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第370部分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37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书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两相比较,丢人的并不是网络作家,而是他们传统作者。就如现在杨如风的解释,这简直跟耍赖有什么区别?

    “杨兄,算了,道个歉吧。”

    有看不下去的作家提醒杨如风。

    “道什么歉,刚才我已经说了,除非这家伙能证明鬼谷子没收张仪苏秦两人。”

    现在杨如风也是骑虎难下,他写的作品不是小说,是真实的史料。如果暴出他写的真实史料的内容来源于杜撰,并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自己的作品卖不出是小,自己的名气都要受到重大的损失。哪怕知道自己强词夺理,现在他也要继续争下去。

    “杨先生真性情,我喜欢。”

    看到杨如风双眼通红,黄一凡却是直乐:“刚才杨先生说让我证明,那么,大家在这里作个见证。我可不想到时候我证明了之后,又有人耍赖。”

    说完,也不等其他作者答应,反正黄一凡料定这一些家伙虽然文青,但大部分人还是有些傲骨的。脑海中理了理思绪,便说道:“其实要证明你的观点太简单了,鬼谷子有没有收张仪等四人为徒我不知道,但我只是想问,历史当中有没有鬼谷子这个人?”

    “笑话,历史当中怎么会没有鬼谷子呢。”

    杨如风瞪着黄一凡:“战国策可是明确有提到鬼谷子这个人。”

    说到这,杨如风又补充说道:“战国策可是一部真正的史学巨作,难道上面的你也怀疑?”

    “我当然不怀疑战国策,但我只是想说,除了战国策之外,其他的一些史书里面并没有记载鬼谷子这个人。”

    “各类史书是不同的史官写的,当然不可能全都记载相同的内容,有一些没有记载也很正常。”

    “杨先生,您不要急着这么快反对,我还没有说完呢。”

    黄一凡也不回杨如话的话,继续说道:“这只是其一。其二,既然鬼谷子号称是纵横家的鼻主,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应该有重要的作品出现才对。”

    “怎么没有,鬼谷子一书就是鬼谷子写的。”

    “是吗?”

    黄一凡笑道:“谁跟你说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子写的,请问一下,您是否知道鬼谷子这一本书最早出现在哪个地方。”

    “这……”

    杨如风虽然是知名作家,但他并不是史学家,对于历史虽然有了解,但了解的并不全面。一些大事件自然能够说得一清二楚,但若提到一些小细节方面,杨如风就得歇菜。

    “这么细的细节哪怕就是历史学家恐怕也有可能记不住,而且,要记住这个做什么,我们只要知道有这本书就行。就像曾子语录,您知道曾子语录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当然知道。”

    黄一凡点头:“曾子语录并不是曾子写的,而是曾子的弟子曾回写的。同时,史传,战国策等一些历史文献都有记载。”

    见黄一凡迅速回答出来,杨如风有些后悔,连忙说道:“曾子语录这么出名,你知道也正常。我问你,你知道《国语》出至于哪里,又是何人写的?”

    国语可不比曾子语录,虽然这一部作品也算是经典,也算是知名,但是,在杨如风想来,这一些网络作者最多也就知道一些曾子圣人之类的作品,但对于像国语这一些作品,估计他们连国语是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国语成书时间,是何人写的。

    只是,杨如风却是失望了,黄一凡立即就回答:“国语是春秋时期鲁国左秋明所作,成书时间是在春秋战国交会时期。该书内容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简直像背诵一样的将国语一系列的资料全都念了出来,在场众人再一次傻眼。

    这般功力,别说是杨如风了,哪怕就是一些史学家也得在家里细心背下功课才能说得完整。

    “要我具体讲解国语的内容吗?”

    一边说,黄一凡一边看着杨如风。

    笑话。

    哥这些年虽然抄了不少经典,但所下的努力也不是白废的。

    若不然,黄一凡这个水木讲师,又怎能当得下去呢?

