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第435部分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435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书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我说百家讲坛给我映像最深的还要数黄教授讲课的风格,你是不是找枪手写的,你们不知道曹植这个人我就放心了……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水木大学的教授也能这般恶搞。不过,我能说,能不能来得更给力一点?”

    “通俗而不庸俗,百家讲坛此前一直想要做出一期雅俗共赏的节目。但可惜,因为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对于百家讲坛讲师的要求也很大。所以,一直以来,百家讲坛只做到了雅。或者说,哪怕是雅也只做到一半。但黄教授这一堂三国之曹植之后,雅与俗却是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天才,黄教授,大师,黄一凡先生,请受我一拜。”

    “百家讲坛,对应的是先秦诸子百家。但在此之前,所谓的百家只不过是一个笑话。直到黄教授出现,此中的百家才真正的得已正名。”(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二章:重现历史

    一炮而火。

    黄一凡登陆百家讲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炮而火。

    此前百家讲坛默默无闻,到现在的虽然不算是大红大紫,但却真正的打出了百家讲坛的招牌,人们终于看到了百家讲坛中百家的魅力。

    这只是其一。

    其二,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也从原来的央视倒数第一,一跃连升了3名,摆脱被腰斩的命运。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

    真正让百家讲坛心动的,还是百家讲坛的受众变化。

    原来来看百家讲坛的用户普遍是高学历者,虽然这也让百家讲到取得了很高的评价度。虽然这在某个方面来看的确也很不错。可是,也正因为百家讲坛所对应的高学历者,却是让一些普通学历,让一些普通人对于百家讲坛没什么兴趣。

    很多普通人会认为,这是比之大学课程还要深奥的课程。

    如此,这也让百家讲坛的受众维持在那么一个小圈子。但自从黄一凡登陆百家讲坛之后,黄一凡不但维持了原来高学历用户的同时,他还将原来的受众进一步扩大到了普通用户。说明白一点,那就是那些普通用户也对百家讲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据调查,连小学文化的都有人对黄一凡的讲课感兴趣。

    这才是央视最为看重的。

    因为,这代表着未来百家讲坛巨大的潜力。

    甚至,他们已经看到了百家讲坛大红大紫的那一天。

    事实上,至黄一凡登陆百家讲坛之后,他已经表现出了大红大紫的潜力。

    在一众人被黄一凡的讲课震撼之后,有历史专业研究者也开始研究起了黄一凡的讲课。

    “张春”就是华中大学历史系的讲师。

    此时,在百家讲坛粉丝群里,一众粉丝却是讨论的好不热闹。

    “真精彩,之前还不怎么看好黄教授呢,没想到,黄教授竟然创造了一个奇迹。”

    “黄教授果然有大才,我现在才算明白了为什么水木敢于不怕被人质疑,硬是将二十来岁的黄教授提拔成为副教授。”

    “是呀,这份才学,哪怕就是正教授我也服呀。”

    “对了,张春张大教授,您不是教历史专业的嘛,出来评价下黄一凡的课吧。”

    此时群里有人了张春。

    “只是讲师,不要叫我教授。”

    张春苦着脸说道:“看到张教授的才华,我想,我一辈子也晋升不了教授了。”

    这般说法却是让群里众人大乐:纷纷安慰张春说道:“张大教授别灰心,不能与黄一凡这种妖孽比呀。要是个个都像黄教授这般妖孽,那国内一些教授都要下岗。在群里这么久了,我们也是佩服您的学术功底。我相信,再过几年,您也可以评为副教授的。

    “希望吧。”

    张春叹了口气:“如果要评价黄教授的讲课,我只能用高山仰止来形容。”

    “高山仰止?”

    “我靠,不会吧。”

    “张大教授,您这话也太谦虚了吧。”

    听到张春用高山仰止这个词,群内众人只感觉太夸张了。

    “是呀,张大教授,若我们来评价的话,用这个词还适合。但您可是历史专业的,而且还是大学历史系讲师,这话是不是太?”

