泳的游客,心里面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按要求事项进行漂流,结果,一不留神,就在这里翻船。不过,在这里翻船充其量只能是被吓倒而已,不会出多大问题的。

    这个滩过后,经过一个五十米长的平水塘,立即就到了王家石险滩,王家石险滩长二十米,水流急,并且容易翻船,如果翻船,可能要被卷入水里约五秒钟左右,五秒钟不算长,也没有什么危险,但对于漂流的人而言,在被卷入水里的情况下,感觉是非常漫长的,胆量小一点的人,脸色往往会被吓成白色。

    王家石险滩和高桥出口险滩,都有护航员重点监控的。

    过了王家石险滩,欣赏完漂亮的滴水塘风光,经过大大小小刺激好玩的滩,就到了跳鱼塘险滩,顾名思义,跳鱼塘的鱼儿是最多的,经常可以看见鱼儿跃出水面。游客必须下到漂流艇步行一百米左右,要绕过跳鱼塘险滩,因为此滩水流非常的急,落差有六米,接近垂直九十度的角度,容易发生意外,所以,不允许乘漂流船而下。这里也有护航员重点监控。

    紧接着有三百米长的一个地方,是杉木塘的上入水口,此处是经常翻船的地方,滩长三十米,落差八米,还有四道弯,水流非常湍急,必须特别小心,以防翻船。

    如果翻船了,也千万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静,护航员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赶来帮助你,再说,只会被水冲入杉木塘里,有救生衣的保护,不会让人沉入水里的。所以,在漂流的过程中,必须全程穿着救生衣,以确保安全。

    在杉木塘里,慢慢欣赏两岸的风光,这里的风光非常的秀丽,生态非常的原始,最好是调整一下紧张的情绪,接下来,就到了杉木塘出口了。

    杉木塘出口,滩长二十米,落差八米,水流也是非常湍急,但没有前面那么的危险了,因为,这个滩只有一个弯,所以很少翻船,但不等于不翻船,但也还得注意,最好不要翻船。这个滩是游客评价最好的一个滩,够刺激,够爽,但又相对安全。

    过了杉木塘出口险滩后,经过两岔河,就是老鹰塘险滩。老鹰塘险滩长五十米,落差九米,比较刺激,这里的鱼儿非常的多,一群群的,随处可见。过了老鹰塘后,就没有太大的险滩了,顺流而下,然后就上岸了,上岸之后可以在木渡水吃烧烤,边吃边欣赏着如画的风光,最后到终点后,再到地下热河去泡一泡温泉,之后快乐的漂流之旅就告结束。

    导游黄桂蓉介绍完毕之后,蒋副会长说道:“那我们抓紧时间!”

    一行人来到漂流起点,办理了相关的票务手续,穿上救身衣,便准备登上漂流艇漂流了。那漂流船是两人一船的,蒋会长陪着吴总坐了一只漂流艇,导游黄桂蓉看了看其他的人说道:“我们最好是男女搭配!”她说着与王总乘坐了一只漂流艇。

    “田理麦,我俩坐一只吧?”蒋雯雯说道。

    田理麦答应道:“好!”

    其实朱丽雯和金玉都想与田理麦乘坐一只漂流艇,但蒋雯雯先开了口,没有办法。

    朱丽雯与张清文乘坐一只漂流艇,金玉则与邱师傅乘坐一只漂流艇。田理麦走过去对金玉说道:“金玉,你别紧张,不会有什么事的!”之后田理麦又对邱师傅说道:“邱师傅,多照顾一点金玉!”

    “放心吧,田主任,英雄救美的事是每个男人都愿意做的!”邱师傳笑着说道。

    田理麦与蒋雯雯坐上漂流艇,便漂着走了。刚开始水流比较平缓,田理麦看着蒋雯雯说道:“雯雯,你别紧张,一切有我呢!”

    蒋雯雯说道:“麦,跟你在一起,我根本不紧张!”

    “那就好,雯雯,如果遇到翻船了,千万别乱抓乱扯,保持身体平衡,因为有救身衣,一会儿自然社会浮出水面!”田理麦说道。

    “麦,你以往漂过这么长的距离吗?”蒋雯雯问道。

    “没有,雯雯,这是我漂得最长的一次了。我们黑洞的‘中国地心第一漂’也才六公里多,仅是这里的一半!”田理麦说道。

    (未完待续。)

第三五五章 留下王总(一)

    “麦,我们黑洞旅游区的‘地心第一漂’,我每次在穿过那三公里的地下暗河时,心里总禁不住紧张兮兮的!”蒋雯雯说道。

    田理麦和蒋雯雯两人说着

    山水风光无限

    石阡境内峰林谷地、河流纵横,山、水、林、洞融为一体,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组合条件好,品位高。具有“山峡之幽、溪河之秀、温泉之古、历史之久、民俗之纯”的总体特征。全县有285座大小山峰,其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有127座,已命名的溶洞60余个,主要有佛顶山、大顶山、五峰山等。佛顶山为景内第一峰,与大顶山、梵净山并称为“姊妹山”,三座山峰遥遥相望。具有代表性的河流有凯峡河峡谷、乌江峡谷、洋溪河峡谷、包溪河峡谷等。凯峡河峡幽壁峭、乌江峡谷水急滩险、包溪河峡谷水清流缓,两岸景致清新秀美。太虚洞、仡沟、风洞、三佛洞等溶洞万奇内蕴,尽显溶洞世界的千姿百态。