    “不,不,不用了……”

    杨如风也是一脸的尴尬。

    妹的,这家伙真是网络作者吗,网络作者有这样的博学?

    “那杨先生要不要继续考我?”

    好戏要做就得做全场,这样才够劲不是么?

    见杨如风不回话,黄一凡又回到了正题:“既然如此,我们还是来说说鬼谷子这一本书的问题。我不知道在坐现场有没有史学专家,相信如果有的话,各位史学专家也知道,其实鬼谷子一书在隋朝之前是从来没有在任何文献,任何作品当中提及到的。之所以现在有鬼谷子这一本书,其实是出至于隋书,经籍志……我就很奇怪,这么出名的一部书在此之前没有人提过,反而直到隋朝才开始出现,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问题吗?”

    第二个疑点说出,一边围观的传统作家已然对黄一凡另眼相看了。

    看来,那些成功的网络作家也并不是外界传闻的那样只是写一些娱乐文的小白。

    “其三,战国策中有说鬼谷子的学问可以和曾子,袁子,这一些圣人相比。可是,我想问一下杨先生,既然鬼谷子这么出名,您知道鬼谷子姓什么吗?”

    “这……”

    这一问,杨如风又犯难了。

    战国策当中似乎并没有说鬼谷子姓什么。

    “难道鬼谷子姓鬼?”

    黄一凡笑了笑:“纵观华国诸子,只要称呼为“子”的圣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而往往能称为子的圣人,他的生平经历也被历史记载的清清楚楚。可唯独这位鬼谷子,几千年来众位史官即不知道鬼谷子姓什么,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要我猜的话,鬼谷子应该是个神仙。若不然,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即在历史当中如此出名,又不让世人知道他的身份。杨先生,您说是吧。”(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太史君的史传也是错的

    “杨先生,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您觉得如何?”

    三个质疑一出,杨如风却是张大了嘴,想反驳但却不知道知道如何反驳。

    鬼谷子竟然不存在。

    这实在是有一些颠覆不少人的三观,只是当完全听了黄一凡解释之后,他们又觉得很有道理。

    事实上,其实有不少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这一个现象。认为鬼谷子这个人并不存在,因为这样的一位圣人即没有人给他立传,又不知道他真实名字,实在是太过虚假,完全不是一个正常历史人物。只是,因为野史实在太过于强大,几个传说却是将鬼谷子这一个本来有很多争议的人变成了一个真人。

    这种现象也并不少见。

    在前世,像花木兰,三国演义里的貂蝉都是历史当中没有的人物。

    可是,这一些人物却在一些经典作品当中被人记住,被误以为历史当中确有此人。

    而一些不是真正历史专业的人儿,当真难于分辨。

    “好吧,你说的对。”

    见黄一凡将自己驳的没有一句反驳的余地,杨如风只好承认黄一凡说的有道理:“我将回去对作品作出修改。”

    “修改,我觉得,您可能无法修改。”

    “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小错误,修改也可以,但如果是大错误,就没有修改的地步了。”

    “刚才是我的不对,但不要得寸进尺。”

    “杨先生,我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从不得寸进尺,我只是想提醒你而已。”

    黄一凡冷笑。

    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回应,你就可以回去吗?

    妹的,还我说的对。

    我说的对怎么不像我们道歉,一点诚意也没有。

    本来就没想放过这家伙,这时候,黄一凡更是对于杨如风的人品感到恶心。

    只是,越是这样黄一凡越是平静。

    “据我所知,在你的作品里面,你有写到张仪与苏秦两人主导的连横合纵。”

    “怎么,这里面有问题吗?”

    “有问题,有大问题呢。”

    黄一凡连连点头:“我想请问,关于张仪与苏秦连横合纵的这一些史料,您可能写错了。战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您根据战国演义……”

    “这一点您不需要提醒我两次,我当然知道战国演义只是小说,不是历史。所以,我写的作品就是弥补战国演义的不足,还原真正的历史。”

    黄一凡说到一半就被杨如风打断。

    “好一个还原真正的历史。”

    黄一凡莫明的一笑。

    这般笑声一起,其他一些作家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刚刚黄一凡已经指出了杨如风作品当中的历史错误,现在又说还原历史,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看到这般如此,杨如风极度抓狂“刚才我已经承认你说的对,你们网络作家就喜欢找着别人一个毛病就此不放吗?”