    “各位,没什么夸张,这是我的心里话。”

    张春说道:“可能大家体会不到我现在的心情,正是因为我是研究历史的,当看到黄一凡教授讲课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才叫差距。”

    “哦,张教授,难道黄教授讲的这一堂课里面还有更为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吗?”

    “当然。”

    张春有些激动,心里他却是知道。此前人们所激动兴奋的,只不过是他们仅仅只欣赏到黄一凡讲课魅力的十分之一而已。可是,哪怕就是这十分之一,也足于让他们高呼不止。可是,真正这一堂课的魅力,却是远远不只是如此。

    “张教授,您给我们解读解读?”

    被张春一下子勾得兴趣大增,群里众人问道。

    “行,就说说黄教授开讲第一句来说吧。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大家还记不记得这句话?”

    张春在群里说道。

    “当然,这句话这么吊,怎么记不住。”

    “是呀,说实话,我就是被这一句话给吸引的。”

    “对,对,这句话虽然嚣张,但不得不说,这句话说得够有气势。而且,曹植的天纵奇才,也确实体现了这一句话。不过,张教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

    张春摇摇头:“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但是,各位或许不知道,这句话并不是谢公义说的。”

    “不是谢公义说的?”

    群里众人有些糊涂了:“不是谢公义说的是谁说的,黄教授不是说这句话是谢公义说的吗?”

    “奇怪了,张教授,您这意思说的是什么,我们怎么没听懂。”

    “好吧,那我就详细说一下吧。”

    整理了一下思路,张春说道:“谢公义这个人的确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太守,而且谢公义这个人的确也很有才华,也很傲。有一次他跟朋友聚会,曾经说过自己的才华天下无双,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但是,他并没有说“才高八斗”这句话。”

    “我好像听明白了。”

    群里有人冒泡说道:“也就是说,这句话是黄一凡黄教授说的?”

    “正是如此。”

    张春点了点头。

    “我靠,这这这……”

    被张春这一说,群里众人一下子爆炸掉。

    “妈呀,黄教授之前还说这句话不是他说的。尼玛,这分明就是他说的嘛。”

    “我算是明白了,黄教授简直是谦虚的过份呀。”

    张春这一解读,众人一下子回忆起当初看百家讲坛时的情形。现在想来,当时黄一凡教授将这一句话安在谢公义的头上,这完全是将举世的才华隐藏起来。而哪怕就是如此,一堂课下来仍是将无数人给震撼得说不出话。

    这份才华,该当到了何种地步。

    “既然如此,张教授,您别告诉我最后曹植所写的七步诗历史上也没有。”

    “七步诗历史当中倒是有。”

    张春回答说道:“历史当中有七步诗这个典故,同时,曹植两兄弟争夺世子之位的历史也是真的。不过,历史当中关于七步诗仅仅只是说了一个典故。也就是说,历史当中记载的是曹植在七步里面做出了一首诗,但作出的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却没有流传出来。”

    “我了个去,黄一凡教授这是在改写历史呀。”

    有人惊呼说道。

    “不,这不是改写历史。”

    张春说道:“各位,还记得司马君写史传的时候说过的话吗?”

    没有等别人回答,张春说道:“司马君在他的史传当中提到了为何写史传的原因,他说,历史当中有太多太多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埋没的真相,有的时候,这种真相如果没有一个出色的史学家去加以撰写,那么,这种真相就会被埋没,世人无从知晓。而他所做的,便是将一些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重现。”

    “黄教授现在所做的事情,或许与司马君大人所做的事情一样。如果不是黄教授这一节课,或许,再过1000年,我们也不会知道曹植这人到底是谁。”(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三章:三国,我来了

    “黄教授,我敬你一杯。”

    还是水木,赵之文无比兴奋的向黄一凡敬酒:“黄教授,没有你,恐怕我们百家讲坛已经被腰斩。”

    “客气了。”

    黄一凡谦虚的说道:“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本身上立意就很高,哪怕没有我,相信贵台也对这个节目很看重。”