    佛顶山: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石阡县甘溪乡南端,与施秉、余庆两县交界,方圆500余华里,总面积14032m2,最高峰海拔米,距县城30公里,有公路直达。它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有“梵净山的姊妹山”之称,与梵净山相同,历史上曾是黔东佛教圣地,并且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黔东北除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佛顶山区太阳辐射值低。因佛顶山地处低纬度,太阳高度角较大,理应获得较强的太阳辐射,但因云雾多,加之山体遮蔽严重,降低和减少了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到达地面的数量,年总辐射为79。6callm2。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处于全国日照低值区,平均气温在海拔600m、1100m、1500m处分别为16。4c、14。1c、12。3c,佛顶山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雨水丰沛,相对湿度大于80%;年均降水量1100~1350mm,为全县多雨区。由于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特征,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生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山内现有原始植被2万多亩。

    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中拥有植物1069种,列为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有1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红豆杉,二级植物鹅掌楸、香果树……三级保护植物有穗花杉、白辛树、天麻等。由于高大的山体、复杂的地形、保存较好的森林植被,为森林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已鉴定命名的脊椎动物与昆虫有119科4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等。佛顶山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包括山地、河谷、森林植被、宗教文化、自然及人文景观类型,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一处集科考探险与登高览胜的好去处,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五峰山:亦称五老山、五老屏山,历史上亦称知府山、镇东山,以中峰为镇山。五峰山是石阡县城正东后背的城市后花园,处石阡县中心旅游开发区,距县城2。5公里,平均海拔700米,最高峰海拔1064米,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五峰山因五个山峰得名,分别是龙峰、青冥峰、元宝峰、白岩峰、龙尾峰。五峰山背面的云台山有历史悠久的云台寺,清幽的伴云寺、三昧禅院等寺庙掩映在松林之中,长年香火袅袅,游人不断。云台山的山巅、山腰和山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石林,这些石林形状各异,造型独特逼真,尤其是山腰处石林中的石壁题字“出岫无心”,气势恢宏,雄浑有力。五峰山森林公园面积4800亩,是距县城最近且保存完好的绿地。山上峰峦连绵,松林如海,四季苍翠,主要有松、杉、柏及各种落叶乔木十多种,村寨座落于丛林深处,古朴宁静,在林间小道漫步,只见朴素的农舍隐现林中,令人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五峰山森林公园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著称,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凯峡河峡谷:主段河流全长约15公里,河道所经多为幽深峡谷、急滩与深潭相间,两岸杂草丛生,树木葱郁,雀鸟声喧;船行开阔之处,可看到烟村田耕的景象,别具特色的“吊角楼”隐现于袅袅炊烟中,就象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于眼前。特别是沿岸几处地热泉最为幽静壮观。

    洋溪河峡谷:位于石阡县城北,距县城5公里,为“凯峡河风光”的组成部分。石阡城东的凯峡河至此出于峡谷,流经两岸田庄之间,约1公里至浮桥口,汇龙川河而北去,这一段河面宽广,沙滩流水,故名洋溪。洋溪深处,山崖陡峻、水石清幽与外间的开阔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洋溪谷口,左有高耸入云、斜崖垂麓的风帽顶,燕子岩,右有壁削千仞、石乳倒悬的黄家垴、大偏岩。有如石门洞开,风光俏丽。洋溪峡谷以溶洞著称,谷口崖间洞穴成群,古为修仙慕道者隐居的地方,人迹罕至。据旧志载,明末清初,有可南睢阳“东华道人”常住洋溪岩穴,以修炼“梅子金丹”,相传他曾住过的风神洞,每逢天气骤变,洞内吼声如雷,洞口黑烟喷出,黑烟喷得越远,冰雹落得越大。因而当地人畏洞岩神,不敢深入。其内层楼重叠,上有天窗、下有暗河,主洞有石厅、砂厅、景厅等,有身披金甲、银铠的“战神”,有晶莹透亮的石笋、石柱,水中有闪闪发光的空心石豆等,是一座小巧玲珑,原始面貌保存完好的溶洞,足供观赏。七、八十年代在谷内建成洋溪电站,将峡谷河流截为两段,堤内水平如镜,形成人工湖泊;堤外河谷深幽,流水潺潺,春夏水涨时节,洪水沿堤倾泻而下,形成巨大瀑布,声震山谷,间现云雾彩虹,蔚然壮观,电站的基础设施与溪谷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是县城附近别具一格的一个游览胜地。

    主要溶洞有:

    太虚洞:位于距离城南2。5公里的燕子岩山腹中。明万历年间,知府郑一信命其名为“太虚”,以其中深玄似天空而藏自然之妙得名,以其奇巧、神秘而著称。自明代中叶以来,游览者甚多。历代官员、文人至此探奇访古、题词留句也不少,洞内外崖壁上石刻之多极为罕见。故其洞素有“黔南第一景”、“第一仙洞”等美称。太虚洞虽不大,洞口却极为宽阔,约百米的洞口向下倾斜,恍如鳄鱼张开的巨口,吞天光而藏瑞气。天生的洞喉石门双立,从这里就进入明暗相间、云雾缭绕的大厅。大厅地底宽平,间有巨石堆积成景。壁间正面高处刻有醒目大字“千奇内蕴”,为民国初年廖河恩书。厅内分道而入上、中、下三洞,现在开发出来的中洞深约1华里,名胜景观尽在这个洞里。洞内有若干的磨崖石刻,都是历代名人学者所留。太虚洞磨崖石刻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磨崖石刻有:“虎踞”、“龙翔”、“第一山”、“海图”、“仙家白日”、“禅堂”、“知音”、“观音堂”、“万佛崖”、“第一仙洞”等等。

    太虚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的岩溶洞穴,与省内同类型的洞穴相比起来,也许没有毕节织金洞的宏伟壮观,不及安顺龙宫的婀娜多姿,但是它的灵巧和神秘以及几百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