    “杨先生,不要误会,我们网络作家群体绝对比你的心胸更为宽广。我只是随便笑笑,没什么意思,你不要见怪,也不要多想。”

    说后,黄一凡又是笑了笑。

    “你……”

    形势比人低,杨如风只好忍着下这一口气:“我希望各位也不要被他带着走,鬼谷子这个人太过于神秘,所以才会让我在作品当中出错。至于有关于苏秦与张仪两人的故事背景,我参考的并不是战国演义,也不是其他野史,而是太史君的史传。”

    说完,杨如风却是看向黄一凡:“您觉得太史君的《史传》也有问题?”

    这个世界的“太史君”与前世“太史公”司马迁的地位差不多,一个是写出了史传,另一个是写出了史记。两部作品虽然不一样,但在历史文献当中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几千年来,无数史学家,学者,研究人士,无不是将太史君的史传当成是金科玉律。

    所以,杨如风搬出太史君的史传,他料想黄一凡也挑不出半分毛病。

    只是,杨如风却是猜错了。

    “难道太史君的史传就不可能有问题吗?”

    这个回答一出,不止是杨如风,连现场的所有作家,包括无痕,豆沙包,三十二他们也是一脸的吃惊。

    太史君的史传有问题?

    这怎么可能?

    如果说太史君的史传有问题,那么,那岂不是我们所有的历史都有问题。

    要知道,太史君的史传可是二十四史之首,这样的一部牛叉的作品怎么可能有问题?

    不得不说。

    黄一凡的质疑就像质疑一位圣人一样,只要是个人都会认为黄一凡太过于狂妄。

    “呵呵,这位少年,刚才的确是杨如风的不对,你年少气盛找回场子我们也觉得没什么。但是,请不要随便说出一些让人贻笑大方的话。”

    不用杨如风说话,其中一位传统作家就已站了出来,反对黄一凡说道。

    甚至,这会儿与黄一凡一起的豆沙包也拉了拉黄一凡的衣服,提醒黄一凡不要乱说话。

    质疑谁也不能质疑太史君呀。

    若是能指出太史君哪里出错还好,若万一没有指出,被媒体一暴光,那可真就要完的。虽然这会儿没有媒体的记者到来,但是,他们肯定相信。一会之后,这一些传统作家就会将黄一凡质疑太史君的事儿给爆料出去。这一放到网上……豆沙包打了一个冷颤。

    “贻笑大方?”

    黄一凡惊讶的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知道这个道理,各位懂还是不懂。太史君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更不用说所写的作品了。且不说太史君的史传,就拿四大名著的战国演义来说,里面就有不少bug。如果说仅仅只是质疑就算是贻笑大方,那么,在我眼里,你们这些连质疑都不敢的作者,恐怕才是真正的贻笑大方吧。”

    这翻话说得极是在理,本来还在为黄一凡担心的豆沙包等人,却也被黄一凡这翻话给说服了。

    “说得好。”

    无痕,三十二激动的叫了一声,为黄一凡鼓起了掌来。

    这才是网络文学第一人的魅力。

    “厉害。”

    黄一凡这一席话说得堂堂正正,自有一翻浩然正气加身。

    此时黄一凡站在那里将这一翻话说出,一众传统作者内心却是叫了一个好字。

    不管他们与网络作家这一块有多大的仇恨,但是,这个少年当真不凡。只是,哪怕就是如此,若是这会儿被黄一凡继续压了一头,那他们传统作家的脸还往哪割。哪怕认可黄一凡的说法,一众传统作家仍是不服。随即,另一位传统作家亦是走了出来说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