    “不不不,黄教授是您谦虚了。我们央视到底是一个电视台,电视台如果没有收视,怎么说也说不过去。您知道么,您这一堂课之后,昨天台里就亲自发出了表扬通知。肯定了我们百家讲坛,甚至台里还将在广告资源方面加大对我们百家讲坛的宣传力度。”

    “恭喜,恭喜。”

    黄一凡连忙恭喜。

    “哈哈哈,黄教授,同喜,同喜。”

    赵之文今天心情大爽,做了这么久节目,今天难得这么开心。

    “另外,黄教授,可能您还不知道。您这一节课除了让我们百家讲坛受到台里重视之外,因为您的这一节讲课,上头国家宣传。部特意前来考查了我们百家讲坛。几乎可以说,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哪怕我们百家讲坛收视率再度垫底,这一个节目都不可能被下。”

    说着,赵之文又再敬了黄一凡一杯。

    敬完,赵之文又再给自己满上:“黄教授,第三杯酒,我还要敬你。”

    “哎,赵导,你这怎么套路起来了,敬了一杯又有一杯,这都连敬两次了。”

    “不不不,黄教授,第三杯一定得敬您。”

    赵之文摇摇头:“黄教授,这一杯,您先听我说完。”

    端着酒杯,赵之文说道:“前两杯是敬黄教授您对我们百家讲坛的帮助,这一杯,我敬您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百家讲坛节目。不怕黄教授耻笑,在此之前,我们对于百家讲坛的认识其实一直比较肤浅。我们也一直将百家讲坛定义为学术型的节目,虽然百家讲坛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型的节目。但是,我们并没去考虑该如何将这一个节目做好。直到您出现,您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百家讲坛。也是您让我们完全的认识到了,真正的百家讲坛节目应该怎么做。所以,这杯酒,我必需敬你。”

    说完,赵之文又是一干而尽。

    三杯酒敬完,整个饭局变得轻松了许多,在坐各位都是天南地北,一通海侃。

    “唉,完了,完了。”

    饭吃到差不多,有些酒足饭饱的孔书俊突然说道。

    “咦,孔老,什么完了,完了,您这是吃得太饱了?”

    黄一凡坐在孔书俊边上,说道。

    “呵呵,小家伙,怎么会。”

    孔书俊笑骂了黄一凡一句:“我是想说,你这家伙最近一登上百家讲坛,我们这一些老教授都没饭吃了。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现在学校,大家一口一句黄教授,哪怕是校外,也是一人一句黄一凡先生。不行,老赵,您看,下一期百家讲坛节目让我上怎么样。”

    “哈哈,孔教授,随时欢迎呀。”

    赵之文知道孔书俊开玩笑,附合的说道。

    “切,这回答的真虚伪,我怕我要是去你们那里再来开课,估计一大堆人又要开骂了。那个死老头,怎么又来上课啦。前几期上得什么样呀,怎么这么厚脸皮,霸着百家讲坛不走。算了,算了,人也老了,怎么好意思再去丢脸。”

    “孔教授,瞧您说的,您的学识我可是很佩服的,怎么可能丢脸。”

    黄一凡也是跟着说道。

    “少来,早知道不介绍你到百家讲坛了。哦,对了,下一期节目黄小友,你准备上什么课?”

    “还是历史人物欣赏。”

    “嗯,这个方向不错,题目虽小,但所讲内容却很丰富,比之单纯的拿一个历史事件介绍一大堆人物有意思多了。你的第一期节目,曹植这个人物就选得很好,即是才子又有话题,讲得也妙。不过,那下一期历史人物讲谁?”

    “这个还没定好,你们觉得我应该讲谁?”

    本来黄一凡是有计划的,只是,在黄一凡讲完了曹植之后,黄一凡却是稍稍起了其他的心思。

    “讲谁我觉得都可以,不过,经你这么一讲曹植,我倒是对三国这一段历史感兴趣了。”

    说到历史,孔书俊也是历史大家,接着说道:“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