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第349部分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34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书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少年。

    想要走上人生巅峰,从读《从百草原到》开始。(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四章:走上人生巅峰,从读《百草原》开始

    散文是什么?

    散文是一种小说文体。

    散文是一种除了小说,诗歌,戏剧之外的一种文体。

    不管是叙事文,议论文,说明文,哪怕就是日记,他其实都是散文的一种。

    因为这种文体内容形势复杂多样,即可以写长,又可以写短。所以,考量一个人的文采,大凡会通过写散文的方式。

    其实语文考试当中的作文,基本上大部分要写的也是散文。只不过因为散文太过于高大上,于是,一般又会将散文分为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之类。

    而如何评价一部散文的文采,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只是,对于有一些散文来说,只要看上那么一眼,你便能知道这一篇散文的高下。

    正如此前秋水写的《背影》,可谓是现代散文最高境界代表作品。

    但可惜的是,像《背影》这样的散文,却不是一般的作者所能写出来的。

    直到这一篇《从百草原到》,却是再一次显现了经典散文所特有的魅力。

    首先从名字来看,从百草原到。

    如果刚开始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那么,看了这篇散文之后,对于这篇散文的名字,大家便一点就透。

    多么有诗意的一个名字。

    而有诗意的又何止是这篇散文的名字,有诗意的还要数这篇散文的正文。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这样的句子就不必说了,本身上字词讲究对仗,行文也比较工整,读来便散发出浓浓的诗意。更为了不得的是,后半句写“何首乌成精”之类的神话本只是一个讲解传说神话故事,写出来时也是朗朗顺口,说不出的有味道。

    当然,最为吸引人的,还要数整篇散文写出来的童年乐趣。

    是的,从《百草原到》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

    我们所有人都有童年。

    我们所有成人在很多时候都会回忆童年的乐趣。

    无数的朋友当看到这一篇写童年的散文之时,内心早已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期。

    那时的自己,或许也如秋水先生那样的去捉虫子吧。

    那时的自己,虽然没上过私塾,但想想上小学的情形,也是多么的欢乐吧。

    那时的自己,或许也在想着这一些何首乌呀,花呀,草之类的,可能也是会成精的吧。

    如此有诗意的文章,写的又是如此有诗意的童年。

    不用说,恐怕是任何朋友当看到这一篇作品,也是止不住的为之赞叹。

    【之前觉得长妈妈与山海经写得一般,妈呀,这一篇从百草原到简直是暴走呀。】

    【是呀,这一篇作品哪怕没有催人泪点,但那童年的记忆却深深的印入我们内心。我想,这一篇散文,已经不下于背影。】

    文学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

    但文学的力量,却用着他无与伦比的魅力影响着无数的读者。

    那些普通读者看了这一篇散文之后,一众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亦在同一时间跟进。

    水木大学的孔书俊第一时间对《从百草原到》做出评价,孔书俊表示:从百草原到之所以短短一千多字就能表现了出如此生动的童年趣味,这与作者的文字功力有着很强的关系。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但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写冬天雪地捕鸟,连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学生读书的场面,先生读书的神态、动作,也是了了几笔,甚至还原创了一首诗作,显得无比的传神、逼真。

    另外,孔书俊在初步评价这一篇散文之后,又是执笔写了一篇对《从百草原到》的长篇,并且以学术论文的方式,发表在了“星火”杂志。

    在这一篇学术论文当中,孔书俊表示:【“与其说从百草原到是一篇散文,还不如说他是一篇散文寺。这篇文章文字素朴隽美,几乎全是白描,然而神态逼真,形象飞扬。白描之所以生动,首在准确,菜畦绿油油,水汪汪的,所以“碧绿”;石井栏多年经人攀爬,自然“光滑”;皂荚树干粗枝繁,用“高大”修饰再好不过;桑椹已经熟透,因此“紫红”;油蛉鸣声细弱恰似“低唱”,蟋蟀声调铿锵,故如“弹琴”;覆盆子果实小巧玲珑,因而“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这些都是以一词绘写了物象的形态,作者把状物与写意联系在一起,以简约而富有生命力的笔调,传达了百草园的风韵,做到如古人所说的“淡墨足以传神”。”

    此外,孔书俊还表示:“其实百草原只不过是作者童年时期的一个院子而已,这个院子倒不见得有那么多的乐趣,这个院子或许并不大,这个院子或许也并不见有趣,这个院子或许像很多人面对自家的院子一样,并不是那么的喜欢。可是,作者却用极为生动的语言,将这一个童年时期的院子,比喻作了一个极一切美好为一身的百草原。

    而另一个倒是叫,中的三味,对应的是经,史,子三类书籍。应该来说,是一个严肃的地方,从作者对先生的介绍也可以看出。可是,在作者眼中,其实与百草原是一样的。哪怕他有很多的不好,但是,当你回忆起来的时候,当你想起童年时期那一段乐事的时候,他便是最为美好的所在。”】

    这样的学术论文一方面评价了《从百草原到》,另一方面,又从评价这一篇散文当中提练了散文写作的特点,以及提出了“散文诗“的方向。孔书俊认为,其实诗歌不一定非得写五言还是七言,也不一定非得写古诗还是现代诗。只要你的境界足够的深,哪怕就是散文,也能写出像诗一般的感受,正如这位秋水先生。

    最后,孔书俊还强调。如果要完全的理解这一篇散文,我想,光是表面上分析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大声的朗读这一篇文章。不,不只一遍,应该三遍,十遍……甚至是一有时间都可以朗读。就像学生朗读课本一样的这各朗读,亦或是我们朗读古诗一样的朗诗。这种朗读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陶冶情操,娱乐心情。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训练语感,增强文字功底。哪怕就是什么也不想的,读这一篇文章,也能增加自身的气质。

    所以,少年。

    想要走上人生巅峰,从读《从百草原到》开始。(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五章:神话人物:刑天

    孔书俊的论文虽然写得有一些夸大,但实际上,在前世,《从百草园到》还真有这样的地位。这一篇散文,不但选入了小学教科书,同时,这一篇散文还是必背的一篇。之所以要背,除了这篇散文写得确实经典之外,这还跟语文教育有关。

    语文语文,什么是语文?

    语是说,文是写。

    学语文就是要学会说与写这两种技能。

    自古以来都有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又有读书百遍,其义之现。反复诵读,确实对于提高个人的语言修养有着巨大的好处。那一些出口成章,要诗就诗,要词就词的的一代大家,无不是自小的时候读了太多这一些经典。于是,张口一来就是名言警句。

    此之谓诵读经典的好处。

    《从百草园到》同样也是如此。

    而且,拿到这个世界,《从百草园到》这一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美感,却是完爆了无数的散文名家。哪怕就是教科书目当中一些散文,与之相比,也是大大不如。

    也因此,虽然《从百草园到》写的只是童年间的回忆。但是,《从百草园到》这一篇散文展现的童年给予的乐趣,却是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几乎看过这一篇散文的朋友,他们都会推荐给其他的一些好友。

    在这里面,有一些是学生,也有的是讲师,还有的一些是教授。

    在作者行列,一众作者也都是相互推荐,无不是佩服这篇散文作者的文笔。

    甚至,《从百草园到》这一部作品因为文笔太过于优美,反而在网络小说圈内,再度掀起了一场论文笔有没有用的讨论。

    其实这已经不是网络小说圈第一次讨论文笔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了。

    在网络小说开始之初,这个问题就一直拿来讨论。

    可是,随着以黄一凡为首的小白文大行其道,文笔对于很多网络小说作者来说,也变得可有可无。哪怕后面黄一凡弃小白文套路,写了一部更有文笔的诛仙。但是,因为小白文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作者早已经对文笔没有什么看法。

    但现在,《从百草园到》这一部散文,却是让一些网络作者若有所思。

    文笔真的不重要吗?

    可能在某个时候的确是这样的。但如果达到了像《从百草园到》这种文笔的境界,恐怕,写出来的网络小说,该当有多恐怖。

    当然,这样的讨论自然没有什么结果。

    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艺术就是这样的赋有魅力。

    不管你文笔好,也不管你文笔不好,你都有可能成功。

    扯远了,网文只是小众,对于大众来说,人们更多的还是关心这篇《从百草园到》到底是不是秋水先生写的?

    是的。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一众读者不少时候了。

    在此前《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就有不少读者一直寻问着,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秋水?

    而现在,不少人又寻问着。

    很显然,相对于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这一篇散文更见笔力。而且,这种笔力与秋水先生此前写的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看起来随意了了几笔写的一些小事,但这一些小事当中却透露着无尽的意味。背影当中的是父子情,《从百草园到》里面的则是童年的乐趣。

    这个时候,有一些支持者当场就表示。其实写《从百草园到》这一篇散文的,就是真正的秋水。试问,如果不是秋水,谁还能写出如此有诗意的文章?哪怕那个号称惊才绝艳的“黄一凡”,也写不出这样的散文呀。

    所以,此秋水便是真正的秋水。

    只是,这样的证明自然没有什么力度。因为这只是一厢情愿,也没有证据证明,光从一篇作品当中去猜测是不是秋水,当真有一些难度。

    不过,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却并没有让一众支持者就此放弃。

    他们继续寻找着真相。

    在分析完《从百草园到》这一篇作品的文笔之后,一些支持者研究起了这一篇散文的内容。

    其实《从百草园到》里面的内容比较简单,就是作者童年的时候在院了里捉虫子,拔野草,然后再到私塾里读书的一些事情。但是,哪怕是再简单的剧情,在有心人的寻找之下,他们仍能寻找到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从百草园到》里面的美女蛇。

    在《从百草园到》里面,作者说过长妈妈小的时候给他讲了一个有关于“美女蛇”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如果你在夜晚的时候听到陌生人喊你的名字,你千万不要回话,要是你回话了,那么,美女蛇就会在半夜的时候来吃掉你。

    这听起来怪吓人的。但是,一众支持者拿出这个故事并不是说这个故事怎么样吓人,他们只是借着这个神话故事抛出了一句话:“各位,大家难道忘了秋水先生写的后羿射日了吗?”

    这一句话,可谓是点燃了无数人的激情。

    后羿射日。

    是呀。

    多少人无比的记得秋水先生。除了秋水先生写的大学之道,背影之外,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故事了。而且,若论传播的广度。“大学之道”与“背影”只是一些知识份子知道,但“后羿射日”却已经到了全国人尽皆知的地步。哪怕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也知道了,原来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天上是有十个太阳的。后羿射下了九个,才只留下了一个。

    很多人为什么期待秋水先生出山,其实都是期待秋水出来写神话故事而已。

    于是,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

    秋水散文很厉害。

    现在的这个秋水散文同样厉害。

    秋水的背影是民国时期为背景。

    现在的秋水同样是民国时期为背景。

    秋水写过神话。

    现在的秋水同样写了神话。

    这么多的相似,他要不是秋水先生,那他是谁?

    这个时候,或许你同样会说,这仅仅只是雷同而已,也不能说他就是秋水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